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安防熱成像技術產品市場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淺析

2021-01-19 千家智客

[導讀]現在看來十分常見的一些技術,起初多應用於軍事領域。比如雷達、GPS等等,最開始就是用於軍方,但隨著時間推移,技術日趨成熟,產品也能夠投入大批量生產,導致其成本也降幅明顯,使得軍用技術在普通民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現在看來十分常見的一些技術,起初多應用於軍事領域。比如雷達、GPS等等,最開始就是用於軍方,但隨著時間推移,技術日趨成熟,產品也能夠投入大批量生產,導致其成本也降幅明顯,使得軍用技術在普通民用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今天我們要談到的技術也源於軍事應用,並逐漸在眾多民用領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這項技術叫做熱成像。

  熱成像原理、特性

  熱成像技術是利用高於絕對溫度零下(-273℃)的物體都能輻射紅外線的原理來工作的。由於各種物體紅外線熱輻射強度不同,所以在無光條件下使人、動物、場景的一切物體都能被清晰地觀察到。另外熱輻射波長較長一般在8-14μm,具有傳輸距離遠,不受薄霧、草叢等障礙物影響的特性,在一些氣候、環境較複雜的監控場所效果較好。其缺點是目前產品的價格還是相對高昂,與民用產品的價格差距較大。

page

  熱成像發展歷程

  首臺軍用熱像儀是由一家名為AGA的公司於1958年開發的,這家公司也就是今天的FLIRSystems。首臺商用熱像儀於1965年面世,用於檢查輸電線。直到1973年,才出現首款「可攜式」電池供電的紅外熱像儀。直到1997年,搭載非製冷式探測器的熱像儀,也就是所謂的微量熱型探測器,進入了市場。微量熱型探測器的主要優點之一在於其不帶活動部件,因此不容易出現故障。此外,其生產價格也比較便宜,這使得熱成像能在民用行業有所突破。

  國內熱成像產品及應用現狀

  熱成像在國內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在應用方面,典型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在線測溫、森林防火、人體測溫、水利、海島監控等等,這些行業專業性很強,特別適合於熱成像產品,其項目成本普遍很高,所在環境相對惡劣,項目施工難度大,維護成本高昂,爆發式發展的難度較大,因此這一細分領域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的來說,在這些行業出現的熱成像產品各家技術水平、製作工藝等方面差距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探測器來說,絕大多數廠商使用以FLIR為首的進口探測器,主要從歐洲或美國進口。但他們針對中國貿易時是以模組形態出口中國,並作出了種種限制。國內廠商拿來組裝成自有品牌,在二次開發及製作工藝上受制於人。

  其次,從產品功能來說,主要分為監控型以及測溫預警型產品。監控型產品市場使用的比較普遍,主要基於廠商不需要深入二次開發,產品主要提供實時視頻圖像,開發程度低.成本相對來說較低。測溫預警型產品涉及測溫算法及校準工藝,開發程度高,成本較高。由於進口測溫型產品,供應商不提供測溫核心技術,需要國內廠商依據自身實力來進行研究,困難較大,成本居高。

  最後,從產品結構形態來說,目前國內幾個典型應用如上面提到的電力在線測溫、森林防火、水利、海島監控等等,其產品結構需求量最大的還是雲臺型產品,並且發明了國內特有的雙光譜結構,利用可見光設備來彌補熱成像細節不夠的短板。目前絕大部分廠家所提供的雙光譜設備都是以拼湊類為主,內部各個部件,如熱成像攝像機、可見光攝像機、雲臺、交換機等都出自不同廠家,其本身集成度非常差,設計上有明顯缺陷,導致雖是雙光譜,實際上也只是單純的拼合在一起,並不能形成良好的雙通道聯動,體驗感普遍較差,行業應用也很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熱成像國產探測器的慢慢崛起,加上已有眾多的大小廠商具備了生產熱像產品鏡頭、機芯模組的能力。一些做監控產品的龍頭廠商對熱成像也高度重視,已經相繼推出基於非晶矽和氧化釩的探測器,效果上面已經可以媲美國際領先企業,這些探測器一旦實現量產,將打破核心部件長期被國外廠家壟斷的局面,使得熱成像整機價格快速下探,加上其強大的研發團隊,在產品整機結構上,首創推出單IP、單主控的雙光譜雲臺、球機、筒機設備,真正實現了雙通道的深度融合,並嘗試將智能分析算法植入熱成像攝像機,定能催生新的應用和需求。熱成像光學鏡頭方面,幾家國內供應商在鏡頭批量生產工藝、光學材料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大進步,隨著價格更低的光學材料進入實際應用,熱成像產品廣泛進入民用領域只是時間問題。熱成像產品技術進一步逼近國際先進水平相繼發力開始打造出真正適合監控行業的產品。不過,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默契配合,還需要一些時間來培養。

  熱成像在安防領域的現狀

  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國內與海外市場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海外市場經過幾家如FLIR、安訊士等國際頂尖廠商的多年經營,已經取得不小的成就,這從海外市場對熱成像監控產品的廣泛認可便可見一斑。在國外眾多機場、港口、重點商業場所、私人住所周邊都可以看到熱成像產品。從相關行業發展報告中可以看出,熱成像監控產品在整個熱像產品中的比率逐年增大,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以上,是熱成像產品所有細分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當然,這個數據並沒有像普通可見光監控的發展速度那樣激動人心。

  對比海外,在國內市場,總體上熱成像產品的發展速度較快,但還遠沒有達到爆發式增長的模式。以國內幾家頂尖的熱成像設備廠商業績來看。這些年的發展始終處在一個不溫不火的階段,年銷售業績徘徊在幾個億的規模,而這裡面的大部分銷售額要歸功於軍方採購,真正民用產品的銷售額實際並不是很多,用於安防監控行業的熱成像產品相對就更少了,如果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致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國內客戶對熱成像還是缺乏基本的認識,許多客戶剛開始時將熱成像的功能過分誇大,比如能夠穿透濃霧,穿牆等。並且國內少有公司能真正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普及和有效果的引導工作,導致用戶對熱成像的接受度不夠。二是網絡高清監控正處在快速發展期。短短幾年時間內,高清網絡攝像機的價格從幾千跌落到幾百。可以說,高清網絡產品還遠沒有滿足現有市場的需求,其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隨著高清網絡產品智能化的不斷演進,其產品仍可基本滿足客戶對於視頻監控不斷提升的要求,因此熱成像監控產品,在一段時間還會處於一個平穩發展階段,當客戶的需求不斷被現有產品滿足,進而產生更高級的需求時,熱成像產品就有可能被更多的採用。三是目前熱成像的一些主要優勢並沒有形成很明確的業務亮點,而僅僅解決了在光線不足情況下看得見的問題。但由於其本身價格較高,導致用戶的心裡預期也高,僅憑這一點是完全不夠的。在安防監控行業,監控最重要的目標還是「人」,以防人為最終目的,基於熱成像的自動識別或者自動探測報警等智能功能,會是進入普通安防監控領域的敲門磚。最後,雖然近幾年國產探測器、機芯等核心部件有了快速的發展,圖像效果已不輸國外廠家,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國內公司加大研發力度進行突破。這其中包含國產探測器晶片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量產,且成品率過低,導致成本還是居高不下,意向用戶雖知道熱成像設備的諸多優點,但迫於預算壓力,還是會選擇現有成熟且低廉的可見光方案。總的來說,熱成像要打開國內市場,需要一記組合拳,一方面需努力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產品的附加值,並且能夠真正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

  熱成像發展趨勢

  以FLIR為首的第一梯隊熱成像廠家,其產品應用範圍幾乎涵蓋了所有我們能想到的行業,甚至擴展到了消費級,比如在2015年FLIR發布了能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的熱成像相機,其野心可見一斑。對國內廠家來說,在各個環節都屬於後來者,無論在核心技術,產品設計、穩定可靠性、及應用的理解上目前都落後於國外頂級廠家,在跟隨巨人腳步的同時,更應思考如何打出差異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目前來看,有幾個方向可以突破,一個是雙光譜雙通道的高度融合、聯動,目前市面上雙光譜的設備,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廠家,其雙通道也只是普通的硬體堆疊,並沒有真正完成應用上的功能實現,雖偶有實現聯動,但總體體驗感還是差強人意。另外,充分利用熱成像的特殊優勢,推出更小巧更適合安防監控及國內用戶使用習慣的智能化設備,在人體智能探測、識別,周界等入侵防範類應用中有所突破,真正做到智能「防人」的目的。相信隨著海康威視等傳統視頻監控巨頭廠家的不斷投入,發揮在可見光攝像機上圖像分析,智能算法等的優勢,充分將其融合到熱成像相機上,定能產生不小的化學反應。

  根據IHS對熱成像監控產品的預測,熱成像產品即將會迎來一個快速增長期,不管這個時間點何時到來,在此之前各廠家必須抓緊時間練好內功,才能在整個產業鏈加速成熟時牢牢佔據自己的位置。且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公司能真正做到引領整個熱成像市場,誰將成為領頭羊,是一直不溫不火大立、高德的突然爆發,還是傳統監控領軍企業,作為後來者海康威視的厚積薄發,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中國安防》

作者:海康威視 許金勝

相關焦點

  • 海康威視:安防市場集中趨勢依舊,Q3 匯兌損失明顯
    12月21日,海康威視舉行業績電話會,海康威視高級副總經理、董秘黃方紅等管理層出席並解答相關疑問。海康提到,目前安防市場競爭加劇,市場將進一步集中,大量尾部廠商會退出。過去,我們作為傳統安防行業的龍頭,曾經有過結論說大量的尾部廠商會退出,安防市場將進一步集中,目前來看這個趨勢仍然存在。安防競爭會進一步加劇,一些小品牌或以組裝為主的廠商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少。因為品牌廠商會將低端、低價、高性價比的產品進一步下沉。除安防產業外,其他產業也符合此趨勢。另外,目前,靠前的廠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
  • 海康威視首現負增長,擬拆分螢石獨立上市
    4月25日,全球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財報。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製造業營收普遍下滑,海康威視雖然積極推出了防疫專用紅外熱成像產品,但仍擋不住整體營收下滑的趨勢,2020年一季度共錄得94.29億元,同比下降5.17%,實現淨利潤14.96億元,同比下降2.59%。
  • 新品發布|海康威視熱像儀160像素新星-H16
    快來打探下吧~海康威視在持續創新和眾多技術領先的基礎上,重磅發布了旗艦機型—H16紅外熱像儀,是專業型產品的性價比之王,具有更高的性能表現和更多的價格優勢。大家不禁要問,海康威視熱成像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才有今天的成績?
  • 半年報淨利增長9.66%,「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啟動智能家居業務分拆...
    記者 | 張藝17月24日晚間,安防龍頭海康威視(002415.SZ)發布2020年半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2.71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24億元,同比增長9.66%。
  • ImageNet 2017啟幕,海康威視浦世亮談2016奪冠絕技及深度學習+安防?| 新智元AI 領軍人物專訪
    (ILSVRC2017)已經拉開帷幕,今年的比賽分為四個主要項目:定位、識別以及視頻中物體識別和Tester Challenges。2016年10月24日,海康威視在北京召開「AI+:感知未來、融合發展」主題論壇,新智元受邀出席。1.
  • 海康威視的成人禮:高增長勢頭不再
    視頻安防行業正是因為安全問題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安全需求越來越高,安全環境則變得複雜,視頻監控安防應運而生並成為前景廣闊的市場,瞄準和聚焦這塊市場,成為海康威視的正確戰略抉擇,也成就了接下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
  • 海康威視:創新業務發展不易,海外市場仍不樂觀
    近日,在最新一期的調研會上,海康威視就投資者採訪提問進行答疑。海康提到,創新業務發展不易,螢石經過多年虧損才迎來盈利,這一塊市場沒有三五年時間,很難看到大的規模。另外,雖說海外收入略有提升,但總體來看情況並不樂觀,譬如在美國等市場面臨的經營環境就不太友好。
  • 海康威視(002415.SZ)擬8.01億元轉讓熱成像事業部資產組予創新業務...
    格隆匯 7 月 24日丨海康威視(002415.SZ)公布,公司於2020年7月24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向創新業務控股子公司轉讓部分資產的議案》,同意公司以8.0114億元人民幣(不含稅)的對價將海康威視熱成像事業部資產組轉讓給創新業務控股子公司杭州海康微影傳感科技有限公司
  • 海康威視:市場的爭議,該看多還是看空?
    個人認為市場仍處於有效定價狀態,因此海康是否值得投資就在於其實際發展與市場預期是否存在偏差,而我們通過分析其業務,是否能夠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從而做出與市場不一致的判斷。(3)在美國的制裁下,海康的供應鏈實現轉移,轉移後的效果如何?對於產品質量和成本會有多大的影響?(4)華為進入安防市場會對海康有多大的衝擊?除了以上問題,我個人認為的市場偏差還存在(5)繼續以安防市場定義海康的增長是否合適?公司是否存在第二增長邏輯?如果存在,市場空間有多大?公司的競爭力有多強?(6)在經歷過幾次調整後,海康旨在搭建技術中臺,軟體佔比提升,硬體公司的估值水平是否還適合海康?
  • 豪擲130億,海康威視產業園集群劍指何處?
    ,安防行業傳統的硬體研發優勢和渠道優勢大幅縮減,與它們合作或者成為智慧城市的硬體供應商已經成為安防廠商的主流發展趨勢之一。不過這對於安防龍頭海康威視來說,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在發展潛力巨大的新基建和智慧城市發展中,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物聯網技術正迎來功能性的全面擴張。
  • 海康威視-H10高精度工業熱成像儀怎麼樣?使用評測
    或許大家對紅外熱像儀的工業應用不大熟悉,那麼就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些紅外熱像儀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紅外熱像儀可在自動化檢查、加工過程控制、狀態監測、火災預防和監測,以及連續光學氣體成像等五種應用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 遭拋售的海康威視,正在陷入危機?
    第三季度海康威視更是表現出了極強的發展勢頭,第三季度營收177.5億元,同比增長了11.53%。海康威視這一迅猛的恢復速度著實是令人意外的。事實上,不僅僅是疫情這一黑天鵝帶來的衝擊,在之前的幾個月,海康威視的利空因素層出不窮。先是被列入實體清單,受到美國的制裁,然後就是供應鏈開始發生轉移、華為大舉入局安防搶佔市場,隨後又出現了大股東大幅減持。
  • 行業解讀:紅外熱成像做體溫篩檢靠譜嘛?為何安防廠家扎堆進入?
    海康威視熱成像人體測溫產品首先,紅外熱成像做體溫篩檢肯定是靠譜的,我們來看看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怎麼說。什麼是體溫?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體溫≠體表溫度,體溫指的是人體的內部溫度,臨床上所指的體溫是指平均深部溫度。
  • 海康、大華、宇視等11家安防巨頭2019年財報一覽
    在綜合安防領域,海康威視連續8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海康威視官方表示,受益於公司豐富的安防產品、安防智能產品和綜合安防解決方案,以及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綜合安防業務作為公司傳統業務板塊,持續穩健的發展。
  • 暖通測漏「火眼金睛」海康威視熱像儀-H10
    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H10自發布以來,憑藉其出色的「可視測溫,火眼金睛」,超高的性價比,受到了暖通行業的普遍認可,成為暖通測漏工程師必備的利器!為什麼海康熱像儀H10如此深受關注?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H10,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探測0.05度的溫度變化,並可對溫度分布進行成像,利用漏水點滲水造成與其他區域的溫度差,可在圖像上直觀顯示漏水點的位置,海康熱像儀H10成為不可多得的「可視化測漏工具」。(見下圖)
  • 海康威視和大華網絡攝像頭技術如何?差距大嗎?
    海康威視和大華在安防行業都是2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恐怕做安防的同學,沒有人不知道這2家公司,恰巧這2家公司都在杭州濱江,且相隔不到5公裡。不管是從渠道機的攝像頭的層面還是從項目機攝像頭的層面,總體情況都是海康要領先大華產品線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像行業的一些的新技術口號也是海康率先提出,比如黑光攝像頭的概念,鷹眼攝像頭的概念,AI cloud的概念等等,那大華有沒有領先海康的攝像頭的技術了?其實是有的,大華的同軸高清攝像頭技術其實一直是領先海康的。
  • 海康威視上半年淨利增長9.66% 啟動智能家居業務分拆上市
    同日,公司還發布了兩則大力支持創新業務發展的消息,其中包括擬向海康機器人提供不超過10億元的財務資助,擬8.01億元轉讓熱成像事業部資產組予創新業務控股子公司等。海康威視表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正常的社會秩序被打亂,實體經濟遭受巨大衝擊;貿易衝突進一步加劇,國際形勢愈加嚴峻,全球產業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國內外經營環境的重大不確定性,公司審慎靈活應對,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持續推進公司的穩健發展。
  • 「三伏天」測溫利器-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H10
    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來臨,環境溫度普遍升高,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的安全運轉,各類設備運行狀態,特別是溫度狀態的檢測尤為重要,海康威視H10作為簡單有效的可視化溫度檢測工具,在諸多生產製造型企業廣泛使用。溫度作為三大物理量之一,檢測手段比較豐富,海康威視H10何以脫穎而出?
  • 技術不斷迭代:短短半年裡,「熱成像儀」已發展成熟
    英國倫敦的紹森德機場裡的海康威視熱成像儀| 圖源: Getty Images2016年10月,深圳市一家名為景陽的視訊監控公司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北京的六所學校入口處安裝了熱成像儀和面部識別系統對進入學校的學生進行人臉記錄和面部識別,並通過熱成像儀測量體溫。雖然最初的精確度沒有達到標準,但在之後的一年裡,景陽集團不斷改進技術,開始拓展市場,後來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成為他們的客戶。在2018年,景陽集團拿到了與蘭州市安寧區所有學校合作的合同。迄今為止,他們稱已經檢測了686萬名學生的體溫。
  • 財說|評估日期一年前,海康威視為何低價轉讓「搖錢樹」?
    海康威視打算將熱成像事業部全部資產,轉讓給控股子公司杭州海康微影傳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微影」) 。熱成像事業部可以說是海康威視的「搖錢樹」,這一操作對中小股東來說並不厚道。低價轉讓「搖錢樹」海康威視熱成像事業部成立於2015年,是海康威視產品研發中心下屬產品業務部門,負責熱成像全系列產品的研製及優化工作。公告稱,經收益法評估,於評估基準日2019年8月31日,海康威視熱成像事業部資產組的帳面價值為273.82萬元,評估價值為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