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斷的增加,對於汽車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加。現在國內的很多家庭都面臨著換車的階段,對於汽車已經是解決了從無到有,現在要從有到品質的過程,所以現在奔馳,寶馬,奧迪這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品牌,現在在國內已經成為一個滿大街都是的車了。當然,奔馳,寶馬,奧迪現在是國內汽車市場是最為火熱的品牌,幾乎都快成為豪車的代名詞了,這三個品牌也常年佔據豪車銷量榜的榜單前三名的位置,但是最近有一位朋友25萬喜提寶馬320Li,為何不到半年就急著轉手?真相很值得讓人深思。
郭先生是一位大型IT企業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經過7年的努力,他終於實現了月薪過萬的夢想,因此,2017年初,他在自己工作的城市用所有的存款買了房子,每月還4000元,對於月收入過萬的郭先生來說完全沒有壓力,那時,郭先生憑藉自己一萬的工資,萌生了買車的想法。
去年2月,迷戀BMW汽車的郭先生終於以25萬元的裸車價格,30萬元的落地價格提高了2019種BMW 320Li,30的初次付款是10.6萬元,剩下的全部貸款三年就還清了,月是5300元,這給郭先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加上油費和保養費,每月使用BMW車的費用是7000元左右,郭先生的月薪雖然超過了萬元,但扣除五險的一筆錢,到手的工資還不到9000元,所以買了BMW 320Li後,每個月需要老婆2000元的補助。
此外,郭先生還說,為了每月的住房貸款、汽車貸款和其他費用,他們夫婦倆不吃飯,幾乎沒買過衣服,也沒在外面吃過飯,所以不敢參加朋友的聚會,到目前為止,郭先生的BMW車不到3000公裡就非常後悔,買了BMW320Li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他的生活。
郭先生的經驗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事實上,對於90人來說,汽車是許多代步工具中的一個,而不是財富、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如果有時間的話,買輛好的車提高生活質量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經濟壓力大的話,買車只會降低生活質量,如果有經濟上的煩惱的話,要麼慎重考慮買車,要麼買自己養得起的車,有條件的時候買車應該買,也就是說,我覺得車是消耗品,因為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請慎重考慮,理性地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