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編輯 / 侃侃君
今日科普話題
地球上最神秘的南極和北極常年都被冰雪覆蓋者,想必大家都十分好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區別?上面到底有著什麼我們未知的東西?
其實北極和南極最大的區別在於: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則是一塊大陸。南極大陸發現於19世紀,但過去兩百年來進入南極大陸的人屈指可數:一、是因為其天氣惡劣,二、是因為成本太高,所以直到現在南極依然是地球上最神秘莫測的一個地方。
它的面積為1400萬平方公裡,比咱們中國要多個三分之一就比俄羅斯小一點點,但相比這些國家南極大陸有將近97%的地方都被冰雪常年覆蓋。而和南極相反的是北極只有三分之一是陸地,剩下的全是海洋和冰山的結合體,在構成上的差異也造成了他們溫度上的極大不同。
很多人會想當然都是地球的兩極肯定都是一樣冷,但在南極零下50度面前北極零下80度的平均氣溫還是顯得有點不夠看,造成兩者氣溫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在於不同的海拔高度之前有提到過北極基本沒有陸地,就算有它的海拔也不會很高平均下來也只有十幾米左右,在南極的面前可就算是小巫見大屋了,南極的平均海拔已經超過了2000米,海拔越高對流風就吹不進溫度自然也就低了。地球上90%的冰塊都被封存而這些冰塊全部都是淡水,我特地去換算了一下這些冰塊全部融化的話,能夠我們全人類多用個兩百年。
第二:在於周邊的洋流,北極的兩邊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從赤道一路上來的洋流能夠順利進入北極,提高了北極的周邊溫度,但相比北極南極就有些孤獨了,在南極大陸的中文有一個叫南極環流的東西,它有點像保護圈一直圍繞著南極從赤道過來的暖流都被阻擋在外面,不得不打道回府。
在2010年9月,科學家們甚至在南極大陸上觀測到了地球最低溫零下93度,你說我們人類特別是南方人,到了冬天十幾度都受不了氣溫來到各位數連家門都不敢出成天開著暖氣,這個零下90多度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舉個例子
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到了南極,會被瞬間固化變成一片片乾冰。相比於南極北極真的算是很友好的了,一些耐寒性的植被和苔蘚也能夠在這生存,有了植物自然就有食草動物也自然出現了食肉動物,北極的生態圈也算得上是十分完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那必然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成年的北極熊體重能夠達到500公斤以上,差不多有9個成年人那麼重。
除了北極熊外,還有北極狼、北極狐等中型動物,海裡還有鯨魚、海豹等水生生物。而反觀南極因為氣溫實在太低,植物根本沒有生存的可能,直接導致南極大陸上見不到一隻哺乳動物。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說了,不是還有企鵝嗎?你說的沒錯,不過企鵝屬於鳥類。除了企鵝之外南極基本荒無人煙了,值得一提的是南極大陸也是唯一一個不屬於任何國家的土地。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時,聯合國十幾個國家就籤署了一個《南極條約》條約上面規定:南極大陸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你是個人就能共同擁有南極,但同樣的沒有聯合國的許可普通人是無法登上南極的,一般都只有科考人員才會冒著生命危險過去,普通人想去看企鵝,最多只能去到南極邊上拍拍照就讓你回家了。
說了這麼多不同點,你們是否好奇南極和北極除了都很冷之外,還有什麼共同點呢?
南極北極共同點
第一個:極晝極夜
什麼是極晝極夜?簡單來說就是一整天都是白天或者黑夜,極晝極夜的產生源於地球自轉軸的傾斜緯度不同的地方極晝極夜的長短也不同。在極點的時候極晝極夜的程度就分別長達半年,前半年的時候北極永遠是白天南極永遠是黑夜,後半年則反過來。
第二個:極光
平常大家去北極旅遊一大目標就是去看極光,但其實南極和北極的極光是同時產生的,但也沒人會冒著生命危險上到南極大陸去。北極的原住民名叫愛斯基摩人,他們從300年前就在北京過著遊牧生活了,但在南極大陸上還沒有聽說有人在那裡定居過,但在南美洲的土著霍皮人的傳說中在南方有一個白色的小島,上面居住著一群向神的人。
如果說這個島是南極的話,那麼南極上面以前很可能住著人的,畢竟在南極大陸上還存在許多我們未曾發現的秘密。
先來給大家講一下南極大陸上出現了各種怪事,首先就是化石,我們都知道南極的極低氣溫讓植物根本無法生存,可科學家們卻在南極地底下發現了很多熱帶植物的化石。不僅如此還找到了一些恐龍的化石,化石的體積還很大而且基本都保存完整。
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南極在很久很久以前至少是白堊紀之前很可能是一片熱帶大陸,植物動物什麼的都很多,只是由於未知的原因讓南極變成了一塊凍土。不過雖然南極上沒有動植物,但科學家卻在地下600米的冰層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蟲子,這個蟲子叫做巨型海鱗蟲,體長二十多釐米,身上還有堅硬的毛,可謂蟲子界的霸主。
它的特別之處在於能夠適應南極的極端環境,南極的深海溫度常年在零下60度而且還沒有一點光線,但海鱗蟲依然能存活下來。除此之外,還有巨型海蜘蛛、巨型鉤蝦等這幾個生物,其實世界各地都有但它們的體積一般都很小,只有一兩釐米而已。
但一來到南極隨便抓一隻出來也比它大個幾十倍,大家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南極的生物體型會如此巨大的?對於南極科學家也給出了兩種推測:第一個是、因為南極海水的溫度太低,海水越冷,裡面的含氧量也就越高,氧氣含量越高,生物就長得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幾千萬年的地球上動物植物都長這麼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地球含氧量特別高,達到了80%以上,要知道我們現在地球的含氧量也只有20%左右。
另外一種推測則是因為南極洲動物比較少,因此競爭也相對少很多,沒有競爭營養自然就跟上了毫無壓力的成長,特別是像螃蟹這樣帶殼的生物,只要不斷脫殼就能無限長大。總的來說南極和北極差別很大,但依然有極其相似的地方,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相信總有一天南極的秘密也終究會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