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覺悟點亮黑暗,超越自己成就自我

2021-01-19 祁華勝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由王志文、左小青領銜主演,講述了文化密碼是改變命運過程中不可獲取的手段,其實改變命運並不難,人生都是我們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難的是做,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言行合一。

丁元英無論扶貧還是造夢,無論是掘金還是閉關,他求而不得的不是「得道」而是智慧,是覺悟,他給芮小丹丹也不是神話,而是一個覺悟的契機而已。為什麼豆豆安排芮小丹飲彈自盡,就是為了體現「覺悟」,人生不在乎活的長短,而在於覺悟的早晚,因為朝聞道,夕死可矣。

放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非常的清醒和理智,人 必須看到自己渺小,看到大自然的包容和廣闊,只有敬畏天道,敬畏自然,我們才能更好的突破自我,成就自我。

丁元英為什麼「死磕」自己,因為他要找到自己存在價值和意義,丁元英是劇中少有能夠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幹的人,所以他做人實事求是,看清現實,不願意在自我臆想和自我欺騙中度過一生,但是正是因為「明白」所以生活得非常「擰巴」老和自己較勁,容易給自己畫個圈。

建廟寫經並無功德,吃飯喝水皆是修行,佛說不可著相,其實最重要,不可著佛相,丁元英說佛教佛是人相之佛,非覺醒圓滿之佛,所以修佛就是修自己,如來就是智慧,非沒有「覺悟」不能道盡其中「禪機」。此所謂明心見性,居無常而有常,得一道而成一佛。

在百家號做自媒體的這些日子,見到很多優秀的自媒體人,但是百家號的機制就是要把自己垂直的領域做到number one,不僅要專業,還要智慧,通過分享,讓智慧遍地開花,讓覺悟如影隨形。

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自己能有所得,讓別人也能有所得,佛的智慧在於舍,用濟世度人的善意,解釋和歸納世界,佛,信不信不重要,修才重要。

下面分享一個禪師的故事: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昔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其實智慧也好,覺悟也好,其實也是天性,我們本來就擁有的東西,但是社會化、體制化、固化,讓我們的思維驚人的相似,並非我們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而是我們總是給自己造一個「楚門」,我們總感覺「穹頂之下」我們更安全,「天道」也一樣,太在意它的存在,就越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不在意它的時候,它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真正的勇氣不是為了春風得意的一剎那而埋頭苦海,而是在屢敗屢戰的境遇下還能夠擁有少年之心,初心很重要,初心是不變的,周圍的環境和人是變化的,不要抱怨生活,生活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你回報。

即便這個世界惡意對你,你也要對這個世界抱以希望。芮小丹在面對生活中所有不快樂,她都有自己的方式活出精彩,無論是警界「霸王花」還是丁元英貼心「小棉襖」,無論是正義的鬥士,還是天國的女兒,一個純粹的靈魂讓我們所有人都豔羨。

你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不是自己覺到悟到,別人給不到你,劉冰那麼多機會,不願意相信自己,不願意吃虧,不願意承擔責任,還想要全世界,那有那麼好的事情。

肖亞文之所以能夠抓住機會,自己敢擔當,又輸得起,才有上桌面玩的機會,而在此之前,她也只不過是一個旁觀者,但是肖亞文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什麼不能幹,她也能清楚知道伯爵公司是假意收購,和一夜風流之後要離開的某人一樣,是曖昧不是愛情,是試探不是真心實意。

無我,意味著沒有分別心,沒有妄念,不起心動念,芮小丹在「瀕死」之際「覺悟」,自己的愛情一直在自己心中,心中就是「天國」覺醒天國境界,無我,她和時間、空間在這一刻永恆。

對於我們來說,學習也好,成長也罷,我們想要獲得幸福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只有我們自己清楚,與其羨慕別人生活求而不得,不如退而結網,去經營屬於自己的幸福。

幸福很簡單,只不過忙碌的我們忘記我們最貴的是什麼,是時間、是自由、是青蔥,但唯獨不是錢,不是工資,無論詩和遠方還是星辰大海路費在貴,也別典當自己的「青春」,因為「不值」。

改變自己從自己日常開始,改變自己的喜歡,改變自己的想法和思維,去見識一下這方天地的絢爛繽紛,去瀏覽一下自己曾經那些可有可無的「鬧劇」。

讓自己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未來和人生,如果你不滿意你生存空間和環境,那麼就留足夠時間成長自己,沉澱自己,把當下最美的青春充實自己,給自己一個燦爛的「未來」。

實踐比理論更有說服力,別在意邏輯、倫理、道德、文化方面的成見,要學會用不同的思維看同樣的事,這樣我們得到的答案也不盡相同。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

相關焦點

  • 《天道》:只有放下勝負之心,才能看見神之一手,亦是覺悟天道
    我們一直懷揣著一顆求取的心來看《天道》。我們的求取便是我們的立場,只要我們不符合自我立場的,超出自我立場的。超出立場的一切,是被自我所不認可,不可取的,甚至是棄之如敝履的。當我們有一個渴求渴望所求的欲望之心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離覺悟《天道》很遙遠了。有什麼樣的覺悟,便會做什麼樣的事兒。所有痴迷在《天道》中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便在看破,放下。
  • 真正的信仰是自我的覺悟
    真正的信仰是自我的覺悟,一切依他人說教,而沒有經過自己實踐驗證,盲目信奉的所謂「信仰」,只能說是迷信。
  • 《易經》:一個人的成就,來源於自我反省的覺悟
    世間萬事都需要一些東西去衡量,才知道到底是好和壞,反省自己才能認識自己,改善自己。「自我反省」對於王陽明來說,不是目的,而是一個辦法,反省自己可以不斷超越自己的過去,醫好自己的錯誤,這樣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道路。
  • 天道:窮人之所以貧窮,不是缺乏圈子與人脈,而是自己沒有覺悟
    如果你曾看過《天道》這部電視劇,你就會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一個窮人想要脫離自己的階層,一躍成為富人,單純的財富積累是不夠的,那只能是階層跨越的一個方面而已,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覺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代人積累財富,一代人積累知識,一代人積累文化。
  • 超越自我,勇往直前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一條路是重複的,也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個人都在經歷著只屬於自己的生活。」熟知,生活道路上,有坦途就會有坎坷,有歡喜就會有苦澀。把握好未來的日子,走好生命裡的每一步,唯有不斷超越自我,我們才會成就更好的自己。勇往直前,不迷失自我,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我們才會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自己愛上自己。 一年的光景已所剩無幾。
  • 《天道》中的「高人」告訴你:為什麼提升自我比賺錢更重要?
    這老總說了自己這上面的經歷,他推薦我看《天道》電視劇,並說:「學懂《天道》高人思維,勝你讀10年書,財富不是追逐來的,而是『吸引』來的,還有你們金融的機會更是修煉好自心,然後『等』來的。不用急著去賺錢,提升自我遠比賺錢更重要。你的經歷,我前些年經歷過,年輕時做生意還破產過好幾次,特別迷茫,後來有個好朋友給分享《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因為平時忙,開始時我對它不感冒。
  • 郭艾倫的自我,讓他無法超越曾經的自己
    郭艾倫從成名到如今,已經過去了5年,在這期間,他的自我沒有一絲改變。郭艾倫儼然就是亞洲威少,多年來憑藉著一招鮮的技術,在各自的聯賽無人能敵,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郭艾倫做自己無可厚非,但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總要超越自己過去的成就,成為一個更出色的明星球員
  • 天道:做人要想成大事,不是腦袋有多少知識,而是覺悟這3層境界
    《天道》啟示:想要讓知識變得有價值,要覺悟這3層境界。第一層境界:做個明白人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也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對他進行的評述。肖亞文對自家老闆的評述是:說他是鬼是魔都成立,反正就不是人。芮小丹的這種生活狀態,丁元英自己都自愧不如。第三層境界:悟到天道。天道又是什麼?《天道》電視劇裡,丁元英總結:神可以說是道,道可以說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如來。所以咧,天道可以說是一切客觀規律的總和。
  • 《天道》:是什麼救了馮世傑,並讓他名利雙收?悟透了也會成就你
    在學習《天道》電視劇時,發現它真的是特別難得的解碼劇,為我們揭開了「人生命運、或文化屬性的密碼,裡面揭示的智慧很多,它們都是「改命」的法寶,這樣令人覺悟、且補腦的好作品實在太少了。是他NT思維的發心,他最初的出發點是利他人「救」家鄉,讓村民脫貧致富,為村民眾生著想,發心「成就」一村人,改變他們的命運,並且這發心一直沒變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馮世傑雖然退出股份,但勝訴之後的格律詩必須依託村民發展,他是公司與村民的紐帶,最後村民眾生又「救」了馮世傑,他得到了比原來還多的股份。
  • 《天道》丁元英:精神層次越高的人,往往活得越是簡單
    電視劇《天道》,屬於那種「可以扒拉靈魂」的作品。劇中主角丁元英是一個在「悟道」邊緣的人,也可以說是現實中的高人,精神層面的覺醒在他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精神層次高的人,並不是指一個人有多大權勢,有多少財富,而是在多大程度上開始覺悟人生。
  • 成功勵志: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自己,唯有不斷的超越自我
    有些人你只要在旁鼓掌、加油即可,不需要給他任何壓力,他就會不斷的自我要求、自我訓練,對這些人來說,不斷的自我訓練, 精益求精,就是他對自我的要求。當你不斷的研究各行各業,世界一流的頂尖人士,就會發現一個共通現象,即便是行業不同、知識領域毫不相關;但信念、價值觀及努力的過程卻是極為類似的,就是不斷的自我要求、自我磨練。對他們來說,唯一的挑戰對象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他們已經是最好及最頂尖的人物,世界上己經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們,而他們就把自己,當作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斷的超越昨日的我。
  • 教育的終極目標,成就卓越的自我?
    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一個人能夠持續地超越自我,成為一個文明的人。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天性就是不斷地追求卓越,都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只可惜,成長之路,充滿坎坷,鮮有一路風平浪靜的時候。缺乏合適的人引導,沒有發展出完整而又獨立的人格,就會讓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自我放棄。那麼我們怎麼才能不斷地超越自己,成就卓越的自我呢?
  • 《天道》:你能否抓住機會?取決於你對「信息」的正確解讀
    看過電視劇《天道》的人就知道,葉曉明,丁元英、芮小丹、肖亞文、劉冰、馮世傑、樂聖公司管理層等等,面對同一信息,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有人認為是陷阱、有人認為是危機,有人認為是機遇,以致不同的結局,結果有人跳樓,有人收穫財富,正是因為對信息的不同解讀所致。
  •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 瑜伽聖境——自我知識
    ~~這些問題是人類哲學終極追問,關於人內在的世界是什麼,關於終極知識是什麼,如何獲得超越我們有限的世界之無限的終極知識,即自我覺悟的瑜伽知識。我們在這個不確定的塵世上,兜兜轉轉,生生死死,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其原因各種各樣但終極問題則是無明(無知)。無明讓我們陷入黑暗,在黑暗中自然沒有生命的方向和生命的定力。
  • 《天道》如何開啟自己的「上帝視角」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電視劇《天道》對於普通人最大的意義就是重新審視所謂的「天道」、「命運」、文化」、「因果」「規律」「造化」。宇宙是一個有機整體,它也有自己的語言,也有道法自然的感覺,規律、奧義、真理、元素、能量、磁場、力、文明、文化都是它的表現形式,而本質就是「道」。無論大道、天道,都是對於其運轉機制的描述。
  • 天道: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運氣和才華,還需要一點「高人思維」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獲得成功,我們人和人的追求都不一樣,有些人成功為了愛情,有些人為了權力為了財富,而有些與眾不同的人為了獲得精神上的提升和覺悟。說來說去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運用這兩條天規,助你一臂之力。
  • 心理學:什麼是超越自我?如何完成自我的超越?
    你知道什麼是超越自我嗎?你是否嘗試過超越自我呢?用最通俗的說法,所謂超越自我就是讓自己更加強大,更加聰明,更富有智慧,擁有更多可支配的財富,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心世界。心理學中對於超越的解釋是:當你選擇這樣一種生活時,你必須用盡全部的決心和精力去為自己爭取這樣的生活。你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無論你面臨怎樣的阻礙,都能夠憑藉百折不回的意志力,克服所有的困難完成最後的目標。超越,既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結果。超越是打破自我的局限性超越的本質是打破一種規則、一種局限、一種固有的東西。
  • 《天道》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變與不變才是事物發展邏輯
    人的眼睛並不是我們看到的兩個,還有一個,那就是位於兩個眼睛之上的空間,松果體的哪個位置,有一個「智慧之眼」無論是道家能夠看見鬼怪的眼睛,還是能夠進入人們夢中能力的智慧,甚至是超越自身認知維度的能力,都來源「天眼」。
  • 《天道》丁元英關於如實觀照的闡述,美女是美女?還是美女是魔?
    然而,一般人要做到如實觀照卻並不容易,從真理真相的角度看,一般人以為的「觀照」,並沒有「如實」,而是夾雜了自己的慣性主觀意識,這就會陷入了自以為是真實的假象裡。《天道》裡,古玩店老闆李志江首先開場,他調侃別人說:「美女是魔,老和尚的經也白念了。」丁元英反問他:「怎麼見得?」李志江回答說:「如實觀照嘛,我看美女就是美女,不會把美女看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