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景的思政課|解碼紅色基因:百年之間,嘉中的青春和紅船隔空相系

2020-12-16 瀟湘晨報

距離嘉興南湖紅船僅僅兩公裡之外的嘉興市第一中學,自1902年創辦伊始,就已開始生成一段無法磨滅的革命基因。

辛亥革命時期,彼時的嘉興府學堂是革命黨人集聚地,其中浙江省辛亥革命主要領導人、同盟會成員褚輔成來自該校;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時,其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錢玄同來自該校;抗戰時期,西遷至麗水碧湖的嘉中人,曾迎來周恩來總理的看望和演講……

這段革命基因,不斷被塑造、進化、成長、傳承,歷經時勢,依舊葆頤青春,至今都搏動著強勁的力量。

我們試圖從嘉興一中的成長曆程,解碼的這段紅色基因,探究代代相承的精神與信仰。

青春與紅色

百年之前就已隔空相系

每一位進入嘉興一中的同學,他們的第一堂課,都是在校史館上的。而進入校史館第一件事,便是圍在紅船模型旁,重溫紅船歷史與紅船精神。

順著校史館的時間軸,可以走入嘉興一中的百年校史。重溫完紅船故事,該校政治教師殷樂帶著一眾學生來到展牆的起始處:「我們的學校為何能與那段紅色歷史架起千絲萬縷的交集?這份交集以及後來延伸而來的精神,又如何代代傳承?」

展牆上,是嘉興一中的簡史:嘉興一中於1901年由嘉興府知府奉命籌備,1902年冬校舍落成,同年12月2日始業,定名「嘉興府學堂」。

此後的一百多年裡,這所名校見證了中國跌宕起伏的近現代史——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但無論哪個階段,人們都可以從中找尋到清晰的紅色脈絡,以及至今搏動著的青春力量。

殷樂向學生講述黨史和校史「這段紅色基因,在1921年前,便已和紅船隔空相系。」殷樂對此有著自己的解讀,並將這份解讀,分享給身邊的學子們——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宣告誕生。而在那前後,嘉中人也早已開始融學先進思想,在各地投身革命、引領潮流、救亡圖存。

1918年,五四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錢玄同就已經成為《新青年》的輪流編輯之一。他把反帝和反封建兩項戰鬥任務結合起來考慮,主張一面積極反抗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侵略,一面用民主、科學思想和現代文化知識「喚醒國人」。

褚輔成受孫中山之託任同盟會浙江支部長後,執教於此校,不斷開展革命活動、宣傳革命思想、培養進步人才……

「在每個時期,這所百年學校都有輩出的名士,沈雁冰(茅盾)的回憶文章、鬱達夫的修業文憑、金庸的題詞亦在校史館裡熠熠生輝。」殷樂說,這段紅色青春的基因,似乎在那時就已悄然形成,並傳承於一代代師生。

殷樂向學生講述黨史和校史危難之時選擇西遷

守住了精神和信仰

「正因擁有這樣一段紅色青春基因,讓嘉中人能在最艱難的時刻做出最堅定的決定。」來到學校西遷展牆前,殷樂告訴同學們,在烽火漫天的抗戰時期,西遷的嘉興一中為了保存住青年先進力量,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1937年11月,日寇登陸金山衛,嘉興告急。時任嘉興中學校長的張印通先生毅然帶領彷徨無主的嘉中師生走上了流亡辦學之路,沿途還有許多其他學校的師生陸續加入隊伍。他們經餘杭,過於潛,抵蘭溪,越永康,最後到達麗水碧湖。西遷過程中條件異常艱苦,但嘉中人依舊堅持辦學,傳播先進思想。這也吸引了大量浙西淪陷區失學青年紛紛冒險越過日寇封鎖線,輾轉匯合求學。

在校史館裡一處醒目位置,有一張周恩來總理的肖像照片。照片旁的牆面上,印著80年前周恩來總理的手稿——那是1939年3月24日,周恩來視察浙江前線時,特別來到戰時的浙西一中(抗戰勝利後,整體復員到嘉興一中),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殷樂向學生講述黨史和校史周恩來在演講中說:「在最前線的天目山竟能集中整千青年受教育訓練,這真不但東南各省少有,就是全國各省,都是難能可貴的偉大奇蹟」、「在此寇蹄蹂躪遍地、炮火連天中,浙西中學乃有如此規模,為國家民族作育英才,誠教育界前途之好現象。」

嘉興一中辦學理念中的「作育英才」這四字,便是取自於此。

紅色基因,亦是如此般不斷進化、成長。

「如果沒有超常堅毅的精神支撐,是無法支持到最後的。」為學生們講解這段校史的同時,殷樂自己也在不斷解讀這份精神,「同樣,如果沒有那份精神,也不可能在那個極端困難的階段吸引那麼多青年志士前來投依。」

在整個抗戰時期,浙西一中堅持在浙江抗日前線,搶救失學青年,培育了數以千計的有用之才,使他們在後來的抗戰、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中做出重要貢獻。抗戰勝利後,才恢復浙江省立嘉興中學校名並回到嘉興。

青春的那一抹紅

百年之後依舊鮮豔

重溫完那段歷史,殷樂身後的學子們,對於「紅色青春」有了新的解讀和認知。

戴淑欣同學回望著那艘紅船,告訴殷樂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們是青年人,青年人最該有的是活力。我們不僅要理解這份精神,『遺傳』這段基因,更要為它注入時代的、青春的、創新的信息。」

作為「00後」,戴淑欣覺得可以嘗試用一些獨特、新穎的方式,把紅船精神融入到年輕人的生活中,使它滲透得更深。

「我平時喜歡在黑板報上用繪畫的方式來傳遞紅船精神,嘗試儘可能地畫得有趣生動,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希望藉此吸引大家來看、來讀、來思考。」杜庭軒同學是班裡的宣傳委員,經過這次重溫後,再回望當年的那些「00後」們的故事與精神,更給了她創作的靈感。

另一位同學徐銳則在和大家交流時說,作為學生,要踐行「紅船精神」中「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的話,他覺得可以和所學的專業結合,「我們國家在很多科學領域都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但同樣還有很多領域依舊需要我們這些青年學子去攻堅、創新。科研工作沒有很光鮮亮麗的外表,需要幾十年的埋頭苦幹,這是很艱難的。但作為生長在紅船旁的青年學子,我們更應去擔起這份責任,去傳承紅色基因。」

「這種傳承是紅色的,這份精神,擁有永遠的青春。」殷樂望著身邊的學子們,學子們又回望著百年之前的一幕幕,那段紅色的青春基因,將代代相傳。

南湖隨想

當婆娑的樹影隱沒遊人匆匆的腳步

當日暮的清風攜去白日的喧響

當如血的殘陽染紅淡褪的船楣

我依舊行走在這寂靜的湖畔

將那迷惘的心靈投向歷史的風塵

當百年前列強的爪牙蹂躪著母親的肌膚

當千百萬無措的民眾沉淪在愚昧的懷抱

當那如今淡褪的船楣剛染上鮮紅的底色

我看到那十三個青俊的身影

將那未來的藍圖縱情構畫

我看到那沸騰的青年的血

將那萬裡冷漠的大地溫暖

我看到那輪西下的殘陽中

一個復興的中國冉冉升起

我俯身輕觸那微涼的碧水

一如求實湖畔金柳拂動的微波

我側耳傾聽那風在葉間的低吟

一如明倫堂前飄蕩的書聲

我轉身走向那熟悉的校園

新的徵程

正從這裡再起航

——嘉興一中216班 徐銳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聯合傾力打造了一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作者系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讓紅巖精神在當代大學生中廣為傳頌王旭「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一種方式創新。
  • 六盤水師範學院:再開紅色思政課 拓展育人新視野
    聆聽紅色故事,感悟革命精神。11月13日至14日,六盤水師範學院和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聯合舉辦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課,讓兩校學生們感悟紅色、感悟歷史、感悟初心。  近年來,六盤水師範學院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以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為載體,不斷創新教育形式,一改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讓思政課走出教室,走出課堂,思政課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師生的熱情持續高漲。
  • 「紅色大篷車」進校園:給孩子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紅色思政課
    12月21日下午,徐文濤紅色基因傳承團隊的「紅色大篷車」首次啟程,拉著滿滿一車歷史文物駛進和平區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當天,由徐文濤紅色基因傳承團隊、瀋陽市文明辦、瀋陽市關工委、北方國防教育網、瀋陽市和平區人民武裝部聯合主辦的「講好紅色故事、爭做紅色傳人」紅色思政課在該校報告廳開講。作為一名解讀崢嶸歲月已15個春秋的老兵,徐文濤深知每一個紅色故事都有生命、有溫度,把紅色故事講到人們心裡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
  • 高職院校紅色基因傳承創新案例——以「中國夢電影課堂」為例
    (二) 工作目標通過調查研究發現82%的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只是思政教育形式單一,內容難以引起學生共鳴,為攻堅克難,擬通過「中國夢電影課堂」項目,激活紅色基因,創新思政教育形式,豐富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提高思政教育的知識性、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其入腦、入心、入情、入景。
  • 2020思政實踐課|歷史學系赴江西贛縣開展「紅色故都的脫貧攻堅之路...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
  • 一堂遠程「名師思政導航」課
    這堂遠程「名師思政導航」課,主題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青年情懷」。遠在千裡之外的石河子大學學生通過視頻連線同堂聽課,感受到了穿越時空的成長激勵。連日來,石河子大學邀請多位專家學者為學生開設「兵團精神育人——名師思政導航」課程,增強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 2020思政實踐課|「探尋古城新貌,奏響時代強音」——外國語學院...
    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
  • 「紅色思政課」搬上舞臺 江姐陳然「走」出課本
    江姐、陳然這些光輝的紅巖人物,在舞臺上「活」了起來,以講、誦、展、演等鮮活的舞臺形式,結合歷史圖片和視頻,讓紅色經典故事從課本中走到了學生們身邊。江姐陳然「走上」課堂 受師生追捧「課堂」上響起一曲《紅梅贊》,演員們塑造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紅巖烈士,演活了一個個久遠的紅巖故事。
  • 江西工貿職院:走讀紅色文化,築牢信仰根基,傳承紅色基因
    10月22日上午,江西工貿職院全體2020級新生在圖書館前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暨國旗下的第一堂思政課。  紅色文化為思政課提供了鮮活教材,思政課為紅色文化提供了傳承路徑。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充分發揮「紅色走讀」的育人價值與功能,學院採用線上和線下,雙線思政課方式,師生共話「紅色走讀」。線上,通過「雲班會」「雲團日」的方式,同學們在輔導員的指導下,採取分組方式,利用手機、電腦等設備,聆聽紅色故事、探訪紅色故地,形成雲遊感言;線下,同學們根據實際情況,前往家鄉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實地走讀,形成走讀成果。
  • 走進諸暨市學勉中學|沿著學勉之路,看見一代代青春的容顏
    知名校友有:革命烈士汪壽華、朱學勉,中科院院士金善寶、吳中倫、毛漢禮,一級英雄黃炳華,「2020年全國優秀醫院院長」葛明華等。●紅色青春基因:青年的價值是在於勇氣、信心和希望不僅有百年學勉的生生不息,還有聞名於世的香榧森林公園,記載下金蕭支隊的穿梭身影;傲骨聳立的東白山巔,定格過抗戰後期遊擊隊員的艱難求索;風景秀麗的五洩鐵崖坪,緩緩訴說著浙東農民革命軍的奮不顧身⋯⋯抗戰中、解放時,諸暨的革命青年們捨身取義,這種為了黨和國家奮不顧身的精神正是根植於中國共產黨人先天具備的紅色基因,更是一代代紅色傳承的精神源起之一。
  • 西安市新城區思政教育養德育之光燃希望之火
    西安市新城區教育局黨委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黨建引領教育改革發展,堅持五育並舉,在辦好思政課關鍵上下功夫,在加強思政課隊伍上下功夫,努力讓每一堂思政課有意思有意義,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體會心得500字800字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這裡有10篇思政大課觀後感寫作範文,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在哪觀看直播觀看地址!2020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怎麼寫?一起來看看吧!為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鮮活課堂,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3月9日下午,全國高校師生可在線觀看直播。
  • ...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11篇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直播播出,你有什麼感想?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怎麼寫?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寫作範文大全都在這!今天你的觀後感寫完了嗎?2020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將聯合舉辦「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 ...獻禮建黨百年系列活動啟動暨與耀華中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籤約儀式
    大會在暖場視頻《回望百年 致敬經典》中拉開了序幕。在師生的見證下,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耀華中學共同籤署了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協議書。  劉一博在講話中說,今天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紀念日,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理論,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 2020思政實踐課 | 外國語學院開展「不忘初心 繼往開來」主題思政...
    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改革開放五位一體」「紮根沃土決勝小康」「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
  • 2020思政實踐課 | ​五條主線引領實踐 北大青年繼續前行
    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
  • 湖南會同: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中國教育新聞網
    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西南邊陲,是紅二、紅六軍團長徵途徑地,境內有粟裕故居、粟裕紀念館、賀瓊烈士紀念亭、紅軍橋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目標,在全縣中小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校園文化,豐富了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涵,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人知道粟裕將軍光輝的一生 ,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歷史,學習粟裕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
  • 同上一堂思政大課 感悟真切家國情懷 嘉職院師生同上一堂「疫情...
    智能製造學院教務辦主任劉桂林和班級同學們一同收看了這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劉老師感慨道,病毒無情,人有愛,疫情來了,中華民族萬千兒女凝聚在一起,一方有難,八方馳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終將守得雲開見月明。在這場疫情大考中,考出了國人眼界的高度、心靈的溫度、行動的速度和信心的力度。
  • 上海財經大學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書記第一堂思政課
    蔣傳海校長寄語2020級新生做厚德明理、奮發有為之人,當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引領者,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希望新生們涵胸懷祖國、匡時濟民之精神,將個人發展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讓青春在與時代同頻共振中綻放更大光芒;希望新生們修放眼世界、博聞通達之境界,立足時代、放眼世界,學會用國際視野觀天下,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華,為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 安徽師範大學師生熱議「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思政課教師曹明臣:艾四林等四位專家教授高屋建瓴,視野恢弘,課堂精心擷取戰疫中湧現出來的鮮活典型案例,寓理於例,既有現實的時代感,又有歷史的縱深感,對於引導大學生在戰疫中學會觀察和思考,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辯證關係原理,深入理解中國的制度優勢,樹立不畏艱難的鬥爭精神和人生態度,培養愛國奉獻的家國情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