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賣錢,羊糞賣錢!平潭牧羊人的生活竟是這樣的...

2021-02-17 平潭時報

提及牧羊,人們大多會聯想起一望無際的青色草原,而在四面環海的平潭島,卻也有這樣一批人以牧羊為生。雖說平潭島上的牧羊人不多,但出產的羊肉常被市民交口稱讚。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在咩咩的叫聲中,記者近日走進了平潭島上的牧羊人當中,探尋他們不為人知的生活。


(牧羊人木生)

已是日暮時分,像往常一樣,木生緊緊拽著手中的綠色粗繩,用力拉著一群羊往山下走——就到家門口,這一天的牧羊生活也近尾聲了。


(木生分好繩子,將鐵釘插入土中固定羊群)

木生全名林木生,今年62歲,走起路來佝僂著背,歲月在他黝黑的臉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褶子,咧嘴一笑,便露出一口黑黃殘缺的牙齒,自20多年前停止打魚後,木生便選擇了放羊。 


(悠閒牧羊)

「村裡人都知道,他啊,心臟不好!」同村村民王愛平一句話道出了原因,北港村村民早些時候以打魚為生,漁業不景氣後,村裡的男人多外出打工,就木生一人開始放羊,賺點生計。


賺不了大錢,可這活照樣耗時耗體力。上午11點不到,在田裡忙活了一早上後,木生匆匆吃了下午飯,從屋旁的羊圈裡趕出自家的10頭羊,一路沿著村子的石階爬到半山腰北側,找個草木繁茂的地塊餵飽羊群。


(清洗乾淨)

三伏天酷暑難耐,木生摸了摸發燙的腦門兒,躲到一棵不知名字的綠植下納涼。「該死,帽子忘帶了!」他嘟囔了一句。

時間滴答過去,每過幾分鐘,木生都得挪一挪羊群的位置,以便這些羊吃到更多的草,長得壯實。木生心裡清楚,要想養出最好的羊,這清晨五六點就得將羊趕到山上,只是自己體力不支,中午不吃飯耗不起。


(開心牧羊)

也不是沒用疏通的辦法。早幾年,木生試過趕早放羊,任著羊群在山上隨意吃草,自己忙著做農活,中午還能回去吃個飯,可沒多久,就出事兒。羊兒接二連三地丟了好幾頭。

「也不知是誰抱走了,或者羊兒淘氣跑鄰村去了,愣是找不著,沒轍啊!」木生無奈地說。更憋屈的是,羊兒無人看管,就容易踐踏附近的田地,如何跟鄰居有個交代?


(木生說,每年他都要穿壞好幾雙膠鞋)

汲取教訓後,木生心裡明白,這羊群得一直盯著才行……此時,緩過神來的木生快速走到羊群旁,檢查了下固定繩索的鋼筋,又坐回樹蔭下——已是正午,小小的樹影這會蓋不住他的身軀了。


日頭將他本就黝黑的腦勺兒照得愈發光亮,儘管留著小平頭,白色的髮絲仍是根根可見。迎著大太陽,木生皺著雙眉眯起眼睛,碩大的汗珠貼著臉頰落下,羊兒啃著發綠的嫩草,不時發出「咩咩」聲響,與周遭響亮的知了聲共同演繹出一曲鄉間的音樂會,木生卻是巴不得趕緊日落西山,好涼快些……


(牽著羊群的木生穿梭在石頭厝中,與遠方的灘涂形成美麗的畫卷)

太陽開始西斜,木生趕著一群羊往山下走,說不出什麼原因,一路卻是笑眯眯地。臨近家門前,他不自覺地彎下身子,半跪在山路旁,將綁著繩索的鐵鏨子插在土裡,隨手拿起旁邊的石塊敲打固定著——這麼一來,羊群就可以牢牢地拴在家門口。


(熱心鄰居正在教木生寫自己的名字)

隨後,木生快速地走到自家羊圈裡,戴上手套,拿著樹枝綁紮的掃把,開始收拾羊圈。「先是把羊糞掃出來,倒在袋子裡,然後倒上幾桶水,刷一刷,就乾淨了。」木生說。


(太渴了,喝口水)

羊糞是要拿來賣的,潮溼的糞便在高溫下曝曬,經過發酵就是很好的有機肥。一年下來,積累的羊糞也能賣上千把塊錢,這對於木生而言,這也是不小的收入。「每年賣羊肉,最多也就賺個兩萬塊。」木生說。


(嘿,牧羊人,你的衣服破了)

幾十年來,北港村聖門前就木生一人放羊。這個倔強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踏遍了北港村的每一寸土地,他用他的辛勤與付出,讓牧羊這份職業在村裡繼續存在。而對木生而言,這些羊,寄託著他對來年生活的所有期待。

平潭大練鄉因其綿延的地勢山貌,牧羊行業在該鄉鎮較為發達,而位於平潭北部的君山草木繁茂,令依山傍海的流水鎮也有部分牧羊人以養羊為生。


(牧羊人)

據悉,除了大練鄉形成規模的畜牧場外,普通牧羊人飼養規模較小,主要分布在主島北部,以散養為主,一戶養羊的數目在幾十隻至一百隻不等。


(牽著羊兒走遍村裡的每個角落)

日前,記者走訪流水鎮北港村、山門前村等地,探尋牧羊人的生活。在流水鎮的部分村落中,牧羊人仍是靠牧羊來維持一個家的生計。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以散養為主的牧羊方式下,因為風吹日曬、收入微薄等因素,這個行業一般都是較為貧困的村民從事。


(這多像一幅美麗的油畫呀)

隨著平潭不斷地開放開發,新興產業陸續崛起,散養羊群的方式已經與城市的發展產生些許矛盾,在我區旅遊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不少鄉村正在思考如何在城市發展與牧羊行業之間取得平衡,讓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流水鎮北港村村支書陳松柏表示,下半年可能將安排牧羊人轉行轉業。而流水鎮山門前村村支書林財則表示,接下來該村將規範牧羊人牧放的活動區域,但這就意味著村裡既要為牧羊人考慮,也要為村落衛生和美麗鄉村的建設考慮。

(羊兒吃著草、散著步,和隨處可見的綠色形成了美麗的畫卷)

在這點上,國內一些城市的做法值得效仿,寧夏吳忠市在政府的牽頭下,實現羊群統一圈養,同時在畜牧技術員幫助下,利用玉米、微量元素、維生素及粗飼料混合調製提高肉羊產量,實現牧羊行業的轉型;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的蒙古,通過「馬文化」這一民族旅遊資源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熱點地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平潭牧羊行業的轉型發展,可與現代產業以及旅遊業等相結合,相信正不斷求索中的平潭牧羊人,將迎來新的春天。

(來源:平潭時報,林霞  蔡起輝  文/攝)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並保留作者身份和姓名

平潭時報微信工作室出品

編輯:丫丫 監製:張金飛

點個ZAN戳下大拇指再走唄↓↓↓

相關焦點

  • 全球面額最大的紙幣:單張100億面值滿街都是錢,國民靠賣錢生活
    全球面額最大的紙幣:單張100億的面值滿街都是錢,不少人靠賣錢生活假如,有人現在給你說:"1000000億送你,不用還了。"是不是感覺還挺爽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就是一個滿大街都是錢的國家,路邊無數人依靠賣錢生活,隨隨便便就交易上億。世界上有的國家很窮,窮的只能靠國際社會的接濟;還有的國家很苦,苦的百姓只能靠吃土來填飽肚子;還有的國家"超富",富的除了大額鈔票之外一貧如洗。
  • 棗莊這個村養的蚯蚓賣錢了
    在棗莊市嶧城區陰平鎮燕莊村,村民對蚯蚓養殖一直抱有懷疑的態度,一聽說蚯蚓要出土了,紛紛來到養殖區域,親眼看一看蚯蚓是怎麼出土賣錢的。據了解,蚯蚓養殖是一次性投入種苗,以後靠種苗自身繁殖來擴大養殖規模。燕莊村第一批蚯蚓的種苗於5月初下土,為確保第一批蚯蚓種苗大量繁殖並順利產卵,第一批成品蚯蚓少量出售,並比正常生長周期延遲5天出土。
  • 杭州「中國第一蛇村」養蛇300萬條 作藥材賣錢
    1985年前後,楊洪昌等人上山捕蛇,作為中藥材賣錢,後來楊洪昌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老是這樣捕下去,野生蛇會越來越少。1987年底,楊洪昌開始嘗試孵化蛇。把蛇養在家裡,24小時與蛇相伴,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可怕。後來,他養的蛇開始賣錢,還賺了十多萬,整個村子都轟動了,來他這裡買蛇種、問怎麼養蛇的人越來越多了。
  • 俗語「牛生寡婦年,糧倉長蟲不賣錢」啥意思呢?
    不過在農村裡,不管是寒冷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只要是大家不出門幹活的話,那麼能聚在一起聊天的話,基本上都是村裡一些實實在在的種地農民,畢竟農民種地都是靠天吃飯的,萬一要是天氣不好的話,自然就會造成莊稼的減產,前幾天路過村口的時候,幾個老人就聚在一起聊天,走到跟前就聽他們說明年2021年是牛年,而且這個牛年還是一個寡婦年,老人們說「牛到寡婦年,糧倉長蟲不賣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玉米地裡常見,俗稱「麻芋子」,兒時常挖去賣錢,如今卻一文不值
    導讀:玉米地裡常見,俗稱「麻芋子」,兒時常挖去賣錢,如今卻一文不值這個季節在玉米地裡,常常能見到一種夏季特有的植物,在農村我們都叫它「麻芋子」。它可是很多農村娃小時候的記憶,以前放假了,沒事的時候會去地裡挖麻芋子,挖回來曬乾了之後可以拿去賣點零花錢。
  • 要把臺北市民的大數據拿去賣錢?柯文哲:委員會將討論
    @銳看臺灣報導 北市府為發揮數據最大價值,7日率先全臺設立跨局處府級"資料治理委員會",面對外界質疑如何把民眾數據賣錢,市長柯文哲表示,將由委員會決定如何賣,像是公益運用的收費是多少,若用在產業獲利又要怎麼建立收費機制。
  • 一初中生撿瓶子只為賣錢,遭同學嘲笑,卻被親父誇獎
    前兩天安徽亳州一所中學男生就收集了一麻袋的塑料瓶子,說是要賣錢當班費,雖說他的舉動很令人笑話,但是孩子的爸爸卻很驕傲地說:「這一點都不丟人,我兒子做得很好。」當被問道要這些瓶子做什麼的時候,這個孩子說了一句「掙班費」。
  • 網上送花送火箭開銷大,男子竟偷2000斤魔芋賣錢打賞主播
    網上送花送火箭開銷大,男子竟偷2000斤魔芋賣錢打賞主播 2020-10-30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常生榮:靖遠地域羊肉著名之我見
    牧羊的支柱產業,支撐著這裡農民和牧民的日常生產生活,羊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生產和生活資料,同時也是用於商品交換的重要商品。在景泰的黃崖溝考察絲路古道時,碰見一個牧羊人,穿著一身武警服裝,他兒子在武警服役。老人家趕著270多隻山羊,問他一年收入有多少,他說也就10多萬吧,並說他是羊司令,話語裡透著自信和自豪。二是靖遠的羊肉得益於優質的羔羊皮。
  • 被蟲子寄生後結的野果,俗稱「百蟲倉」,兒時常摘來賣錢5毛一個
    導讀:被蟲子寄生後結的野果,俗稱「百蟲倉」,兒時常摘來賣錢5毛一個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到了夏秋季的時候,這些野生植物都會結出野果來,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這野果可以是好東西,畢竟有不少野果都是可以吃的,且味道也不比水果差,再加上以前農村生活條件不好,所以那些能吃的野果便成了很多農村娃的零食
  • 農村不只是廢品有人收購,這幾種過去沒人要的物品,如今也能賣錢
    導讀:農村除了常見的廢品收購外,這幾種過去沒人要的,如今也能賣錢現在的農村跟過去的農村相比,雖然模樣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居住環境也越來越好,但隨著外出打工的增多。能夠燻烤出特別獨特的味道,大家熟知的果木烤鴨所需要的材料,就必須要使用果樹的枝條烤制而成,以及一些燻肉也愛使用這些果樹,所以過去不被大家看好認為是沒地方仍的樹枝子,現在也能夠賣錢變成寶。隨著生活條件變得越來越好,每個家庭都會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穿不著的衣物越來越多。
  • 世界上兩個被錢「淹沒」的國家,一個靠賣錢為生,另一個揮金如土
    眾所周知,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在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之後,人們漸漸的都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於是旅遊就成了他們的首選,現如今在許多國家都能經常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無論是景點、商場,還是街道,中國遊客簡直無處不在。
  • 雨水也能賣錢了!他們0.7元/方買進 轉手3.85元賣掉 這究竟是個什麼...
    原標題:雨水也能賣錢了!他們0.7元/方買進 轉手3.85元賣掉 這究竟是個什麼生意? 摘要 【雨水也能賣錢了!
  • 80歲老人養殖蜜蜂,不為賣錢,只為和蜂王同食
    在豫西山區一大山腳下,有位老人住在用木頭樁子圍成的籬笆院裡生活了80個春秋,老人喜歡養蜜蜂,蜂蜜不是用來賣錢,而是用來自己「享用」,特別是老人喜歡吃蜂王所吃的食物——蜂王漿,讓大家很是好奇。圖為他在籬笆院門前幹活。
  • 修車時換掉的4個舊零件別扔了,拿去賣錢,至少賺幾百
    修車時換掉的4個舊零件別扔了,拿去賣錢,至少賺幾百。修車時換下來的廢舊零件到底有什麼用呢?大家可別小看這些沒用的零件,賣到廢品回收站能值不少錢。第1個值錢的零件是車子的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安裝在汽車尾部排氣系統附近,屬於淨化裝置。三元催化器能改善汽車排放的尾氣,一個新的三元催化器價格高達上千元,拆下來的舊零件就算不能用了也能賣幾百元錢。
  • 韓城市芝川鎮:愛帖大黃杏 落果都能賣錢了
    商品率提高了,落果也能賣錢了,客商主動上門,果農們也不用為運輸問題而擔心了,愛帖大黃杏的種植收益也從每畝不到1000元,增加到四五千元。韓城市芝川鎮愛帖大黃杏種植戶 高成:我承包了兩畝地種植大黃杏,今年能收入一萬多元。今年的銷售進度能快一點,往年上市一周這個時候只能銷售50%,今年已經達到70%了,按70%算的話再有三四天就完了。
  • 農村這種樹,樹不值錢,樹葉卻能賣錢,有人靠它發了財!
    導讀:農村這種樹,樹不值錢,樹葉卻能賣錢,有人靠它發了財!農村一直是個寶藏庫,就連經常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不一定知道很多的寶貝,所以它們的價值也一直被掩埋了。果然正如一句話說的好,「認識是寶,不認識是草」。
  • 牧羊人派的做法
    第一次聽說 Shepherd's Pie 牧羊人派, 是在一部電影裡,男主角為了辦案,千裡迢迢來到英國,而落地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品嘗那傳說中最美味的牧羊人派
  • 省錢多賣錢,用玉米養好豬的「5點小竅門」,超乎你的想像!
    可是在養豬過程中,看著簡單,實際做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就拿養豬用「玉米」來說,看著這麼簡單的事,裡面卻有大學問,就需要我們養殖戶多些學習的心態,掌握一些養豬用玉米的小竅門,這樣才能高效地養好豬。實踐證明,單用玉米餵豬,每增重1公斤,需要消耗6公斤的玉米,而用配合飼料餵豬,只需要玉米2.5-3公斤,能降低不少飼料成本,對於散養戶是自己拌料的,不妨用飼料結合自加玉米的方式,這樣性價比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