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堂:堅守承諾43年 治病救人分文不取

2021-01-18 海報新聞

劉同堂為患者診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霑化12月17日訊(記者 郭九濤 吳雪頌)他在家人眼裡是個愛管閒事的「倔老頭」,但更是患者口中的「神醫」,43年來,劉同堂給人治病療傷分文不取,甚至連患者送來的煙和酒等禮品,他都不接受。2019年10月17日,劉同堂被授予誠實守信 「全省道德模範」稱號。讓我們走近劉同堂,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為患者治療脫臼

愛管閒事的「倔老頭」

「這十來天,我胳膊疼得越來越受不了,到這裡幾分鐘就治好了。」66歲的張申武眼裡含著笑意,對這個結果明顯早有預料。

11月7日上午,記者趕到濱州市霑化區下窪鎮大下窪村劉同堂家裡的時候,張申武正在劉同堂家裡接受治療。張申武是隔壁東下窪村的,家裡種著不少冬棗樹,秋收摘棗時不小心胳膊脫臼了,可實在是忙,只能硬撐著。好不容易把冬棗賣完,他就立即來找劉同堂看病。

「你看,我來的時候是兩手空空的,啥都沒有帶,帶了也沒有用。」張申武說:「劉大哥就是倔,脾氣大,『愛管閒事』,治病救人從來是一分錢都不收。」

原來,十幾年前,張申武就帶著兒子到劉同堂家裡看過病。看完病,張申武把早準備好的煙和酒拿出來以示感謝,結果被劉同堂一下子「轟」了出去,煙和酒自然沒有送成。

提起「愛管閒事」,劉同堂的老伴趙紅秀說,在劉同堂去省裡接受表彰的路上,還救治了一位同伴。

「咱濱州接受全省表彰的有四個人,我們一起坐車去省裡。在路上,無棣縣的於俊芬說起她患有腰間盤突出,我說我們的車到了省裡就給你治。」劉同堂說到做到,那天是10月16日,當天晚上就把於俊芬得了30多年的腰間盤突出症治好了,一點兒沒有耽誤第二天的表彰大會。

劉同堂曾榮獲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半夜來的「黑胖子」

劉同堂救治過的人數不過來,省內的、北京的、天津的、河北的患者,都是慕名而來。

人來了,劉同堂都好生接待,一視同仁。有次因為老伴接待不周,劉同堂還和老伴吵了一架。

「15年前,那是個冬天,凌晨一點多,倆老鄉帶著一個大車司機來我家叫門。」趙紅秀說,老鄉把他們從睡夢中喊醒,她開燈看到一個得有300斤重的胖司機,渾身都是煤灰渣,胳膊受傷了。

「我看他身上髒得不行,就讓他去爐子旁邊,地上鋪了包袱,讓他躺著。」趙紅秀說,治療幾分鐘就結束了。她從司機口中得知,當晚司機開著拉煤的車翻車了,煤炭撒了一地,司機胳膊也脫臼了。

「大車司機走後,他就和我大吵了一架。」趙紅秀說,劉同堂生氣竟是因為她沒有把司機讓到床上去治療。「他一身的煤灰,還那麼胖,我咋讓他上床啊……」

劉同堂的神奇絕不僅僅是治病快。

霑化區大高鎮趙家糖坊的趙明山從16歲就患有腰間盤突出,四處尋醫無效,他38歲找到劉同堂時,身上的肌肉已經「發板」,走路直不起腰來。

「我只給他按摩,不推拿,直到有一天,他聽見自己身上『咔』一聲,半邊身子開始發麻,以為是我把他治壞了。我讓他站起來走走,他自己都吃了一驚,說道:『呀,我咋長高了!』」

多年的疾病,從那天開始完全好了,趙明山把家中其他的親戚也介紹過來治病,並且非要給劉同堂錢,見劉同堂分文不收,幾人做了三面錦旗送到了劉同堂家。

八年練就「真功夫」

四裡八鄉都知道劉同堂治病救人有一手,其實劉同堂有真功夫。

劉同堂的父親本就是習武之人,他師父更是一個高人。「我師父叫張和泰,陽信人。」劉同堂說,師父隱姓埋名來到下窪村靠賣針線為生,因為和他父親都愛好武術,因此結緣。

劉同堂16歲跟著師父習武,18歲開始跟著師父學推拿,到24歲開始治病救人,這一學就是8年。

「我跟我師父習武兩年,這兩年裡我每天給他買饅頭、炒倆菜,那時候生活多艱難啊!他看出來我真是忠厚的人,要不然不會教我按摩推拿。」劉同堂說。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師父,師父住在他家的這些年,都是到臘月二十八,才把師父送回老家過年。師父回家住後,劉同堂每年都去看師父幾次,直到師父95歲去世。

劉同堂說,他的手藝都是師父手把手教的。「哪裡需要給人家治病了,師父就帶著我去。師父看一遍,讓我看一遍,真是手把手教的,就這樣我跟著師父又學了5年。」

「你這一共是學了8年啊!」面對記者的感嘆,劉同堂說,「只要活著,就一直學。」

誠實守信「有傳承」

10月17日,劉同堂被授予誠實守信 「全省道德模範」稱號,這一榮譽的取得他當之無愧。

「2018年3月,我覺得胸悶,在縣裡治療了一段時間,回來後更厲害了,後來到濱州一查是心臟瓣膜出了問題。」在重症監護室待了15天,劉同堂撿回來一條命。從生病到康復,用了一年時間。

劉同堂1951年出生,已經68歲。從24歲開始治病救人到現在,除去生病的那一年,有43個年頭他救人風雨無阻、分文不取。

「不管有多忙,只要是有找他看病的,他放下手裡的活就往家走。」趙紅秀說,不管是家裡正割著麥子還是種著地,一聽要救人就啥也不管了。

「咱要是不會,人家找咱嗎?」劉同堂回了老伴一句。

其實,老兩口一直是靠家裡的幾畝薄田度日,記者到他家時,他門口還堆著很多玉米。這些年,有很多診所和醫療機構找他坐診,他都拒絕了。「有個地方一個月給開1萬元,好煙好酒管夠,我也沒有答應。」

很多人都問過他,為啥這麼倔,能發財咋就不同意?他的回答很簡單:「我師父囑咐過我,治病救人不能為了錢。」就這簡單的一句話,劉同堂堅守了43年。

「你這一身的手藝,不傳給後人嗎?」劉同堂說,早就想找個傳人了,可很多人學了只是為掙錢,他不想教。「我大孫子今年23歲了,人厚道,我想把手藝傳給他,看看他有興趣不。」

相關焦點

  • 一個承諾 40年的堅守 任保堂和內弟的故事
    任保堂為內弟按摩腿部一個承諾,40年的堅守,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他們卻情同手足。40年前嶽父嶽母相繼去世,6年前妻子又撒手而去,如今的任保堂已經73歲,他40年如一日的陪伴和照顧68歲內弟,僅僅就是為了一個承諾。
  • 教師與醫生,一個是教書育人,一個是治病救人,哪個更值得尊敬?
    主治醫生治病救人,幫助人類獲得健康,更好地傳承文明發展沒有健康的體魄一切都是空談,醫生的出現有了專門從事治病救人的工作者。每個人在生活中多少會遇到各種疾病,只有及時醫治才能獲得健康體魄。小學教師無論什麼時候,治病救人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大自然面前,人類自身的條件那麼的虛脫,只有自身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得到治療,這樣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應對外部的環境。
  •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臺灣高雄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2003年起
  • 大仙分文不取打廣告,看到其背後的原因,網友:英雄難過美人關?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自從大仙以主播的身份亮相之後便說出不接廣告的承諾,這次大仙為虎牙功夫嘉年華做宣傳除了報恩之外,還有什麼會讓大仙主動做宣傳呢?在這兩天通過大仙的直播網友們發現官方對於大仙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在直播時工作人員還送上各種豐富的水果和食物,甚至還親自餵大仙,或許這就是大仙分文不取的原因吧!
  •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黨的一貫方針
    原標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黨的一貫方針 對已經犯了錯的同志來說,是主動找組織,還是組織找上門,是一個繞不開、躲不過的緊迫問題。十字路口的選擇,往往決定以何種身份走完一生。迴避現實無濟於事,自欺欺人更不可取。
  • 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影響仍在發酵 領益智造上半年歸母淨利降43%
    王德倫、張金濤兩位大咖與您共話未來  中信建投|首席訪談系列:對話宏觀固收首席黃文濤  匯添富鄭磊: 醫藥投資的「天時地利人和」原標題: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影響仍在發酵,領益智造上半年歸母淨利下挫43%丨公司匯
  •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2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子公司未完成業績承諾影響仍在發酵,領益智造歸母淨利下挫43%
    此外,領益智造近期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上半年營收同比增加24.47%,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43.36%,出現此種狀況同樣受東方亮彩未完成業績承諾影響。該公司近期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19.44億元,同比增加24.47%;歸母淨利潤為6.31億元,同比減少43.3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18億元,同比下降32.29%。
  • 退役軍人鄭宇:一句話,一輩子 一份承諾,十年堅守
    退役軍人鄭宇:一句話,一輩子 一份承諾,十年堅守 2020-12-13 12:4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任大海 記者 周瑜原)「已經處理好了,是兩個醉酒的在吵架
  • 「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記安徽宣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田輝
    「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疫情當前,作為一名黨員和醫務工作者,必須主動擔當、積極作為,衝在第一線!」提及抗疫戰績,田輝十分低調。今年49歲的田輝,有著25年的感染病診療經驗,2016年他擔任宣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田主任經歷了非典、甲型流感等多次疫情考驗,傳染病防控經驗豐富,不管是在發熱門診,還是隔離病區,他都是我們的『主心骨』和『定心丸』。」感染病科護士長張燕說。
  • 「治病救人」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一樁生意
    千百年來,以訛傳訛,將懸壺和濟世混為了一談,我們必須承認,醫生就是一種職業,一種養家餬口、掙錢的職業。在萬惡的舊社會,郎中通常向富人收取高昂的藥費,轉而施捨窮人或無償診療以緩解底層病痛之苦,有點「劫富濟貧」的意味。
  • 淮南祖孫三代只為一句承諾堅守70年
    祖孫三代70年接力守護革命烈士陵園,革命精神代代相傳。點讚和留言評議方式:點擊頁面最下方閱讀原文事跡簡介李文傳老人因為部隊首長臨走前的一句重託,56年義務為長眠於鳳臺縣板張集村頭的14位烈士守墓,直到生命的盡頭。
  • 爸爸在武漢治病救人,7歲兒子將他畫成25幅戰疫繪畫
    在上課的常瀟丹丈夫在前線治病救人,身在後方的常瀟丹也不甘示弱。她多次拒絕了學院提出減少教學工作的關懷,毅然承擔起2019級7個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在線教學任務。不過,他對兒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爸爸不在家,你是家裡唯一的男子漢,要照顧和保護好媽媽……」爸爸是勇士在視頻裡,曹建偉告訴兒子,在ICU的病房裡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爺爺,是位退役老兵。他聽力不好,交流困難。但每次查體,這位老爺爺都會敬個標準的軍禮,目光堅定嘴角上揚。
  • 詹姆斯或分文不取
    NBA聯盟為季後賽總獎金高達2328萬美元,湖人最終的獎金佔比四分之一,作為湖人薪資最高的球員,拿到FMVP的詹姆斯或分文不取。詹姆斯本賽季年薪為3744萬美元,他很有可能選擇將自己的獎金分給球隊的工作人員,自己分文不取。
  • FM100.9《直播松江——法在身邊》:信守承諾合同法,堅守契約護大家
    FM100.9《直播松江——法在身邊》:信守承諾合同法,堅守契約護大家 2020-08-21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廉王子婚後堅守著對妻子的一項重要承諾,難怪愛情堅如磐石
    從過往的事件中可以發現,威廉王子的確一直堅守著這個向愛妻做出的承諾,難怪不少王室擁躉讚嘆威廉王子收穫了令他們羨慕的堅如磐石的愛情。《名利場》雜誌的凱蒂·尼科爾在紀錄片《凱特·米德爾頓:從工人階級到王公貴族》中解釋了凱特和威廉王子是如何打破王室的一項重要傳統的。
  • 只因一個承諾,一對老夫婦在崖洞居住16年,守護222尊佛像
    四川的一對老夫婦在崖洞居住16年,就因為他們曾經許下一個承諾,堅定守護222尊佛像,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崖洞。哪怕後來國家重視文物的保護與看管,也不需要老夫婦繼續守護,他們還是沒有離開,而是繼續自己十幾年如一日的生活。二.
  • 鄉村醫生的堅守:符雪泉和他的診所
    今年88歲的符雪泉已經從醫68年了,軍醫出身的他在部隊時多次立功獲得嘉獎,轉業回到寧鄉後繼續從事醫療事業,直至1989年退休,幾乎每年都獲評全縣衛生系統的先進工作者。離職不離崗,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始終堅守在治病救人的這條路上,近兩萬的治癒患者背後,是他質樸的初心。
  • 薴麻全身都是寶,不僅是優質的纖維原料,還是治病救人的藥材
    今天我們介紹一種經濟價值十分高的植物,它不僅是優質的纖維原料,還是治病救人的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