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軟銀困局:還會打阿里巴巴主意嗎?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港股一圖解碼

兵法云:「兵貴勝,不貴久」。

也就是說用兵作戰的關鍵是快速取勝,最忌諱的是戰爭曠日持久。這句話套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上也許不妥,但自稱孫子後人的孫正義倒可能奉為圭臬。

孫正義的軟銀(9984-JP)最近被冠上「納斯達克巨鯨(Nasdaq Whale)」之名,因有消息指軟銀就是近期將美國科技股推上紀錄高位的「巨鯨」。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軟銀利用認購期權押注科技股股價上漲,總共承擔約300億美元的名義敞口,軟銀拒絕置評。但這一傳聞仍一度拖累日本上市的軟銀股價下滑逾7%。

如此激進的交易之舉,如此龐大的風險敞口,不由得讓人擔心軟銀是否經得起這一折騰。去年該公司就因為多筆燒錢投資而轉盈為虧,再加上來自股東的壓力,而在年初提出4.5萬億日元貨幣化計劃,軟銀才剛剛利用遠期合約將部分阿里巴巴的股份貨幣化。

這一傳聞,加上其過往大開大合的交易手法,讓人擔心軟銀是否會因此進一步減持或清倉阿里巴巴(09988-HK)?畢竟阿里巴巴是軟銀價值最高的投資。而對於阿里巴巴而言,軟銀是其最大股東,對此持股的處置是否會影響到阿里巴巴的股價表現?須知道,軟銀在其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2021財年第一財季業績中才表示「防禦=現金」。

從阿里巴巴到WeWork

當今最新穎的創投項目背後總見到軟銀和孫正義的身影,正如孫正義在年報中一再強調的「我們的願景不變,但我們的業務領域不斷演變」。

20世紀80年代,軟銀伴隨個人電腦軟體的興起而建立,雅虎就是它的其中一個投資項目;1996年起,下注網際網路和寬帶,與雅虎建立雅虎日本,並在21世紀初開始投資阿里巴巴;2006年起專注手機網絡,收購沃達豐及美國重要無線運營商Sprint;2015年起是屬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時代,2016年收購了據稱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達90%的英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現今,軟銀聲稱人工智慧是其主攻方向。

軟銀對科技股以及科創企業的謎之熱愛眾所周知,而衍生品更是它所鍾愛的交易工具,在科創企業的前期投資中,軟銀經常設計各種類似於衍生品的合約條款以保障其利益。

然而這兩年,軟銀的投資顯得力不從心,多個初創項目燒錢之後就沒有了然後,其中尤以共享辦公空間初創企業WeWork最痛,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產生7208億日元虧損。需要注意的是,軟銀及軟銀願景基金於WeWork的累計投資達到103億美元,但到2020年3月31日,WeWork的帳面值只剩24億美元。此外還有多個表現不佳甚至破產清算的投資項目,請參閱我們於2020年4月16日刊載的文章《阿里巴巴能救軟銀嗎?——揭秘軟銀帝國》。我們亦在文中提到,作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軟銀的資產價值繫於阿里巴巴,佔了一半以上。

今年初,軟銀董事會批准出售或貨幣化4.5萬億日元(410億美元)資產,以回購2萬億日元(相當於180億美元)普通股,考慮到軟銀大部分投資項目表現差,市場認定它只能通過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來籌得所需資金,而事實也確是如此。

見上圖,到2020年8月3日,軟銀已通過減持T-Mobile的股份、利用T-Mobile的股份抵押貸款、通過預付遠期合約局部貨幣化阿里巴巴的股份,以及減持SoftBank Corp.的股份,取得4.3萬億日元(約合400億美元),完成了4.5萬億日元(約合420億美元)目標的95%。

從2020年5月到7月,該公司決定執行價值2萬億日元的股份回購計劃,到2020年8月3日已累計回購了5000億日元股份。2020年7月,軟銀回購了總面值為1676億日元的無抵押公司債,並利用阿里巴巴的股份(作為保證金貸款)償付了94億美元債務。

軟銀指出以上的所有操作,目的是提升股東價值。見下圖,截至2020年6月24日,軟銀的股東權益為30萬億日元,其中對阿里巴巴的持股達到了16.2萬億日元(橙色),佔了一半以上。

可以說,阿里巴巴是軟銀最成功的投資,但是面對去年表現十分差勁的創投項目,加上維權股東的強烈要求,它不得不動用到阿里巴巴的投資。那麼,軟銀未來是否會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阿里巴巴的股價是否因此而受到影響?

對於軟銀是否會繼續減持阿里巴巴的猜想

軟銀利用預付遠期合約局部貨幣化阿里巴巴的股份,也就是與金融機構訂立遠期合約預先獲取現金同時承諾在未來的特定日期交付標的資產(即阿里巴巴的股份),所以阿里巴巴仍和從前一樣,按權益法入帳(即按持股比例錄入淨利潤收益)。

之所以利用遠期合約貨幣化,而不是直接減持股份,或主要因為軟銀與阿里巴巴訂立持股協議,並不能輕易地說走就走。

此外,軟銀與願景基金剛剛與領先的圖形處理器生產商英偉達(NVDA-US)籤訂協議,向英偉達出售Arm,支付方式為:

1.英偉達將向軟銀及軟銀的願景基金(作為賣方)及Arm支付20億美元現金,作為從Arm到英偉達的智慧財產權轉讓費;

2.向賣家支付100億美元現金;

3.向賣家發售總值215億美元的44.3百萬英偉達普通股;

4.根據Arm於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的財務表現是否達標,向賣家支付最多50億美元現金或10.3百萬英偉達股份;

5.向Arm的員工發行價值不超過15億美元的英偉達股份。

合計以上五項,總代價為400億美元。相較而言,軟銀2016年9月收購Arm時的代價為310億美元。帳面來看不計機會成本似乎賺了90億美元稅前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6.58%。

但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能在交易時到賣家軟銀和願景基金手的,或只有第二項100億美元現金和第三項215億美元英偉達普通股(相當於6.77%的權益)。第一項可能取決於賣方與Arm的分成協議,而第三項更類似於對賭協議,需在Arm未來財務達標之後才能激活。

從以上的圖表可見,Arm於2020年6月24日的估值為2.6萬億日元,或相當於245.4億美元,依此計算,與其到手的代價差不多。

套現100億美元,同時持倉英偉達的股份,既可補充資本,高流動性的英偉達股份又便於其進行貨幣化,應可為其提供300億美元的流動性。

軟銀一再強調其角色為戰略控股公司,而不是經營公司,也就是不會吝於出售投資標的資產。該公司已於2019年通過推進多家公司IPO實現減持甚至退出。目前軟銀的願景基金合共有88宗投資,其中包括字節跳動、作業幫、OYO等眾多獨角獸,合計公平值為696億美元。

如果資金缺口僅為數百億美元,軟銀或許還不至於進一步減持阿里巴巴或抵押阿里巴巴股份。然而,鑑於其激進的交易或投資方式,若槓桿或衍生品放大的風險敞口導致所需資金缺口遠大於此就很難說了。就其投資體量而言,若真的出現此危機,對金融市場無疑將是一場風暴。

作者|毛婷

相關焦點

  • 軟銀困局:還會打阿里巴巴主意嗎?
    兵法云:「兵貴勝,不貴久」。也就是說用兵作戰的關鍵是快速取勝,最忌諱的是戰爭曠日持久。這句話套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上也許不妥,但自稱孫子後人的孫正義倒可能奉為圭臬。孫正義的軟銀(9984-JP)最近被冠上「納斯達克巨鯨(Nasdaq Whale)」之名,因有消息指軟銀就是近期將美國科技股推上紀錄高位的「巨鯨」。
  • 軟銀有阿里巴巴26%的股份,為何不拋棄軟銀,成立一個新的公司?
    人家難處的時候幫你了,你回頭想把人家甩了,如果馬雲真那麼做誰還會信任他,他也走不到這一步了!在商言商,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大股東,投了最多的錢,公司做起來小股東聯合起來將你趕走,你覺得這符合商業法則嗎?甚至不符合基本的做人的道理吧?!
  • 賣阿里巴巴股份上癮!雅虎、軟銀紛紛拋售阿里巴巴股票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了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年營業額為3768億元,市值高達4382億美元,旗下業務主要有淘寶網、天貓、菜鳥網絡、1688等。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網友吐槽說,阿里巴巴就算賺得錢再多,也是為外國人打工而已。
  • 馬雲佔股6.4%,軟銀28.8%,阿里巴巴是日本公司嗎?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8月,阿里巴巴的股權又發生了改變,馬雲持有的股份從7%降低到6.4%,軟銀的持股比例也從29.2%下降到28.8%,雅虎為15%,軟銀仍然大幅度領先馬雲,穩居阿里巴巴最大股東的位置。即使馬雲加上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2.3%的股權,以及阿里巴巴高管和董事持有的9.5%的股權,仍然不及軟銀的股份多。
  • 馬雲有辦法把軟銀踢出阿里巴巴嗎?
    軟銀出售阿里的股票2019年6月4日,軟銀集團官網披露,該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West Raptor Holdings,LLC以可變預付遠期合約的方式出售阿里巴巴集團73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s),其將獲得約1.2萬億日元的稅前利潤。
  • ...軟銀|阿里巴巴股份|阿里巴巴|軟銀投資|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
    日本軟銀集團,於3月23日發布消息稱,將最多出售持有的4.5萬億日元(約410億美元)資產,以進行回購及減債。美國彭博社24日報導稱,儘管軟銀集團並未透露出售的具體對象,但根據軟銀集團持有的資產,很可能出售價值約14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09988.HK)股份,以維持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集團事業。
  • 軟銀孫正義離開阿里巴巴董事會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於6月25日表示,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於當天辭去阿里巴巴董事會職務。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於6月25日辭去阿里巴巴董事會職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今年5月,軟銀集團宣布阿里巴巴的主要創始人、全球富豪馬雲也將於6月25日辭去軟銀集團董事會職務。軟銀集團是最早投資阿里巴巴的公司之一,持有約四分之一的阿里巴巴股份。從2005年起,孫正義一直在阿里巴巴董事會任職。阿里巴巴表示,(孫正義辭職後),軟銀集團仍有權提名一名董事參加董事會選舉。
  • 軟銀賣股巨額套現 阿里巴巴為何可成贏家?
    來源:金融界網站軟銀出售數十億元的阿里巴巴股份,後者怎樣從中受惠。根據彭博(早前的報導,軟銀(SoftBank)正計劃沽出14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 有關出售涉及巨額資金,但對阿里巴巴股東而言未必是壞事,甚至會是好消息。
  • 阿里巴巴和日本軟銀的淵源,馬雲,孫正義同時辭職有什麼聯繫嗎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創辦。當時創辦的核心成員是以馬云為首的18人。阿里巴巴公司日本軟銀軟銀集團在1981年由 孫正義在日本創立,1994年在日本上市,軟銀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
  • 軟銀「日本一」二連霸
    「日本一」總冠軍賽29日進行第5戰,軟銀韓籍打者李大浩再度發威,4局上開轟率軍破蛋,加上洋投史丹卓基(Jason Standridge)6局無失分好投,軟銀最終以5比0完封養樂多,系列賽以4勝1敗拿下日本一
  • 孫正義燒錢上癮,軟銀巨虧125億美元!願景基金怎麼了?
    掌控日本網絡科技巨頭軟銀,投資阿里巴巴爆賺千倍收益,在全球創投市場掃貨的孫正義,最近太慘了。 4月13日,軟銀集團發布消息,預計截至2020年3月的財年營業虧損1.35萬億日元(約125億美元),創下軟銀39年歷史中最差年度業績。
  • 闊綽的軟銀這次缺錢了:欲出售約140億美元阿里股票
    原創 看懂君 看懂經濟文章來源:環球時報據彭博社24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軟銀集團計劃出售價值約140億美元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以籌集410億美元支持其遭受新冠疫情打擊的業務。
  • 軟銀打造日本「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和Line洽談合併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軟銀要打造日本「阿里巴巴」?雅虎日本和Line洽談合併日本網際網路格局圖景將重塑。11月13日,日本經濟新聞和日本共同社稱,雅虎日本運營公司Z Holdings和聊天軟體Line運營公司Line Corp.正在進行業務合併談判。
  • 馬雲辭任軟銀董事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之後,軟銀在阿里巴巴投資的2,000萬美元成為了救命稻草。可以說,是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拯救了軟銀和孫正義。 在2007年,馬雲加入軟銀董事會,至今軟銀仍然持有阿里巴巴的逾四分之一股份,現值約為1,400億美元。 來到2020年,軟銀和全球經濟又再陷入危機。
  • 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稱軟銀仍將長期持有阿里股票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孫正義最新資訊 > 正文 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稱軟銀仍將長期持有阿里股票
  • 阿里巴巴最大股東軟銀巨虧90億美元!出售阿里股份籌資
    5月18日,阿里巴巴最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表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將從6月25日起辭去董事會成員職務。同日,軟銀集團稱將以5000億日元(約46.72億美元)回購至多6.7%的股份,公司通過出售阿里巴巴和SB Cloud公司的股票獲得了1.1萬億日元的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軟銀最新財報顯示在2019財年虧損90億美元,是這家投資巨頭近15年來首次年度淨虧損。
  • 阿里巴巴最新股權結構:馬雲持股比例再降,日本軟銀仍是最大股東
    阿里巴巴是國內最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甚至「之一」這兩個字都可以去掉,因為最近騰訊的市值一路在下跌,已經被阿里巴巴甩開了。而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可以說是國內知名度最高,被談論起次數最多的企業家。但是,一直以來阿里巴巴和馬雲都在遭受一種指責,那就是說阿里巴巴是日本公司。
  • 關鍵時刻靠阿里巴巴 孫正義的傳奇故事再次續寫
    關鍵時刻靠阿里巴巴近期全球股市震蕩,孫正義旗下的軟銀集團遭遇困局,除了孫正義因為捐贈病毒檢測試劑被反對之外,其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數據顯示,軟銀集團在3月18日暴跌12%,創下近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自2月20日起,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軟銀股價出現腰斬,市值相對2月份的高點也蒸發近一半。
  • 軟銀將出售410億美元資產 包括阿里巴巴150億美元股票
    據報導,為了完成這個大膽的計劃,這家日本公司將出售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價值150億美元的股票。此次出售將以戲劇性的方式重塑軟銀的投資組合。對於CEO孫正義而言,這也將是一個轉折點,距今,孫正義已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長達數十年。
  • 為什麼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以來沒給股東分過紅,軟銀雅虎都沒意見
    那麼確實如此嗎?未必,企業要不要分紅,要看企業的發展階段。如果說企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目前自身有多方面都需要用到資金,那麼利潤留存用於再投資,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是不是比你把利潤分配來得更好?只要企業快速發展,股價上漲的幅度,帶來的增值遠遠高於分紅所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