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小強」、四面夾縫中的唯一國產強擊機

2020-12-11 騰訊網

如果只從外形上看,在機頭開個大口的殲擊機大行其道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採用兩側進氣的強-5剛出現時,應該也曾引起一陣轟動,即使到了八十年代,當筆者第一次在課本裡看到強-5的彩色照片時,也不由得眼前為之一亮。當年的教材早就找不到了,版本更無從查起,不過深色背景裡高昂著尖尖機頭的強-5,卻一直留在印象裡。幸好有萬能的網絡,竟然讓我找到一張。感謝:盤旋的馬龍_0624

八十年代小學課本裡的強-5

強擊機是以空地飛彈、炸彈、航空火箭彈和航空機關炮等為基本武器,具有低空、超低空突擊能力的作戰飛機,也稱攻擊機,以前還叫過一段時間衝擊機。主要用於突擊敵戰術和淺近戰役縱深內的地(水)面小型目標,直接支援地面部隊(水面艦艇部隊)作戰。

強擊機也不是什麼新鮮機種,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研製並使用過強擊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雙方都大量使用強擊機用於對坦克作戰,二戰後,美國也大量研發了攻擊機,特別是其研製的A-10攻擊機,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對摧毀伊拉克坦克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蘇聯軍隊在80年代初裝備蘇-25強擊機,主要用於反坦克和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在阿富汗戰場上曾廣泛使用。

伊爾-2強擊機

強-5的誕生實則與作戰經驗密不可分。1954年至1955年,在奪取沿海島嶼的作戰行動中,當時裝備的伊爾-10強擊機充分發揮了其性能特點,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大陳島、一江山島的作戰中,伊爾-10均作為主要突擊力量,清除了大量地面火力點,為地面部隊迅速推進掃清了障礙。強擊機每俯衝攻擊一次,步兵就衝鋒一次,有的飛行員炮彈打光了仍然操縱飛機向敵方陣地俯衝,伊爾-10強擊機低空呼嘯而過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對敵軍起到了巨大的震撼作用。

航空博物館收存的伊爾-10

到了五十年代末,當時殲-5、殲-6 已仿製成功,活塞式的伊爾-10已逐顯老態,於是新一代噴氣式強擊機也應運而生,這就是強-5。

不過與殲-7一直改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不同的是,強-5的改進實際上到本世紀初就停止了。這大概也是強-5的「底子」太薄的關係。特別是其使用的渦噴-6發動機,單臺推力小、耗油量高,改進餘地並不大,加上機體的不足,強-5航程過短的缺陷一直沒有太大的改進,武器掛載能力也與A-10、蘇-25這些著名強擊機相去甚遠,唯一值得稱道的只有飛行速度,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強-5應該是世界現役攻擊機裡唯一能作超音速飛行的,這大概也得益於源自殲-6的機體和大後掠角機翼。

強-5強擊機

但話說回來,強-5的任務過於單一,並且說句不中聽的話,對地攻擊實在不是什麼特別的本領——但凡是架飛機,往地面上扔點「東西」實在是很簡單——只要能扔準。因此,戰鬥轟炸機、多功能戰鬥機、無人攻擊機、武裝直升機等等這些年來湧現出的新機種,很快就把強擊機最後一塊地盤搶奪走了,而掛載小、航程短,以非制導武器為主體的強-5,自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世界航空大國中,美俄雖然都各自保留了A-10和蘇-25這些強擊機,但都只用來對付一些很弱的對手,甚至打擊恐怖組織、遊擊隊之類,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這些飛機能有多大作為,尚難預料,因此美俄都沒有新一代有人駕駛攻擊機的發展計劃。強-5的命運,大抵也會如此。

相關焦點

  • 一對一空戰,強5吊打A10不成問題,畢竟小強雖小,可是正經出身
    強擊機/攻擊機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興盛一時,誕生了美國A10、蘇聯蘇25以及中國強-5這樣的代表機型。強擊機/攻擊機的任務主要是對地打擊,從定位上看不承擔任何空戰職能,所以在設計上也不會有任何用於空戰的考慮。但是,如果讓強5與A10打一場空戰,那麼強5可以吊打A10,畢竟小強雖小,可是正經戰鬥機出身。
  • 蘇聯高層都偏愛的一款強擊機,目標是超過A10,對地攻擊絲毫不弱
    蘇聯高層由於在80年代更偏愛後來誕生的蘇-25"蛙足"強擊機,而拋棄了本來更有發展潛力的米格-27強擊機。而蘇-25"蛙足"強擊機至今仍在俄空軍中服役,頻繁出現在敘利亞戰場的上空。那麼蘇-25"蛙足"究竟有何魅力,能夠跨越兩個時期在兩個不同的空軍中受到重用?本文就來講一講蘇-25"蛙足"強擊機的歷程。
  • 國產新型衝鋒鎗亮相新疆 四面導軌握把瞄準鏡一應俱全
    從官方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該武警部隊已經裝備了一款新型衝鋒鎗,該槍外形炫酷,科技感十足。 根據外觀特徵,該槍應該是國產CS/LS7衝鋒鎗,並且換裝了伸縮槍託。這款採用帕拉貝魯姆彈的衝鋒鎗是我國近幾年輕兵器的明星產品,由重慶建設集團研製。該槍採用塑料彈匣,為30發弧形結構。
  • 服役時間長達50餘年,寶刀不老的強-5強擊機
    這時中國從蘇聯進口的伊爾-10戰機就派上了用場,在解放島嶼作戰中進行對地支援的任務,表現出色。 而這款強擊機既是中國的第一款強擊機,也是中國的最後一款強擊機,在它之後執行對地支援任務的戰機都被稱為"殲轟",這款戰機便是強-5強擊機。
  • 伊留申另類設計,駕駛艙安裝在發動機上的伊爾-20強擊機
    今天要提到的這款主角是——伊爾-20強擊機,著名的伊留申設計局研製,二戰後期產物。以往大家對伊爾-2「黑死神」強擊機印象絕對深刻,對於它的改型伊爾-10也是厚愛有加,甚至還成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強擊機戰果豐碩。不過在伊爾-10之後伊留申還推出了伊爾-20強擊機,和看起來造型很常規的前輩想比,伊爾-20已經成為一款另類。
  • 亞美尼亞稱擊落亞塞拜然蘇25強擊機,阿軍矢口否認
    同時,這位曾經通報土耳其空軍派F-16擊落亞美尼亞蘇-25強擊機的女發言人再次爆料,她說,「阿爾薩克防衛軍的防空部隊在東北方向擊落了一架蘇-25強擊機。」 對此,亞塞拜然方面矢口否認損失了一架飛機,並稱其嚴格按照停火協議執行,並沒有蘇-25強擊機被擊落。
  • 變後掠翼鞭笞者:雙二截擊機改的強擊機,印度空軍的飛行鐵棺材
    近日,據印度媒體報導,由於老舊戰機故障百出,印度空軍決定將現存的60架米格-27強擊機淘汰。從1980年開始,印度空軍從蘇聯進口米格-27強擊機,同時也自行組裝生產,總數量大約180架。但強擊機似乎被人們遺忘了,其中有俄羅斯軍用航空界真正具裡程碑意義的戰鬥機,即為米格-27強擊機(殲擊轟炸機)。二戰後,前蘇聯的戰鬥轟炸機隨著軍事需求而發展,蘇-7B「裝配匠」是前蘇聯首架轟炸機,但表現一般般,畢竟萬事開頭難。
  • 《空軍航空兵主力裝備》④強擊機為何由超音速向亞音速發展?
    《空軍航空兵主力裝備》④強擊機為何由超音速向亞音速發展?video 強擊機
  • 世界第三強國首次採購國產雷射制導炸彈,數量之多讓中國大吃一驚
    他們早在十幾年前就著手研製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等先進位導武器(唯一遺憾的是這種號稱全世界速度最快、性能最先進的三軍通用飛彈,至今還未能掛載到印度空軍的戰鬥機上)。在引進俄制電視制導和雷射制導等多種型號的精確制導炸彈同時,也開始研製國產第一代雷射制導炸彈。
  • 安踏要瘋4之進擊籃球鞋:多彩的造型設計,400元的國產實戰籃球鞋
    在安踏的體系中,要瘋系列一直是針對年輕球迷朋友們推出的實戰系列,安踏圍繞每一代要瘋系列都會推出很多產品,所以在狂潮和橫掃這兩款球鞋剛剛發布之後,安踏又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安踏要瘋4之進擊籃球鞋。 這雙安踏要瘋4之進擊籃球鞋的中底部分,搭載了安踏經典的A-SHOCK中底緩震科技,這種A-SHOCK
  • 曾經顏值最高的人民空軍戰機,強-5強擊機,開創我國出口戰機之先河
    從1965年首飛,到2017年全部退出一線戰鬥序列,強-5的52年服役生涯充滿傳奇色彩,其被譽為我國航空歷史上的經典之作,是我國第一種出口創匯的作戰飛機,今天視頻的主角就是強-5強擊機。研發設計在我國空軍建立之初,因沿海島嶼還沒有完全解放,空軍將對地支援能力看的很重,還因此組建了強擊航空兵,並配備了之前從蘇聯引進的伊爾-10強擊機。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感受到蘇聯伊爾-10強擊機的強大對地支援能力後,我國決定研製屬於自己的超音速近距離支援強擊機,1958年8月,強-5在南昌飛機製造公司正式上馬。
  • 亞美尼亞空軍也損失慘重:15架蘇25強擊機,只剩下4架能看見
    俄羅斯人公布的衛星圖像 俄羅斯消息人士揭露了亞美尼亞的在戰爭中的一則「謊言」。在11月8日的圖像中可以看到4架蘇-25強擊機,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在這些照片之間的某處,五架攻擊機已經損失,而在亞美尼亞,一架蘇-25強擊機的損失被正式確認。」同時,亞美尼亞空軍損失巨大的還有無人機。
  • 【人文科大】超級王牌飛行員小強和他的空中坦克
    但是1943年6月26日下午,23歲的小強還是個菜鳥,坐在中了21發20mm機炮彈和無數7.92mm機槍彈,發動機冒著熊熊大火的P-47戰鬥機中,眼看是活不過今天了。小強死裡逃生剛落地,驚魂未定還沒喘口氣,就挨了一頓訓,該歇一歇了吧?NO!作戰參謀看小強沒受傷,立馬跑過來要小強寫作戰報告。這是美軍的規矩,不管你多驚險,只要能動,回來落地立馬寫出勤報告,然後一幫氣象學家、數學家、統計學家、工程師等等等等就開始分析。美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能力很強的。
  • 美軍突然動武,A10強擊機連續空襲轟炸,炸死塔利班偽西部省長
    美軍證實,在大批塔利班武裝突襲並襲擊了赫爾曼德市納德阿里地區的阿富汗政府軍陣地後,美軍出動了A-10強擊機實施了轟炸。美國空軍對位於該國南部的阿富汗赫爾曼德省發動空襲,殺死了塔利班武裝20多名支持者。阿富汗電視臺宣布了這一消息。
  • 《進擊的巨人》漢化彩漫114話:唯一的救贖!
    《進擊的巨人》漢化彩漫114話:唯一的救贖!
  • 國乒世界冠軍林高遠:曾在夾縫中贏得生機!然而至今仍在夾縫中
    如果要用一些詞語來形容國乒世界冠軍林高遠已有的職業生涯,我能想到的是這麼幾個:跌跌撞撞、起起伏伏——曾經的林高遠的確有在殘酷的隊內競爭夾縫中為自己贏得過生機,但遺憾的是,他至今還停留在夾縫當中。此時的林高遠雖然被列入了參賽名單,但在公開新聞報導中卻被排在了倒數第2位,僅高於周啟豪(2020年直通賽的大黑馬),後面外加13號替補選手尚坤。由於排名並非按照姓氏字母順序,所以林高遠當時在一隊的位置之落後,可見一斑。
  • 青蔥歲月——小強成長記
    本縣最好的高中是縣城一高,那個時候大學還沒有擴招,一高的升學率就達到了三分之一多,是無數農村孩子走出農村的唯一希望。趙窪鎮中那兩年升縣一高中的升學率挺高,不容易考進去。本來能考上鎮中,大家都誇小強聰明,小強也躊躇滿志,夢想能考上縣一高,再考上大學 ,來改變自己及整個家庭的命運 。
  • 創作談:國產類型片「進擊之年」何時到來?
    原標題:創作談:國產類型片「進擊之年」何時到來? 去年春節檔,「黑馬」《流浪地球》以46.8億票房闖入視線,被視作推開國產科幻電影工業化的大門;今年春節檔,碩果僅存的《囧媽》線上公映,經過10年耕耘的徐崢「囧」系列在喜劇片類型上牢牢佔據一席之地。 相比於類型片體系成熟的好萊塢,中國的類型片市場尚有許多未飽和、待開發的領域。
  • 「漫畫」進擊的巨人:前方盤旋的龍捲風,唯一的亮窗
    進擊的巨人目前更新至134話,本篇我們來探討下序幕的鋪墊及地鳴進攻時的祈求者們,接下來小鍇就來簡析下到目前為止的相關信息內容吧!2、唯一的亮窗而134話借著地鳴的足跡,《進擊的巨人》的地圖拓展到了帕拉迪島和馬萊以外的場景,伴隨著各地文化背景的毀滅。
  • 陳翔搭檔婁藝瀟,夾縫中難以求存的CP
    本屆的參賽短片《夾縫》由演員、歌手、新銳青年導演陳翔跨界執導並主演,婁藝瀟傾情助陣。婁藝瀟曾飾演《愛情公寓》中胡一菲一角,該角色深入省心。陳翔本次也為自己的短片寫了原創歌曲,還邀請了一眾快男好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