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校友】「拼命三郎」陳招娣

2021-02-21 十中家長學校

陳招娣(1955~2013.04.01),女,浙江杭州人,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排球協會原顧問,中國前女排國手,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立一等功,兩次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杭十中1971年學生。

1972年先後入杭州市業餘體校和北京體院青訓隊進行排球訓練;

1973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青年訓練隊。同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排壇痛失陳招娣;

1974年入選八一排球隊;

1976年被選入國家排球集訓隊;

1977年第2屆「世界盃」女子排球賽第4名;

1978年第8屆世界女排錦標賽第6名,同年奪得第8屆亞洲運動會女排比賽亞軍;

1979年獲第2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

198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81年中國女排重新組建,她被國家體委借調為女排領隊,毅然再次走向了球場;獲第3屆世界盃賽冠軍,這是中國女排首次獲得世界冠軍;國家體委頒發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2年獲第9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和第9屆亞洲運動會女排冠軍;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同年出任「八一」女排副政委;國家體委頒發體育榮譽獎章。

1986年出任國家青年女排主教練後任中國女排教練;

1993年,陳招娣回總政文化體育局工作 ,曾任總政文化體育局局長、總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

2006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2013年4月1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58歲。

1982年獲得世界冠軍後回母校

2006年皕年校慶回母校


200周年校慶上,招娣作報告!

為母校老師籤名留念


和恩師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回母校


十中學子接機


招娣與恩師陳雲彬老師

贈送母校一面親筆題詞的奧運五環旗!


招娣親筆題詞:讓奧運精神代代相傳!

嚴於律已

年輕時落下的老傷沒少折磨這位「斷臂將軍」。陳招娣的腰傷特別嚴重,以致她常常痛得動彈不得,只要天氣變冷,腰部的舊患就會復發。正因為身體不好,陳招娣才沒有繼續在隊伍的第一線奮鬥。「我特別喜歡排球,如果不是因為1998年患直腸癌接受手術,我還會繼續排球教練的生涯。」陳招娣表示。

從1993年起,陳招娣回到總政文化體育局工作,曾任總政文化體育局局長、總政直工部副政委,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她分管軍隊體育工作中的群眾體育工作,就是在軍隊中廣泛開展體育運動和競賽活動。 工作中的陳招娣做到以身作則,她常常和幹事們一起加班工作,曾有過連續忙碌兩天兩夜的紀錄。

雖然工作的內容中甚少涉及中國女排,但是陳招娣對女排的情誼還是有增無減。中國女排在2003年重奪世界冠軍後回到北京,並出席一系列的慶祝活動,雖然陳招娣的腰傷復發,但她還是強忍著舊患的折磨參與了新老女排同聚一堂的電視節目錄製。中國女排回到北京參加中國國際女排邀請賽,陳招娣與其他老女排隊員一起到賽場為中國女排吶喊助威。她表示,自己能夠取得如今的成績,主要得益於「老女排精神」。她回憶了當年陳招娣 剛剛進入國家隊時被主教練袁偉民「修理」的往事。「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大學生比賽,關鍵時刻,我吊球失敗,袁指導在休息時指出我的錯誤並且讓我不能再如此處理球。當時,我不服氣地想:你就看見我沒『吊』死的時候,我『吊』死的時候你怎麼沒看見?我一定再『吊』一個好的給你看看。結果,我再次失敗。比賽後,袁指導把我好好教訓了一頓,我也被訓得心服口服。」陳招娣回憶道。從此以後,她就明白了個性一定要服從集體需要的道理,而當年那個倔強任性的自己,也終於成長為後來的世界冠軍。

首奪世界盃

1981年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的身份,參加了11月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比賽採用單循環制,經過了7輪28場激烈的比賽,1981年11月16日,中國隊以7戰全勝的成績首次奪得世界盃賽冠軍。袁偉民獲「最佳教練獎」,孫晉芳獲「最佳運動員獎」「最佳二傳手獎」「優秀運動員獎」,郎平獲「優秀運動員獎」。

首奪世錦賽

帶著一場負分進入複賽,形勢十分嚴峻。主教練袁偉民果斷起用年輕隊員梁豔、鄭美珠,替下周曉蘭、陳招娣。以3比0輕取古巴,贏得了扭轉戰局的關鍵一役,此後中國女排又以3比0戰勝前蘇聯隊,殺入四強。並最終在與東道主秘魯隊的冠亞軍決戰中以3比0完勝,獲得本屆錦標賽冠軍。

折桂洛杉磯

預賽的最後一場對美國隊的比賽中,中國隊以l比3失利。半決賽中國隊以3比0輕取日本後,中美決戰上中國女排絲毫沒有受到小組賽失利的影響,以3比0完勝對手,取得了「三連冠」。

再奪世界盃

在這次世界大賽中,中、古之戰是世人注目的焦點。賽前雙方均以3比0擊敗了實力雄厚的前蘇聯隊,因此這場比賽可謂本屆比賽的冠軍爭奪戰,最後中國女排以3比1獲勝。鄧若曾獲「優秀教練員獎」;郎平獲「最佳選手獎」及「優秀選手獎」;楊錫蘭獲「最佳二傳獎」及「優秀選手」獎;鄭美珠獲「優秀選手」獎。

榮膺五連冠

當年9月,在前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上,中國女排在極為困難的情形之下出徵,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以8戰8勝的出色戰績,蟬聯冠軍,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獲得「五連冠」的隊伍。在本屆錦標賽上,張蓉芳獲得「最佳教練員獎」,楊錫蘭獲得「最佳運動員獎」和「最佳二傳手獎」,楊曉君獲得「最佳一傳獎」。

晉升少將

2006年7月14日,中央軍委正式批准陳招娣晉升少將軍銜。接過任命換過軍裝,這位從體育界走出來的第一位女將軍露出了甜美的微笑,她說:「如果說奪冠是運動員的執著追求、當將軍是士兵的光榮夢想的話,那麼現在,我真的是美夢成真。不過,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

從運動員到主教練、領隊,從幹事到局長、副部長,陳招娣一路順風順水地走過。


陳招娣手捧少將任命書

不過,陳招娣卻認為,「這主要得益於老女排精神。」25年前作為國家女排主力隊員的陳招娣與隊友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實現奪冠夢想,從而率先實現我國「三大球」零的突破。

身為總政宣傳部副部長的陳招娣少將,關心得最多的還是排球和體育,因為她在部隊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分管文化體育工作。「我真的特別喜歡排球,如果不是因為1988年患直腸癌接受手術,我還會堅持做我的排球教練。」

中國女子排球隊於1981年獲得世界盃冠軍,1982年獲得世錦賽冠軍,1984年又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冠軍,被稱為三連冠。接著,又獲得了1985年世界盃冠軍、1986年世錦賽冠軍,成就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1980年代的中國,正是百廢待興,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三連冠和五連冠的成績,成為那個時代楷模,成為當時的中國人的驕傲。

當時的主教練為袁偉民,主要隊員:孫晉芳、張蓉芳、郎平、陳亞瓊、周曉蘭、楊希、朱玲、曹慧英、陳招娣、周鹿敏、張潔雲、梁豔。

「獨臂將軍」

1978年回八一隊打全國聯賽時,陳招娣左臂橈骨受傷。次年6月,日本日立隊訪華與中國隊在太原較量;招娣在攔網時被隔網而對的奧島圭子扣中受傷部位,導致橈骨斷裂。兩個月後的全運會,陳招娣用繃帶吊住左臂,單臂出戰,自此贏得了「獨臂將軍」的美譽。


「拼命三郎」

之所以說陳招娣是中國女排的「拼命三郎」,是因為她防守出色,技術全面,場上士氣高昂,關鍵時刻能豁得出去。在1981年世界盃中日女排最後決戰中,陳招娣曾在第三局與孫晉芳搶傳一個球的過程中相互碰撞不慎扭傷了腰,雖然如此,她還是堅持拼搏在場上,一次又一次防起對方的進攻。但是越到後面,她的腰就越來越不聽使喚,當時主教練袁偉民並未察覺,只是按照常理將她替換下來。在第四局一路落後的不利情景下她主動要求再度上場,但是由於腰傷難忍讓她依舊力不從心。當中國女排最後拿下比賽捧起第一個世界冠軍時,陳招娣已經痛得站不起來了,最後還是隊友背著她,一起上了領獎臺。

由於罹患癌症,陳招娣在2013年2月份就住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接受治療。2013年4月1日上午,她的病情突然惡化,經搶救無效於下午3時去世。

相關焦點

  • 老女排的「拼命三郎″陳招娣,是真將軍。
    在中國老女排精神裡,不可或缺的必有「拼命三郎」、「獨臂將軍″陳招娣。她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詮釋,她也是一名名符其實的女將軍。賽場上的「拼命三郎」、「獨臂將軍」。2、陳招娣「拼命三郎」美名傳播,是對老女排精神的最好詮釋。
  • 陳招娣:中國女排的「拼命三郎」,頂著腰傷拼出女排首個世界冠軍
    「拼命三郎」 將思緒拉回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第一次捧起了世界冠軍獎盃。 有球迷說,這一屆冠軍是陳招娣用命拼出來的,這位帶著腰傷出戰的杭州妹子是國家隊的支柱,她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拼命三郎」。
  • 中國女排「拼命三郎」,骨灰中有鋼釘的女將軍,她已離開我們7年
    中國女排能取得這麼優秀的成績,離不開那些為國奮鬥的運動員,她們付出了自己的血和汗,還有人付出了自己的健康,4月1日相信很多人記得是愚人節,但是又有多少人記得4月1日是前中國女排隊員、「斷臂將軍」陳招娣的忌日,她已經離開我們7年,離開的時候骨灰中還有為國爭光時候負傷打的鋼釘,接下來讓我們回顧下陳招娣的奮鬥精神,讓大家看看什麼是時代的脊梁民族的魂!
  • 體壇唯一女將軍陳招娣逝世7年,追悼會千人送別,女兒是排球裁判
    70年代初期,當時各項條件遠遠落後的世界先進的中國女排開始組建並徵戰世界大賽,而僅僅幾年之後,中國女排便成功登頂世界之巔,1979年擊敗世界勁旅日本隊登頂亞洲,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賽場,以郎平、張蓉芳、陳招娣、孫晉芳為主力的陣容,第一次率領球隊首奪世界冠軍。隨著新隊員的成長,陳招娣也逐漸成為球隊替補,隨隊首次獲得了世錦賽冠軍。
  • 體壇唯一女將軍陳招娣逝世7年,追悼會千人送別,女兒是排球裁判
    70年代初期,當時各項條件遠遠落後的世界先進的中國女排開始組建並徵戰世界大賽,而僅僅幾年之後,中國女排便成功登頂世界之巔,1979年擊敗世界勁旅日本隊登頂亞洲,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賽場,以郎平、張蓉芳、陳招娣、孫晉芳為主力的陣容,第一次率領球隊首奪世界冠軍。
  • 中國女排5連冠陳招娣:58歲因病離世,骨灰裡卻發現幾枚鋼釘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人物就是女排中的大將-陳招娣。四十年前的女排並沒有現在的炙手可熱,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她們的名字。當時陳招娣所在的女排,第一次代表國家登上世界舞臺並且憑藉自己的實力拿下了「五連冠」,奠定了中國女排在中國體育界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為一支隊伍「中國女排」四個字家喻戶曉,但是陳招娣三個字卻是很少有人聽說過,或許你聽過「拼命三郎」這個外號。
  • 拼命三郎:她帶領中國女排取得世界冠軍,去世後火化留下幾枚鋼釘
    傳奇人生隨著中國的國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金牌被運動員奪取,在眾多項目中,最備受人矚目的莫過於女排,陳招娣在她21歲那年退役,退役後再次選擇了中國女排,她並沒有因為她過人的天賦而驕傲自滿,恰恰相反,她是裡面最努力的那個人,很多喜歡她的球迷都稱她為「拼命三郎」。
  • 「拼命三郎」開門紅
    昨日上午首輪角逐,有「拼命三郎」之稱的浙江老將於幼華執先迎戰首屆冠軍、廣東名將許銀川,兩人以穩健的「飛相對過宮炮」開局後,欲圖出奇制勝的許銀川走出少見的陣式,並數度求戰不肯輕易簡化局面。面對黑棋的挑釁,於幼華再現「拼命三郎」風採,調兵遣將,與對手展開激烈的對攻戰。刻不容緩之際,許銀川走出攻疏於守的緩招,被紅方抓住戰機車炮兵三軍齊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破王城,時隔14年再度戰勝許銀川。
  • 女排五連冠陳招娣,58歲逝世,骨灰中發現數枚鋼釘
    獨臂將軍,獨領風騷上世紀80年代,陳招娣奮鬥的青春,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青春,是整個女排的青春,整個社會的青春。即使那一代人已經老去,亦或者已經不在,但女排精神已然成為國家、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陳招娣,老一輩的女排人物了。
  • 職場裡,「拼命三郎」用英語怎麼說?
    因為他實在是太拼啦,而且業績達標最高,是我們部門的「拼命三郎」。那職場中,該怎麼說某人是「拼命三郎」呢?來看今天的分享吧。-詞義解析-An eager beaver:拼命三郎Beaver是河狸,它們會花很多時間用牙齒啃斷樹枝,搜集材料,並在水上築巢。
  • 中國女排陳招娣:魂隨故裡,歸去來兮!將軍永恆安息!排壇涕泣…
    當年中國女排的10號陳招娣(1955~2013),浙江杭州人。1972年入選北京體育學院青訓隊,隨後開進漳州基地冬訓。1973年她被特招入八一女子排球隊,1976年,成為袁偉民執教的中國女排首批隊員。擔任接應二傳,陳招娣技術全面,攻防出色,比賽敢拼,被譽為「拼命三郎」。
  • 女排功臣陳招娣:58歲逝世,直到火化家人才發現她體內數枚鋼釘
    大家對這位在國際排球場上曾取得過五連冠佳績的老將女排運動員的第一印象便是「拼命三郎」。她曾經的隊員回憶起陳招娣,總不忘提起一件事,陳招娣即便是對於一些明知道接不到地球,也會拼盡全力地進行嘗試,不放過任何一次可能扣殺對手的機會。
  • 陳招娣將軍墓:58歲因病早逝,觸動郎平出山,一年後葬於故鄉
    得到這一殊榮的背後,是包括陳招娣將軍在內所有的女排成員日以繼夜的訓練,用她們整個青春為代價去換來的,她們背後所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與汗水,對於所有運動員而言,傲人成績的背後往往是一身傷痛,中國女排亦是如此。而在令人為之動容,以頑強拼搏著稱的中國女排之中,陳招娣將軍的嚴於律己亦是數一數二的。
  • 陳招娣將軍墓現狀58歲因病早逝,觸動郎平出山,一年後葬於故鄉
    這便是陳招娣將軍墓的現狀,她58歲因病早逝,與世長辭,她的去世觸動昔日隊友郎平出山,重整舊山河再出發,如她所願去世一年之後葬於故鄉。 陳招娣將軍的一生完美的闡述了什麼叫做「鐵打的女人」!
  • 老女排獨臂英雄陳招娣去世深深震動郎平,堅定執教中國女排決心!
    二傳孫晉芳,接應陳招娣等人也有自己的絕活。本人重點介紹郎平曾經的室友陳招娣,即中國女排第一代強力接應。1955年出生的陳招娣比郎平大5歲,算是郎平的大師姐。陳招娣是中國女排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團隊中的核心隊員,為中國女排1979年首獲亞洲冠軍,1981年首獲世界盃冠軍,1982年首獲世錦賽冠軍和亞運會冠軍做出了重要貢獻。
  • 黨建評:勇做決戰決勝的「拼命三郎」
    當前,全黨全國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全面吹響,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特別是駐村扶貧幹部,個個都應勇做決戰決勝的「拼命三郎」,用頑強拼搏的勁頭和敢打硬仗的作風,去戰勝前進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問題和風險挑戰,奮力譜寫一曲又一曲全面小康的「時代讚歌」。
  • 邀請丨昆十中過百歲生日啦!邀你「網」見十中,「雲」賀盛典~
    廣大海內外校友、社會賢達、各界朋友將「雲」聚十中,共襄盛典。「2」(10的2次方)——首先代表昆十中求實、白塔兩個校區一校兩翼;其次代表昆十中公、民辦兩種性質的教育和初、高中協調發展;還代表著昆十中國內和國際教育的齊頭並進,更代表著更高、更強的辦學追求和十中人美美與共的精神氣質。
  • 老女排功勳多受疾病困擾 孫晉芳患癌陳招娣去世
    陳招娣少將已去世  中國女排五連冠功勳球員裡,最早患上重病的是接應二傳、主力陳招娣,1998年她就被診斷出患有直腸癌並接受了手術。作為老女排的第一批隊員、陳招娣有著「拼命三郎」的稱號,1981年那場決賽,打完後,陳招娣都是被人扶著領獎的。  2006年陳招娣晉升少將,成為中國體育界在軍隊第一位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女軍人。
  • 奮戰一線的「拼命三郎」
    今年35歲的綦江區公安局政治處民警李文軍和同事們一起堅守在抗洪搶險一線,爭分奪秒排危除險、搶運物資、解救群眾、維護穩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被同事們稱為抗洪搶險一線的「拼命三郎」。聽著李文軍沙啞的聲音,看著他通紅的雙眼和磨出血泡的雙手,一起戰鬥的同事們都給李文軍豎起大拇指,稱他是「拼命三郎」。記者了解到,李文軍10年前從故鄉甘肅來到重慶綦江,紮根警營,奉獻青春,逐漸成長為單位的業務骨幹,先後榮獲個人嘉獎3次、個人三等功1次及「優秀共產黨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