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句古老中華名言,被驗證了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具有兩百年多年歷史的美國,其本土經歷過三場規模浩大的戰爭。
美國的國會和白宮被付之一炬,並不是好萊塢電影中的某個段落,也不是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這是二百年前1814年美國經歷過的真實事件。
那麼為何大家對此印象甚少,這段歷史又鮮為人知呢?
主要這段歷史被某種原因,刻意的降低了關注度有關係,可即便是刻意的低調,不可否認的,歷史上肯定有這場戰爭的意義。它讓美國最終真正意義上脫離了英國獨立,同時也激發了一位音樂家,寫下了星條旗之歌,也後來成為了美國的國歌!
它被後世歷史學家冠名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
美國的國會和白宮被誰焚燒一空,需要重建?
可能有些讀者已經知道了,是當時的世界霸主,也是剛剛在滑鐵盧打敗了拿破崙的英國人,但英國人為何佔領了美國的當時的首都華盛頓後,卻又最後被迫與美國和談,難道當時的英國也無法戰勝美國,讓美國繼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一如加拿大一樣,其實這裡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要探討起來,估計要寫萬字以上,所以暫時擱下不說。我們先說一下,被可以掩埋在歷史中的奇薩比克戰役,
奇薩比克戰役,是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中其中一場戰役,下文我們會簡要地說介紹一下美國的第二次獨立戰爭。
奇薩比克戰役雖然規模不大,戰果對於英國眾多戰爭來說,都不算輝煌,或者是不值得一提,最後還以攻堅不成,撤兵為結束。
但它最讓英國人稱道和顯擺,讓美國人無奈地接受現實的,就是英國指揮官羅伯特·羅斯,率領精銳的英國軍團,徹底擊敗了由數千美國民兵和數百名海軍精銳組建華盛頓守護部隊,由於敵我的懸殊,還有在戰鬥經驗裝備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美國準將巴尼被消滅。
聽到這個消息後,當時的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撤離,而英國人在浩浩蕩蕩地進入華盛頓以後,做了一件讓這場戰役名流青史的一個舉動,就算為報復美國在加拿大的暴行,打擊美國人民抵抗的士氣,將華盛頓最重要的幾個標誌焚燒一空,包括了美國前白宮,美國前國會大廈,停靠在港灣的戰艦和造船廠,而只有一棟公共建築倖免遇難,因為當時準備用大炮轟這圖書館的時候,由一位熱心的人士,站了出來,譴責英國軍隊的暴行,並且說圖書館是人類的共同瑰寶,才讓這棟建築倖免遇難。
但是不要以為面對數千的美國民兵和海軍陸戰隊,英國人為此會付出巨大代價,其實英國戰勝美國首都守軍,才僅僅付出了300人傷亡的代價,卻獲得如此輝煌的戰果,更重要的它成為了歷史以來,唯一的一次美國首都被外國入侵成功地事件。
可是後來結果卻事與願違,本來想藉此打擊美國人,要美國人臣服的焚燒首都行為,卻反而激起了美國人憤慨,導致美國人團結了起來,最後在奪取麥克亨利要塞時,英軍面對美國人民堅強的戰鬥意志,用了許多辦法,都無法攻陷此要塞,在其他原因的配合下,英軍選擇了撤退。美國的一位詩人兼律師,也由此感嘆,將麥克亨利要塞寫成了詩歌,最後成為了美國國歌,星條旗歌!
美國為何引發第二次獨立戰爭,最終結果如何?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與其說是獨立戰爭,不如說是對加拿大領土侵略戰爭,其引發的原因就是當時已經宣布獨立的美國,在和當時英屬的加拿大領土邊界上,有許多不清不楚的地方,這樣導致了雙方一直有摩擦。
美國見英國此時正全副精力地投入到歐洲稱霸中,就打起了加拿大的小主意,美國對英國提出了三個譴責,雖然這些理由非常的勉強,但是卻因此引起了雙方你來我往的口水戰,並且在邊界的周邊產生了許多不愉快,當然很多是可以被人製造出來的。可是英國此時正和拿破崙在相持階段,相互之間還沒決出勝負,也不想節外生枝,一直讓加拿大方保持克制,以免導致分散了兵力,多線作戰。
美國正是看中了這點,趁著英國無暇顧及,悍然地發動了對加拿大的入侵之戰,可是當時美國在戰略和準備上卻顯得非常的菜,反而是加拿大的民兵展現出了強悍一幕,戰爭初期美國盡佔優勢,可是因為是多線同時發動,距離太遠,信息和交通也不方便和靈活,最後美國雖然得到了五大湖的實際戰略控制權,可是聲勢浩大的戰爭卻被加拿大民兵和英國守備部隊,節節抵抗中撈到的好處不多。
不久後英國終於取得了對法國決定性的勝利,滑鐵盧之戰,囚禁了法國的皇帝拿破崙,此時英國馬不停蹄地奔赴加拿大,聯合在加拿大的守軍和民兵,對美國侵略者進行反擊,不過此時的英軍又再一次在美國本土,遭到了美國民兵和美軍的抵抗,最後雙方誰也沒辦法把誰打倒,即便是全副武裝的英軍成功的佔領了華盛頓,也無濟於事。
最後雙方還是進入了和談階段,和談的結果讓美國最終獲得了英國的肯定,同時也和加拿大劃分了邊界,此戰英國說自己勝利了,美國也說自己勝利了。最終劃上了句號。
此戰前後經歷了3年多時間,在1812年開始,到1815年結束。而其中最大的作戰力量,竟然是民兵,對其實這場戰爭可以說是英屬加拿大民兵與美國民兵的較量,而這裡特別有閃光點的是,許多原住民為了自己領地和部落的,紛紛投入進去,其貢獻是頗大的,不過戰後雙方卻都對其食言。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的影響
這場美國首先發起,最後被英國打得和談的戰爭,最終影響如下:
第一:確定了美國的獨立,英國再也無法控制權美國。
第二:確定了加拿大後來的領土,誕生了團結一致的加拿大聯邦
第三:讓美國認識到自己不足,誕生了軍事理論學院,同時開始重視發展經濟。
第四:讓原住民和美國產生了矛盾,隨後美國吞併了原住民的地區,誕生了佛羅裡達州。
不過這場美洲四方勢力參與戰爭,最後是英國感覺就是個小戰役,還打下了首府,不過不失,加拿大也沒受到很大影響,美國還討要到了些好處,最無奈的是美洲的原住民。
歷史硝煙散去,從這號稱是獨立戰爭的侵略戰爭中,我們可以發現,西方列強的本質不過是為自身利益而進行掠奪的資本主義壟斷集團,為此我們更應該吸取美洲原住民的教訓,努力讓增強實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每一份力量,守護中華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