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不要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讀懂3句話,漫步人生路

2020-12-22 小續山河遊記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可見後人對其評價之高。

其一生著文無數,其中最為出名的則為《王陽明心學》《傳習錄》和《知行合一》。雖未明代名著,但其中的很多思想對當代的我們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生活需要我們一天一天的過,就如同我們的人生之路,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內心的害怕而讓我們止足不前。

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遠,我們就要不斷的前進,不斷的經歷一些事情,才能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在那給我發現自己的人生智慧。

特別是做人做事以及修心上,王陽明的很多觀點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困擾著我們多年的難題,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得到答案。

王陽明說,一個人止步不前的原因,大都是卡在了3個問題點上不得解脫,以至於無法前行,終日鬱鬱寡歡。

一、如人走路一般,走的一段,方認的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

這句話是說,就如同人走路一樣,走了一段之後就能認識你一段路,等到了岔路口的時候,心中有疑惑的地方就去問,問清楚之後繼續走,這樣才能夠到達目的地。

有意義的人生,是自己按照內心的想法去走的。也就是當人們追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之路,才是有意義的。

在這條路上肯定會經歷很多的苦難或者是失敗,縱使前進的道路上泥濘不斷,也要勇敢前行。不要因為擔心前方會遇到更大的苦難而止步不前,那樣的話,你的人生也不會再有進步了。

二、知輕傲處,便是良知,除卻輕奧,便是格物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知道輕浮傲慢的地方,便是內心的良知,除去內心輕浮傲慢,就是格物。

這也是教育我們,如果還能夠看清自己內心的輕浮,這個時候自己著手去改正,就相當於是在自己挽救自己。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如果能夠刺激認知內心的話,除去內心的輕浮傲慢,那麼一定會讓自己取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這句話是說,做人應該學會反省自己,如果只去指責別人的不是,就只能夠看到別人的不足和錯誤,無法看到自己的缺陷,如果能夠反省自己的話,才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哪裡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呢?

其實每一次的自我反省,都相當於一次刮骨療毒,對自己的內心也是一種考驗,需要很大的勇氣去面對。

很多人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改正自己。能夠改正自己錯誤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就相當於搬開了擋在自己人生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王陽明的智慧,深邃入骨,常常是一語道破,一點不拖泥帶水,直指問題根源。

在人生路上遭遇不順的時候,要學會強大自己的內心,把苦難當作磨練,笑對人生你才能過得更精彩。

現代社會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們也都是匆匆忙忙,很少有人會過慢下來的生活,也很少有人會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至於我們都過得不快樂。

所以建議大家讀一讀王陽明,王陽明的智慧會教會我們如何正視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教我們如何在迷茫的時候找到方向,教會我們如何在失意的時候找到重新上路的力量。

讀一讀王陽明,你會發現你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你會收穫跟別人不一樣的心態,遇見事情你可能會另闢蹊徑,收穫不一樣的結局。

讀王陽明建議大家首先看《傳習錄》,這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他教你如何改變心態,怎樣面對苦難,以及如何在苦難中成長。

曾國藩曾說過:陽明心學是他每天晚上的必讀之書。我們所熟知的紀曉嵐也曾表示:《傳習錄》看過不下十遍,每每讀到都有不同的感悟。

再看《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寫的是王陽明的生平,通過小故事幫你更好地理解《傳習錄》中的心學智慧。通過陽明生平的趣事敘述教會你人生的道理。

看不懂文言文的也不要擔心,這是譯文版的。裡面有陽明先生的原文還有精準的現代文翻譯,加上作者自己的理解,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陽明心學。

讀一讀古人的智慧,把他們的思想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穫。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一個人止步不前,就卡在2個問題上,可惜很多人都沒在意
    生活怎會總是一帆風順,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有可能就成為我們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跨過去了就能繼續向前,跨不過去就只能在原地兜兜轉轉,止步不前。明代「一哥」王陽明一生著文無數,像《王陽明心學》、《傳習錄》、《知行合一》這些書,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做人做事上,王陽明的很多觀點往往都能一語道破玄機,很多人生難題,我們都可以在王陽明的字裡行間找到答案。
  • 王陽明告訴世人:如果你熬不下去了,記住這2句話,點燃你的雄心
    王陽明的一生坎坷,卻取得了優秀的成績,還被後人所吹捧。都說男子欲成大器,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廣大的人脈與錢,然而王陽明卻認為,男人的後半生運勢,靠的並不是錢和人脈,而是牢記這兩個句話,只有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脈和金錢。他究竟有什麼錦囊妙計?人生路上本就不平坦,王陽明留給世人的兩句話,卻讓世人得到了警醒。
  • 王陽明: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王陽明知行合一》,這句話說得一點不過分。人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不經磨難的成功。所以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而是你本可以成功。
  • 王陽明:人生不順的時候,記住這3句話,福報自然來
    人生路上,總是充滿荊棘與坎坷的,當我們遇到不順時,請王陽明的這三句話,因為這三句話,可以化解煩惱,讓不順的遭遇得到改善,甚至會轉危為安,迎來好運。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遇到不順心的事,不發怒、不埋怨,這是一種修為。要知道,人這一生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或是碰上不順眼的人。
  • 王陽明告誡:人生道路如果遇到坎坷,可以多看看這三句話
    王陽明是怎樣取得這樣卓越的成績的呢?是不是有什麼錦囊妙計,看看他留給我們的三句話大家就知道了。人生路上如果不平坦的話,多看看這三句話。錦囊一: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只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飄飄然,擺不正位置、找不準人生支點,駕馭不好生命之舟。怎樣自明?就需要做好對自己的省察,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說,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麼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人貴有自知之明。
  •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
    王陽明曾經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只要心中充滿光明,早晚會看到成功的光芒。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養心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於智者而言,對自己的情緒要有節制,喜怒不形於色。人在憤怒和大喜時,情緒起伏波動很大,容易影響自己的判斷。更有甚者,在極端情緒下,很容易一時激動,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的行為。
  • 王陽明智慧:牢記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照樣能出人頭地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自古以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取得成功的人也有很多,所以不要害怕你所在的「起點」,起點太低並不可怕,可怕的身在底層卻不知道往上爬,不尋求改變,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成功。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3句話值得我們牢記:人生低谷時,踐行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也照樣出人頭地。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對這3件事要「心狠」
    1、對自己心狠人到中年,就已經相當於已經拿到了人生後半場的入場券,身體不如當年,也沒有年輕人的衝勁,但是不要灰心,因為閱歷和智慧遠遠高於他人。在這個時候,只需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對自己狠一點,讓自己遠離名利場,遠離不重要的酒局,要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人生的前半段都是在為身家和名譽做加法,這個時候就要學會做減法,但是要做健康的加法。該拒絕就拒絕,對自己狠一點,因為身體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
  • 王陽明心學:人生沒有起色,不怪金錢和人脈,而是需要做到這3點
    世人多以為快樂與否在於外境,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快樂只在一心,而且要從一心著手去做功夫。古人云:「福不察非福,禍不預必禍」,即福運到來不能夠察覺就不算是福氣,災禍來臨前不預防就肯定成為禍害。因此,我們要能感知人生越來越好的徵兆或跡象,並努力堅持正確的戰略,則可以早日熬出頭。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王陽明:「因為樂天,所以自在」,笑看人生悲喜,樂對成功失敗
    當我們邁進中年的門檻時,就會學會適當地放下,為我們自己的後半生想一想,因為人生苦短,我們只有這一生,也只能活這一回,那麼我們放下了,就會有一個好心境。王陽明在《傳習錄》寫道:因為樂天,所以自在;因為知命,所以順暢。
  • 讓孩子有面對失敗的勇氣,不要害怕失敗,人生路還長
    人的一生很漫長,有成功就會有失敗,失敗並不可怕,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了我們要有爬起來的勇氣。失敗是種別樣的成長,是人生的新實踐。再順遂的人生也必須經歷一次失敗的磨練,父母再愛孩子再不舍,也別讓挫折教育缺席孩子的人生。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記住這2句話,成功不難
    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在低谷中創造的,比如說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早晚飛黃騰達。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這句話就是說大家要常懷著避世而內心無憂,不被任用而內心無煩悶的心。知道道理,就耐心忍耐去做。簡單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守住寂寞,耐心等待。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五十歲就是一個人生的分叉口,因為自己也知道了這是知天命的時候,也明白自己不再是滿腔熱血的青年人了,也知道自己可以幹嘛自己不可以幹嘛,許多的事情也已經不再像年輕時那麼有精力了,所以這個時候的自己不要別自己太多,適可而止就好。
  • 王陽明心學:人生再得意,在這三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
    二、莫在失意人前高談王陽明提醒:人生有得意的時候就有失意的時候,當一個人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正是他情緒低落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也許我們最需要的不是別人的安慰,而是沉默和消化自己最大的痛苦和煩惱。事非經過不知難,誰的人生也無可替代,這世界上也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別人的生活你無法體會,更不要指指點點,面對別人的失敗和打擊,如果不能安慰人家,就要學會閉嘴,沒有人願意聽你的高談闊論,甚至是居高臨下的指手畫腳。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牢記2句話(值得一看)
    對人生低谷,心學大師王陽明頗有心得,這是因為他一生中的許多成就,都是在谷底中成就的,如著名的龍場悟道。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銘記王陽明下面的這2句話,註定是人上人,遲早飛黃騰達。第1句話:諸君只要常常懷個『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耐心等待,這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處世理念。
  • 王陽明:男人沒錢沒人脈,牢記這3句話,也能打贏翻身仗
    不!世上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的,他們和我們的起點一樣,甚至更差,那既然有人能做到,我們又有何不可?關鍵還在於轉變思維,找到方法。而王陽明就為我們提了這兩點建議。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
  •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如果讀懂了《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易經》是中國古典哲學與文化的源頭,其中蘊藏的古人智慧與哲學思想,幾千年來一直滋潤與啟沃著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而《易經》六十四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哲理與文明之光,更是人類前行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但由於其文字的艱澀難懂,阻礙了人們認識與了解其內涵的動力,但「大道至簡」,你只要讀懂《易經》中的這三句話,你的人生將會與眾不同!
  • 人生就該讀一次《百年孤獨》,讀懂這4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
    人生就該讀一次《百年孤獨》,讀懂這4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1、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 王陽明:人在得意之時,在這3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
    三、莫在失意人前高談王陽明告誡:人生有得意的時候就有失意的時候,一個人遇到了失意失敗,那正是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此時我們最需要的也許不是別人的安慰,而是獨自一個人沉默寡言,獨自消化那些最大的痛苦和煩惱生活中總有一種人,明明知道別人心情不好痛苦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