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東吳大帝的「大」字諡號為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2020-12-22 小島知風

孫權號稱東吳大帝,「大」字是他的諡號,這個諡號基本算是古今罕見的皇帝諡號了,甚至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麼為什麼會把這個諡號扣在一個三國時期未能完成大一統的皇帝孫權身上呢?

諡法最初始於西周時期,是對一個人一生的蓋棺定論,對其一生所作所為總評。像周文王、周武王文武二字即是如此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諡法,後來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後,又重新恢復了諡法,然後一直流傳至清朝滅亡,成為了封建統治者的標配。

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可以用諡法追諡先人,朝廷賜予的諡號是真正的諡號,是屬於對一個人蓋棺定論了,而民間自己對先人的追諡叫作私諡,不具備官方權威性。

諡法是從西周開始流傳,一直到明清時代,歷代都會有名家對諡法進行修改,所以各個朝代也都不大一樣。

但是不管如何變遷,帝王諡號之中以文武二字最為榮耀,其中文字最好,其次則是武字。

「修德來遠,慈惠愛民,曰文」,這意思就是說比較有仁德,推行仁政的皇帝都會被上諡號為文。

「克定戡亂,威德海內,曰武」,這一般就是說武功比較強盛的皇帝都會被上諡號為武。

所以武字偏向於武功,多為開國皇帝諡號,比如曹丕追諡他老爹曹操為魏武帝即是如此,而曹操一生也確實擔得起這個「武」字。

文武二字一直是從西周流傳至清朝滅亡,都算是帝王的最好諡號,但是除了它們倆,在西漢劉邦開國時期,還增添了一個比它倆還要好的諡號,那就是劉邦的諡號高皇帝。

先秦時期的諡法裡是沒有這個「高」字,在劉邦死後,西漢的大臣們研究出了這個「高」字,所以在宋朝蘇洵注釋的諡法裡就寫到「殊業同天為高,德配萬物為高」,其實就是西漢的大臣們拍劉邦的死人馬屁。

西漢群臣認為劉邦是千古一帝,先秦時期的諡號已經沒有能配得上他的,所以研究出了一個「高」字,其含義更在文武二字之上。

而孫權的諡號「大」字其實與劉邦的「高」字含義很接近,先秦時期諡法中講究「則天法堯曰大」這意思就是能像堯帝一樣的人堪稱「大」字,但是很明顯這個「大」字級別更高,看其含義來說更在文武之上,但是比起劉邦的「高」字德配萬物還略有不及,所以說孫權的諡號「大」字就是貧民版的劉邦「高」字諡號。

而劉邦為什麼沒有用「大」字,就因為西漢那些拍馬屁的大臣們覺得劉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皇帝,覺得諡法裡沒有一個字能抬高劉邦的功績,所以特意為劉邦創造出了一個新諡號「高」字。

而孫權去世後,因為孫權畢竟是偏安一隅沒有大一統的皇帝,所以東吳群臣也不好意思拿漢高祖劉邦的諡號去追諡孫權,所以就從先秦諡法裡選擇了「大」字來彰顯孫權的一生功績。

其實三國君主孫權、劉備、曹操三人中,諡號最好最高的其實就是曹操,雖然東吳孫權的「大」字看字面含義來說比曹操的「武」字更高,但是其實先秦時期還是以周文王和周武王為榮,所以文武二字在諡法裡顯得更加高級。

劉備的昭烈帝,昭烈二字的含義是光大祖業,立有大功,這是參考了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諡號,光武二字就是在武字之上加了光,所謂光者就是發揚了祖業,使祖業更加興盛,因為劉秀又繼續傳承了漢室江山,所以叫做光武。

因此劉備的昭烈二字就算是劉秀低配版諡號,因為劉備畢竟只是延續了漢室江山,他並沒有統一全國,也是個未大一統的皇帝,所以他的諡號也要比祖先劉秀低一些。

而曹丕受漢獻帝禪讓,所以曹魏在歷史上屬於是正統王朝,因此曹操和曹丕父子的諡號都要比孫權和劉備的更高級一些。

至於孫權的「大」字為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在先秦時期人們都是比較含蓄內斂,沒有人敢自比堯舜,到了西漢時期劉邦已經創造出了比「大」字還好的諡號,劉邦用了「高」字,那麼他的子孫自沒人敢用「高」或「大」了。

而東吳政權則不忌諱這些,但是畢竟孫權不是大一統皇帝,所以他們只敢把孫權比作堯舜,不敢用劉邦的「高」字諡號。

到了後來,有了劉邦的「高」字美諡,誰還會去用比它低一級的「大」字,所以我們發現有齊高帝蕭道成、有秦高帝苻堅還有明朝的高皇帝朱元璋,而文、武、高三個字也多成為開國皇帝或者有大功績的皇帝諡號。

至於孫權的「大」字,反而沒人再用了。當然「大」字在咱們中國不如「高」字,在外國反而是帝王的最高稱號,比如俄羅斯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以及英國的阿爾弗雷德大帝等等,所以在歐洲國家,大帝是對最為偉大帝王的最高稱號。

最後再說一個歷史冷知識,在唐朝以前稱呼皇帝都是以諡號稱呼,而諡號字數最多兩三個字,但是自唐高宗之後就以廟號稱呼了。

因為唐高宗死後,他的老婆武則天覺得一兩個字的諡號不足以彰顯老公唐高宗李治的豐功偉績,於是她給李治上了「天皇大聖大弘孝、天皇大帝」這麼多字的諡號,而後世皇帝紛紛效仿李治的諡號,最後都有20多個字諡號的皇帝。

所以這麼一來怎麼稱呼,不能說一堆吧,因此只能以廟號稱呼,比如唐高宗和宋太宗以及明孝宗等等。

後世將皇帝諡號無限延長字數,也是使得後人沒有人再願意去用孫權這個「大」字諡號的原因,畢竟人家一配諡號都是幾十個字,因此來說孫權的東吳大帝諡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相關焦點

  • 大一統皇朝的皇帝都沒用「大帝」的諡號,為何東吳孫權卻敢用
    普通諡號有文、武等,這些諡號都是用來讚美死者的功績的。誠然,有些批評性的東西,如隋煬帝的「煬」,秦檜的「繆醜」,都是罵人的。第一,孫權的諡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一個皇帝的諡號非常特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三國時期東吳時期開國皇帝孫權,諡號「大帝」。提到「大帝」,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漢武大帝、康熙大帝之類的帝王,他們都是統一封建王朝的雄心勃勃的君主。
  • 中國歷史一共有559個帝王,為何只有這個人敢稱為「大帝」
    就算這麼有作為有能力但是他們還是沒有一個人敢稱「大帝」。到底是哪一位帝王享有「大帝」這個諡號呢?有什麼能力敢稱「大帝」?享用這個諡號的帝王就是東吳的孫權,在他去世以後,大臣們給他追封了一個很霸氣的諡號:「大帝」,歷史上這個諡號只有孫權敢稱「大帝」,其他帝王沒有一個敢用。
  • 被馬季評價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馬三立擔得起這樣的評語嗎?
    馬季作為相聲界代表上臺對馬三立表示祝賀,並送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作品,引發現場陣陣掌聲。這裡有兩個小疑問:第一,馬季作為馬三立的晚輩,對馬三立手書這樣的評價,是不是合適?第二,馬三立當不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 「名人百科」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
    【名人簡歷】孫權(182-252年),字仲謀,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據說是中國兵法家孫武后裔。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
  • 他被後人稱為大帝,卻是個不折不扣的人渣,道義仁慈全都沒有
    雖然我們會把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稱為大帝,但那只是對他們的尊稱,像漢武大帝、康熙大帝。但在歷史上,只有一位皇帝是正經八百的諡號是「大帝」的,是名正言順的大皇帝,那就是三國時的東吳開國皇帝孫權。孫權是三國三位君主人物中被提及最少的,曹操是亂世奸雄,劉備是百折不撓的英雄,孫權卻是坐享其成,他的父兄打下的基業,被他摘了果子。孫權為人,雄忍猜忌,尤其擅長收買人心。他善用草莽之輩,能讓甘寧、周泰這些人死心塌地的臣服,也可以讓張昭這樣的士大夫和呂蒙這樣的鷹派一室共處。但孫權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翻臉比翻書還快,人沒走茶就涼。
  • 享年71歲在位24年,幾乎耗死所有勁敵的孫權,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這些皇帝中什麼樣的人物都有,有作為的皇帝不少,但荒唐的皇帝也不少,而為了表彰這些皇帝的「功績」,後世之人還習慣為他們冠以諡號。諡號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作為的皇帝,諡號也很響亮,比如說劉徹,諡號為孝武皇帝,沒有能力的皇帝,諡號也很「低廉」,比如說劉欣,諡號為孝哀皇帝。而三國時期有一位皇帝的諡號卻非常霸氣。他的諡號為大皇帝。
  • 1994年「莫氏空翻」亮相世錦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體操運動員的體操動作。在1994年的世錦賽體操比賽上,我國體操運動員莫慧蘭首次使用了莫氏空翻,向前空翻一周半越槓,簡單的這麼一說可能沒有那種神秘感,但是大家可以想像在單槓上能夠空翻一周半然後再甩上去拉住單槓,這個動作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體操界已經堪稱經典,同時也又為我國奪得了一枚體操金牌。
  • 秦始皇霸氣的一句話,震驚九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也因「焚書坑儒」留下了暴君的罵名。他一生的功業遠遠大於過失。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加冠後的秦王開始大權獨攬,而已經習慣了呂不韋的秦廷更讓他處處覺著彆扭了。首先是放逐母后這件事,即以遭到眾多朝臣的反對。
  • 我們家前無古人,希望你做到後無來者
    今年75歲,苦孩子出身,是一名老共產黨員,上世紀60年代師範畢業後,從小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做起,勤勉工作了一生,直到本世紀初在省重點中學副校長任上退休,可謂生命的華章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桃李滿天下。
  • 黃家駒:搖滾天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導語:黃家駒:搖滾天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黃家駒一個偉大的搖滾天才,集唱作人、詞人、作曲家於一身。他留下的足跡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黃家駒絕對是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樂壇神話。因為黃家駒的母親十分反對他從事音樂,所以中學畢業後,黃家駒曾幹過很多工作,但卻始終放不下心中的音樂夢想。01為了熱愛的音樂,黃家駒與他人於1983年正式組建Beyond。
  • 梅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5個曠世紀錄
    2004年-2019年,十五年梅西從一個17少年成長為足壇巨星,今天給大家帶來梅西生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曠世紀錄,希望頭條的朋友能夠喜歡年度進球:91粒金球獎:4連莊西甲歷史射手榜第一射手:629球(截止到2020年6月29
  • 東吳出了八位「驃騎將軍」:第一位是孫權,後面分別是誰?
    不過,大將軍作為武將的最高官職,自然是萬中無一的存在。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於大將軍的武將官職,就是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後,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西漢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等)。在三國時期,不僅蜀漢和曹魏設立了大將軍一職,對於東吳來說,同樣出了多位驃騎將軍。
  • 自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網友最佩服自己一點
    近日,馬保國接受了山東媒體的採訪,再次回應了有關比武的一些事情,自誇70歲老人上擂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回憶今年5月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比賽,馬保國怒斥了對手不講武德,搞歪門邪道:「我受傷之後住院,我沒找打我的人吧,我徒弟要挑戰他,他不敢應戰,早就溜了躲起來了,現在夾著尾巴呢,為什麼?
  • 三國演義:蜀國最能打的是五虎上將,而東吳的最高戰力是這五個
    的確,身處江南水鄉的東吳確實不以武將的勇猛見長,但這並不代表東吳就沒有實力超群的人物,今天,小便就帶大家看看東吳最強的「五虎將」都是誰。TOP 5 凌統作為東吳相對年輕的即戰力,凌統有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年輕人那種敢愛敢恨,永不服輸的精神。凌統的實力大致是一個什麼水準呢?
  • 孫權前期集團上下一心,孫權的這一變化,致使東吳滿目瘡痍
    孫權在統治前期,以情感人,身邊人才濟濟,上下同心同德,坐斷江東,與魏蜀共爭天下。但是到了孫權晚年時期,孫權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變化,對待自己的親人無情,對待群臣更是非常無情。在孫權晚期的東吳朝廷中,皇族內部骨肉相殘,對外特務統治。整個東吳可以說是血雨腥風。我們先說一下孫氏皇族的事情。孫權一共有七子,長幼依次為: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
  • 東吳(三國)名將的結局如何?
    歷任居巢縣長(袁術任命)、建威中郎將、中護軍、江夏太守、前部大督、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封爵,呵呵,生前孫權沒有稱帝,稱帝後也沒有給封爵;諡號,呵呵,對不起,沒有給!卻封了其子周胤一個侯爵。直至八百年後的宋朝徽宗年間才追封周瑜一個「平虜伯」。像顯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
  • 前無古人或後無來者,亞洲驕傲:孫興慜
    它彰顯著東方藝術;當然,也不應該忽視"武球王"曾在西甲賽場的靈光乍現,它映現著黃種人的智慧,如果說他們各有所長,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亞洲球員的頂尖水平,那麼熱刺球星孫興慜則是前無古人,也或許是後無來者的集大成者,可以說,他就是亞洲驕傲!
  •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刀闊斧的進行球隊改革,霍楠讓球迷懵圈了
    說起動作方面,不得不說南京同曦籃球俱樂部,霍楠的上任,對球隊進行了自上而下的一場大改革,首先聘請了上賽季在江蘇肯帝亞執教的貝西洛維奇。發現沒,這就是等於是臨時籌建了一支球隊,在休賽期有如此大動作的人可能就霍楠一人,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呀!
  • 東吳大都督為什麼個個都那麼風光出彩
    從周瑜領兵抗拒曹操開始,人們習慣於把東吳在前線統兵的將領稱之為大都督,其後有魯肅、呂蒙和陸遜都處在這個位置上,直到陸遜當上了上大將軍為止。東吳的大都督,個個功勳卓著,在東吳所受到的待遇也是風光無比,同時代魏蜀兩國的類似人物,無論是軍功、權力還是受信任的程度,都是無人能比。
  • 陸遜作為東吳的大都督,也是孫權一手提拔上來的,為何會被逼死?
    陸遜,是東吳的大都督,和周瑜、魯肅,以及呂蒙並列。東吳四大都督,雖然都是天縱英才,但是他們的結局都不是很好。周瑜、魯肅,以及呂蒙都英年早逝,而陸遜,雖不是英年早逝,但卻也得不到善終。為了培養孫登,孫權給孫登選擇的老師是張昭,陪讀的人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張昭的兒子張休、顧雍的兒子顧譚等人。這些人的父親都是東吳的重臣,而諸葛恪等人又是東吳的棟梁之材,孫登要是和他們結交深厚的友誼,這對他未來登基是很有益處。而後,為了確立陸遜和孫登之間的君臣關係,孫權還苦心積慮的讓陸遜去輔佐孫登掌管陪都武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