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雲欲度香腮雪,
衣香袂影是盛唐。
除夕夜,各大衛視的春晚百花齊放,其中最精絕的要數河南衛視的國風表演——《唐宮夜宴》:參加夜宴的宮女們,手持笛、鈸、曲頸琵琶、篳篥等民族古典樂器,如在古畫中穿行一般,時而嬉笑打鬧,時而梳妝打扮,好不活潑~
果不其然,這場異常討喜的表演在播出後迅速攻佔了各平臺熱搜,節目視頻播放量超20億,微博主話題閱讀量4.9億次。
大家眾口一詞:「看不夠!再來億個!!」
也有觀眾提出建議:「可以讓小姐姐們從畫中走出來嗎?」
現場版《唐宮夜宴》將作為河南衛視元宵特別節目的重頭節目,於今晚(正月十四)19:30在河南衛視再次華麗亮相!這一次,她們從畫中走了出來,走向了現實中的國家寶藏。
今晚的「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將以河南博物院中的鎮館之寶為吸睛點,以穿越時空、次元交匯為時間軸,將河南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元素與精彩的歌舞、戲曲、武術等藝術表演結合起來,用「傳統文化+現代科技」的手法,為新媒體時代的觀眾呈上一場別具心裁的文化盛宴。
第一棒,賈湖骨笛、婦好鴞尊、蓮鶴方壺等鎮館之寶。這項重點拍攝內容能讓觀眾、網友通過大屏小屏近距離飽覽一大批國之重器的細節面貌。在博物院內實景錄製綜藝晚會的部分片段,這在國內也尚屬首次。
第二棒,《唐宮夜宴》的可愛小姐姐們要帶來《宮燈舞》啦!
歷史有記載,曹植途徑洛水時靈感迸發,寫下來傳世名篇《洛神賦》。而鄭州歌舞劇院以《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傳說為依託,用創新的藝術表達,創作了舞劇《水月洛神》,《宮燈舞》是舞劇《水月洛神》中的精華片段。
第三棒,霍尊將演唱古風歌曲《蓮鶴方壺》,此外還有眾多歌手加盟。
蓮鶴方壺是河南博物院首批鎮館之寶,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被譽為「青銅時代的絕唱」。正是因為以蓮鶴方壺為代表的一批青銅器的出土,才開啟了河南的文物保護之路,建起了後來的河南博物院。歌曲《蓮鶴方壺》正是以此為題材創作的一首古風歌曲。
第四棒,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的對決——比武對決《鬥轉星移》。
這一次,觀星臺不再以虛擬立體投影出現了,由400名左右的武術演員組成的浩瀚隊伍在觀星臺下表演傳統武術,天人合一,氣勢如虹,展現出中華兒女英姿勃發、團結一心的精神氣魄。
如果你認為「元宵奇妙夜」只有傳統文化一個亮點,那真就誤會大了!
今晚,歷史名跡和它璀璨的燈光將作為拍攝環境,為表演錦上添花!此次晚會,在拍攝地點上是歷來跨度最大的一次,分別在河南博物院、鄭州市鄭東新區、河南廣播電視臺8號演播廳、洛陽明堂、開封清明上河園、登封觀星臺等六地錄製。
應天門是隋唐天子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往年每個節日應天門都舉行過許多燈會,應天門的燈光烘託了它本身就很厚重的歷史感,賦予表演許多故事。
它利用雷射投影、立體聲、燈光等科技手段,將音樂、影片、建築、歷史融為一體,「科技+燈光」的表現力,這次都將通過攝像機將它的恢弘傳達到觀眾的視網膜。
洛陽明堂是中國建築的巔峰之作。作為著名夜遊景區,絢麗金色的燈光環繞著明堂,它的皇家貴氣在金碧輝煌的燈光中越發磅礴,和這一次復古國風晚會的光彩交相輝映。
觀星臺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批歷史建築。今晚的武術對決就是在這裡拍攝的。觀星臺的燈光類似朝陽的顏色,自下向上的照明,營造了神秘又莊重的氣質;牆體歷經歲月已然凹凸不平,打上燈光竟然更加明暗有致,就像身處銀河,再與它上方的星空相映成輝,更襯華夏武術的恢弘氣魄。
清明上河園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作為承載了歷史文化的景點,也是歷年節日燈會的熱點打卡地,每個節日的燈會都令人拍手叫絕。
據悉,今晚的元宵奇妙夜,將有神秘嘉賓和表演《玉兔渾脫》的小演員們一起在清明上河園放燈,在如夢似幻的氛圍中為國祈福,為民祈願,共同祈禱國泰民安,家國團圓。
《唐宮夜宴》的小姐姐+歷史名跡的璀璨燈光,光是看圖就眼饞得抓耳撓腮了。
喜歡傳統文化和炫目燈光的觀眾,尤其二者中曾錯過春晚《唐宮夜宴》直播的觀眾小編更是要敲黑板提醒:這一次千萬不要再錯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