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河南文物將亮相《國家寶藏》 有哪些看點?

2020-12-09 中華網河南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第一期在央視綜藝頻道正式播出,國寶守護人靳東、張子楓、馮小剛為大家呈現了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在這季節目中,代表3300年殷墟文化傳承的殷墟博物館也將亮相,會拿出哪三件國寶呢?《國家寶藏》欄目組揭曉了答案——陶三通、亞長牛尊和YH127甲骨窖穴。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成功打造的引領性重點項目,《國家寶藏》掀起的文博熱經久不衰。第三季中,有著600年歷史的紫禁城、933年歷史的西安碑林、1000年歷史的蘇州古典園林、1300年歷史的布達拉宮、1654年歷史的莫高窟、2200年歷史的秦始皇陵、2500年歷史的孔廟孔林孔府、3200年歷史的三星堆、3300年歷史的殷墟等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將一一亮相。

據了解,按照年代久遠和欄目組公布的排序,作為九位「主角」中「資歷」最老的殷墟,預計將在最後一期壓軸亮相。

與《千裡江山圖》、婦好鴞尊、賈湖骨笛、越王勾踐劍等大名鼎鼎的文物相比,陶三通、亞長牛尊和YH127甲骨窖穴這三件文物貌似平平無奇,實則不然,它們各有千秋,在向觀眾講述文物背後故事的同時,展現中國考古學的成長史。

陶三通1972年出土於安陽殷墟白家墳,水管每節長42釐米,管外徑21.3釐米,表明當時鋪設地下排水管時已形成網絡分支。雖然三通在當下已是很普及的下水管道的組件,但在3000多年前,陶三通上無疑攜帶著解讀殷商時期城市規劃理念、王朝都城面貌、城市文明的「密碼」。

亞長牛尊是殷墟截至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銅器,呈寫實的牛形,保存完好,體態健壯、肥碩。通過它,不僅可以考證殷商時期的畜牧業狀態,還可以為大家呈現殷商時期青銅鑄造的頂峰狀態。

YH127窖穴是殷墟考古工作最偉大的發現,這個窖穴裡出土卜辭甲骨共17096片,其中完整的龜甲300多片,這是殷墟歷次科學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這些甲骨上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檔案庫」。此次YH127甲骨窖穴登上《國家寶藏》,將為大家呈現波瀾壯闊的殷墟發掘史。

據悉,上月中旬,《國家寶藏》第三季的攝製組已到殷墟博物館拍攝外景,但護寶人是誰?用怎樣的故事呈現這三件文物?目前都還處於保密狀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鄭報全媒體記者 秦華)

相關焦點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殷墟博物館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首期呈現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觀眾再次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深深折服。
  • 三星堆這三件文物上《國家寶藏》!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大家翹首期盼的《國家寶藏》回來了!12月6日起,《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每周日晚20:30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12月4日發布的本季27件「國家寶藏」名單顯示,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和一號青銅神樹等三件文物將在節目中與觀眾見面。
  • 《國家寶藏》第三季首發陣容上熱搜,三星堆三件文物值得一看
    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不用打飛的奔赴全國各地,12月6日即將開播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攜手包括三星堆在內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更有超強陣容講述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故事。
  • 三星堆3件國寶將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
    本報訊(成博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12月4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發布本季節目亮相文物名單,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一號青銅神樹從眾多精美文物中脫穎而出,將在節目中與全國觀眾見面。
  • 山東這三件"寶貝"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第二季!來看背後故事
    自從那時起,山東博物館的21萬餘件文物就受到了觀眾無數次的點名。銀雀山漢簡,九旒冕,亞醜鉞,紅陶獸形壺,魯國大玉璧……這些齊魯瑰寶們究竟哪三件能登上央視的舞臺,也成為觀眾討論最激烈的話題。昨天從山東博物館傳來消息,即將登上《國家寶藏》第二季的這三件文物「明星」終於定下來了!
  • 《國家寶藏》Logo文物是什麼?靳東張子楓揭秘故宮國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這個周末,《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的消息令文博鐵粉十分期待,不少觀眾都搬好了小板凳,坐等節目開播。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首期節目來到了故宮博物院,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亮相,靳東、張子楓帶領觀眾感受紫禁城的脈搏。
  • 《國家寶藏》第三季27件文物名單重磅揭曉!你最期待哪一件?
    600年的紫禁城、930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1300年的西藏布達拉宮、1700年的敦煌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帝陵、2500年的曲阜孔廟孔林孔府、3200年的廣漢三星堆、3300年的安陽殷墟……精心選取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類別豐富的27件國寶文物將穿越千百年歷史長河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陶三通(均為記者 聶冬晗 攝)  「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 天水這件國寶亮相CCTV《國家寶藏》
    1月20日,甘肅省博物館三件鎮館之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驛使圖畫像磚、銅奔馬正式亮相CCTV《國家寶藏》,三位護寶人吳磊、杜淳、黃軒通過三段精彩的故事
  • 《國家寶藏》圈粉無數,重慶也記錄了故宮文物南遷的傳奇
    一看豆瓣評分高達9.3,這就是央視最新出品的《國家寶藏》!《國家寶藏》邀請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這9所國內最頂尖的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選3件「國寶重器」進行比拼
  • 秦陵博物院推出「國家寶藏」文物特展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爭耀 )12月13日,《國家寶藏》第三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專場」為觀眾展帶來一場立體式的秦文化盛宴,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為全方位展現秦文化的魅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文物陳列廳推出了《國家寶藏》節目文物特展,展品包括秦陵銅車馬以及高分辨3D列印製作的跪射武士俑和青銅仙鶴。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國家寶藏3嘉賓文物簡介
    《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播出了,該節目自開播以來就受到觀眾們的喜歡,第三季將視野延伸到中華大地上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那麼,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九大博物館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共10集,每集100分鐘。
  • 壓軸的浙江省博物院談《國家寶藏》的臺前幕後
    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代表浙博參加《國家寶藏》節目錄製,在呈現給觀眾的一百分鐘背後,是漫長的策劃、攝製過程。第一季《國家寶藏》為何選擇這九家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為何推選這三件文物參加《國家寶藏》?《國家寶藏》拍攝過程中有哪些精彩的幕後故事?浙博又將帶給觀眾哪些新的期待?
  • 蘇州博物館3件「國家寶藏」,帶你體驗蘇州古典園林之美
    12月6日晚,《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首期節目將讓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開口說話」,共同解讀歷史密碼。作為爆款文化綜藝,本季《國家寶藏》將延續上下求索之勇氣,與九座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遺產、27件國家寶藏攜手作答,帶領大家於「一眼千年」的時空聯結中,共賞文物之美。
  • 拼酷|《國寶音樂會》又讓《國家寶藏》把自己做成了檔音樂節目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從第一季播出以來,就以一種全新創製的『紀錄式綜藝』模式,立足於中華文化寶庫資源,通過對一件件文物的梳理與總結,演繹文物背後的故事與歷史,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在懂得如何欣賞文物之美的同時,也了解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正式「復出」,九大「鎮館之寶」亮相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實習生 郝瑞鈴/文 河南商報記者 左冬辰/圖千呼萬喚,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終於正式「復出」。闊別公眾視野五年之久,重新開放的主展館有哪些亮點?藏著哪些驚喜?據工作人員介紹,主展館將有基本陳列展《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展示華夏民族的文明發展軌跡,將展出5000餘件(套)精品文物,包括「鎮院之寶」等珍貴文物,以及近幾年的考古新發現。和「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同期亮相的,還有《明清河南》專題陳列和《國寶特展》兩個展覽。
  •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
    世遺寶藏龍門石窟85件珍品亮相粵博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4-28 該展為免費展覽,將展至2020年8月28日,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
  • 畫給孩子的國家寶藏,讓孩子輕鬆讀懂文物,解密國寶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本漫畫國寶的兒童讀物,立足於兒童視角,以幽默好玩的語言,解讀了國家寶藏背後的故事,展現出華夏文明悠久璀璨的歷史。作者文筆活潑,敘述簡潔,符合孩子的認知,6~14歲的孩子都可以閱讀。《畫給孩子的國家寶藏》五大特色【觀國寶,學知識】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座知識寶庫!本書從萬千件文物中精挑細選出幾十件,均為大國重器,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透過一件件文物,孩子不僅能看到人類幾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更能培養他們的歷史眼光。
  • 古籍發現「寶藏」後,老外盜走100萬件文物,聲稱砸了也不還中國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職業名叫「尋寶人。」他們依靠各種途徑得來的信息前往世界各地尋找被人們遺失的寶藏,通過變賣這些寶藏成為一夜暴富的富翁。英國的 Mike Hatcher就是一位尋寶人,他可以說是尋寶界中的翹楚,他在一本古籍之中發現我國的「寶藏」,根據書中提供的信息盜走100萬件文物後,專家痛心疾首:損失40億。
  •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試開放:九大鎮院之寶亮相八件,另一件去哪兒了
    「奶奶,你心心念念的河南博物院,要開館了!」……闊別五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將於9月24日試開放,消息一出,網友的留言形象地詮釋了觀眾對於河南博物院的長久期待。23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來到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發現,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形象呈現了河南的獨特氣質,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九大鎮院之寶,八件出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