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使命成就新作為。12月29日上午,安化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安化大劇院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地承載著全縣人民的期盼、肩負著全縣人民重託的人大代表們滿懷豪情赴盛會,共繪美好藍圖。
屋外寒意未盡,會場內暖意融融,安化大劇院內氣氛莊重熱烈,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豔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上午8點30分,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開幕大會由安化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太源主持。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李太源,(以下按姓氏筆畫為序)王良才、王益文、方建國、鄧衛輝、龍要平、劉百戰、劉勇會、肖義、肖偉群、張勇、張靖華、陳飛燕、羅偉民、周登高、姚國良、姚建民、姚海斌、夏瓊玲。
縣委常委劉衛、林英、魯志堅、胡能華、李德輝
縣人大常委會歷屆主任蔣金雲、蔣躍登;縣政協原主席伍湘安、李俊夫及其他在家縣級領導,出席和應邀列席本次會議的其他在職縣處級領導幹部、縣人大常委會歷屆副主任、在安化的省人大代表在主席臺就座。
大會應到代表301人,實到 259人,因事因病請假42人,符合法定人數。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報告回顧總結了2020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對2021年的政府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肖義說,2020年是極不平凡,極其不易的一年。面對艱巨複雜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縣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特別是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繼續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和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四輪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四個安化」,呈現出「經濟社會向上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為「十四五」順利起航鞏固了基礎。全縣生產總值241.8億元(預計數,下同),增長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4億元,增長4%。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1.6億元,增長4.5%。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8億元,增長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771元,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595元,增長8%。全面小康整體實現程度達98%,提升0.5個百分點。
過去的一年,我們聚焦脫貧攻堅,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剩餘2142戶568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縣14.86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統籌抗疫抗災,無一人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成功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和省脫貧攻堅實地考核,所有貧困戶「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合格率為100%,政策落實100%,貧困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佔比99.98%。我們堅持茶旅文康融合發展,加速打造24小時健康茶生活。安化黑茶獲得海關總署進出口商品編碼,拿到走向世界的通行證。茶鄉花海生態園建成開園,安化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展示館建成開館,湖南省(春季)鄉村文化旅遊節成功舉辦;省級農業特色小鎮安化黑茶特色小鎮加速建設,濱江溫泉中心即將投入運行,「天下黑茶」演藝中心加快建設,全國首個茶類抖音直播基地落地安化,全省農業特色小鎮建設推進會在我縣圓滿召開。我們堅持「項目為王」,先後9次開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現場觀摩活動,81個重點項目全面啟動,完成投資96億元。官新高速建設加速推進,東梅公路、南橋大道通車在即。馬安高速(二期)12公裡路面工程開工建設。縣城紫薇中學建設順利,將於明年秋季開學。元暢恆太城商業中心正式開業,經開區華益食品項目建成投產。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資江流域4個考核斷面和涉銻企業水質監測全面達標;14個汙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廖家坪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成效受到國家生態環境部肯定,全縣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肖義表示,回顧過去的一年,安化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仍面臨著政府財政收支能力與幹部群眾對加快發展的迫切願望之間的矛盾等問題和困難。對上述問題,我們一定以更堅定的決心、更紮實的舉措、更努力地工作,認真加以解決。
談到2021年的工作時,肖義說,2021年是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做好明年的政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2021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堅持「四輪驅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不動搖,堅持茶旅文康融合發展的路徑不改變,堅持項目為王、產業為要的工作重點不偏移,堅持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氛圍不淡化,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肖義在報告中指出,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分別增長8%、9%以上。
為實現上述預期目標,肖義強調:縣人民政府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茶旅文康,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茶旅文康產業融合發展不動搖,繼續強化茶產業龍頭作用,力爭用5-10年時間成功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安化24小時健康茶生活。助推工業產業逆勢回暖,深耕傳統礦產業、提升新材料產業、做大新能源產業。迅速壯大中醫藥產業,加強基地建設、項目建設。著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一盤棋支持園區、築巢引鳳發展園區,年內新建標廠10萬平方米。
二是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脫貧攻堅收官後的過渡期內,按照「四不摘」要求,把握政策導向和政策標準,完善住房、教育、醫療等政策,防止政策變化帶來的返貧風險。切實抓好有效銜接。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增添發展優勢,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增強發展動能。
三是堅持項目為王,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突出重點抓規劃、抓開工、抓進度、抓保障。著力招商引資,主動兌現招商引資政策,瞄準「三類500強」、大型跨國公司、央企、行業龍頭和產業領軍企業,精準靶向引資引智引技,充分發揮好各地商會、經促會的平臺作用,加強鄉友的聯繫,引老鄉回家鄉建故鄉。推動外經外貿增長。充分利用各類展會平臺和出口優惠政策,力爭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5080萬美元、對外勞務營業額收入2306萬美元。
四是統籌城鄉建設,優化發展空間。重點抓好支持庫區發展,提升城鎮品質。完善交通路網等重點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
推進城鎮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年內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7個,實施棚改項目4個,打造黃龍巷示範小區,建設好黃沙坪老街。修建立體停車場3個。建成縣城管道燃氣工程,啟動鄉鎮管道燃氣建設。按照「一主兩副」的定位,加大梅城、平口城鎮建設的支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鄉鎮開展特色小城鎮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五是著力改革創新,持續釋放發展活力。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優化政務服務,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服務企業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速轉型升級。
六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始終堅守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定位,以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範縣為抓手,落實河長制,推行林長制;全面推進「五育並舉」,將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統籌安全和發展兩件大事,有效防範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肖義最後說,
縣委副書記、縣長肖義
各位代表,發展藍圖已經描繪,美好的前景催人奮進。我們滿懷信心邁上了新的徵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開拓前進,為加快實現「四個安化」而奮鬥,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會上,安化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劉衛作《安化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的報告》。《綱要(草案)》提出了規劃指導思想和發展取向,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搶抓「一帶一路」、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湖南自貿區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現代農業改革試驗區建設等國省發展戰略中的機遇,對標2035年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守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基本定位,創先爭優,比學趕超,全面改善基礎設施,堅定構建茶旅文康融合發展為主導的綠色產業體系,優化營商環境與幹事創業環境,強化民生保障,建設和諧美麗家園,凝心聚力,推動安化經濟社會高質量持續發展。
根據會議議程,大會書面聽取了《安化縣2020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1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安化縣2020年度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度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提出了本次大會《選舉辦法(草案)》。
人大報導組
運營管理:安化縣融媒體中心
(安化縣廣播電視臺)
原標題:《聚焦兩會|安化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隆重開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