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3月,傑克馬正式辭去公職,和他的團隊回到杭州,開始了他真正的神話。
傑克馬在此之前,非常認真地思考了中國網際網路往後的發展方向,他深刻地體會到,大量中小企業更需要電商的支持,所以他選擇為中小企業服務。
回到杭州,悔創阿里傑克馬帶著18人的鐵軍團隊,開發Alibaba網站,誓要做一個全球第一的電商網站。
而此時孫正義正在中國閒逛,期望能找到一個在中國投資的棋子。
孫正義安排了摩根史坦利公司幫忙甄選一批不錯的網際網路公司進行會面,而在摩根史坦利的一位分析專家,立馬想到了傑克馬,並給傑克馬發了一封郵件,讓他與孫正義進行會面。
而傑克馬剛剛才拿到高盛500萬美元的投資,忙著做Alibaba的基礎建設,沒有留意,直到古塔打電話給他,他才與孫正義碰面。
而孫正義在聽傑克馬介紹時,憑藉著獨具慧眼的商業天分,在傑克馬只講了6分鐘的時候就表示要投資3000萬美元。
當時傑克馬並沒有立馬答應,因為剛拿到500萬美元投資,他表示並不缺錢。
孫正義與傑克馬進行了好幾輪的磋商。
當然,傑克馬有自己的打算,他打算做一家全球第一的公司,如果太多人參與進投資,對Alibaba並沒有長遠發展的打算,這不是傑克馬想要的,所以傑克馬給孫正義幾個條件:
1. 只接受軟銀一家投資。
2. 軟銀必須看重Alibaba的長遠發展。
3. 擔任Alibaba董事。
孫正義同意了前面兩點,在經過進一輪的磋商後,最終確定投資2000萬美元。
而當時過去不久後,矽谷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再也沒有人願意給中國網際網路投資,而Alibaba憑藉這2000萬美元,順利地度過了緊隨而來的網際網路寒冬。
於是Alibaba活了下來。
而在今年3月,軟銀的股價卻一跌再跌,跌到了25.6美元。軟銀為了擁有充盈的現金流,宣布出手阿里和Uber的股份約430億美元。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軟銀願景基金投資的88家公司,其中將有15家會破產,這無疑給軟銀帶來重挫。
而軟銀也出售了美國第三大電信運營商的1.98億股(約210億美元),同時表示也會出售ARM,並且英偉達表示願意以400億美元收購,好在中國沒有同意。
孫正義好像再也不是那個一投就穩賺的那個孫正義了。
早期孫正義對Alibaba和Yahoo的投資為他帶來幾千倍的回報。
而如今,軟銀髮起的軟銀願景基金卻頻頻失算。
19年的weworkIPO失敗,讓孫正義跌落神壇。軟銀在19年第三季度的虧損達到20億美元,而且根據消息,軟銀對31家公司的投資,都相繼出現了虧損。
在大家看來,這一個男人,好像不再有那麼強的投資直覺了。
甚至孫正義因為一度給估值誇張的矽谷公司投資,被一度稱為矽谷第一大泡沫。
孫正義真的不行了嗎?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