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建立深圳工研院、聯合大學 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2020-12-17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2020廣東省兩會之深圳落地

過去20年,名校高端資源不斷湧向深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根據深圳《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圳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強市。

補齊高等教育的短板,對於深圳來說依然迫在眉睫,南都記者發現,在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不少省人大代表關注深圳建高校問題。有代表建議深圳要設立工研院,有代表建議深圳需要創建聯合大學,還有代表表示建議省裡支持深圳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

實現核心技術成果產品化

建議成立「深圳工研院」

「深圳眾多的基礎研究機構體現了深圳的科技創新實力,但是縱觀所有基礎研究機構的發展規劃,其研究成果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進而組建高新技術企業的鏈條仍不夠清晰。」省人大代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珠三角研究院院長嵇世山說,目前每個基礎研究機構均從自己的利益和角度出發,自行設計和部署了下遊產業化出口。

然而,基礎研究機構受到自身體制機制的限制,只能從技術層面站在產學研全鏈條的角度來規劃,規劃路徑主要把核心技術從概念變成產品。對於基礎研究機構來說,只要經歷了將科技成果交給社會企業,這個過程就意味實現了科技成果產業化。

嵇世山提出,這種模式下基礎研究機構只擅長完成某項技術的探索並擁有核心技術,在實施基於核心技術的成果產品化、企業化落地過程中顯得茫然、隨意、無章可循、可控性差,無法與深圳的戰略發展和產業布局主動形成供和需的默契結合。

為徹底解決這一矛盾,嵇世山提出,深圳需要一個上遊銜接基礎研究機構成果、下遊銜接高新技術企業的載體來協助政府轉化路徑中的後幾步環節,達到政府大規模投入的最終目的,建議成立「深圳工研院」,依據國家發展戰略和深圳市產業發展布局,統籌重大科技成果的中試放大和企業落地。

嵇世山建議,這個深圳工研院可以作為市政府設立的專業機構,統籌深圳市已經布局和未來重點發展的重大原始創新技術、重點行業卡脖子技術、產業前瞻技術等重大需求中所涉及的中試放大和最終成果的產業化,同時打造立足深圳、服務大灣區、面向全球的創新基地,成為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

聯合名校建校區存諸多問題

建議建一流的「深圳聯合大學」

一方面是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省人大代表指出,深圳需要更多的高質量高校,因此建議支持深圳創建深圳聯合大學。

省人大代表、遨優動力集團執行總裁饒睦敏說,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深圳高等教育事業的短板,與深圳經濟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等方面不相適應。

目前深圳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主要是靠引進國內外大學為主。已引進的著名高校包括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華中科技大學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這還不包括已經和深圳籤署協議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另一方面,深圳通過合作辦學的模式新引進多家國內外著名高校,如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吉大昆士蘭大學、深圳墨爾本生命健康工程學院等。

饒睦敏指出,對於深圳來說短時間新建一所國內國際有影響力的一流大學很難,目前深圳主要靠聯合國內、國際名校建設國際校區、邀請國內著名大學建設深圳校區,存在學科重複建設、單校區建設規模偏小,各自為政綜合性不強,存在多而不強等問題。

因此,饒睦敏建議,廣東省教育廳重點支持深圳市按照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標準,根據現有各名牌大學深圳校區資源,創新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和制度的先行先試,選擇合併創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聯合大學,形成具有創新的多種特色校園、學科齊全、綜合性強的聯合大學。在深圳聯合大學的框架下,擇優重新整合已經和深圳市共同建立各高校合作校區,整合優勢學科,避免重複建設,形成具有多種特色校區的聯合大學。

突破管理體制限制

建議深圳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局長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曾提到,深圳還要高標準籌建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音樂學院、師範大學等高校。而結合省人大代表提出的深圳工研院、深圳聯合大學,省人大代表們也在呼籲深圳多建高校、多建各式各樣的高校、多建自主高水平高校。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光明區新湖街道新羌社區黨委書記朱廣保則說,建議廣東省支持深圳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深圳全市現有高校14所,共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0.5萬人。為支持高校建設,深圳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高等教育發展,安排了包括基建、人才引進、科研啟動、高水平大學建設等多項財政經費支持高校建設,高等教育投入從1983年的0.5億增長到2019年超過170億,增長300多倍。

目前,我國實行「中央統一領導、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2017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出臺《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教政法〔2017〕7號),給予省級政府更多的自主權。此後,深圳市高等教育發展得到廣東省更多支持。

但總體上「兩級管理、三級辦學」的管理體制並未發生變化,深圳市政府的責任更多在於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投入、服務提供和統籌協調,在高校設立、招生計劃安排等方面並無自主權。

朱廣保表示,如2018年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等高校招收深戶學生比例均低於15%,分別僅為13%、11%、10%、8%、8%,與市民的期盼和高額的財政投入嚴重不匹配。

而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也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充分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因此,朱廣保建議,省教育廳積極支持深圳擴大高等教育辦學自主權,在招生計劃指標分配上給予充分授權。

建議鼓勵更多機構和大學

在大灣區設立分支或高校

高校強大與人才培養息息相關,更關係到城市未來的發展。

省人大代表、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深圳分所審計總監盧旭蕾就說,大灣區(不含港澳)人口年齡雖然擁有一定的優勢,但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卻滯後於經濟發展。廣東省大專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就業人口佔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27個百分點。廣東省教育發展水平在全國的排名與其經濟發展不相稱,勞動人口及總人口教育水平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一大短板。

因此,盧旭蕾建議,大灣區在研發投入上引領全國,企業研發投入佔全部研發投入的約89%,區域上大灣區佔全省的95%。由於大灣區民營企業經濟比較發達,繼續利用市場力量推動科研及教育投資。需要中央支持和鼓勵除中國科學院在香港建立分支機構外,還需要支持和鼓勵其它地區更多研究機構和大學在大灣區設立分支或分校,尤其是在大灣區比較有優勢的行業和領域。

總體來看,需要高校、需要更多人才,深圳才能走得更遠。

採寫:南都記者 傅靜怡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政協委員付志峰:擴大市屬高校辦學自主權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4日,北京市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召開,對「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提出意見建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付志峰發言建議,加快推進市屬高校高質量發展。
  • 上海工研院攜手上海大學共同打造特色高水平微電子學院
    為進一步助力集成電路技術源頭創新,促進集成電路領域人才的高質量培養,為破解我國集成電路「卡脖子」問題貢獻力量,上海工研院將上海大學作為產學研合作領域的重要戰略夥伴,於2020
  • 教育部:保障辦學自主權,獎勵性績效工資學校可自主分配
    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在考核基礎上自主分配針對「管得過多」的問題,《意見》提出要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首先是保障學校教育教學自主權。在學校層面,明確學校在遵循學科教學基本要求基礎上,可自主安排教學計劃、自主運用教學方式、自主組織研訓活動、自主實施教學評價。
  • 山東工研院:「科創濟南」主力軍 第T52版:第十二屆「影響濟南...
    動能轉換新引擎  山東工研院是由濟南市政府、山東大學、山東省科技廳三方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以「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發展」為宗旨,具有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科技服務等多種功能,目的是架起科技與產業、高校與企業、科學家與企業家之間的橋梁。
  • 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高地 鄭州工研院當好「助攻手」
    今年9月,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與鄭州工研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河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所現代化綜合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與發展為主線,立足鄭州工研院醫療器械工程化和產業化方向,融合雙方資源優勢,共申項目、共育團隊、共同打造既具有研發能力、又具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孵化能力的平臺載體,強化區域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水平。
  • 看山東工研院的模式探索
    由濟南市政府、山東大學、山東省科技廳三方共建的山東省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山東工研院」),是山東省首家新型研發機構。在近幾年的發展中,山東工研院打造了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載體鏈、資金鍊和政策鏈融合的創新生態,架起科技與產業、高校與企業、科學家與企業家之間的橋梁,為區域經濟發展賦能。
  • 鄭州工研院當好「助攻手」打造醫療器械產業創新高地
    2020年1月,由鄭州市政府、蘇州醫工所和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三方共建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鄭州工研院應運而生,圍繞鄭州市大健康產業發展需求,以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生物醫學科學儀器為核心,研發先進生物診療技術,打造高端醫療器械工程化平臺。具體研究什麼?
  • 深圳市委常委、秘書長高自民為深研院師生講授思政課
    10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召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重要講話精神專題會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邀請深圳市委常委、秘書長高自民作專題講座。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楊平,深研院黨政領導班子、黨委委員和師生代表500餘人參加講座,講座由深研院黨委書記譚文長主持。
  • 富宸科技施江霖:臺灣工研院人才培養模式值得借鑑
    以臺灣工研院為例,其成立於1973年,緊鄰臺灣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自誕生起就與產業界緊密互動和交流,已經成為臺灣新技術、新產品最重要的研發地。由於工研院鼓勵科技人員自己創業,因此誕生了大批諸如臺積電張忠謀、聯華電子曹興城等產業領軍人物。「截至目前,從工研院出來創業的大概有2萬人左右,遍布在新竹科學園區內的高科技企業內。」施江霖說道。
  • 專利×技術融資媒合會 工研院:校園首站成大
    為了將學術前瞻研究轉化成為商業化動能,成功大學與工研院、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合作,串聯全臺金融行庫組成鍍金橋接團,12日在成功大學未來館舉行「聯結科技與資金之產學研金橋接會」,現場氣氛熱絡,共有16家銀行與近30家新創企業進行媒合,期以智慧財產融資實現技術價值,透過「技術、專利」等無形的智慧資產融資,協助新創團隊或中小企業的升級;這是工研院與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自去年攜手合作啟動以
  • 北京聯合大學:計劃招生3350人 各新增兩個招生及中外辦學專業
    北京聯合大學現有本科專業69個, 涉及經、法、教、文、史、理、工、醫、管、藝等十大學科門類,其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旅遊管理、金融學、通信工程、機械工程5個本科專業獲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近日,北京聯合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鮑桂蓮就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學校專業特色,及招生方面的熱點問題做出了權威解答。
  • 大鵬新區牽手河南大學,河大深研院落戶新區,共推國際創新中心城區...
    12月9日,深圳市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與河南大學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戰略性、緊密型、創新型、全方位、開放式」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協同創新、人才配合和成果產業化,全面支持河南大學深圳研究院落戶大鵬新區,推進大鵬新區國際創新中心城區建設。
  • 重建「黃河大學」?鄭航和中工合併為「中原航空航天大學」?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議,根據目前國家戰略,河南省可恢復重建「黃河大學」;有網友在某網站留言建議「合併中原工學院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暨籌建中原航空航天大學」。黃河大學的建立,是第一次在現有體制內建立與世界接軌大學的嘗試。併入鄭大
  • @深圳:生日快樂——深圳研究院與你一同成長
    我校是1999年10月最早加入「深圳虛擬大學園」的國內高校之一。2000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西北工業大學等26所院校在深設立事業法人性質的研究機構——深圳研究院(以下簡稱深研院)。深研院積極強化與各級地方政府的合作,在擴大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涵、產學研結合打造軍民技術結合創新示範基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實踐,形成了互惠互利、校地共贏的發展格局;穩步落實國家戰略,主動作為,積極支撐服務區域科技與產業創新增長點的培育,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著力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吸引高水平創新團隊,構築創新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地,加快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步伐
  • 深圳沸騰!中央送來超級大禮包,賦予更多省級管理權,四提自主權!
    主要內容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確改革方向,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戰略定位和戰略目標,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
  • 全國高校巡禮——北京聯合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青春無限》,帶你感受北京聯合大學的特色信息;主持人張寶東(小東)、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峰、北京聯合大學招辦主任鮑桂蓮共同為你講解:●截至2020年,北京聯合大學有哪些最新動態?
  • 網友建議整合淮南師範學院、淮南聯合大學辦學資源,官方回應
    「淮南市作為安徽北部重要城市,是否可以將淮南師範學院和淮南聯合大學的辦學資源予以整合,設立新的淮南師範大學。」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留言板提出上述建議。對此,淮南官方回應稱,高職學校併入本科院校存在政策障礙。兩所學校各有不同發展方向、辦學定位和培養特色,均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撐。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 鄭永年教授任首...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現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致辭中介紹了大學的辦學進展和辦學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不能沒有一流的研究院
  • 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打造海南國際化辦學的...
    從2009年《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到20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出臺,再到2015年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將海口、三亞列為沿線戰略支點城市,並提出「擴大相互間留學生規模,開展合作辦學」等要求……在海南設立一家旅遊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謂乘勢而上
  • 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 打造海南國際化辦學...
    日前,在教育部統一部署下,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海大國際旅遊學院)適當增加招生名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赴境外國家和地區留學計劃的學生提供國內就學計劃。  參與此次臨時擴招的還有北京、浙江、廣東等18個省份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海大國際旅遊學院緣何能夠代表海南承擔這一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