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懸壺濟世」的由來
懸壺濟世是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的一個詞語。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
《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有載 :"費長房者,汝南(今河南省平輿縣射橋鎮古城村)人,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華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其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復乃就樓上候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事畢當去,子寧能相隨乎?樓下有少酒,與卿為別……長房遂欲求道,隨從入深山,翁撫之曰子可教也,遂可醫療眾疾"。
關於壺翁的記載,則有"壺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語人曰:服此藥必吐某物,某日當愈,事無不效。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壺翁乃身懷醫技、樂善好施之隱士醫者。因其診病貨藥處常懸一壺為醫幟,所以人稱壺翁。
由此觀之,「懸壺濟世」講的不是一個事,「懸壺」乃是給人看病抓藥,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恕不講價,所謂「賣藥於市,不二價」;「濟世」則是「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醫生將看病掙來的萬貫錢財無償的施捨給忍飢受凍的窮人。
千百年來,以訛傳訛,將懸壺和濟世混為了一談,我們必須承認,醫生就是一種職業,一種養家餬口、掙錢的職業。
在萬惡的舊社會,郎中通常向富人收取高昂的藥費,轉而施捨窮人或無償診療以緩解底層病痛之苦,有點「劫富濟貧」的意味。
上面我們提到古代名醫「壺翁」之「日收錢數萬,施市內貧乏飢凍者」的「濟世」善舉,當今社會已經比較少見了,畢竟現在是商品社會,追求財富乃當今之潮流,我們想豪車別墅、左擁右抱,醫院股東、院長、醫生也想啊,這是人之常情。
總體觀之,市場化做得百花齊放,缺少了些人情味。
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不假
在古代,醫療水平有限,病稍微嚴重點兒,人基本就沒了,我沒有叫板中醫粉的意思,這是事實,有個頭疼腦熱家裡沒錢,即使大夫不收錢抓點兒草藥給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那時候沒有大藥商壟斷藥材供應,沒有口罩商囤積居奇待價而沽,草藥也不貴,那時候的人也老實,病人家屬回頭就端著兩塊熱騰騰的地瓜送到郎中家裡。嚴重病症亦不過幾味中藥,郎中墊付的起。
現在,一盒藥動不動三五百,一個療程的針劑成千上萬,一臺手術幾十萬,醫生肯定墊付不起,墊付了上一個墊付不了下一個,我們試想一下,醫生和醫院墊付下去,醫生會餓死,醫院會倒閉,只會更多的人遭受苦難。
所以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看病就是一樁生意,醫療行業生意化有其階段合理性,僅憑理想、沒有巨大的商業利益的刺激,藥廠沒有動力研製各種新藥,這是目前抗癌藥一盒幾萬的根本原因。富人吃上藥得以續命,普通人吃不上魂歸故裡,這就是命,命運對個體本身是公平的,早走有早走的好處,晚走有晚走的痛苦;命運對種族的延續也是公平的,富人的後代不一定競爭過普通人的後代,因為普通人的後代得不到藥物的加持,會進化出自身超強的免疫力,而富人因為有藥物的助戰,會喪失自身的抵抗力,所以,普通人的後代或將從未來脫穎而出,但也別高興太早,因為我們窮人有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非洲兄弟。
現階段,治病救人還是一樁生意
看病是需求,治病是付出材料成本、勞動成本、時間成本滿足需求的行為,不讓醫生賺錢,好歹讓人家收回成本吧,所以看病是一樁生意,我也很想「道德綁架」醫生、醫院,這樣我看什麼病都不用擔心錢了,但換位思考,如果醫生的兒子因為結婚買不起房馬上要跳樓,開發商會賒一套房子給醫生,讓他兒子先把婚結了嗎?
在看病這塊兒,多給自己加點兒壓,多多掙錢以備後患。
看病淪為一樁生意的原因是什麼?
從歷史看,有償看病由來已久,甚至一些古代的名醫收費還很高,《壽字帕》有載,本縣名醫趙老先生秘製藥帖專治皮膚癬病,只要一貼永世不發,號稱「趙一帖」,但一般人請不起,僅出診費就五兩銀子,當時的中產之家月收入也不過一二兩銀子,按照購買力推算,5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12500元(這僅是出診費)。和現在有些名醫動輒2000元、5000元的掛號費如出一轍。歷史在舊葫蘆裡裝新藥。
看病以生意的形式存在,有利於醫藥行業的發展,古代名醫給富人看病收入頗豐,普通郎中給老百姓看病低價走量,所以,郎中雖然背負著治病救人的道德重任,但看病這樁生意做得還是風生水起,目前以及未來,「治病救人」仍將以生意的形式存在。
什麼時候「治病救人」不再是一樁生意?
生意是一種資源調配的方式,資源不夠才需要調配,當人人都可以得到足夠的醫療資源的時候,治病救人將回歸本質,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某些鼓吹人口危機的專家了,他們是既得利益者,自然體會不到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苦楚,我們就像雞圈裡的一群雞,搶食有限的糧食,睡覺的架子也不夠,歲數稍長就會被宰掉。人口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是好事,因為人均佔有的資源多了,我們就會實現全民免費醫療。
資源和人口匹配的時候,就是看病的生意覆滅之時。看病解決了,大家會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均資源極大豐富,生存變得十分容易,人們不再努力工作怎麼辦?誰規定必須努力工作?人類的天性難道不是做自己想做之事、愜意的享受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