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三墩也有火車站!穿城而過的這條老鐵路和它的小站記憶

2020-12-11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倉前站的退出,也標誌著宣杭老線全線停用進入倒計時。

告別宣杭老線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鐵路道口

宣杭老線,從德清西站分岔,沿途經過上柏鎮、石瀨、倉前,在餘杭的行宮塘站匯入宣杭複線。

小時候,我跟隨父母和長輩,坐著綠皮火車,在這條老舊單線鐵路上往返多次,到過湖州、長興,也去過安徽銅陵等地。

自從2005年宣杭鐵路複線建成通車後,老線就停辦客運,門可羅雀。

從2012年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多次走訪老宣杭鐵路沿線的各個車站,記錄下了它們的最後一面。如今,有的小站已經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條老鐵路上,還有哪些不知名的小站:

三墩站

(三墩站老站房 吳崇遠/攝)

沒錯,三墩以前還有火車站!三墩站位於倉前和勾莊之間,車站已經撤銷多年,但目前站房還保留著,位於紫金港北路和金家匯路口附近。

勾莊站

(勾莊站站牌 吳崇遠/攝)

(勾莊火車站撤銷後 吳崇遠/攝)

勾莊曾經也有火車站,距離莫幹山路不遠。2014年,勾莊站撤銷。

石瀨站

(石瀨火車站站房 吳崇遠/攝)

(石瀨火車站站臺 吳崇遠/攝)

石瀨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文藝,在網上,它的人氣蠻高。車站位於杭州西北部餘杭瓶窯鎮上。很多網友都說,這樣一座極富有文藝味名字的小站,希望今後能保留下來。

上柏鎮站

(上柏鎮站站臺 吳崇遠/攝)

上柏鎮站位於德清縣武康街道上柏社區,距離杭州站61公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告別宣杭老線 老底子三墩也有火車站!穿城而過的這條老鐵路和它的...
    告別宣杭老線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鐵路道口宣杭老線,從德清西站分岔,沿途經過上柏鎮、石瀨、倉前,在餘杭的行宮塘站匯入宣杭複線。小時候,我跟隨父母和長輩,坐著綠皮火車,在這條老舊單線鐵路上往返多次,到過湖州、長興,也去過安徽銅陵等地。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揮手謝幕 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鐵路道口
    這座從1972年1月建成啟用的老火車站,曾經是杭州前往湖州、長興乃至通往合肥、鄭州、西安等地的必經之地,見證過輝煌,也經歷了落寞。隨著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組工程推進,倉前站和陪伴它一起成長的老宣杭鐵路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
  • 告別宣杭老線|49歲的倉前火車站今天揮手謝幕,它有杭州市區罕見的...
    (12月8日,倉前站站牌 吳崇遠/攝)這座從1972年1月建成啟用的老火車站,曾經是杭州前往湖州、長興乃至通往合肥、鄭州、西安等地的必經之地,見證過輝煌,也經歷了落寞。隨著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組工程推進,倉前站和陪伴它一起成長的老宣杭鐵路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最後一班貨運列車發出 老宣杭鐵路(行宮塘至倉前...
    杭州網訊 說起倉前火車站,老杭州人一定印象深刻。這座從1972年1月建成啟用的老火車站,歷經49年,曾經是杭州前往湖州、長興乃至通往合肥、鄭州、西安等地的必經之地。隨著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推進,倉前站和它所在的老宣杭鐵路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刻,今天(12月9日)傍晚6點22分,最後一列貨運列車編號為43112次掛載著39節車廂,從倉前站發出,駛向終點長興南,標誌著倉前站正式退出營運。
  • 德清新聞網丨宣杭老線 回憶滿滿
    據相關媒體報導,12月31日18:00後,鐵路德清西至倉前段將畫上句號,宣杭老線全線停用。此前的12月10日18:00起,宣杭老線(行宮塘至倉前段)已正式停用。這意味著,隨著餘杭區倉前站和石瀨站的關閉,我縣的上柏鎮站將一起停用,上柏鎮這個鐵路小站將成為歷史。
  • 倉前火車站昨晚發出最後一趟列車 老火車站將變身杭州雲城
    40多年後,這座老火車站在昨天發出了最後一趟列車,與杭州市民告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當年令老江走路昂首挺胸的火車站發出最後一趟貨運列車和當年老江坐著「去杭州」的火車不同,昨天晚上倉前火車站發出的最後一趟車為貨運列車,這趟列車開出之後,這座老宣杭鐵路上的老站,將結束運營。
  • 活在承德人記憶中的汽笛聲:那列穿城而過的老火車
    活在承德人記憶中的汽笛聲:那列穿城而過的老火車時光匆匆而逝,將無數的回憶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而其中最令人難忘的,當屬那橫穿市區的鐵路和吞吐煙霧的老火車。在承德,有一條承載著回憶的鐵路,她自東向西穿過承德市區,在承德最繁華的市中心留下痕跡,噴吐著煙霧的蒸汽機車穿城而過,而這一晃,就是51年。她自東由承德站引出,穿過繁華的二仙居,越過蒼茫的廣仁嶺,經過聳峙的雙塔山,西至灤河站。一路呼嘯,煙霧騰繞,為這個城市的發展鞠躬盡瘁,她見證了承德的的一步步發展,她的氣息也融入在了大街小巷之中。
  • 倉前老火車站昨天發出最後一趟貨運列車!
    這趟列車開出之後,這座老宣杭鐵路上的老站,將結束運營。列車開出之前,倉前火車站的工作人員一起和老車站合了影,大家揮手與老車站告別,有的員工淚水已經在眼眶中,連聲說著:「不捨得,不捨得!」老宣杭鐵路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原來被稱為杭牛鐵路。
  • 迷一樣的711之四十九:神秘的小站
    文/小村 在南國郴州的一個小鎮,京廣鐵路穿插而過,線上有一個神秘的小站,而這個小站為專屬站,它承擔著中國第一座鈾礦山的運輸任務,為我國核工業的開拓奠基做出了重要貢獻。記憶裡的許家洞車站。這裡有條不是太長的鐵路專線,那個時候,車不多也是我們礦裡人茶餘飯後散步的去處。隨著七一一礦生產任務日益減少,貨運列車在八十年未期就越來越少,1994年七一一礦停止開採後,這條支線便不再承載軍工運輸任務,停歇下來的支線,就猶如一條巨蟒橫亙在曠野郊外。
  • 修補老物件讓它重放光彩!老底子記憶又能留下來了
    「修修補補,老底子記憶又能留下來了。」 但上哪兒能修?想了下,徐瑞金聯繫上了住在拱墅區的高關林。今年68歲的高關林在過去從事木匠工作。得知徐瑞金的「老物件修補」想法後,兩人一拍即合。 12月21日一大早,高關林帶上滿滿一袋工具,開了整整一小時的車趕到新北橋社區。
  • 陶鎮的老火車站
    丁春林©|攝經常在夢中想起陶鎮的老火車站,和火車站手拿紅綠旗指揮火車的調度員,七十年代初的老火車站候車室.1920年7月博山煤炭商人馬官和出資
  • 老宣杭鐵路停用,三墩北更香了!杭州一周5360套房源入市!年底上車的...
    隨著05年建成通車的複線改造,宣杭老線逐漸成了貨運專線,這對沿線居民造成了不少噪音汙染和交通不便的困擾,尤其是被宣杭老線圍合的三墩北板塊。因此,對三墩北板塊而言,鐵路拆除將成為板塊的一大利好。原本在樓市裡早已熱到發燙的三墩北板塊,少了鐵路帶來的負面影響,想必對這些擠破頭的購房者來說,將會變得更加誘人了。
  • 【新春走基層】跨越歷史的「握手」:小站見證中國鐵路百年變遷
    青龍橋火車站。中國網記者 馬曠 攝中國網1月21日訊(記者 李高思)有一條鐵路,一頭連著歷史,一頭連著未來,它就是北京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老京張鐵路,建成於1909年,是中國人自主勘測、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111年後的今天,在相同的起點和終點,京張高鐵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是世界上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裡的智能化高速鐵路。新老京張鐵路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國鐵路百餘年實現前從無到有、百餘年後再度創造奇蹟的歷程。位於八達嶺長城腳下的百年老站青龍橋火車站則是這一輝煌歷程的見證者。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62年前上海老底子有一個真如區儂曉得伐?講起真如,交關人都曉得真如寺、真如鎮、真如火車站,但對真如區就不大清爽了。1970年代的真如鎮南大街1980年代蘭溪路1980年代真如西村今日真如寺和真如古鎮街區鳥瞰真如區記憶真如,是一個重要地名,影響源遠流長。真如寺、真如鎮、真如區及滬寧鐵路真如站等,均以真如命名。
  • 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老一輩杭州人的美食記憶,大多以郵電路為原點,然後向外輻射到浣紗路、國貨路、延安路……於是乎,這爿不大的地界上可謂臥虎藏龍,開業十幾二十年的餐廳比比皆是,若是一一都吃過,絕對算得上是杭城美食饕餮客了。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藏在郵電路周圍的年代級老底子餐館。
  • 唐山南站:中國第一個火車站,堪稱「中國鐵路博物館」
    唐山作是近代中國最早的機器採礦業及鐵路運輸業等工業文明的起點,1881年,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唐胥鐵路正式通車。1882年初,唐山南站正式建成營業,是中國第一個火車站(與胥各莊站齊名),當時稱「唐山站」,為線路的始發終到站,車站只有兩條線路、三間房屋,每天運煤八九百噸。
  • 49歲的倉前火車站「功成身退」,今晚送走最後一班貨運列車!
    今天傍晚18點22分,鐵路倉前站最後一趟43112次貨運列車緩緩駛出。隨著杭州西站和湖杭高鐵的建設,一牆之隔的倉前站和與之相伴的宣杭老線也進入了最後的時間。這段老鐵路,可能會作為運輸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一條「臨時便道」,為杭州西站建設做最後的貢獻。
  • 浙江義烏新火車站啟用,老火車站只剩公交站牌,小巷子裡沒啥食客
    因為縣級火車站大多是二級火車站甚至是三級火車站,但是義烏能有6座站臺的大站,這是與義烏強勁的經濟實力密不可分。新火車站從側面看,很大氣上檔次,其實像義烏這樣的經濟強市,就應該有個像樣的火車站。義烏不同於一般的縣級市,一般的縣級市經濟規模相對較小,而義烏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來自世界各地務工人員很多。交通便利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大火車站建設就是必須的。
  • 穿城而過·實錄|開幕討論:拼出那隻穿城而過的大手
    2020年12月6日,多媒體展「穿城而過」在那行文化-零度空間開幕。展覽探討的是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的關係。在開幕導覽和沙龍分享中,參與者仿佛體會到,在這百年間,有一隻看不見的大手,逐漸勾勒出人們的起終點,預示著城市角落頭的樣貌。而我們眼中所見的,不過是一星半點。
  • 杭州西站旁的老火車站:「功成身退」告別「光輝歲月」
    張煜歡 攝倉前站隸屬於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喬司站,在杭州市餘杭區境內,是老宣杭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1972年1月起其正式建成啟用,至今已走過近五十載光陰。火車,是那個年代最為熱門的交通工具,能在火車站工作,也是那個年代頗為「拉風」的工作。倉前站的道口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