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創立幕府,皇族將軍、權落北條,為何卻落了個無名無權地步?

2020-12-16 豈止史實

在日本大貴族與武士階層矛盾不斷激化的時候,武士階層們簇擁著平氏登上權利高峰,卻不想被權勢侵染後的平氏與從前的貴族毫無差別。最終關東武士勢力中的佼佼者北條氏擁立了與平氏有仇恨的落魄貴族源氏。經過一場血腥政變後,源氏成為鎌倉幕府的創立者,成為將軍。

然而實力早就消散的源氏早已淪為北條氏的傀儡。北條氏出於名節與皇室關係維繫的考量,即使在源氏絕嗣後依舊堅持從皇族選擇將軍。雖然,北條氏從未登上將軍之位,但歷代將軍都出自北條氏之手,且鎌倉幕府的實權始終牢牢掌握在北條氏手中。雖然北條氏與源氏沒有十分親密的血親關係,但憑藉著手中權勢和締結姻親的關聯,北條氏權傾整個鎌倉幕府朝野。

一、鎌倉幕府是北條氏借著源氏名號建立的

1其一源氏只徒有皇族名號

源氏的血脈源自天皇,是絕對皇族宗親的存在。因為天皇子嗣過多,撫養負擔過重,不得不貶出部分子女。源氏便是由此誕生,因為血脈原因擁有強大實力與人脈關係,但如此也免不了整個家族一直與宮廷皇族爭鬥糾纏在一起。

在源義朝時期為了護衛天皇源氏家族付出慘痛代價,不僅損兵折將還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平息禍亂。但付出這麼多的源氏在之後只得到微末的官職不得到重用,繼而憤憤不平與藤原氏發動平治之亂,但不幸最終兵敗收場。源義朝與他多個兒子皆被處死,只有源賴朝等幾人在繼母平氏的求助下逃脫劫難免除了死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源氏被發配流放到伊豆,並且由當地權勢滔天的北條氏監督。

流放到伊豆的源氏身為罪臣,雖有皇族血脈卻早已在戰亂中消耗了家族實力,徒有名號。此時源氏之後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有翻身之日。來到伊豆的源氏最終和野心勃勃的北條氏締結了婚約,自此源氏成為北條氏反叛的完美旗號,北條氏成為源氏復仇的刀刃。鎌倉幕府的建立帷幕徐徐被拉開。

2其二鎌倉幕府建立主力軍是北條氏的關東武士

此時的源氏早已是無兵無卒的階下囚,然而命運將他送到了當時受到壓迫充滿反抗精神的關東武士面前。奈良時代日本實行唐朝的均田制,天下土地皆歸公有。這導致普通百姓失去耕作的積極性,故進行改革允許田地私有化,但如果田地使用了公家水源會立刻被充公。

如此,大貴族們積極開發水渠,通過這樣手段還是輕而易舉地獲得絕大多數土地,過著紙醉金迷生活而使得百姓哀苦。貴族們擁有享受不完的富貴榮華,對底層出身者更加不屑一顧。簡而言之就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不被重視的階層裡,武士也在其中。

身處底層的武士曾經也想通過自身努力成為上層貴族,奈何上層貴族只當他們是看門狗打手,平氏借著武士的熱血與武力推翻了藤原氏,結果最後的統治結構與藤原氏毫無差別。對武士與百姓的壓榨打擊力度完全沒有減弱,這使得整個武士階層都充滿了怨恨。

最終擁有關東武士力量的北條氏遇到了被平氏流放而來的源氏,他們終於等來了反叛的機會與名正言順的藉口。而出於對貴族勢力的不信任,再也不會乖乖去做貴族利用完便丟棄的打手棄子。他們決心將力量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地位。最終北條氏推翻了平氏統治,輔佐源氏上位,此刻的北條氏便是董卓霍光的存在。雖無將軍之名卻有將軍之實。

二、源氏絕嗣北條氏選擇皇族將軍作為傀儡保住實權

1其一源氏雖為正統卻無奈絕嗣

最高統領者出於皇族是遵循了日本傳統禮制的,雖然鎌倉幕府是新政權但依舊是借了皇族的名號。北條氏擁有了絕對權勢,在禮制面前並不想造次。一來是擔心天下人對他們不恭順行為進行指責而使自身名節受損,畢竟日本武士道精神將傳統名節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

北條氏出身關東武士中如何能不受其影響。二來,如果貿然擔任將軍必然給他人留下話柄,會令自身處於天下人人皆可誅殺的境遇。故此,北條氏只要權勢,將軍之位還是交給源氏,畢竟源氏與自家也是有著姻親關係的。總之最終所有力量都在自己手上已經很好。

不過縱觀古往今來,末世的皇族總是難逃不了子嗣單薄最終斷絕血脈的宿命,不知是否是因為做傀儡使得源氏產生鬱鬱寡歡和膽戰心驚的精神壓力。源氏三代後便子嗣斷絕了。

2其二皇族將軍作為北條氏與皇室關係紐帶

為了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以及不給心懷叵測對手可乘之機,北條氏決定即使源氏絕嗣依然遵循將軍從皇族裡選出的原則。再者鎌倉幕府畢竟是剛剛建立,根基不穩。

為了能與皇室改善關係維持平衡,將軍依舊從皇族中選擇。第四代和第五代將軍從和自身有些關聯的藤原氏選出,之後為了杜絕有人再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思,直接規定將軍出於藤原家族。這些將軍登基時都非常年幼,完全受制於北條氏的掌控中。

三、為何北條氏能掌控鎌倉幕府的實權

1其一北條氏與源氏締結了姻親

雖然北條氏擁有關東武士力量加持,總有絕對實力。但若要天下臣服,必要師出有名,名正言順。故此他們選擇與落魄的源氏貴族締結姻親。從古至今只要締結姻親,就是建立了血脈連接,擁有了一個家族的血脈那麼從法理人情的角度,他們都擁有了參與和享有這個家族相關事宜權益的正統性。故此,鎌倉幕府雖然是借著源氏旗號建立的,北條氏因為這層姻親關係也擁有進駐鎌倉的合法性。

2其二北條氏勢力遍布鎌倉幕府

再者無論源氏多麼的名正言順,具有毋庸置疑擔任將軍的資格。他的將軍地位都是仰仗北條氏家族的鼎力支持才獲得的。即使北條氏沒有直接登上將軍之位,但對鎌倉幕府各個地方都做了勢力滲透。這些都可以在二代將軍密謀反抗失敗裡窺見一二。

鎌倉幕府的第一任將軍源賴朝死後,他的長子源賴家繼承將軍之位。為了擺脫北條氏的勢力控制不再做傀儡,他與自己妻子的娘家比企氏謀劃政變除去北條氏。但是這個消息走漏了風聲,最終北條氏率先動手,將比企氏滅族,源賴家罷黜。

這場政變能被北條氏極快速地鎮壓下去,可見北條氏雖然沒有將軍之位,但早已將鎌倉幕府的各個環節打通。自然會在將軍和貴族身邊遍布耳目,刺探消息,這與中國古代歷代權臣所採取措施並無差別。畢竟只有最快掌握精準消息,才能做出最好的決策。而在鎮壓比企氏的行動中,如此雷厲風行,可見武力值一直不低。

最後,二代將軍源賴家失敗,立刻在北條氏授意下被罷黜。在任何統治機構裡,對最高統領者的推舉與罷黜都是有詳細流程以及需要整個統治機構的決策的。而北條氏卻可以完全將這套流程掌控,可見不僅是武將勢力,連決策方面官員階層也早已倒向北條氏家族。在這樣的形勢下,北條氏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3其三攝家將軍制度使得北條氏實力大增

在鎌倉幕府的統治時期,產生過宮將軍制度和攝家將軍兩種制度。這兩種制度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將軍、皇室與幕府之間的權利制衡。最初的三代將軍都是出身皇族的源氏,但皇族亦有自己想法,後鳥羽上皇便企圖通過擁立院政制度下的宮將軍,改善與皇族關係同時約束皇族勢力。

這對鎌倉幕府將軍的勢力有一定幫助,但三代源氏遭遇暗殺導致皇室與幕府關係變得惡劣,發生了承久之亂,宮將軍制度被擱置。之後為了維持與皇室關係,由北條氏牽頭建立的合議制下的攝家將軍制度,經過一系列設定將軍完全被排除在了權利圈之外,而北條氏權勢更強大。

雖然攝家將軍制度帶來的不穩定因素最終使得將軍制度回歸宮將軍制度,但在變化中,北條氏早已吃到了制度變革的紅利。故此雖然鎌倉幕府在變革中產生了震蕩,但北條氏卻越發強大起來。

四、總結

最初的源氏也是擁有高貴的血統和爭奪天下實力的。然而一招錯滿盤皆輸,最終落得流放圈禁的下場。雖然命運為他們帶來了實力超群的北條氏,然而徒有虛名的源氏最終淪為提線木偶。而北條氏不斷壯大下亦不想權勢受損,之後的將軍雖然出於皇族,卻完全沒有作為的能力與機會。終身都在北條氏的掌控下如履薄冰。

參考文獻:

《日本武士史》

《源氏物語》

《簡明日本古代史》

相關焦點

  • 203 北條氏掌權與承久之亂,幕府政權的進一步加強
    他的兩個兒子先後繼位為將軍,但是一個被母親北條政子廢掉,另一個也死於非命,源賴朝的子嗣從此斷絕。幕府的政權落到北條氏手中,由政子的父親北條時政以「執權」的名義發號施令。 北條氏找來前攝關藤原家的人或天皇家的親王來擔任幕府將軍。日本的上層政治領袖因而形成三個階層,依次是天皇、幕府將軍及執權。
  • 過河拆橋的皇族反成光杆皇帝 鎌倉幕府如何奪權
    源平合戰打了這麼久,源氏付出了多少努力。到頭來。政權又落到了出身平氏的北條氏手中,真可以說是黑色幽默。 三 攝家將軍 源賴朝突然絕後,令北條氏措手不及,方寸大亂。國不可一日無君,北條氏出身不高,自己也當不了將軍。這下該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不知道誰出了個餿主意,說可以從朝廷請一個人來當將軍。
  • 日本將軍幕府時代(全)
    公元1156年,日本平安時代末期,二大貴族勢力:平氏和源氏,矛盾升級最終訴諸武力,平清盛剿滅了源氏,源義朝遇害,三子源賴朝被流放到伊豆
  • 戰國前夜真相,鎌倉幕府統治的刀為何斬向自己?是利益分配不均
    北條一族但是鎌倉幕府真的能掌握武士這把鋒利的刀麼,以武士為統治基礎的鎌倉幕府為何又會會毀於武士反叛呢?北條一門的名越光時聯合前將軍九條賴經,企圖奪取幕府的權利。這次奪權以失敗告終,將軍九條賴經被驅逐回京都。幕府迎立後嵯峨天皇的皇子宗尊親王為宮方將軍,而宮方將軍不過是北條氏掌握的又一枚棋子。康元元年(1256)北條時賴出家為僧,隱居幕後,將執權職位讓給同族的北條長時。
  • 從1192年到1867年,日本幕府將軍的驚人崛起
    由於這些部落被認為是野蠻人,打敗他們的將軍被稱為「幕府將軍」。然而,在平安時代後期,「野蠻人」要麼被徵服,要麼被驅趕到北海道,所以這個頭銜不再使用。這一時期也見證了武士階級的崛起,他們很快將政治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此之前,日本是由天皇和貴族統治的。在平安時代晚期,三個最重要的武士家族是平氏、藤原氏和源氏。
  • 日本三大幕府:(1)鎌倉幕府
    答:公元1156年,日本平安時代末期,二大貴族勢力:平氏和源氏,矛盾升級最終訴諸武力,平清盛剿滅了源氏,源義朝遇害,三子源賴朝被流放到伊豆
  • 「蒙古來襲」雖沒能佔領日本,但卻打垮了鎌倉幕府
    而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後,源氏大權被北條氏篡奪,北條氏與源氏舊部的內鬥激烈而長久,鎌倉幕府的統治也遠沒有想像的穩固。如果要類比中國三國的話,幕府的權力遠遜於曹操,天皇的權力遠大於漢獻帝。
  • 蒙古襲來︱戰爭前後的鎌倉幕府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出四個更具體的問題:第一、鎌倉幕府是個什麼性質的組織?第二、鎌倉幕府和公家政權是什麼關係? 第三、北條時宗在鎌倉幕府中是什麼角色? 第四、蒙古襲來給鎌倉幕府帶來了什麼?首先讓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鎌倉幕府是個什麼性質的組織?
  • 「蒙古來襲」雖沒能佔領日本,但打垮了鎌倉幕府
    >本       文       約 5248 字閱       讀       需       要                                                                            16 min下野足利氏與鎌倉幕府初代將軍源賴朝系同出一門
  • 北條早雲:幕府小公務員出身的戰國大名
    北條早雲是日本戰國時代早期的戰國大名之一,雖然他以「北條早雲」之名聞名後世,但是實際上北條早雲生前並未使用過「北條早雲」這個名字,他真正的名字乃是「伊勢盛時」,亦或者是出家後的法號「伊勢宗瑞」。文明十五年(1483年),二十八歲的伊勢盛時繼承父業,成為幕府將軍足利義尚的申次眾,申次眾是負責幕府將軍與各地大名之間聯絡的職位,相當於幕府將軍的秘書,雖然職務不高,但是地位卻是非常之高。在此期間,伊勢盛時的姐姐、嫁入駿河國大名今川家的北川殿因為今川家的內亂向伊勢盛時請求支援,因而伊勢盛時才會向幕府將軍申請前往駿河國。
  • 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只有源氏才可以擔任嗎?事實並非如此日本戰國時代,徵夷大將軍是武家領袖,統御全日本的武士,特別是隨著幕府的成立,徵夷大將軍的作用進一步體現,這也造成只有源氏才能擔任徵夷大將軍的說法出現。
  • 日本戰國史 武士的傳奇,平氏與源氏之爭,八岐大蛇的傳說
    而另一邊,河內源氏在源賴朝的領導下得以復興,通過聯姻關係得到了當時關東豪族北條時政的支持,捲土重來,在後來的源平合戰中消滅了平氏政權。被冊封為徵夷大將軍,在關東建立了由武士掌控的日本第一個幕府政權,鎌倉幕府。日本天皇正式地退出舞臺。
  • 將軍、天皇二元政治的時代,日本武士建立幕府
    而後白河這邊,雖然他本人被幽禁了,但是他還有兒子,他的一個皇子為了對付平氏,就命源氏來討伐平氏,可是源家不是都已經垮了嗎?是垮了,但是還有一些餘黨分散在各地。前面說源義朝有個叫源賴朝的兒子被流放到了伊豆國。
  • 源賴朝為何在鎌倉設立幕府?
    1192年賴朝被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後也並未前往京都,幕府政權的駐地也一直設在鎌倉,直至1333年幕府滅亡為止。眾所周知,京都自古以來都是日本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而鎌倉當時只不過是一介偏遠之地。源賴朝把幕府設在鎌倉究竟有何用意?源賴朝號稱「鬼武者」,被日本人稱為政治天才,作為最早確立武士政權的領袖,以鎌倉作為根據地,其實是賴朝政治智慧和深謀遠慮之體現。
  • 了解日本,你需要了解日本的鎌倉幕府
    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鎌倉時代的幕府,因為源氏擊敗了平氏,鎌倉(地名)成為了全國政治中心,所以鎌倉時代也因此而得名。此時的日本對應中國的南宋末期至元朝末期,長達149年。自幕府時代開始,日本皇權的實權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以後的幾百年中,日本實權一直被貴族豪強所掌握。鎌倉幕府時期,以將軍源氏(源來潮以及之後的源實朝),以及北條氏掌權。雖然在這一段時期內日本出現過反對北條氏執權,但是都以失敗告終,政權依舊牢牢掌握在北條氏手裡。直至元朝兩次進攻日本,北條氏才日本其他貴族豪強被消滅,鎌倉幕府也隨之滅亡。
  • 日本古代史,武士階級的上位,源氏與平氏之爭誰才是正義?
    平氏的勢力這個時候達到了頂峰,而後白河上皇這邊,雖然他本人被幽禁了,但是他還有兒子啊,他的一個皇子為了對付平氏,就命源氏來討伐平氏,可是源氏不是都已經垮了嗎?是垮了,但是還有些餘黨分散在各地,記不記得前面說源義朝有個叫袁賴朝的兒子被流放到了伊豆國?
  • 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日本的徵夷大將軍嗎?
    天正十三年(1585年),豐臣秀吉建立了室町幕府滅亡後的第一個全國性武士政權。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豐臣秀吉不是像之前的武士領袖那樣通過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幕府,而是出任朝廷的首座關白。對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反常事情,流傳最廣的解釋是足利義昭拒絕收豐臣秀吉為養子,導致豐臣秀吉沒有獲得當徵夷大將軍必備的源氏出身。那麼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徵夷大將軍嗎?首先,所謂「足利義昭拒收豐臣秀吉為養子」的記載出自江戶幕府御用文人林羅山父子編撰的《豐臣秀吉譜》,其他史料沒有相關記載,屬於孤證不立。該記載很可能是江戶幕府建立後抹黑豐臣家的假史料。
  • 幕府時代的締造者徵夷大將軍源賴朝
    提到日本政治,稍微懂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想到幕府時代,這是武士階層取締貴族統治日本的時期,幕府時代延續了近七百年,而開創幕府的就是源賴朝。沉穩踏實的源氏將軍公元一千一百八十年,皇子以仁王號召各地武士起來推翻平氏的統治,源賴朝乘機高舉源氏的義旗起兵作亂,只可惜沒過多久他們便被鎮壓了。失敗後的源賴朝逃回了伊豆半島,平氏害怕源氏的強大號召力,於是決意派大軍徵伐源賴朝。
  • 為何關於他的身份有兩種說法?
    為何關於他的身份有兩種說法?有不少人對於織田信長有不少誤解,其中也包含了對於織田家同樣有誤解,那麼信長所在的織田家到底起源於誰?是否真如織田家所記載的,他們出身高貴?這些都決定了織田信長在戰國時代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