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最讓人燒腦的就是丁元英自我批判和自我保護,對於事物變化的規律和人性底層邏輯的認知,尤其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把儒釋道的精神內核放在了同一個戰線上。
一般看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丁元英認知層次和思維格局,能夠如此描述一個文化現象,一個文化規律,講到底,大道至簡,沒有太多道理要講,因為殊途同歸,因為萬劍歸宗,在對立世界中,萬變之中一定有一個不變,而這個不變就成了人、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神是境界,心是願望,每個人都想讓自己心神合一,無奈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被自己的欲望和貪婪裹挾著、妥協著、甚至是「偽裝著」。毫無疑問,丁元英口中的眼到手到心到是有象徵意義的,想到和得到之間還有個做到。
眼到,意思是意識的第一層次,感覺和觸覺,通過看到的東西來判斷事物本身和事物變化,經驗主義,習慣性依賴本身看到的因素來判斷事物。
手到,從操作層面驗證邏輯,執行力才是實事求是的第一部,大部分人僅僅能夠認知個皮毛,而對於自己一無所知。
心到,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知道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感受,我和私我,我執和法執。沒有絕對的絕世武功,任何人都有缺點,武功都有破綻,(罩門)。
事實上眼到手到心到,才能讓我們如實觀照內心和世界的關係,才能如實觀照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遭遇。大多數人做不到這些的,因為很多事情都是三缺一,而缺的那部分救贖自己文化屬性的局限。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我們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我們才能夠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那就是有一顆順天應人,有一個順勢而為的心境。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傳統。
很多東西即使你知道了,你也不懂其中的原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們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貴人相助,神仙指路。
很多東西未必真的要說出來個所以然,文字和語言的能力不足以描述一些我們能夠覺悟的智慧,和可以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很多時候,就是優勢和劣勢本身也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僅僅是在明心見性,如實觀照中尋找規律,並且尊重客觀規律,利用客觀規律辦事,來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我們必須要把強勢文化的邏輯進行到底,做人做事不被觀念所局限,我們彼此知道局限我們的大山在哪裡,如何走出認知的迷霧森林,才能到達智慧的彼岸。
毫無疑問,天道是一種方法論,天道是一種世界觀,更是一種生存哲學,隨緣惜緣不攀緣的邏輯是對於人性、社會發展、甚至是價值規律的高度自洽和他恰。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變化是永恆的,只不過,我們在這裡,一定要堅守自己內心真正自己,正己正心,君子厚德載物,君子自強不息。
真正的自主,是要學會對他人負責的。所以,一個成年人,要能夠學會自主地承擔很多重要但無趣的事。很多事情不是因為有趣我們才做,而是因為它重要。這是我們自己主動願意去承擔的一份責任。這是代表一個人真正成長、成熟的過程。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有無分別,差異和聯繫是怎麼樣的。
知行合一是實事求是的一個版本,很早人就知道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裡,想要獲得更多的東西,我們必須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我們必須要知行合一,因為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反饋,這是一個閉環,缺一不可。
格物致知就是要知自己,知他人、知眾生,我們需要屬性垂直領域的規則和規律,以及在特殊圈子的相對真相。每個人都在和自己賽跑,只不過有人喜歡超越,有人喜歡人畜無害,更多人喜歡悠然自得,過自己的好日子。
不要把知和行,格物和致知分開,分開的意義不大,而且把兩個聯繫生生地割裂開來,然後讓自己心神不寧,沒有絲毫的安全感和存在感。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這是對於人來說,對於人的心性和智慧來說的,無論花花世界多麼美好,我們始終還是在做自己。
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 救主的文化唯有救主可說, 救主不是人是道(道即自然規律)。 得救之道不是破了戒的狼吞虎咽,而是覺悟。 得救之道、得道、希望天道文化不是如同救世主文化,對於個體僅僅是慈悲為懷,而不是期望破格獲取,被神所救,自救者天救,沒有什麼不可改變。
救世主一書故事情節和文字描述更為行雲流水,天幕重在講理,有路不走是表,實事求是是本,描述和文字倒不重要了。摒去了華麗的詞藻和形容方式,讓讀者更專著於對內核的理解。靜不下心來是讀不透的。
豆豆的可貴之處在於發現問題,並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路徑,最後歸於文化的某個方面。似乎比常人高遠許多,但依然是非哲學的,依然在規律技術層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風雨過後的隱匿,到再造波濤,直到永恆逝去!個人感覺很悲壯,痛心!原來人還可以這樣孤獨得過活著!
每一個人都有兩面性和追求美好以及安全的人性原理,擯棄所有舊的帝王將相思維,所有人都有美好的意願,統則天下無敵。
面對事情,能夠實事求是的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人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