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楊迪50歲的眼睛?年輕人要注意!每5人中就有1人患上了這種...

2021-01-14 瀟湘名醫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

9月19日晚

「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

上了微博熱搜……

楊媽媽道出了「真相」:

他每天電腦不離手,手機不離手

演員楊迪患上的瞼板腺功能障礙

是乾眼症的一種

這個疾病的發病數據極為觸目驚心:

亞洲乾眼發病率居全球前列

中國的發病率約為20%-36%

即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症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為乾眼症罪魁禍首之一

專家們不得不再次提醒

請保護好眼睛!

炸了!我好像也是!

楊迪在最近的綜藝節目中,被他媽媽拉去檢查眼睛時,發現眼睛瞼板腺消失的情況。30歲事業剛剛起色的楊迪,左眼已經是50歲的狀態了。醫生說是因為平時楊迪用眼疲勞過度,不注意用眼衛生。

當天下午,演員楊迪在微博發了個視頻,說:「這段視頻看得我驚心動魄,三十歲的楊迪五十歲的眼睛,有點嚇人!大家平時還是要多注意用眼衛生,能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希望大家都有好身體。」

瞼板腺功能障礙,正是乾眼症的一種。通常症狀有疼痛、眼乾、眼部疲勞。產生如此嚴重後果的原因是什麼?楊媽媽說,「他每天電腦不離手,手機不離手」。

楊迪想用自己的視頻告訴大家,平時千萬要多注意用眼衛生,注意眼睛的休息,千萬不要像自己這樣。這條微博,頓時在朋友圈「炸了」。網友們感慨稱:「突然發現我好像也是,天天不是電腦就是手機,以後要多注意了。」還有網友表示,以後躺在床上之後就不要再玩手機了,設置一天玩手機和電腦的時間,到時就停止,為了擁有一雙閃亮的眼睛和健康的身體,且行且珍惜啊。

會不會真瞎了啊?

乾眼症,這一眼部疾病早已為大家熟悉,發病數據更是驚人——亞洲乾眼發病率居全球前列,中國的發病率約為20%-36%,即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症。其中女性高於男性,老年人較年輕人更為高發。

在各大眼科醫院,記者看到,來看乾眼症的年輕患者真不少,小張就是其中一人。

小張畢業才一年,去了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工作。因為996工作制,小張每天盯著電腦的時間超過12個小時。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居家辦公,電腦、平板和手機幾乎成了小張身體的「附屬器官」,一刻都離不開。辦公、吃飯,甚至如廁都拿著手機,醒著的大半時間基本上都在使用電子產品。

兩周前小張眼部出現不適、有異物感,甚至常常出現紅血絲;視力忽好忽壞,感覺大不如前了。自己用眼藥水治療後卻無好轉,於是來到醫院就診。

「雖然沒有達到50歲的眼睛,但是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醫生給小張檢查後發現,雙眼瞼緣肥厚、充血,角膜上皮可見點狀著染,診斷為雙眼乾眼症、瞼板腺功能障礙。給予熱敷、瞼板腺按摩及藥物治療後,症狀才逐漸好轉。

「之前也聽到乾眼症這個疾病,但是沒當回事。但是有天看東西,眼前一片模糊,過了好幾分鐘後才好轉。」小張說,特別看到「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這條微博,讓她有種恐懼感,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真的瞎了」。

罪魁禍首——電子產品

門診上,像小張這樣來看乾眼症的年輕人,大多有一個共同特點——屬於愛使用電子產品的低頭族。

「早些年乾眼症多發於五六十歲的人,近年來青少年和年輕人正成為乾眼症的易發人群。來看門診的乾眼病患者中,中青年人群佔了一半。」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視光中心副主任醫師趙立全說,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導致用眼習慣改變等原因,乾眼患者人數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上升,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乾眼症高發,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一般來說,正常眨眼頻率為每分鐘20次左右,但當人們使用電子產品時,注意力因集中於屏幕內容,而使眨眼次數在無形中減少,每分鐘可能只有7—8次,從而降低了眼內潤滑劑和淚液的分泌。同時,電腦強烈的光線對人眼刺激很大,易使淚液分泌異常而致乾眼。如每分鐘眨眼次數長期少於7次,就可能意味著患上了「乾眼症」。

「除了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之外,長時間開車、閱讀等過度用眼也會導致乾眼症,乾燥的環境,如煙霧、紫外線、空氣汙染、氣候乾燥等都會影響淚膜的穩定性,增加淚液的蒸發,導致眼乾。」趙立全副主任醫師說。

但是,千萬可別小看了乾眼症。輕則會引起不適感,即刺激、乾燥、疼痛,影響正常的生活和休息;重則會引起角膜的感染,甚至穿孔,最後失明。在門診中,很多患者覺得乾眼症不是病,自己在家滴眼藥水就行。其實,乾眼症是一種慢性疾病,是逐漸積累形成,且常常容易被忽略。乾眼症還是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專家說,滴眼液中大多含有防腐劑,長期應用會導致眼表的損傷,引起藥物性角結膜炎或者乾眼症。

事實上,電子產品傷害的遠不止是瞼板腺功能,還有兒童青少年的視力。和乾眼症相比,在上海,兒童青少年近視情況更是不容樂觀。根據2018年上海市近視調查數據顯示,本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6.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為8.4%,小學生近視率為35.5%,初中生近視率為77.2%,高中生近視率為84.4%,其中高三學生高度近視率為23.4%。今年是非同尋常的疫情之年,孩子們的近視防控面臨更大挑戰。

請保護好眼睛!

「刷手機」和「打手遊」、 長時間電腦iPad學習工作……該注意啦!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正在嚴重傷害著我們的眼睛。專家們說,無論是近視或者乾眼症,學校與家庭都是防控的兩大「主戰場」。只有引起學校、家長重視並加以正確引導,將眼部疾病防控的關口前移,才能有效阻止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高發與低齡化的嚴峻趨勢。

電子產品的選擇:儘可能選擇大屏幕電子產品,優先次序為投影儀、電視、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應選擇屏幕解析度高、清晰度適合的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時,調節亮度至眼睛感覺舒適,不要過亮或過暗。

電子產品使用時間:連續盯手機或電腦屏幕的時間不要太長。使用電子屏幕時要記住「20-20-20」口訣,即建議看屏幕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20秒鐘以上。看屏幕時,儘量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多眨眼,並且要完全閉上再睜開,保證淚液充分溼潤眼睛,也有助於眼睛防護。

使用電子產品後:可在室內走動、做體操、下蹲運動、仰臥起坐等;清潔雙手後做眼保健操;立於窗前、陽臺或門前,向遠處(6米以外)眺望;可通過陽臺、窗邊或自家庭院「目」浴陽光,接觸自然光線。

責任編輯:朱雨佳

分享、點讚、在看三連

讓更多人了解!

【來源:青春上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30歲的楊迪50歲的眼睛,有點嚇人!」熱搜嚇壞網友:不能再天天這樣了
    大家平時還是要多注意用眼衛生,能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希望大家都有好身體。」 ,正常的形態是中間的這種,而他有一塊是沒有形態的。忽然有一陣,覺得眼睛有些不舒服,看不清東西,而且還有些乾澀、頻繁眨眼等症狀,非常難受。家人以為可能是有點近視和用眼疲勞而已,便帶他去醫院配OK鏡,在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軍軍不僅已經有400多度的近視,還患上了乾眼症,才引起了眼睛的一系列不適。
  • 惠州27歲女孩竟患上這種「老人病」!年輕人要注意這件事……
    近日,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接診了一位年輕患者 女孩竟患有一種叫「肌少症」的老人病 這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卻接診了一位年僅27歲就患上「肌少症」的女性患者。
  • 年紀輕輕,眼睛狀態卻50歲了?這個壞習慣幾乎人人都有,後果比你想像...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趙曉瑩玩手機一時爽,一直玩一直爽,結果檢查眼睛後悲劇了……今年9月,「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上了微博熱搜,醫生說楊迪左眼的形態就像一個50歲的人一樣,瞼板腺已經消失了。
  • 7個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就有1個!這種眼病,千萬別大意
    人上了年紀,身體容易出問題,反應在眼睛這一部位,大多數就是視力下降。當眼睛出現看不清時,很多老人都會認為是老花,往往沒有太在意。確實,年齡增長導致眼睛的晶體慢慢硬化和老化,失去調節能力,出現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20歲、30歲、40歲、50歲,體檢最該查什麼?重點來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機率就增加,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機會也就大了。
  • 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搞怪背後他也是個勵志斜槓青年
    最近,吼啦君經常能在熱搜上看到楊迪的話題。之前,在《青春環遊記》遊戲環節,楊迪的部分動作受到很大的爭議,被女團成員的粉絲追著罵。看到賈玲和導演的力挺,內心其實非常心疼他,因為楊迪確實為人方面特別真誠。今天又正好看到了楊迪眼睛瞼板腺消失的消息,楊媽媽擔心他30歲身體就已經有50歲的眼睛。在屏幕面前總是以喜劇角色出現的楊迪,在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1.楊迪是來披荊斬棘的嗎?
  • 不到30歲的年輕人,為何會被猝死盯上?
    而這些熱搜的主角 都是不到30歲的年輕人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 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 猝死,為什麼盯上了年輕人?
  • 「讀屏」時代,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症?專家喊你做眨眼操
    「我國每5人中就有1人患乾眼。」最新研究報告稱,隨著「讀屏」時代到來,以及不良的用眼環境與行為習慣,我國乾眼發病率呈逐年上升態勢。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乾眼患者約有3.6億人,乾眼成為繼近視眼之後又一國民眼健康問題。未來中國相關機構將進一步填補國內外乾眼診療領域研究空白。
  • 3歲男童眼睛像貓眼發光!原來是患上這種病……
    三歲男童患上眼癌發現時已是晚期摘除眼球後復發轉移痛心!治病已花費40多萬元孩子仍在昏迷中希望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給他一線希望家住徐州市泉山區碧水灣的三歲男童邵加赫,去年不幸患上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俗稱眼癌。
  • 43歲《黑豹》男主角患結腸癌去世,醫生:年輕人也要警惕結腸癌
    他告訴記者,在我國,結腸癌多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群,有結腸癌家族史和愛喝酒、酗酒以及肥胖等人群都屬於好發人群。「近年來我們還發現,膽囊切除的人群發病率也比較高,因此這一類人群也要多加注意。」金黑鷹告訴記者,結腸癌一般在早期無明顯症狀,中晚期時才會出現便血、腹痛等症狀。「其實一般排便出現問題,比如大便次數增加、便秘、拉肚子等就要去醫院做檢查了。「在結腸癌的預防上,金黑鷹建議一般普通人群(無家族病史和高危因素)40歲以上就要做定期的腸癌篩查,「一般建議做大便隱血和腸鏡的檢查。」
  • 46歲吳彥祖再次患病,近照令人揪心:別拿命換錢了,不值得!
    0 1男神又出事了! 時隔一年,45歲的吳彥祖因闌尾炎復發再次住院。  如今他躺在病床上的他戴著口罩,眼神疲憊,滿臉憔悴,不見往日帥氣的男神模樣。 最近幾年終於熬出頭的喜劇明星楊迪,去醫院檢查身體卻發現眼睛瞼板腺消失(瞼板腺一旦缺失是很難恢復正常,嚴重了會患上乾眼症,多發於老年人身上)。 醫生說,30多歲的年紀,眼睛卻接近50歲!
  • 31歲小夥一早醒來眼睛「 瞎了」!這事太可怕,大港很多人都在做 ……
    有沒有覺得這些話很熟悉?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每天早上都會說 「今晚一定要早睡」 可到了晚上卻精神抖擻刷手機 畢竟晚上的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 女性骨科問題多,0-30歲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這些!
    在骨科工作久了,發現很多骨病女性的發生率遠遠高於男性,有相關數據統計,女性患骨關節炎的概率比男性高約50%,是男性骨關節炎發病率的1.43倍,同時女性骨科疾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年輕化。今天就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女性,以每10年為一個單位,給大家總結一下骨科醫生能給0-30歲的女性的建議,不論你是哪個年齡段的女性,都可以看看。
  • 12歲男孩癌症晚期,13歲少女患糖尿病…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發病因素,50%的猝死都與血壓過高有關,但很多人並未引起重視。 高血脂 《北京健康白皮書》曾指出,僅血脂一項,異常者就超過了50%,其中有近1/5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
  • 1歲開始接觸線上早教課程,4歲女童透支「遠視儲備」患上中度近視
    楚天都市報8月5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敖盼盼)隨著復學的推進,近期到醫院檢查視力的青少年數量增多。近日,4歲的女童貝貝就被查出中度近視,這令貝貝的媽媽十分吃驚。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專家表示,青少年近視度數加深趨勢明顯,且近視年齡趨向低齡化,建議家長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檢查視力。
  • 每分鐘就有3位25歲的年輕人猝死,職場人的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
    根據《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23.3%的人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還可以",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非常好"的人只有5.5%,而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欠佳。可怕的是,癌症、惡性腫瘤等常見於中老年人身上的重大疾病,也越來越多的在年輕人身上見到。在脈脈職言和實名動態中,我們經常會見到一些職場人表示,自己或身邊的同事、朋友患癌,成為"癌友"中的一員。
  • 23歲年輕人患糖尿病讓人有點心酸,哪些人更容易...
    近日,23歲的著名電子競技選手Uzi退役上了熱搜。而他的退役理由則出乎了大多數人預料——2型糖尿病!Uzi的退役,引起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這麼年輕,怎麼就得了糖尿病?糖尿病真的有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嗎?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了解一下糖尿病吧。
  • 一年裡莫名瘦了30斤,六旬老伯患上罕見怪病!這種病有50%的概率會...
    隨著病情加重,他住進了浙大二院神經內科,吳志英教授查房時注意到了骨瘦的他,結合老趙年紀、慢性病程,多次肌電圖及神經活檢結果又均提示廣泛多發神經損害,追問病史得知老趙的爸爸曾有過輕度腦血管意外,後來也無法走路了。雖然家族史並非十分明確,但吳教授高度懷疑老趙患上家族性澱粉樣多發性神經病可能,建議完善基因檢測。果不其然,3日後基因結果出來便水落石出:TTR基因雜合突變。
  • 年輕人也易患心律不齊 關於心律不齊的五件事
    年輕人也易患心律不齊 關於心律不齊的五件事 時間: 2014-07-21 17:57  來源: 環球網   編輯: 據記者近日從相關方面獲悉,俄羅斯心律不齊患者已佔老年人口總數的60%,因此我們應對其病理有最基本的了解,以便做到防患於未然
  • 打完羽毛球,福州50歲女子竟患上兒童常見病
    打完羽毛球,福州50歲女子竟患上兒童常見病 2020-10-15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