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

2020-12-22 每日甘肅

我省四位書法家做客金城書法沙龍

楹聯文化彰顯漢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

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汪志剛書寫對聯

每日甘肅網1月13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楹聯是中國文化的獨特產物,是漢語言對句藝術、民俗文化、書法藝術與製作技藝四大要素相結合的產物。1月12日下午,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蘭州思誠教育培訓學校、蘭州廣播電視臺楊婷工作室共同承辦的《金城書法沙龍》在百安概念影城舉辦。

此次活動邀請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蘭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汪志剛,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市書法家協會安寧區分會主席高立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郎照玉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淑燕,四位書法家以中國楹聯文化為主題開始了一段文化之旅。

楹聯的起源是如何來的呢?李淑燕的講解非常全面,「聯的楹有門柱子意,是寫在紙、布、或者竹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的由來主要與古時候的桃符有關。相傳桃木有闢邪的作用,到周朝時人們便把寫有神荼、鬱壘名字的桃符懸掛在門上。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後蜀主孟昶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句子,相傳這是最早的楹聯。」

「楹聯文化沿變至今,創作內容非常廣泛,可長可短,字數對等,詞性相對,句式統一等,橫批是對主題的濃縮,楹聯跟普通的書法創作還是有區別的,楹聯創作更加普適性,不刻意求標新立異」,汪志剛道出了自己的觀點。

隨後,高立棟和朗照玉都從自身創作的角度闡述了楹聯與書法、楹聯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等方面的知識。在他們看來,楹聯濃縮了漢語言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魅力,讓現場觀眾對楹聯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活動現場,四位書法家即興書寫了對聯,並以抽獎的形式贈送給60位幸運觀眾,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高宏梅 實習生石穎文/圖

相關焦點

  • 卓然做客「金城文化沙龍」弘揚古琴文化
    原標題:卓然做客「金城文化沙龍」弘揚古琴文化
  • 童定家21日做客《金城文化沙龍》講述中國傳拓的古與今
    童定家21日做客《金城文化沙龍》講述中國傳拓的古與今  中國甘肅網11月19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 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做客金城文化沙龍
    12 月 19 日,最新一期的金城文化沙龍在蘭州十四中音樂廳與觀眾們見面了,本場活動邀請的是青年古琴演奏家卓然,他在現場與蘭州廣大古琴愛好者面對面,暢談古琴的學習與傳承,聆聽古琴的天籟之音,感知古琴的獨特魅力。
  • 聯詠瀏陽河——全國楹聯書法名家聯墨邀請展之二
    楹聯作品;由湖南楹聯家協會、長沙市楹聯家協會、瀏陽市楹聯學會組織楹聯家撰寫楹聯150副;聯墨作品;由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特邀150名全國書法名家(含中國書協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各地書協負責人及創作骨幹、高校書法教授、國展獲獎書家等)創作楹聯書法作品。
  • 中國文化人物《書法名人匯》——書法家王奪
    王奪,字夢修,齋署燕泃草堂,北京平谷人,職業書法家,《中國書道網》總編,燕山文藝論壇理事。王奪多年臨池不輟,致力於中國書法的繼承和發展,初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深的社會各界的讚許好評,其書具晉法之氣象正大,雄秀考究,情容筆墨,神採動人。其諸體兼修,尤以隸書,行書見長。
  • 牛轉乾坤春聯書法展--------趙 勇(篇)||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
    對聯是漢字語言文學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如果沒有對聯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書法藝術寶庫中的蘊藏也就不會如此豐彩多姿。對聯與書法是獨特的兩朵民族之花,是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的藝術瑰寶。「詩家清景在新春」,廣大楹聯作者,以及書法家、書法愛好者朋友們,在鼠年已去牛年到來之際,拿起你手中筆,「新吟便是有聲畫」,寫出深受人民喜愛的當代經典春聯來。
  • 馬國強書法亮相中國文化創意沙龍受關注
    禪意書畫網訊(文清):2018年7月7日,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主辦,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策智專家委員會、華影文化研究院聯合承辦的「第195期萬賢會沙龍暨首屆中國文化創意沙龍」在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路185號華影會舉行,七十餘位文化領域的有關人士出席了沙龍活動。
  • 白銀市書法家張慧中當選甘肅省第五屆書協副主席
    我市書法家張慧中當選甘肅省第五屆書協副主席每日甘肅網7月10日訊據白銀日報報導(記者施耀花)7月8日,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我市書法家張慧中當選為副主席。張慧中曾任甘肅省書協第三屆副主席兼創作委員會主任,第四屆書協副主席兼楷書委員會主任,此次為其「三連任」省書協副主席。張慧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敦煌尚書院主講,陝西師大文學院特聘研究員,原中紀委監察部清風書畫協會會員,《書法與國學》特邀主編,素慈公益基金聯合倡議人。
  • 張曉燕書法作品選 || 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網絡展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甘肅省書法家協會第四屆行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定西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通渭縣文聯副主席、通渭縣美術家協會主席、通渭縣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甘肅通渭書畫院院長。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首屆「西狹頌」全國書法大展、第七屆全國書法新人新作展、第四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四屆青年書法篆刻展、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全國書畫小品展、中華龍文化全國書法大展、「驪靬」杯書法藝術驕子。
  • 甘肅省著名書法家張富奎藝術簡歷與書法欣賞
    張富奎(筆名:黃河兒女),男,漢,生於1958.8,中共黨員,榆中縣青城人,原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原巡視員。現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是中華詩詞學會、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 書法|用毛筆書寫古詩,用翰墨傳承文化,書法家張首文作品欣賞
    用毛筆書寫古詩,用翰墨傳承文化用毛筆書寫古詩,用翰墨傳承文化,青年書法家張首文一邊誦讀經典古詩詞,一邊進行書法創作,請欣賞:韓愈詩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行者。漢語言文學畢業。以弘揚中國儒學為己任,文化公益志願者。幼承家訓,九歲習詩書,常習武弄劍,初習唐楷,勤慕不絕。曾立「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之志。常有保家衛國之想。2005年受遼寧師範大學教授齊作聲先生指導,始深入學習研究二王書法!
  • 牛轉乾坤春聯書法展--------王佔康(篇)||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
    對聯是漢字語言文學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如果沒有對聯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書法藝術寶庫中的蘊藏也就不會如此豐彩多姿。對聯與書法是獨特的兩朵民族之花,是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的藝術瑰寶。     「詩家清景在新春」,廣大楹聯作者,以及書法家、書法愛好者朋友們,在鼠年已去牛年到來之際,拿起你手中筆,「新吟便是有聲畫」,寫出深受人民喜愛的當代經典春聯來。相信最美的春聯,必然是「我手寫我心」的春聯。自己的書法、自選或自擬的春聯內容,更能折射出自身文化的內涵,也更能在小小的春聯形式中,體現出個人或家庭獨具魅力的精神嚮往與價值追求。
  • 女書法家張芳書法創作成績驕人,網友:她的書法發展空間無限
    在女書法家中,她在書法藝術上入道雖說時間不是很長,但在書法藝術上的進步是突飛猛進,自2006年以來,曾在全國和省市書法大賽中獲獎頻頻,有專家說:「她在書法藝術持續發展空間很大。」她就是女書法家張芳,2016年進入中國當代50位著名女書法家人氣榜。
  • 中電科黨建工作部、野草詩社、中國電子書協聯合組織書法家送文化...
    導語: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它深深地植入到了本民族的血脈之中。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國電科47所作為黨和國家掌握的戰略團隊,有著優良的文化傳統,所黨委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堅持四個自信,繼承和發揚凝聚民族智慧的中華傳統文化。
  • 中國當代50位著名女書法家人氣榜
    、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甘肅省文史館館員,甘肅改琴書法教育獎勵基金會理事長,並獲「甘肅省優秀專家」,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文藝突出貢獻獎」,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 湖城夜話 夏金城:書法家要服務於人民群眾
    書法家要服務於人民群眾與衡水著名書法家夏金城談書法藝術(上)圖為衡水著名書法家夏金城先生
  • 楹聯文化的入門與傳承(序)
    沒有哪一種應用文像對聯那樣強調藝術性,也沒有哪一種應用文像對聯那樣涉及如此多的文化內涵。它是一種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學形式的、藝術化的應用文,是一種飽含著漢語漢民族諸多文化特質,非常符合漢民族審美心理的應用文,是一種應用範圍極廣的應用文。王克銘經過自己多年的勤奮努力和深入系統的自學,不僅掌握了楹聯的基本藝術原理,還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楹聯技巧,創作楹聯作品。
  • 書齋廟堂 | 鮑賢倫楹聯書法
    書齋廟堂——讀鮑賢倫老師楹聯書法文/柳青凱喜歡讀古人的楹聯,因為裡面儘是舊時文人精神世界的氣宇軒昂。想像中的古時候,每一個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必然有一處重要的庭堂,庭堂正中必然要掛上一副對聯。聯語或為廟堂,或為山林,關心的是家國,或是湖山。古人入世為江山社稷,出世則心系溪山林泉。喜歡古代的文人們,他們高邁的生活,他們位於心中至高地位的書齋廟堂。當代書法家寫楹聯,最符合我對古人書齋廟堂想像的,當然是我的老師鮑賢倫先生了。
  • 劉朝輝書法作品選||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系列網絡展
    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秘書長。廊坊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霸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楹聯學會傳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河北美院特聘教授。苗培紅書法專項研修班助教。
  • 文化臨汾:俊秀書法傳槐鄉——寫在槐鄉女書法家張俊書展之際
    已故書法家張一先生之女、槐鄉女書法家張俊對熱愛鄉土文化的我來說,有緣投其門下是一種榮幸,又能為其樹碑立傳更是一種驕傲。但縣政協考慮到書法家張一生前曾任省文物局副局長,符合當下文化帶動旅遊的大趨勢,希望我給張俊的書法展提前寫個評論或通訊報導,無形之中讓我感到緣分的升華又一次降臨到現實當中,所以就與縣政協負責展覽的鄭亞明老師及張俊等一些文友,共同參與選稿定展籌備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