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綠皮書》的時候,總是在感慨,人生似乎一直伴隨著兩個矛盾,一個是種族矛盾,一個便是階級矛盾。如果說前者是先天決定的,那麼後者便是諸多人後天一直在努力跨越的難題,而階級跨越何曾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需要的從不是一個人的單獨獨立,而是幾代人的不斷奮鬥。
如果你曾看過《天道》這部電視劇,你就會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一個窮人想要脫離自己的階層,一躍成為富人,單純的財富積累是不夠的,那只能是階層跨越的一個方面而已,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覺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代人積累財富,一代人積累知識,一代人積累文化。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丁元英身份的華麗逆轉,不少人對此表示十分羨慕,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沒有領悟到的另一層面是,丁元英實現的其實不僅僅是窮人到富人的逆轉,而是到貴人的蛻變,這其中包含的除了金錢擁有量,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高度。
對於很多窮人來說,一旦提及階層跨越,最先想到的就是賺錢,但這根本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單純的金錢擁有量就能說明問題,那相比就不會有「土大款」與「貴族精英」的鄙視鏈了。所以對於很多窮人來說,並不是單純指物質貧窮,而是精神直接的不豐富。
對於一個精神直接不夠豐富的人來說,即便有再多的錢,其實也都是死錢,他們不懂得如何讓這些錢快速的流通起來,而固定的金錢就意味著有消耗殆盡的一天,而當沒有足夠多的金錢時,這些人便會覺得自己被社會淘汰,從而陷入一種焦慮之中,也正是因為這樣,所謂的階層跨越才是難上加難的。
很多人都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人脈和圈子,這些對於成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對於窮人來說,他似乎只能接觸到窮人,甚至有人將此作為自己之所以貧窮的根本原因,認為自己不能完成階層跨越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過不是人們自己找的藉口罷了。
我們不能否認前者對於階層跨越的影響力度,但如果說人脈和圈層是窮人實現跨越需要翻越的第一道門檻,那麼覺悟則是這個過程中的必殺技,當你有足夠高的覺悟時,你才能漸漸忽視所謂的客觀原因,進而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填補自身所缺乏的東西,丁元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窮人的一大劣根性就是容易互相攀比,但這種攀比卻不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反而會成為他們滋生惰性的土壤,他們或許會嫌貧愛富,自身卻貪圖安逸,將自己的暴富願望加諸於別人的身上,對自己的要求不甚高,對他人卻斤斤計較,可見,沒有覺悟的人註定是無法實現階層跨越的。
所以窮人之所以窮,不是沒有足夠的圈子與人脈,而是沒有覺悟。不知大家如何看待這件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