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3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案例
李某(女,13歲)自幼父母離異,與父親一起生活。2016年7月,李某來北京探望母親期間,母親返鄉送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上學,留下李某與繼父黃某獨處。8月某日下午,李某躺床上玩手機,黃某見只有李某一個人,便心生歹念,對其猥褻。2016年11月,北京市門頭溝區人民檢察院對黃某以涉嫌猥褻兒童罪提起公訴,法院以黃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此案發生後,李某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嚴重傷害,變得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同時,案件的發生給這個重組後的家庭帶來了難以補救的裂痕和經濟困難,被告人黃某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服刑後家庭的重擔完全落在李某母親的身上,生活困難。雖然門頭溝檢察院對李某進行了司法救助,但整個家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如何預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
學生:
要提高識別意識,遇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要勇敢說「不」,即便是親人,也不可以隨便碰觸自己的隱私部位。
遇到陌生人搭訕,一定要當場拒絕,打消對方的念頭;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飲料或者食品,更不要隨便說出自己的信息。
上下學路上不走偏僻小路,與小夥伴結伴而行;可以學習幾招簡單而實用的防身術,提高自我保護的有效性。
家長:
不要讓孩子與異性單獨呆在密閉的空間,熟悉的異性也儘量避免。
父母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背心褲衩遮蓋住的部位,就是不能讓人隨便摸、隨便看的地方。
適當幫助孩子對交往的朋友進行「過濾」,防止交友不慎。
學校:
學校應當增設「未成年人自我保護」「防範性侵害」「遇到侵害如何做」等法治教育課程,幫助未成年人樹立安全意識與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遭遇了性侵害,應該怎麼辦?
學生:
該求救時要呼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大聲呼救,或者做一些異常的動作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在較為偏僻的地方,要儘可能的拖延時間,將其帶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機智脫身;一旦脫身,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及時報警。
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不要害怕侵害者的要挾、訛詐、報復,更不要因為羞恥心而加以隱瞞,要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讓侵害者受到法律的制裁,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家長:
要注意保存證據,並第一時間報警。
儘可能保持孩子身體受傷原貌,方便警察取證。
安撫孩子,向其了解事實真相的同時,更要注意保護其隱私;必要的時候,可以帶領孩子接受心理輔導,幫助其回歸正常生活。
學校:
注意保護被侵害未成年人的隱私。
對被侵害未成年人多關心,必要時對其心理疏導,幫助其重新融入到集體中。
小編提醒:如若遇到"壞蜀黍"不合理的要求,未成年人要敢於說不!受到暴力行為要告知家長。
本期在線學習
防範性侵,保護未成年人,家長應該怎麼做?
1、注意保存證據,並第一時間報警;
2、安撫孩子,必要的時候,可以帶領孩子接受心理輔導;
3、儘可能保持孩子身體受傷原貌,方便警察取證
(內容來源於網絡)
原標題:《律言不諱 | 預防未成年人性侵,我們可以這麼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