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國子民為何如此麻木?非要等秦王的詔命才肯圍剿叛軍

2020-12-22 宅視角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現在已經更新到了47集,估計很多觀眾會對劇中的某些情節產生疑惑。

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主演的《大秦賦》,講述的是秦莊襄王如何從質子變成秦王,又如何傳位給嬴政,嬴政又是如何成為秦始皇的故事。現已更新到了一半,而在近期開播的劇情中,我們會發現為什麼秦國的士兵只認兵符,而不認人?而秦國子民為什麼又如此的麻木?非要等秦王的詔命才肯出手圍剿嫪毐的叛亂?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代的兵符究竟有什麼用途?

在《大秦賦》最新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發現大秦的士兵只認兵符而不認人。其實,何止是大秦的士兵。當時的各國的軍隊都是如此。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兵符究竟有什麼用途?在許多歷史劇中,我們都能看到兵符,他是軍事權力的象徵,擁有了兵符就可以統領軍隊。

每次出徵前,古代帝王都會將這個軍事權力下放給帶兵的將領,將領也只有得到兵符後才能統領軍隊。從某種理論上說,軍隊是屬於古代帝王的,而非將軍個人。尤其是當時的秦國,秦軍之所以在戰場上,戰必克,守必勝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權利上的高度統一。

可問題也正是出在這裡,軍人之所以只認兵符,而不認人。是因為過去通訊並不發達,很多人都不認識帝王,他們只認識統領他們的將軍,只要將軍兵符在手,將軍讓做什麼,士兵就要做什麼。因為將軍手中的兵符,代表的是王命。而在《大秦賦》中,嫪毐之所以可以調動這麼多的大秦兵馬,就是鑽了這個「空子」,他偽造了王命,騙取了兵符。最終使秦國發生了叛亂。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國子民為什麼如此麻木?非要等到秦王的詔命才肯圍剿叛軍?

在最近更新的劇集中,估計會有很多觀眾會認為,秦國的子民怎麼那麼麻木?非要等到秦王的詔命才肯圍剿叛軍?這太不合乎情理了,畢竟秦國的大臣與氏族還是具有影響力的,為什麼偏要等到秦王的詔命才肯出手?

對於這段劇情,我個人覺得這並非出於編劇的演繹,而是更加貼近於歷史。我們知道商鞅在秦國施行變法,第一件事便是不允許「私鬥」。在《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就有很生動地描寫。為了警示後人,商鞅一次性處決了數百名人犯。

而當時的通訊並不發達,普通尋常百姓只是將其看成是一種私鬥,怎麼敢隨便參與?何況是嫪毐,他可是秦國的長信侯。所以,秦國子民只能等到秦王的詔命才敢圍剿嫪毐,也只有詔命的下達,他們出手才具有法律依據。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國的子民究竟有大少戰力?他們能夠圍剿嫪毐的叛亂?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國力與日俱增。被山東六國稱之為虎狼之國,因為在秦國你只有擁有戰功,才會獲得到爵位,即使你出身貴族,也需要在戰場上獲得戰功,才可保住自己的爵位。可以這樣說,秦國大多數的青壯都曾有過戰場上的經歷,這就使《大秦賦》的劇情顯得合理了許多。

嫪毐憑藉偽造的詔命,調動了秦國的兵士參與叛亂。當秦王詔命下達後,告別軍旅生活的百姓,又重新拿起了武器,並與叛亂者展開殊死的決戰,這完全合乎情理。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嬴政為什麼要選擇在雍城加冕?而不是在鹹陽?

《大秦賦》中,估計很多觀眾會好奇,為什麼嬴政要去雍城加冕?而不是在鹹陽加冕?這是不是源於藝術創作?並非如此,要知道鹹陽是秦孝公時期修建的,而當時的秦國都城正是這座雍城。可以說,雍城對於秦國王室來說,就有很強的紀念意義。

嬴政要在雍城加冕,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回鄉祭祖」。因為雍城是秦國的舊都,許多贏氏後裔都生活在那裡,嬴政雖然是秦王,回到雍城從輩分上說,只能算個小輩,去雍城進行加冕儀式,其實就和現在的人「回鄉祭祖」差不多,不過嬴政的加冕儀式,具有很高的政治意義。因為那裡是大秦贏氏發起之地,更是贏氏先祖長眠之地。選擇雍城加冕,就是向贏氏列祖列宗證明,向贏氏族人證明,他嬴政已經成年,已經成為秦國的王了。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王嬴政之所以可以成為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皆是因為秦國歷經數代君王的共同努力,到了嬴政這一代,才具備統一六國的能力。之所以該劇會用「賦「來作為片名,我想多是在歌頌秦國數代君主的功績,因為縱觀歷史,一個王朝出一位賢明的君主已經很難能可貴了,而秦國基本上是代代都是賢君明主,他們共同的努力,才給予了嬴政一統天下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關於秦國歷史的書籍,大家不妨抽時間品讀一下,看過秦國的歷史方面的書籍,你會對秦國的這些君王產生敬畏之情,甚至會產生」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的情懷。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乏善可陳的秦王情感戲,其實展現了秦王非凡之君的一面
    《大秦賦》中秦王是如何解決這件事情的,他下詔,秦國君主自他之後,不再立後,而這也是秦王第一次明確在眾臣面前展現自己非凡之君的一面,如何可以成為一統天下的王?秦王給了他們答案,那就是敢為人先,想常人之不敢想,為常人之不敢為。
  • 《大秦賦》: 「大膽!我乃長信侯,無太后詔命,誰敢動我?」
    我乃長信侯,無太后詔命,誰敢動我?」《大秦賦》中呂不韋察覺嫪毐坐大,並且有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同時其野心大到要弒殺秦王政,試圖把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給毀掉。於是呂不韋下令自己親信樊於期當街攔下嫪毐馬車,強行押送嫪毐回相府。嫪毐見自己被攔,起初他是大怒,痛斥「大膽……」。
  • 《大秦賦》呂不韋忙碌半載,卻被權力蒙蔽雙眼,終成為秦王的棋子
    電視劇《大秦賦》中,為秦國政事忙碌半載,隨著秦王要親政的殺伐,呂不韋終於看清了自己的用意,做丞相多年,最終還是成為了秦王的絆腳石。秦王成年後,一心想把朝政奪回,這個想法也讓他陷入困境,嫪毐蠱惑趙姬殺他,呂不韋把持朝政不肯交權。
  • 大秦賦:秦王保呂不韋重新啟用就行,為何逼其無路可退?原因有二
    《大秦賦》第63集,呂不韋下線這一段劇情看哭了很多人。明明他全身心想得都是怎樣幫秦王完成霸業,為什麼最後還是落得個不得善終?更可氣的是,當趙國春平君去洛陽請呂不韋出山的消息被嬴政知道後,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讓呂不韋跟他們走。
  • 《大秦賦》之樊於期,為何最後背叛秦國,還助荊軻刺秦?
    在《大秦賦》中,有很多演技精湛的好演員,即使戲份不多,也不是重要角色,但是,他們都很用心把角色演得很好,讓觀眾們滿意。因為是著重講述嬴政一統六國,建立大秦王朝的故事。所以劇中有很多戰爭劇情,也有很多將軍角色。比如本文所要說的樊於期,就是一位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秦國將領。
  • 大秦賦:嬴政才是秦朝二世而亡背後的最大推手
    正在熱播的《大秦賦》已經到了嬴政帶領大秦吞併六國的階段。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讓秦國走向滅亡的大人物也悉數登場。 在最新的劇情中,趙高開啟了傳奇的逆襲人生。 雖然,大眾都認為秦二世而亡主要原因是由趙高與李斯造成的。
  • 好戲|《大秦賦》變「大秦負」,到底是誰的鍋?
    好吧,歷史上的大秦帝國二世而亡,至少電視劇撐到第四部才徹底崩壞了不是麼;就,也不容易了……(手動狗頭) 哎,從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到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再到2020年的《大秦賦》,「大秦」系列足足跨越了11年,確有「奮六世之餘烈」的野心。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鹹陽,秦王送玉佩是何意?秦王之意呂不韋已懂
    其實《大秦賦》中的劇情設定,秦王已經是處處維護著交出權柄的呂不韋了,是呂不韋的兒子,沒有遠見,攛掇27位朝臣,去以孝道為名,逼迫秦王迎會太后。但凡是個人就明白其中的意圖,也就是他們希望讓太后回朝,再度和呂不韋聯合,繼續之前太后相邦聯合輔政的局面,表面上是要迎會太后,實際上的目的是繼續維護呂不韋的權勢,但這樣的做法,必然觸及秦王的逆鱗,人家才剛剛親政啊,你們這幫人是想要再把秦王「趕下臺」的意思啊。
  • 《大秦賦》秦王嬴政拔劍殺嫪毐,妖后趙姬親自擋劍,秦國即將大變
    《大秦賦》第三十七集至第三十九集,異常精彩,秦王嬴政拔劍殺嫪毐,妖后趙姬親自擋劍,李斯險被嫪毐殺死,秦王嬴政即將親政,秦國即將大變。嫪毐一步登天代替妖后趙姬秦國再次攻打魏國,連連大捷,魏國欺軟怕硬只好再次求和。呂不韋提出要魏國割讓十座城池,秦王嬴政則提出幾個條件不用割讓城池也能求和,兩種方案魏國都難以接受,於是找到了嫪毐幫忙。
  • 樊於期為何要叛逃秦國?和《大秦賦》中的冬兒無關,2個原因
    在之前以秦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始皇嬴政的形象大多偏向負面。 以至於不少同學覺得,嬴政或許早已斬斷七情六慾,任何兒女情長,只會阻礙嬴政一掃六國,問鼎中原的大業。 可是在《大秦賦》這部電視劇中,卻虛構出了一位「冬兒」的女性角色。
  • 《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
    《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時間:2020-12-15 23: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秦賦》呂不韋誅殺嫪毐秦王急忙阻止 此舉真是無毒不丈夫 《大秦賦》中呂不韋察覺嫪毐坐大,並且有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同時其野心大到要弒殺秦王政,試圖把自己苦心經營的一切給毀掉
  • 《大秦賦》公子傒做出錯誤決策,自此痛失大秦王位
    《大秦賦》是近期央視熱播的一部電視劇。故事的起始是呂不韋(段奕宏)的奇貨可居。不過,劇情省略了呂不韋和嬴異人(辛柏青)的相遇,直接從呂不韋帶嬴異人逃離邯鄲回秦國開始,並設計讓嬴異人成為秦國太子安國君贏柱(馮暉)的嫡子。
  • 秦王政利用並剷除仲父與假父,頗顯智慧,可惜讓《大秦賦》演砸了
    秦王政利用呂不韋和嫪毐兩大集團的矛盾,放任鷸蚌相爭,保持權臣之間的相互制衡,並化危為機,以毒攻毒,借力打力,最終剷除權臣集團,從而避免了一方權臣集團獨大,把持朝廷,或權臣集團和解合謀進而沆瀣一氣武裝叛亂,顛覆國家政權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彰顯秦王政智慧與英武的絕佳好戲,可惜讓《大秦賦》演砸了!
  • 《大秦賦》:影像敘事的歷史觀照——講述秦王政的奮鬥故事
    《大秦賦》所講述的就是在戰國時代大博弈背景下,秦國最終吞併六國、實現天下統一的故事。天下一統是由秦王嬴政實現的,但奠基於秦孝公時代。從公元前362年,到《大秦賦》終篇的公元前221年,在這個前後接續的140多年的漫長故事中,在「大爭之世」的戰國中後期,秦從「危秦」成長為「強秦」,從「諸侯秦」發展成「王朝秦」。
  • 大秦賦:得知秦王的真正計劃,呂不韋落下幾滴淚,說明他不是奸臣
    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終於知道了秦王的目的,他可能早就有所懷疑了,雖然秦王沒有實權,但是在朝堂之上,明顯秦王是偏袒於嫪毐的。雖然嬴傒舉止過於衝動,但只要他沒有殺了嫪毐,罪責就不大,遠遠不至於到秦王要親手砍下自己大伯一隻手臂的地步,秦王明顯有自己的謀劃,這一點呂不韋是知曉的。
  • 《大秦賦》:她們的愛情經歷如此相似,為什麼結局卻截然不同?
    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正如火如荼地播出,昨晚劇情中秦王政終於加冠親政。嫪毐反叛謀逆,秦王下令剿滅他。太后趙姬知道嫪毐已保不住,便想要力保她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大王不允,還要斷絕與她的母子之情。而對他的生母親趙姬所作所為卻不能容忍,絕情到要與母親斷絕關係,永不再見。兩個女人,同為太后,在對待感情的作法上非常相似,然而結局卻是天壤之別。就像趙姬質問嬴政一樣:為何宣太后與義渠君也生下了孩子, 秦惠文王卻沒有怪罪於她,大秦子民也沒有唾棄她,你為什麼這樣對我?01.
  • 《大秦賦》,一統天下後,大秦帝國究竟為何二世而亡?
    大秦為何會二世而亡?《大秦賦》正在熱播,如今已經播出過半,嬴政終於在李斯的幫助下,一步步剷除了叛亂的嫪毐,並藉機扳倒呂不韋和趙姬。在剷除嫪毐的這幾集中,每個演員都拿出了自己的演技,演技的好壞也是一目了然。
  • 大秦賦:秦王迎回生母,趙姬挑明態度,她和秦王只剩下名分的軀殼
    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心中殘存的親情,以及為了大義孝道之命,是去雍城迎接回了太后趙姬的,只是經歷過生離死別的這對母子,早已經回不去了,兩人之間只剩下一副名分上的軀殼而已。可以說,如果沒有「大才」郭開的幫忙,正是秦王及時救下了趙姬,才讓兩人有一個還算溫馨的重逢畫面,不然的話,估計趙姬會呆在雍城,不會跟秦王回去的。
  • 《大秦賦》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圖1:《大秦賦》最雷人的場景和臺詞《大秦賦》12月1日開播,這部劇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贏異人到趙國做質子,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回秦國,並成為太子,繼而成為秦王,再到嬴政即位,率領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程。
  • 《大秦賦》渭陽君誅殺嫪毐 秦王卻斬其手臂反常舉動藏有深意
    《大秦賦》渭陽君誅殺嫪毐 秦王卻斬其手臂反常舉動藏有深意時間:2020-12-15 2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秦賦》渭陽君誅殺嫪毐 秦王卻斬其手臂反常舉動藏有深意 《大秦賦》中,渭陽君其妻在街上遭嫪毐侵犯而亡,且此時她已經懷有渭陽君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