餃子起源韓國馬上申遺? 不要臉到日本人坐不住了

2021-02-07 掌上生活匯

餃子,這種食物提起來大家都不陌生,一句「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道出了它的美味。餃子不止在中國很受歡迎,而且在其它國家也受到了追捧,比如日本,韓國等國家。但關於餃子的起源和發展,韓國和日本卻有著和中國不同的說法。

日本:水餃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但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在日本,水餃可是深受日本人民的喜愛。他們常吃的水餃其實是煎餃(我國北方稱之為鍋貼),而且餃子在日本與我國的吃法也不一樣,他們把餃子當做配 菜,不是當做主食來吃,在日本料理店的經常會看見這樣奇怪的搭配:一碗拉麵加一份餃子,或者一份米飯加一份餃子。日本不少學者對餃子的起源是這麼認為的, 餃子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不假,但不是中國發明的。

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小麥最早在是在土耳其、伊拉克等西亞地區開始栽培的,然後才傳播到全世界。 此外,將小麥磨成麵粉的手法和道具也是起源於西亞。有了小麥粉,就不難做出在麵粉皮裡包上肉食用的料理。古代中國的殷(商)王朝與中東的美索布達米亞文明 具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小麥粉的製作方法很有可能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沿著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地區傳播到中國的。然後才從中國傳入到了日本。

韓國:餃子是韓國發明的,並且是韓國人傳播到了世界

韓國水餃多是帶湯的「湯水餃」,重點在於湯,類似於中國的混沌,並配以他們每頓必吃的泡菜。事實上,在韓語裡面是沒有餃子這個詞語的,連餃子的詞語 都沒有,韓國為什麼宣稱餃子是他們發明的,並且傳播到全世界的呢?原來中國的北方以及東北地區是朝鮮族或與朝鮮族接近的滿族(女真族)等通古斯裔各民族居 住的地區。韓國的祖先在很久以前曾居住在中國北方及東北地區一帶。有觀點認為,朝鮮是由曾居住於中國北方的燕國的逃亡者建立的。

從後漢到唐代,一個被稱為 高句麗的國家一直統治著中國東北地區至朝鮮半島北部的廣大地區。有段時期,甚至將統治範圍擴大至中原地區。他們很可能也吃類似於餃子的食物。所以韓國人的 祖先發明了餃子的說法的根據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的。那餃子的傳播是怎麼回事呢?在宋代的時候餃子傳到了蒙古,後來蒙古帝國的四處擴張,也將餃子帶到了其它 地區,比如俄羅斯餃子,哈斯克斯塔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變種,而韓國人認為蒙古大帝成吉思汗是韓國人,所以餃子就是他們傳播的。

中國:餃子真正的發源地和餃子美食的集大成者。

在中國,水餃不用說多了,大家都不陌生。據史書記載,3世紀時餃子已作為大眾食品登上其發源地中國的歷史舞臺。餃子相傳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 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的喜愛,是中國大部分地區每年春節必吃的年節食品,在許多省市也有冬至節吃餃子的習慣。餃子的歷史沿革 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明朝末年張自烈做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在我國,有一句 廣為流傳的俗語:「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足見人們對餃子的喜愛。而且,在我國,餃子的種類太多了, 有水餃、蒸餃、煎餃等等,品種之多,穩居世界第一。

關於餃子的起源,無論怎麼考證,中國肯定是其發源地。而且從餃子的吃法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和中國想比。對於餃子的起源,你怎麼看?

餃子是中國原創。好吧,誰若能說出那國有中國這麼多的品種,做法,美味,我承認餃子不是起源於中國!

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知曉生活奇聞趣事,樂在指尖上的吃喝玩樂

掌上生活匯,給你想要的。

相關焦點

  • 中餐「申遺」不敵韓日,「仲景嬌耳」重任在肩
    2013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批准「韓國泡菜」、「日本和食」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韓日國民狂歡的同時,留給中國人的卻是一個大寫的尷尬——作為這個古老的文明古國幾千年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國美食,竟然至今未能加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2011年,中餐就曾經嘗試申遺,不僅未能如願,甚至連資格都沒得到。
  • 韓國搶註端午節申遺是謠言?原來他們的端午節是這樣子的!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雖然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在古代受中國影響的,以及現代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端午文化也越來越受其他國家人民的關注。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他國家是怎麼過端午的吧!日本端午節也有放鯉魚旗的習俗。江戶時代,崇尚武士精神,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也有傳聞說,日本掛鯉幟的風俗源於中國《後漢書》中的鯉魚跳龍門,希望男孩長大後有出息。
  • 韓國老人:申遺是被逼無奈
    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是從唐服演變而來;亞洲各國對中藥的使用學習於中國;日、韓、越等國的一些傳統節日、風俗都與中華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而韓國為了擺脫上千年來,漢文化對其深刻的影響,在二戰後,大韓民國總統樸正熙時代,正式廢除漢字,在全國推廣諺文教育,漢語與日語、英語等在大學成了外語一種,由學生進行選修。
  • 申遺成功的日本島展覽內容引爭議,韓國上書聯合國要求除名
    韓國電影《軍艦島》劇照及海報,講述韓國徵用工「地獄大逃亡」的故事據韓國外交部16日消息,韓國政府將儘快致信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質疑日本不遵守申遺過程中許下的承諾,沒有記錄強徵韓籍勞工的歷史並紀念遇難者。韓外交部還將向教科文世界遺產委員會21個成員國揭露日本篡改歷史的做法。
  • 端午節是韓國的?申遺成功的韓國和其他國家怎麼過端午節
    韓國人素來喜歡文化申遺,2019年申遺成功了韓國新儒學書院,而早在2005年11月,他們申遺成功了「江陵端午祭」。據百度百科所說,該節日自農曆的四月十五日開始到五月初七結束,與我國端午節的五月初五有重合的地方。可能是因為這樣,舉報的韓國網友認為端午是韓國的,所以有此行動。但是從習俗來說,中韓兩國的端午就不是同一個節日。
  • 繼韓國申遺成功後,才不到24小時,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
    文化遺產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所重視的項目,文化是可以廣為傳播的,但是它總會是有一個起源的,這個起源的地方就是它的發明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地方,每年都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文化遺產項目。
  • 【體育新聞】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拳5次申報失敗,廣場舞又是何時?
    通常情況下,幾百人參加比賽的主幹繩直徑約為50到60釐米,長約300到400米,每隔1到2米栓一根分支繩,多的情況下會有100多根分支繩。按照韓國拔河協會的說法,韓式拔河起源於韓國婦女的織布過程,把漂白、擰布時的動作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拔河運動。韓國在此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拔河節。此次韓國拔河申遺過程可謂是「煞費苦心」。據報導稱,今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委員會執行附屬機構對拔河申遺給出了「補充信息」的意見,認為拔河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充分的價值,但需要完善相關說明。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通常情況下,幾百人參加比賽的主幹繩直徑約為50到60釐米,長約300到400米,每隔1到2米栓一根分支繩,多的情況下會有100多根分支繩。韓國市民參與拔河韓國拔河的歷史已經有450多年之久,位於首爾以南120公裡處的唐津郡機池市的拔河比賽被視為韓國歷史最悠久的拔河比賽。
  • 韓國是東亞起源,4000年前中國一半疆域是他們的
    而最近韓國更是口出狂言,說韓國才是東亞文化的起源,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一半疆域都是韓國。韓國成東亞起源,中國一半領土曾經是韓國的?根據韓國人的說法,在公元前1898年,韓國是當時最鼎盛的國家,中國有一半的疆土都是韓國的,不僅如此,韓國還把領土向東擴張到日本,向北擴張到了西伯利亞大平原,向西抵達了吐魯番境內,簡直整個亞洲都曾經是韓國的地盤了。而這個我們基本上沒有聽過的事情,韓國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 韓國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說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咋啦?
    而且中國此次主導制定的泡菜ISO國際標準相關文件也指出,該標準不適用於韓國的Kimchi。在12月1日的外交部發布會上,有外媒提問:「韓國和中國媒體在網絡上就韓國食品泡菜的起源問題有爭議。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當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有這方面的爭議嗎?我不太清楚。我認為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
  • 各國餃子長啥樣?美國、韓國、日本差異大,最牛的還是印度餃子
    說到餃子這種中國美食,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很是有名的一種食物。
  • 韓國又要「申遺」,河南老人拿出3000年前證據質問:這個你們有嗎
    拿出3000多年前的證據,阻止韓國申遺王其亨一生都在研究中國古建築,對風水理念也頗有研究,在他看來風水並不是迷信,而是景觀建築學。王教授一直想要將中國古代建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在一直努力著。14年前,突然傳出了韓國想要將風水申遺的消息。
  • 韓國廢除漢字50年後,把自己當做起源,如今又被迫恢復漢字
    漢字傳播到韓國 漢字最初是在秦末漢初的時期傳播到朝鮮半島的,當時中原地區的百姓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了朝鮮半島,同時中原地區的文化也輸入了朝鮮半島,其中就包括中國的漢字。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中國的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始於吳越之地,起先創以祭拜龍祖,後又因屈原事件,人們又將端午節演變成屈原紀念日了。
  •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
    韓國又伸手了,申遺佛教「燃燈節」,網友:還有什麼不是韓國的一直以來韓國申遺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不管「江陵端午祭」還是「阿里郎」,甚至連冬天的泡菜文化韓國都要進行申遺。近日,有韓國媒體報導,韓國在12月16日的時候,又將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成功申遺,自此以後,韓國「燃燈節」也就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韓國媒體報導稱,「燃燈節」是韓國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誕生而進行的一場活動,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八日人人都會參與的一場春季慶典活動。
  • 韓國儒家書院申遺,韓媒稱基本毫無懸念,網友評論又酸了
    近期,韓國申請將建於朝鮮王朝時期的儒家思想教育機構「韓國書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雖然申遺結果將於6月底公布,但韓媒認為這些書院「入遺」基本無懸念,有望成為韓國第14處世界文化遺產。實際上,早在2015年時,韓國就主動申請書院「申遺」,但後者卻被評價與中國和日本書院並無「顯著不同」。
  • 美國插足中韓軟實力之爭:泡菜起源是韓國
    中韓之間的泡菜起源之爭又起,而這個時候美國也在其中插上一腳,前太平洋艦隊司令,現任駐韓大使哈裡斯在推特上發表推文力挺韓國,表示韓國是泡菜的起源地。這場中韓之間的軟實力之爭的結局早已註定,擁有完善泡菜產業支持的中國必勝。
  • 軍國主義標誌,神風特攻隊遺書,日本人竟敢拿出去聯合國申遺?
    日本神風敢死隊對美國艦隊發動神風特攻打擊發動神風特攻的就是日本的一支著名部隊,即「神風特攻隊」,有時候也稱作神風敢死隊。神風特攻隊最初建立在中途島海戰失敗之後,日本海軍喪失大部分主力,並且難以抵擋美國海軍強大的攻勢,為了挽回正面戰場的頹勢,日本軍部希望利用日軍士兵的武士道精神,儘量通過付出最小的代價去對美軍的登陸部隊、海軍艦艇發動自殺式衝鋒。
  • 韓國申遺「風水」,中國拿出3000年前的證據,駁回了韓國的申請
    3000年前的資料你們有嗎,韓國申遺「風水」,一件鐵證直接打臉2003年,韓國將「整體風水地理」列為了自己的國家級項目,準備用三年的時間將「風水」申報為韓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決定,得到了韓國民眾的廣泛認可。
  • 中國隊1-0幹掉了韓國,看完直播後的日本吃瓜網民終於坐不住了…
    中國與韓國之間一直處於較為敏感的狀態,直到前段時間,韓國的「薩德事件」更是將中韓兩國的關係推到了極為緊張的狀態。在比賽進行到上半場的第34分鐘,中國隊率先打破場上僵局,于大寶利用角球有機會,搶前點攻門得手,中國隊1-0領先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