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跑個分?用魯大師跑分軟體做性能測試,隨隨便便就是數十萬的高分,聽著很動心,但真的準確嗎。
近年來,隨著電腦產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用戶開始追求硬體的性能表現。其中最明顯的變化無異於:過去電腦只分兩種,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而現在光筆記本電腦就分為輕薄本、遊戲本、商務本、輕薄遊戲本……不同的產品定位決定其性能表現的不同。那麼如何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最強搭配呢?很多網友通常會在亮機的第一時間選擇通過性能跑分軟體來甄別。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打算對電腦做性能測試時,會選擇哪類測試軟體呢?我們翻看了眾多電商平臺的用戶評價、產品體驗,發現大家提到最多的跑分軟體是魯大師。說實話,個人是不反感這樣一款個人電腦系統工具的。畢竟它能夠為我們提供更直觀的綜合表現以及各項硬體的性能表現,另外相較某些專業測試軟體,動輒數萬+的成績也足夠震撼。
可當我們查閱相關性能標準是否擁有足夠可信度時,網友是這樣說的:「魯大師?娛樂大師吧」、「昨天顯卡跑分兩萬三,今天才一千,還能這樣?」。事實證明,雖然魯大師的跑分成績更直觀,功能更豐富,但簡單好用的魯大師同樣問題不斷,甚至部分時候,輕薄本和遊戲本的跑分一致,所涉及的跑分數據缺乏專業性。
同一電腦:魯大師可以給你跑出N種分數
通常情況下,為了檢驗自己跑分成績成績的真實性,很多網友都會選擇第二次跑分,但如果你選擇的是魯大師,很有可能兩次跑分的成績差出「十萬八千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自這款軟體的自身弊端。在這裡我們拿筆記本舉例:現在的筆記本在顯卡方面都是集顯+獨顯,然後是使用魯大師測試時,有時會因為特殊原因導致魯大師使用集顯跑分,這時的顯卡分數就會很低,而其他三項分數則正常。
此外,還有網友發現:我的電腦能跑十萬分,為什麼玩個遊戲還是會很卡。這裡要提到的是魯大師在過去很長一頓時間裡沿用老舊的測試程序,僅憑某一單項成績判斷產品的性能高低。例如前段時間被網友詬病的拼多多遊戲整機。平臺上採用伺服器處理器(洋垃圾)的電腦基本上都擁有N多核心、N多線程。而依據核心數等為判斷依據的跑分成績勢必會非常高,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不少電腦小白被騙,真實性能表現也就差強人意了。
自動檢測功能加持,電腦受拖累變慢
安裝魯大師後,你是否有這樣經歷,偶爾發現電腦變卡了?因為魯大師是默認開機自啟的,同時,軟體默認開啟自檢功能。當我們在滿載或者高負載的情況下運行程序時,各項硬體會發熱(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而為了在「規定」的安全範圍內運行,魯大師的自檢功能會幹涉硬體的運行,令其主動降頻,以便降低溫度,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原本流暢的電腦突然變得卡頓。
不僅如此,在我們安裝魯大師之後,總是在後臺運行的它會自作聰明的頻繁替你自檢,包括檢測垃圾文件、升級補丁、軟體管理等。而這類舉動都會佔用大量的內存資源。對於本就內存不足的電腦來說,這是災難性的。
秀配置常遇尷尬,硬體無法識別
一目了然的硬體配置介紹是我認為魯大師最值得稱讚的一大亮點,當有人想要與好友分享或對比電腦配置時,通常會直接甩一張魯大師【電腦概覽】圖,既簡潔又明了。但如果你是自己攢機,且所選的配件絕大多數均為剛剛上線發布,那麼很多可能因此而撲街。當然,我們可以通過軟體更新的方式進行結果,不過還是要有硬體信息與實際配置不符合的心理準備,畢竟魯大師很「娛樂」。
專業測試軟體一覽
那麼有沒有什麼更具專業性的測試軟體呢?其實是有的,雖然沒有魯大師這麼高的集成度,但如果是與好友分享、或進行分數比較,下面這些軟體更具說服力。
CPU-Z
這款軟體其實不用多少,相信很多網友都聽過它的大名,作為一款專門用來檢測處理器型號以及技術規範的測試軟體,CPU-Z涵蓋了所搭載處理器的大部分信息,同時,這款軟體還支持處理器核心性能檢測。哪怕是硬體產品的生產年份,通過CPU-Z同樣可以清晰準確地看到。
GPU-Z
如果說CPU-Z是專門用來檢測處理器的檢測工具,那麼顧名思義,另一款名為GPU-Z的軟體則是主要用來查詢GPU信息的工具。這類軟體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詳細。相較於某些配置查看軟體,GPU-Z可以清晰地查閱所搭載顯卡的各項規格參數。另外,這款軟體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檢測出我們購買的顯卡是否是假的。
AIDA64
除上述兩款測試軟體外,在我們日常對電腦配件等進行查閱檢測時,還會用到另一款和魯大師「同源」的檢測軟體——AIDA64。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熟悉的魯大師、電腦管家等軟體,在硬體檢測方面,很大程度上靈感來自於AIDA64。不誇張的說,一款電腦,只要是你想要了解的信息,自AIDA64上幾乎都可以找到。而且還自帶檢測功能,包括處理器、內存、磁碟在內的硬體性能以及顯示器的壞點檢測等,十分便捷。
綜上,跑分不專業,檢測業餘的娛樂大師,動輒10W+的高分很大程度上會給小白用戶造成一定的判斷誤區,盲目的相信高分即高性能的真香定律。這裡並非建議大家不再使用魯大師,畢竟這樣一款集成眾多功能,簡單明了的個人電腦系統工具對於很多電腦萌新來說足夠直觀。
我要說的是,如果你真的打算通過跑分軟體衡量一款電腦的好壞,不妨嘗試下CPU-Z、GPU-Z、ADIA64、3DMark等軟體,這類軟體能夠我們提供更加專業的測試成績,讓我們做到最低嗎的心裡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