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男籃打出了了彪悍的成績,可這夢之隊裡面居然缺少了巴特爾,多多少少有點令人想不明白。2008-09賽季、2009-10賽季以及2010-11賽季,效力於新疆的巴特爾連續三年奪得CBA聯賽的MVP,作為國內最好的中場,沒來參加奧運會,難以置信。
這是有深層次的原因,只不過有些東西是不能明說而已,坊間有傳聞,巴特爾跟姚明有矛盾,到底真有矛盾還是假有矛盾,這個外人也說不清。
反正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姚明發飆,現在很多人都還記得,當時中國隊小組賽接連輸球後,大姚把火發在了一個訓練偷懶的老將身上,直言「如果誰要擺資格就回俱樂部去」,並沒有指名道姓,可大家都知道。
可光靠幾句話就來斷定兩人有矛盾也不好,其實國家是不太可能以個人的恩怨作為一個選人參考的。
當時,33歲的巴特爾無論是從培養角度還是戰術角度都不適合帶上,這就是技術戰術層面的原因,對於這一點,巴特爾自己也知道。
對於國家隊選人,應該是用強,而不是什麼培養人才。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各個位置(不管年齡)都必須是當時最適合最強的球員,絕不應考慮培養年輕人而影響成績。這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
至於說巴特爾個人,他是有很多缺點,例如太懶,打情緒球,自視過高,容易給隊內帶來惰性,等等。
太懶,又以為自己很牛逼,正好姚明又看不起這種性格,所以那時候姚明跟他不合是很正常的,那時孫悅本來也這樣,被姚明一句話後循規蹈矩,這就是領袖的氣質。不過退役這麼多年,很多事情都煙消雲散,現在巴特爾跟姚明私交也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