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
監獄民警迎來第一個屬於他們的節日
——中國人民警察節!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讓我們重溫一下他們剛強堅毅下的無限柔情,看看在公益路上的那抹藏藍。
我們有時候甚至對於自己的家,都沒有付出過這麼多。
永安監獄 李翠閩
作為永安監獄的一名工作人員,李翠閩常在工作之餘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活動結束後,她始終與曾經幫扶過的對象保持聯繫,被幫扶過的對象也常常會通過微信或電話與她分享他們的近況。
作為一名母親,李翠閩更能深切體會到做母親的不容易。有一名罪犯,由於丈夫患重病,失去了勞動能力,而她的孩子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不服管教,她非常害怕孩子重蹈她的覆轍。
為了讓她安心改造,李翠閩經常與她一起探討如何教育孩子,並以自己的女兒為例,深入分析孩子的心理。李翠閩還親自與她的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變得積極向上。
有時,幫扶對象的請求並不在李翠閩所在單位的範圍之內,但她依然竭盡全力,伸出援手。每到動情之處,李翠閩常常欲語淚先流。「由於我的身體也不是很好,表達能力也不夠強,所以眼淚便成為了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李翠閩笑著說道。
我才付出了一點點,卻得到了這麼多回報。
永安監獄 唐建萍
有這樣一個人,從沒想過與紅蘋果公益結緣,但結緣後,卻再也沒有離開過,她就是永安監獄民警唐建萍,她用愛的光亮照亮了這群特殊孩子的世界。
一次,唐建萍與同事自費去幫扶一個家庭,臨走時為孩子精心挑選了大禮包。由於父母服刑,所以這個孩子一直跟著奶奶生活。
幫扶結束後,在人山人海的車站,當她再一次叮囑孩子一定要好好聽奶奶的話時,孩子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那一跪,跪在了唐建萍的心頭上,她立即將孩子扶起來,拍了拍孩子的肩,最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後來,唐建萍的腦海中曾無數次浮現那個場面。在當志願者的過程中,唐建萍也遇到過質疑和反對,但她從來沒有將這些聲音放在心上。她知道,只要「但行好事」,時間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任何語言都難以詮釋我內心的感受,志願之路並不平坦,但我甘之如飴。
洛江監獄 鄭達榕
「2013年紅蘋果公益還未註冊成立之前,我在警校參加培訓時聽老師講到幫助服刑人員子女的一些公益活動,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我便積極響應,參加了活動。」
這麼多年來,鄭達榕經歷了很多事情,發生了很多變化,但對志願服務的熱情,卻從未改變。
在參加紅蘋果公益組織的幫扶活動中,洛江監獄民警鄭達榕完美地將監獄民警和志願者兩種身份融合在一起,來幫助服刑罪犯和他們的未成年子女。
作為監獄民警,她對服刑罪犯的情況掌握較為全面,通過與罪犯的深度交流,能更好地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了解他們家中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更好地改造,也為他們的子女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這些孩子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以此來減少二代犯罪。
一路走來,困難形形色色,無法避免,鄭達榕並沒有退縮。對於工作,對於公益,她擁有的不只是熱情和激情,更多的是執著和堅持。
只要人人心底都有顆善良的種子,終有一日,它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免受烈日炙烤。
建新醫院 卞定華
在紅蘋果公益的眾多志願者中,有一位退休前任職於福建省建新醫院的志願者,他叫卞定華,他的多才多藝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熱心於各種公益活動,2018-2019年無償獻血28次共40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個人奉獻獎金獎。
在紅蘋果公益組織開展的親情拓展營活動中,總能見到卞定華的身影——他在活動現場擔任主持人。受過專業訓練的他,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當現場人員感到緊張或尷尬時,他總能第一時間機智化解;服刑罪犯以及他們的孩子們,內心都相對敏感,卞定華總能把握好說話的「度」,嚴謹措辭,讓人如沐春風。
作為主持人,他時常看到參加活動的家庭和服刑罪犯深受觸動,淚如雨下。他由衷地感慨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要比普通的思想教育課的改造效果好得多。卞定華希望更多的人和社會團體加入到紅蘋果公益組織,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
我感到很榮幸,能夠利用我的工作去幫助一些別人不能幫助到的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這讓我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龍巖監獄 傅聰
傅聰任職於龍巖監獄教育改造科,2012年入警。2016年,傅聰通過參加紅蘋果公益在龍巖監獄開展的「穿牆引線」活動,成為一名民警志願者。
在一次次的實地入戶走訪中,傅聰親眼目睹了這些兒童的困境:他們普遍比同齡孩子更缺乏自信。因為父親或母親入獄,他們被迫面臨許許多多不該由他們直接面對的難題,例如無人監護、沒有戶口無法完成義務教育等。
「而這些問題,有的不為社會所知,或者即便知道,也無法獲得更多的支持。」傅聰說。
在傅聰看來,紅蘋果公益所做的一切,就是彌補社會目前對這一塊缺失的關注。於是,作為民警志願者,傅聰在幫助這群孩子時格外用心,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得再多一點,能再多幫助一個。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寧德監獄 張瑞富
作為寧德監獄教育科副科長,張瑞富常年在一線工作。他目睹了許多罪犯因一時衝動走上犯罪道路,導致家庭破裂、子女生活沒了著落,進而引發其未成年子女因缺少關愛而被社會不良人員哄騙,重蹈「父」轍,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現象。
看到此般惡性循環,張瑞富痛心疾首之餘,更希望有組織能夠幫助這些罪犯子女,讓他們生活有保障,得到關愛,健康成長,同時也解決罪犯的後顧之憂,更好地促進他們在監獄內積極改造。
「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16年寧德監獄教育援助中心的成立也讓張瑞富長久以來的願望變成現實。
之後,張瑞富作為援助中心主要負責人之一,負責組建了福建省教育援助協會寧德監獄志願者服務隊成員,統籌協調幫扶人員、走訪日程及人員安排、物質資助、與當地政府學校落實幫扶措施等工作,幫助了不少罪犯未成年子女。
幫扶一個孩子,挽救一個孩子,其實就是幫助了一個罪犯,挽救了一個罪犯。
漳州監獄 陳振生
說起陳振生,相信紅蘋果公益的大部分志願者夥伴們都不陌生,他是漳州監獄教育援助中心(紅蘋果公益)的資深志願者,在大家眼裡他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人。
熱心公益的他,對紅蘋果公益長期幫扶的漳州片區服刑罪犯的孩子的名字爛熟於心,常年跋涉下鄉入戶,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心。
「孩子是無罪的。」陳振生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讓心靈受傷的孩子再次感受到愛與溫暖。
他曾幫助過一個在學校期末考前兩天被開除的孩子重返學校參加考試。也許對學校來說,只是多了一個孩子參加了期末考試,可在陳振生看來,這場考試,關乎著這個孩子的未來。
他就是這樣,一次次用真情打動正在走向迷途的孩子,一次次用愛心和努力,來撫平孩子們一道道心靈的傷疤。
李翠閩、唐建萍、鄭達榕、
卞定華、傅聰、張瑞富、陳振生……
他們是人民警察,
守衛萬家燈火,保護一方平安;
他們也是公益活動的志願者,
在付出中感受愛與溫暖。
(省教育援助協會)
往
期
推
薦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警察節 · 柔情 | 走在公益路上的監獄民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