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山東這三件"寶貝"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來看背後故事

2021-03-02 濟南時報

10月9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正式啟動,山東博物館成為參加節目的九大博物館之一。自從那時起,山東博物館的21萬餘件文物就受到了觀眾無數次的點名。銀雀山漢簡,九旒冕,亞醜鉞,紅陶獸形壺,魯國大玉璧……這些齊魯瑰寶們究竟哪三件能登上央視的舞臺,也成為觀眾討論最激烈的話題。昨天從山東博物館傳來消息,即將登上《國家寶藏》第二季的這三件文物「明星」終於定下來了!它們是:

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漢簡

明衍聖公朝服

戰國銅餐具

它們再現了運籌帷幄的智慧,彰顯了儀禮之邦的傳承,呈現了鐘鳴鼎食之盛況,它們將在《國家寶藏》的舞臺上演繹怎樣的前世今生的故事?

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這件寶貝頗具齊魯風韻,即使被埋葬千年,但它智慧的光芒仍衝破了一切藩籬,璀璨奪目,它就是銀雀山《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

這是於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的竹簡,其中包括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不但解決了歷史上關於孫武和孫臏是否為同一人的千古懸案,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理論著作,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說起來,這個千古懸案非常有意思。現存《孫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誰?這是有爭論的,司馬遷在《史記》卷六五《孫武吳起列傳》上說:「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即今山東東阿、陽穀、鄄城一帶)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之子孫也。……世傳其兵法。」司馬遷講得很清楚,孫武和孫臏都確有其人,孫武生在春秋末期,孫臏生於戰國,兩人先後相去100多年,都各有兵法傳世。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上也有《吳孫子》和《齊孫子》的記載,但《隋書·經籍志》卻不見著錄。後來有人因此提出了異議,認為《孫子兵法》並不是孫武的著作,而是後人的偽託。有人更認為不僅《孫子兵法》是後人偽託,就是對孫武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否存在,也持否定的態度。《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同時被發現,對於解決長期以來存在著的關於這兩部書的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提供了關鍵性的材料。

赤羅衣

赤羅裳


這件寶貝上沐聖恩、下承祖澤,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傳承延續,它就是明衍聖公朝服。孔府也稱衍聖公府,是孔子嫡長子孫的官署和私邸,是一座典型的中國貴族門戶之家,號稱「天下第一人家」。歷史上每次改朝換代後,前朝的服飾都會被毀掉,不再穿用或收藏,但因孔府世襲罔替和特殊的貴族地位,得以保存大量的元明以來的服飾實物,尤其以明清衣冠為多,幾乎涵蓋了明清服飾的各個類別。

朝服是在比較隆重的大朝會或儀式中穿著的服飾。明代文武官員在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頒降開讀詔赦、進表、傳制時穿朝服,外任官只在三大節、拜牌及迎詔時用朝服。

明代官員朝服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形制,戴進賢冠、穿赤羅衣、裳、白紗中單、蔽膝、革帶、大帶、玉佩、大綬、襪、履等。

梁冠

這一次亮相《國家寶藏》第二季的是一套完整朝服,其中梁冠高由銅絲、紗質等材料製成,頂上有自前而後五道皮質的橫梁,還裝飾有金質的簪花、雙鳳。另外還包括赤羅衣、赤羅裳、中單、夫子履等。

中單

夫子履

 

戰國銅餐具

觥籌交錯,人聲鼎沸,一切都湮沒於歷史深處,唯有這件寶貝在靜靜訴說積澱千年的故事,它就是戰國銅餐具。這是在戰國時期出土的一套銅餐具,分別由耳杯、小碟、盤、盒、碗等組成。這一套銅餐具按照大小依次疊放整齊後可全部裝入銅壺之中,說明當時就已經有分餐制了。這套銅餐具設計精巧,製作精緻,表現出戰國時期齊國手工業的發達興盛。

這套戰國銅餐具出土於上世紀90年代。1991年冬,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臨淄區永流鄉張家莊村東發掘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雖然墓葬槨室被盜,但位於墓室內的陪葬坑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青銅禮器和生活用具。

器物坑呈長方形,內有木質的器物箱,隨葬器物均放於箱內,器類有銅鼎、豆、壺、盤、匜等禮器;盆、鏟、盒、餐具、鏡等生活用具;刻刀、削、鋸等工具;還有骨梳、簪等器類。其中出土最精美的是一組由多達60件組成的銅組合餐具,分別由耳杯、小碟、盤、盒、碗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殼,共達60件,從配套的10個耳杯和10個小碟看,當時已經盛行10人之宴了,而這一傳統至今仍在盛行。

追根溯源,10人為宴的風俗大概屬於齊國、齊地由來以久的習俗。這套銅餐具的出土,不僅反映了當時齊國工匠的高超技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齊國的繁榮和興盛。根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齊國非常強盛,春秋稱霸,戰國爭雄,經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當時的縱橫家蘇秦描述戰國時期的齊國都城:「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可見臨淄在戰國時期已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東方最大最繁榮的城市,齊地的人民也因「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經常聚首宴飲了。

歷史悠久的山東

一下子有三件寶貝亮相《國家寶藏》

還真是讓人按捺不住地自豪

在這樣高大上的節目中

透過文物解讀歷史

何其幸哉!

另外,除了山東博物館的三件國寶,故宮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也將分別有三件國寶亮相。

12月9日起每周日晚黃金時間

跟隨央視綜藝頻道《國家寶藏》

一起開啟國寶之旅吧!

---END---

記者:錢歡青

編輯:高瑩 校對:張然

相關焦點

  • 三件河南文物將亮相《國家寶藏》 有哪些看點?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第一期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播出,國寶守護人靳東、張子楓、馮小剛為大家呈現了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在這季節目中,代表3300年殷墟文化傳承的殷墟博物館也將亮相,會拿出哪三件國寶呢?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殷墟博物館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首期呈現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觀眾再次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深深折服。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陶三通(均為記者 聶冬晗 攝)  「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 三星堆3件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
    本報訊(成博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12月4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發布本季節目亮相文物名單,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一號青銅神樹從眾多精美文物中脫穎而出,將在節目中與全國觀眾見面。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上線喜馬拉雅
    本季『國家寶藏』將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作出回答。」《國家寶藏(第三季)》的「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說。 近日,《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在喜馬拉雅上線。《國家寶藏(第三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於2020年12月6日起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音頻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授權喜馬拉雅獨家播出。
  • 《國家寶藏》第三季首發陣容上熱搜,三星堆三件文物值得一看
    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不用打飛的奔赴全國各地,12月6日即將開播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攜手包括三星堆在內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更有超強陣容講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故事。
  • 《國家寶藏》第二季正式啟動!
    歷經半年多的探索磨礪,備受期待的《國家寶藏》第二季正式啟動!《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儀式總覽10月9日,《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儀式在故宮博物院暢音閣成功舉行。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黨組書記慎海雄在「《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一如既往持續打造精品力作,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魅力,展現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經過半年多的打造,《國家寶藏》第二季即將揭幕。
  • 《國家寶藏》第3季來了!
    暌違電視屏幕多時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來了!《國家寶藏》第1季2017年12月開始播出。2018年底,第2季繼續火爆螢屏。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再次集結在央視螢屏。兩季在豆瓣上的評分都在9分以上,堪稱神仙綜藝了。沒有人不喜歡聽故事、看傳奇。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即好評,每一句話都是作文素材
    近幾年,央視出品的節目,無論是紀錄片還是文博探索類節目總是帶給觀眾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在兒童教育領域也有著高口碑的不俗表現!豆瓣評分均超9分!例如:《如果國寶會說話》、《跟著書本去旅行》《國家寶藏》等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家長們在注重雙語教育的同時,不妨利用這些高品質的節目讓家中的寶貝們了解並愛上中華文化,領略歷史沉澱下的魅力。
  • 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將登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
    備受期待的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12月6日起,每周日20:30在央視綜藝頻道開播。在這一季,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將被聚焦,蘇州博物館將登上節目,令人期待。自2017年第一季,《國家寶藏》憑藉對國寶前世今生的創新演繹和令人驚豔的視覺效果,備受觀眾喜愛,引發收視熱潮。前兩季節目在豆瓣上有累計超過10萬人打出平均9.1的超高評分,實現收視和口碑的雙贏。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國寶背後的故事
    12月6日晚20:30,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與觀眾如約相見。談起節目的創作初衷,《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對記者說,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屬於當代人,也屬於子孫後代,作為媒體人,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傳承好它們。秉持承古人之創造、開時代之生面的創作理念,從2017年推出第一季以來,《國家寶藏》收穫了較高的關注度,已播出的兩季節目獲得了口碑、收視雙豐收。和前兩季相比,第三季最大的變化是主角。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景德鎮這件瓷器作為開篇!讓張國立、靳東...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景德鎮這件瓷器作為開篇!讓張國立、靳東驚嘆! 讓國寶活起來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 《國家寶藏》第三季12月6日開播 靳東、張子楓化身國寶守護人
    原標題:《國家寶藏》第三季12月6日開播 靳東、張子楓化身國寶守護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
  • 央視高分綜藝《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山東這座世界文化...
    闊別兩年,《國家寶藏第三季》於2020年12月6號開播了!圖源 | @央視綜藝我們曾在《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中,一起探索過山東黃河兩岸的秀麗風景和國寶故事,那麼這一季,我們又會從中看到山東的什麼呢?
  • 中國何時才能出一個"東契奇"?
    今天凌晨結束的達拉斯獨行俠對陣猶他爵士的常規賽比賽中,在東契奇和波爾津吉斯兩位大將輪休的情況下,輕鬆拿下比賽,複賽三勝三負,幾近結束了複賽的徵程,也基本鎖定季後賽第7的位置,將與西區排名第2的洛杉磯快船決一高下。
  • 國家寶藏第二季文案整理(二)
    我們將在全國九地與您共同見證2019年《國家寶藏》特展入選文物揭曉,最終入選的九件國寶,將在九大博物館的分展區同步展出。此刻碧空如洗、紅牆悠悠,我們在《國家寶藏》特展主展區——故宮博物院的箭亭廣場上,這晶瑩剔透的「九州幻方」正翹首期盼甄選國寶入駐其中,究竟哪九件國寶將在這裡迎接無數熱烈的目光,帶我們一眼千年?而它們又將續寫怎樣的今生傳奇?讓我們共同期待。
  • 《國家寶藏》第三季即將開播 靳東化身鄭和演繹國寶故事
    》第三季將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正式首播。首期節目將讓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開口說話」,共同解讀歷史密碼。節目logo  很多觀眾可能發現了,節目從開播至今,Logo中的「藏」字非常特別,其間放置了一件國寶,名為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三季以來,這件青花香爐伴隨著《國家寶藏》的品牌標識,流行全國。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人們在練拳中被要求"節節貫穿"、"節節分家",這是對人體結構組合的強調,而實踐中即便能達到隨心應變,靈活協調的結構變化也不代表你可以產生期望中的巨大能量,只有局部的強力配以整體的協調支持才能產生巨大的攻擊力。這個局部的強力就是我們要談的"骨力"。
  • 三星堆這三件文物上《國家寶藏》!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大家翹首期盼的《國家寶藏》回來了!12月6日起,《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每周日晚20:30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12月4日發布的本季27件「國家寶藏」名單顯示,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和一號青銅神樹等三件文物將在節目中與觀眾見面。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他火了,寶藏攝影師趙震受央視表揚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期為我們帶來的寶藏是秦始皇帝陵——跪射武士俑。隨後國寶守護人為觀眾介紹了為整個皇帝陵的每一個俑做」身份證「的寶藏攝影師——趙震。趙震在講述自己為兵馬俑拍照的故事,許多觀眾為他的赤子之心所感動,特別是講到在兵馬俑的臉上發現了當時工匠的指紋時,更是激動到哽咽。表示自己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趙震為了給照片拍出最美的自然光線,甚至會等一年,這些細節的背後,是耐心也是匠心,他的踏實篤行,是一筆財富,也是一份真正的」國家寶藏「。他的言行也收到了央視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