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袁曉強/圖
「從大一等到了大四,還好沒放棄!」「奶奶,你心心念念的河南博物院,要開館了!」……闊別五年,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將於9月24日試開放,消息一出,網友的留言形象地詮釋了觀眾對於河南博物院的長久期待。23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來到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發現,基本陳列「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形象呈現了河南的獨特氣質,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九大鎮院之寶,八件出現在觀眾面前。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的改造提升工程,用了五年時間,讓觀眾望眼欲穿,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九大鎮院之寶為啥缺了一件?主展館試開放後,每天限流多少人?觀眾參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展覽現場】
九大鎮院之寶亮相八件,唯獨缺了雲紋銅禁
眾所周知,中原是華夏民族形成發展的策源地,這裡被稱為「最早的中國」,這裡長期是統一中央王朝的核心區。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至今,中原是這一文明譜系中保存最完整的地域。
數千年來,有20餘個王朝在中原建都,洛陽、開封、鄭州、安陽,名都相望,城垣相疊,文化厚積。古都,成為貫穿華夏文明史的一條主線。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關閉前,基本陳列的名字為「中原古代文明之光」,而此次全新亮相的基本陳列,名為「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
「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基本陳列以中原的建都歷史為主線,以中原文明發展歷史為綱,以世界文明背景為參照,整合河南地區的文物優勢,抓住中原古代發展中的閃光點,展示華夏民族的文明發展軌跡,再現中原文化的悠久與輝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影響力與輻射力。
據悉,基本陳列展覽使用了精心挑選的5000餘件套精品文物,可以說,件件都是精華。現場部分觀眾屏神靜氣,幾乎所有觀眾都在不停地用手機拍照。
眾所周知,河南博物院有九大鎮院之寶。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在現場仔細參觀,跑遍了一二三樓,只看到了賈湖骨笛、婦好鴞尊、蓮鶴方壺、杜嶺方鼎、玉柄鐵劍、武則天金簡、四神雲氣圖壁畫、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等八件寶物,唯獨缺了雲紋銅禁。
【追問原因】
雲紋銅禁就在河南博物院,很快就會展出
雲紋銅禁去哪兒了?
「九大鎮院之寶,試開放期間,確實只展出了八件。」河南博物院有關負責人告訴猛獁新新聞·東方今報記者,雲紋銅禁雖然暫時沒有展出,但它並沒有遠行,如今就在院內。
原來,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試開放期間,觀眾暫時只能參觀一樓、二樓和三樓的展廳,四樓的「楚國青銅器」展廳,還沒有開放,而雲紋銅禁則要在這個展廳展出。
「四樓的楚國青銅器展廳,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很快就會開放。屆時,觀眾就可以見到雲紋銅禁了。」河南博物院有關負責人說。
另據了解,主展館除了「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基本陳列,同期亮相的還有《明清河南》專題陳列和《國寶特展》兩個展覽,《明清河南》將通過文物展示明清時期中原文化的特色,而《國寶特展》也是此次河南博物院在展覽方面力求體現的一個新亮點。
《國寶特展》特展將實行國寶輪流做莊制,每期一件國寶。第一個與觀眾見面的是著名的賈湖骨笛,展覽利用實物、圖文展示及多媒體手段向公眾全方位翔實地介紹賈湖骨笛的挖掘出土、測音、材料工藝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陳列展覽文物,精品薈萃,不僅調整了主題、提高了站位、突出了華夏文明、黃河文明,還極大地增強了觀眾觀展時的互動性和多媒體的展示,便於公眾更好地理解展覽、了解中華文明。
【望眼欲穿】
大修用了五年時間,原來另有原因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閉館五年,讓觀眾「望眼欲穿」。
「終於等到你,我等得花兒都謝了。」「本科四年沒盼到,前腳去南昌上學,後腳就開門了!」「總算沒放棄,終於等到你。五年了吧?再有三年,抗戰都勝利了!」「上大學的時候就想看,可是主館一直在裝修,現在都畢業一年了,終於等到了,幸好我還在鄭州!」這些網友的留言,產生共鳴。
還有網友表示,「沒娃的時候就在關注什麼時候裝修好,現在娃都三歲了,國慶回家去參觀河南博物院!」另一位網友表示,「感動,祝賀,計劃多年的鄭州及其周邊幾日遊終於可以排上日程了」。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發現,不少網友都表示,「訂好機票,飛鄭州,第一站直奔河博。」
千呼萬喚使出來。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河南省重要的文化地標,海內外觀眾遊河南的「網紅打卡地」,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為何修了五年?
河南博物院有關人士解釋,為提升優化服務環境,更好地服務公眾,2015年河南博物院啟動了主展館建築維修工程,原預計工期為18個月,主要涉及外部石材及玻璃幕牆更換、防水層及保溫層更新等。然而在主展館維修過程中,發現混凝土構件不能滿足現行抗震鑑定標準要求。為確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院將主展館抗震加固工程單獨作為一個基建項目另行申報,並於2018年7月獲批,同年年底徹底關閉主展館開始施工,工期為24個月。
目前,主展館的「建築維修工程」和「抗震加固項目」已按照原定計劃竣工。這次的試開放也是針對工程成果的全面檢閱。
【注意事項】
參觀需要預約,為醫務人員開通綠色通道
9月24日,河南博物院試開放後,肯定將迎來參觀熱潮。那麼,觀眾如何參觀?有哪些注意事項?
據悉,主展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目前的開放範圍為主展館基本陳列展《泱泱華夏 擇中建都》、主展館三樓《明清河南》專題陳列和《國寶特展》,東配樓一樓社會教育體驗廳。
主展館開放後,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免費參觀,觀眾可通過河南博物院微信公眾號進行實名預約。據悉,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預約,每次預約最多可預約三人,預約可選擇時段為9:00-16:00。預約時間內每一個小時為一個時段,每個時段可預約500人,預約滿則無法預約該時段。以上限額將根據疫情防控及其他相關情況適時調整。
當日參觀請至少提前半小時進行預約。入館參觀時需出示預約二維碼及身份證,在閘機刷身份證認證後即可入館參觀。
河南博物院提醒,觀眾務必按預約時段入館參觀。到展廳入口處,需通過安檢並配合防疫檢查入館參觀。參觀過程中,須全程佩戴口罩,請與其他觀眾、講解員保持1.5米以上距離。如有身體不適,請立即與展廳工作人員聯繫。
開館期間,可自願選擇人工收費講解服務。攜帶小件物品請自行保管,大件行李物品需免費寄存到存包處。
知得一提的是,河南博物院對一線醫護人員、防疫工作者開通綠色參觀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