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如何解「神即道 道法自然 如來」的玄機(深度推薦)

2020-12-16 饅頭一哥

《天道》為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來的電視劇。

《天道》包羅萬象,思想深刻,臺詞經典,令人難以忘懷。而「天道」為何就是一個深奧的綜合性話題。

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解讀便是對「天道」理解。《天道》裡,死刑犯王明陽在臨死前對此說出了一句非常精闢的解讀:「這一句話就把基督教,道教和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了。

主角兒丁元英

第一,神即道。在中國人的信仰體系中,我們的神,是天,是自然。正如孔子說的「子不以怪力亂神」,在中國文化看來,神是一種規範,一種規律,而這種規律是能被人掌握了的。因此,人就是神。而在西方文化的基督教、天主教和猶太教裡,神就是上帝。

說白了,這句話就是:上帝就是道,道就是規律,因此,神和道就是一碼事兒,指的就是世界本原,宇宙自然的法則和規律。

第二,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產生於或遵循的意思。人是產生於地,受大地的規律控制和影響。地是由於天上的變化運動產生的,所以地面的狀態,受天上的變化運動的規律控制而影響。天的變化是受到宇宙根本規律控制和影響的。因此,「道」就是宇宙的整體規律和法則。而「道法自然」也就道出了「」和「」都是宇宙整體的規律罷了。

第三,「如來」。出自佛學,「 」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者乘如實道來乘正覺,故曰如來。」也就是說,佛是掌握著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眾生的聖者。

由此看來,「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其實就是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矛盾統一。

按照我的理解,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抓住了規律,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做事一定要找到背後的規律也就是「道」,要著道,上道。而只有順應規律,自然法則辦事的人,才能悟道。

一切道的密碼,歸結於人的終極智慧。一切的努力,根源於人的意志。終極智慧,就是利用一切大的視野和另類角度,通過精深的分析與縝密的算計,能夠破解人性和規律的運行模式。

,說到底,就八個字:道法自然,規律如來。

饅頭愚見,願與諸位探討,畢竟「道可道,非常道」。天道,不是誰說了就算,也不是誰說得清的。

饅頭一哥會持續更新對《天道》的解讀,且行且觀。

喜歡饅頭一哥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也來說說你對「天道」的看法,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天道電視劇深度解析:「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因為他有著異於常人的思維,不按照常規出牌,為人處世與眾不同,常讓人不可理喻,似乎一切人和事都在他的布局之中,即人們眼中的「高人」!《天道》中丁元英曾說過這樣的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用了短短的一句話便將基督教,道教,佛教的真諦和核心統一起來,即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
  • 《天道》如何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高人丁元英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如何讓自己不被自己人性的弱點歲控制,從而贏得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丁元英信天道嗎?很顯然他不信,但是他辦事講究要合國法、佛法、和自己內心那道坎,至於道德,呵呵。
  •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 《天道》:王志文完美詮釋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這是王志文所扮演的丁元英在《天道》中所說的一段自嘲詩。《天道》是一部愛情劇,也是一部商戰劇,歸根結底,它是一部值得你看第二遍的好劇。該劇通過丁元英承諾給芮小丹的一份特殊禮物:一個「殺富濟貧」的商業策劃展開。
  •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表述與「知行合一」是一個意思嗎
    《天道》中這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將基督、道家、佛家的三家思想統一來說,何為道?道即是規律、法則,不以人的客觀存在而變化,也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順應法則的發展,萬事萬物都逃不脫這個規則。
  • 《天道》佛與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佛本是道又如何解,佛道一心
    《天道》佛與道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佛本是道又如何解,佛道一心。其實歷史中佛文化、道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修佛,修道,都在垂直領域各自生發,但是,就是這樣「旁雜」的文化和非文化,構成華夏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民族心理,以及歸屬感和安全感。
  • 非讀懂不能理解: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芮小丹在審訊王陽明時,按照丁元英所授,說出了那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後來王陽明被執行死刑之前,提出要再見芮小丹一面。王明陽說:「我對你說過的一句話想了很久,挺佩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話把基督、道家和佛教的精義都概括了,你這個年齡不該有這樣的學識。」芮小丹說:「事實上我也沒有,現炒現賣的,但是道理不虛。」
  • 《道德經》中的「神即道,道法自然」怎麼理解?
    道法自然,是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也說,道在神之先,不知其名而謂之。老子深信大道宇宙在神存在之前就已存在,人在這裡其實指的是千萬平民,地則是指諸侯,天是指天子和神。而道是在這些之先的,宇宙自然衍生出來的規律如來,是出自佛家的經典,感嘆世界如恆河沙塵,無所如來,無所如去,後來被中土佛學信徒形容大覺者。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道是本質,術是表象,道以不變應萬變,而術可千變萬化。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 《天道》規律如來不可思議如何解?
    《天道》規律是什麼?因果又是什麼,因果=規律?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萬事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和外在的規律,什麼是事物的本質,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什麼是當下會發生的,什麼是未來會發生。
  • 老子「道」的哲學:道法自然
    一句「道法自然」更是深入人心。雖然很多人並不完全清楚其中內涵,潛意識中依然喜歡引用。那麼老子說的「道法自然」是什麼?這章中老子回答了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 道法自然都知道,什麼才是自然?在內家拳中又該如何掌握自然之道
    傳統《易經》對內家拳的影響莫過於「自然」這兩個字最具代表性。更多人對「自然」二字的認知源於一句「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習慣上多者把這四個字如此理解來讀:「道法自然」,感覺上好像是一種法術要自然一樣,其實不是這樣的;應該這樣來解讀:「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是效法、遵循的意思;也就是萬物之道要遵循自然。
  • 道法自然:人道也是天道,人與自然的矛盾,是歷史之必然
    但僅限於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大網的總體走勢,還是依照著規則的發展,我們稱之為「天道」。道家有這樣的一句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敘述了「道」與天地萬物的聯繫。熱播受限與地,地受限於天,天受限於道,道受限於自然,講究一個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關係,蘊含陰陽之道,「道」儘管高高在上,也受限與世間萬物,只有萬物繁榮,才能圓滿地體現各種「道」的存在。《周易》提出「天地人」三才之說,將「道」區分為天、地、人,闡述人在天地之間的定位,將人與天地自然脫離開來。
  • 《天道》怎麼理解「天」天是什麼?
    還有人覺得天就是無,因為無法無天;有法則道法自然,無法則無法無天;我覺得有點兩小兒辯日的感覺,中午太陽離我們近,還是早上太陽離我們近,中午熱早上冷,離的越近就越熱,早上太陽大,中午太陽小,離的近的大,離的遠的大。
  • 《天道》一部人人看了都會羞愧的電視劇,深度揭示道法自然與商業
    我想大概就是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所呈現的意思吧。它不僅在當時的那個時代引起了騷動,令音響巨頭林雨峰最終因疲勞駕駛而死,也讓電視機前的我,羞愧無比。劇中,小丹這位天國的女兒高潔而神聖,向丁元英這樣的人物索要的禮物居然是要他為她在王廟村這樣一個貧困縣裡的貧困村創造神話。什麼是神話?
  • 《天道》:他永遠不會跟人吵架,知道丁元英思維,你也會變得淡然
    丁元英即是一個會賺錢的人,更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的好友韓楚風評價丁元英"是個明白人"。所謂明白人,就是看破了事物表象後面的本質,"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是整部劇的精髓,也是丁元英的思維。這句話是儒、釋、道三家文化本源的統一。《天道》中貫穿著"文化屬性",當芮小丹問:"文化屬性?沒聽過這個詞,這個很重要嗎?"
  • 《天道》:只有放下勝負之心,才能看見神之一手,亦是覺悟天道
    1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故弄玄虛還是真的超脫了常人的思維所不能取決的境界。我們一直懷揣著一顆求取的心來看《天道》。覺悟天道,如果只是為了單純的從中挖取一些所謂的改變命運的術,最終所看到的都是偏離道的術。術為道的用,道為術的本。是不二的。無道,術便不可彰顯。
  • 由「道法自然」探究道是什麼?
    我回復:是啊,道法自然。坦然面對每一天,不強求正確,不迴避錯誤。謝謝你站在十字路口為我們指點正確的方向。朋友對「道法自然」很感興趣。考證四字來源,在江西龍虎山三清宮門口有一幅對聯,上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法自然。人與自然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裡的「自然」(規律),離我們生而為人的「人」(心性),到底有多遠?單從我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來看,我們離這個「自然」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釋家:眷屬般若,方便般若,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實相般若
  •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是什麼?法是什麼?自然又是什麼?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道無疑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然而,在《道德經》中老子並沒有縱情於從哲理上論證道的存在,而是具體地從現實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展開對道的描述。
  • 《天道》讀後感之終結篇:人生的三個境界,謀生、謀智、謀道
    此文為總結以上十一篇文章的終結篇,經過前面對於《天道》這部劇的討論,非常感謝朋友們的閱讀積極參與,在小編的淺薄認知層面上,理解的深度不同,還望廣大讀者朋友,切切體諒。當時這部著作面世的時候就有人評價慨嘆:天道讀80遍以上,也很難理解其中一些話深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