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前火車站最後一趟列車
都市快報 40多年前,倉前人老江背著一個大麻布袋,從離家不遠的倉前火車站坐上了火車。
那時,他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能夠有機會花上兩毛錢,坐著火車「去杭州」,是一件可以激動上一個星期的事。
40多年後,這座老火車站在昨天發出了最後一趟列車,與杭州市民告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當年令老江走路昂首挺胸的火車站
發出最後一趟貨運列車
和當年老江坐著「去杭州」的火車不同,昨天晚上倉前火車站發出的最後一趟車為貨運列車,這趟列車開出之後,這座老宣杭鐵路上的老站,將結束運營。
老宣杭鐵路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原來被稱為杭牛鐵路,杭指的是杭州,牛則指的是浙江與安徽交界處的牛頭山煤礦,運輸牛頭山煤礦的煤炭,便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很多倉前、三墩等鐵路沿線的居民,對過去鐵路上拉著一車車煤炭的火車印象深刻。
上世紀90年代初,鐵路延伸至安徽宣城,改成宣杭鐵路,2000年之後,宣杭鐵路複線建成,大量火車改走複線,老宣杭鐵路頓時寂靜了不少,倉前火車站後來也被用作一家物流公司的貨運基地,甚至很多老倉前人忘記了它的存在。
不過,老江說起倉前火車站,話語中透露著濃濃的自豪感,「那個時候家門口有個火車站,那是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哦。我記得火車站造好之後,我們家裡閒林的小舅舅一家來拜年,都要帶過來看的,說這裡就能直接坐火車站去杭州的,他們都很羨慕。」
老江說,因為家門口的這座火車站,他當時去閒林、良渚的親戚朋友那裡,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周邊幾個鄉鎮,包括老餘杭的不少人,都會來這裡坐火車。
他回憶說:「在這裡上車後,一路上過三墩、半山、艮山門,就看見了杭州的城河,不一會兒就到了城站,看到城站飛簷鬥拱的老站房,進城的興奮感讓我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倉前火車站未來將成為杭州雲城一部分
「外地」的鄉下小火車站
見證未來科技城拔地而起
儘管老江對倉前火車站感到非常自豪,但杭州城裡的朋友,卻對此不以為然,老江的老友,曾經住在慶春門的老蔡說:「老江坐著火車『來杭州』,真是激動死了,我們覺得奇怪死了,火車每天都在城河邊開來開去,城站離我們家也就一炮仗路,我不懂有什麼好激動的。」
「哦喲,他們是不懂的。」老江搖了搖頭說,那個時候,倉前還是餘杭的鄉下,對杭州城裡來說就是外地,所以杭州城裡的朋友覺得倉前火車站是「外地」的鄉下小火車站。
或許,令那些杭州城裡的朋友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眼裡的「外地」鄉下小火車站,後來會隨著杭州城市骨架的不斷拓展,逐漸被一座座摩天大樓包圍,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部分。
倉前火車站的老員工周先生回憶,過去的幾十年裡,倉前火車站周邊的風景一直是廣闊的稻田和穿插其中的民居,差不多從七八年前開始,從倉前火車站向南望去,一座座塔吊開始聳立,幾年之後變成了座座摩天大樓,也就是如今杭州人熟悉的未來科技城。
「可以說我們這座老火車站,見證著未來科技城的拔地而起。」周先生說。
從停辦客運,到變為物流基地,再到發出最後一班貨運列車,倉前火車站也隨著時代和杭州城市發展的步伐,發生著改變。
當年,倉前的居民從這裡坐火車去杭州城裡,好似去外地一般稱為「去杭州」,可能這些老居民自己也不會想到,未來這裡就是杭州的城裡,坐著地鐵去西湖邊、龍翔橋和武林廣場,是說走就走的事。
令老江更意想不到的是,當年他眼中高傲的城裡朋友老蔡,幾年前把新家安在了西溪麗晶居,和倉前火車站的距離只有3公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