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喀喇沁

2021-02-15 風瞬

朋友,你到過喀喇沁旗嗎?

喀喇沁大地,山水秀麗,風光奇特。七老圖山脈的茅荊壩,氣勢磅礴,雲遮霧繞;馬鞍山奇山秀石,景色旖旎,被譽為「塞外黃山」;王爺府建築宏偉,典雅古樸;龍泉寺曲徑通幽,靈悅寺鳥語花香,康寧寺富麗典雅。這裡有山清水秀的傳統民居村落雷營子,也有被譽為東方雪原聖地的美林谷滑雪場,還有中國規模最大的落葉松種子園。

地上有高山,山山錦繡,地下有溶洞,洞洞幽奇。深山古剎,神秘幽靜;村落農田,寧靜自然。

喀喇沁旗歷史悠久,活動在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吉思汗的勳臣者勒蔑為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先祖。至清朝時期,順治、康熙、乾隆等皇帝九次巡視這裡。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的第五女下嫁喀喇沁右翼旗,為塞外帶來了手工業、建築業、園藝種植等技術。

喀喇沁旗人才輩出,堪稱文化之鄉。清光緒年間的特睦格圖,是全國著名的蒙藏文鉛字發明家和蒙藏文書刊出版家;第十四任扎薩克郡王加親王銜貢桑諾爾布,是該旗近代著名蒙古族開明王爺,他革弊政、興學堂、舉農桑、辦工廠。早在1902年崇正學堂、守正武學堂和毓正女學堂,就在偏僻閉塞的塞外蒙地、錫伯河畔,響起了朗朗讀書聲,並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新中國成立後,全旗文化事業日益興旺。

解放後,錫伯河兩岸經過喀喇沁幾代人的奮鬥,已發展成民族工業的走廊。機器隆隆、焊花閃閃。塞外草原貧窮落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這裡有遠近聞名的大水清金礦,是草原上的一顆寶珠,有豐富的黃金礦和水晶石。乃林紡織廠建廠10年創利稅1500多萬元,被工業部命名為雙文明企業。乃林酒廠被人們稱為美酒的故鄉,1986年生產的蟠龍液、蟠龍老酒,分別被國家農牧漁業部和自治區評為優質產品,並獲「中國文化名酒」稱號。金礦、酒廠、紡織,這僅僅是喀喇沁旗工業發展的縮影,在波光粼粼的錫伯河畔,工礦企業不勝枚舉,煤炭、水泥、白石、玻璃、拖車、工具機、水泵、針織、皮毛,廠房林立,機器轟鳴。旗裡的鄉鎮企業曾經創出了不少名牌,不少企業的產品走出赤峰,打入全國,其中東六家的柳編廠產品出口到美國、日本、西德等20多個國家,旺業店鎮的貝雕、刺繡,錦山鎮的百樂牌啤酒,遠銷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改革開放後,喀喇沁旗經濟和社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

塞外仙境馬鞍山

喀喇沁旗以山區小流域治理而聞名於區內外。上個世紀獅子溝、通太溝、櫻桃溝這三溝綜合治理成果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喀喇沁旗又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山區綜合開發治理試點。中央電視臺連續三次在新聞節目中介紹了山區綜合治理的成果。

以「錦繡河山」之意命名的錦山,位於錫伯河中遊,兩岸連山,綠樹成蔭,青山環抱,花樹相間。大街小巷,整齊幽靜,給人一種清新的美感。1981年以來,錦山鎮連續六年榮獲自治區愛國衛生「阿吉奈」獎,1985年被自治區命名為文明鎮。

春秋七十度,塞上越千年。《風瞬》公眾號搜集整理了近百年來有關喀喇沁旗的歷史照片近百張,編輯成一期,讓更多的人了解喀喇沁、關注喀喇沁。

喀喇沁王府的樂隊[採自鳥居君子著《土俗學上所見蒙古》,東京大鐙閣,昭和二年(一九二六年)二月印行]

貢桑諾爾布之福晉善坤、王妹蘭貞、張夫人(狀元徐郙之女)、鳥居君子等與毓正女學堂學生合影

喀喇沁蒙古貴婦人與毓正女學堂畢業生合影

20世紀40年代的崇正國民優級學校(位於喀喇沁右旗王府西側)校門、校舍[鄭瑞峰提供]

20世紀40年代,崇正國民優級學校師生為歡送日本教師調出在禮堂前合影留念[鄭瑞峰提供]

蒙古騾馬轎

民國時期喀喇沁右旗旗長邢致祥

20世紀30年代的喀喇沁旗親王府全貌

1949年8月21日,中國共產黨熱河省喀喇沁旗第一屆黨代表在公爺府(現錦山)合影

1954年3月27日,喀喇沁旗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旗人民政府旗長、副旗長、全體政府委員在公爺府(現錦山)合影。旗長於瑞獻(前排左四),副旗長汪文成(前排左三)。

1954年3月27日,喀喇沁旗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在公爺府(現錦山)靈悅寺大經堂前合影

1958年9月,公爺府(現錦山)各界群眾慶祝人民公社成立(牆上標語:乘衛星、駕火箭、十年規劃一年幹)

1959年1月,喀喇沁旗平莊四個鄉(鎮)劃歸赤峰時旗鄉主要幹部在公爺府(現錦山)合影

解放初期土房

1972年10月,青山公社(現小牛群鎮)獅子溝大隊領導同志深入生產隊給社員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

1972年10月,青山公社(現小牛群鎮)獅子溝大隊在小南溝進行綜合治理工程,造炕式梯田。


1973年11月,東方紅公社(現牛家營子鎮)陳家營子大隊社員打場

1975年2月春節期間,南臺子公社大破「貓冬」舊習,堅持大幹

1975年12月,那爾村公社(現王爺府鎮)大西溝大隊組織農田大會戰

1975年12月,四十家子公社(現王爺府鎮)羅家營子大隊不畏天寒地凍,掀起農田基本建設新高潮

1958年大煉鋼運動

20世紀50年代百貨部布櫃

20世紀50年代百貨部

20世紀50年代送貨下鄉

20世紀60年代送貨下鄉

1973年的大百貨

20世紀70年代大水清金礦

20世紀70年代大水清金礦

20世紀80年代明安山水泥廠

20世紀80年代乃林紡織廠

20世紀80年代乃林紡織廠紡織作業場景

20世紀80年代乃林酒廠

20世紀80年代煤礦生產場景

20世紀80年代的旗印刷廠

20世紀50年代末牛家營子鄉勤工儉學場景

1954年,河北完小操場

1956年6月4日,喀喇沁旗各族各界人民第四屆體育運動大會全體人員合影

1958年牛家營子鄉幼兒園師生戶外活動場景

1958年躍進人民公社(牛家營子鄉)敬老院

1958年躍進人民公社(牛家營子鄉)敬老院(門口對聯:舊社會無兒無女孤苦生活悽慘慘,新社會無依老人敬老院內度晚年)

20世紀60年代王爺府中學(那爾村蒙民中學)

20世紀60年代公爺府中學師生合影

1975年6月,全旗業餘文藝調演

1975年9月,旗烏蘭牧騎下鄉演出

1975年9月,旗烏蘭牧騎下鄉演出

1982年錦山中學安代舞隊全體合影

1983年體委體育場籃球比賽

1983年8月,全旗「那達慕」大會

1983年8月,全旗「那達慕」大會

20世紀50年代街巷

1959年2月,公爺府(現錦山)大橋全景

20世紀60年代錦山小影院

20世紀70年代錦山汽車站

20世紀70年代旗醫院門診部

喀喇沁旗人民政府原址

1973年錦山大禮堂

20世紀80年代錦橋路

20世紀80年代錦山鎮內飯店

1985年7月,慶祝自治區愛國衛生「阿吉奈」獎雕塑落成

1997年11月,錦山集貿市場

1997年11月,錦山集貿市場

1998年10月,喀喇沁旗醫院門診

1998年10月,錦山街路局部

1998年10月,錦山東橋

1998年10月,錦山中學電化教學樓

錦山中學


20世紀70年代,錦山十字街的慶祝隊伍

錦山居民1973年慶祝新中國成立24周年的舞獅表演

1977年7月,錦山街頭歡慶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的遊行隊伍


1977年7月,喀喇沁旗革委會幹部張貼標語

1977年8月,錦山鎮各界群眾慶祝黨的十一大勝利召開

2004年9月,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在錦山

1990年9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視察喀喇沁旗

1994年9月,國務委員陳俊生視察喀喇沁旗


1997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溫家寶視察喀喇沁旗


2019年7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喀喇沁旗


1958年的喀喇沁親王府正門

蒙古族親王府

1958年的靈悅寺正門

靈悅寺

文革時期龍泉寺內景

龍泉寺

龍泉寺

康寧寺

福會寺

十家滿族鄉和碩端靜公主墓

馬鞍山

雷營子

美林谷滑雪場

茅荊壩

落葉松林

馬鞍山水庫

赤錦公路

錫伯河

山川畫卷

錦山鎮夜色

感謝喀喇沁旗政協提供幫助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一經發現,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張豔華:喀喇沁旗蒙古族的來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根據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調查,喀喇沁旗總人口為333,605人,全旗蒙古族人口136,423人。這些蒙古族人的來源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明朝初年從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蒙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將者勒蔑(—譯折裡麥、濟拉瑪)的後裔,另一部分是明朝末年從鄂爾多斯東遷過來的喀喇沁部蒙古人。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遷移的過程中,逐漸融合到一起,最後形成喀喇沁旗。
  • 世守漠南|喀喇沁親王府
    喀喇沁親王府坐落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是清朝貢親王的府邸,是蒙古族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貢桑諾爾布的故居。貢桑諾爾布,是第十三代喀喇沁親王(末代親王),他創辦了內蒙古第一所女子教育學校,從南方引進桑蠶優良品種,大力發展農牧業,並選派內蒙古第一批出洋留學生,民國革命早期,曾積極參與籌建民國政府等活動。
  • 〖遼寧蒙古族〗飽經歷史變遷的喀喇沁部
    喀喇沁部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時代。當年成吉思汗幼子拖雷西徵時把生活在中亞、西亞的哈刺赤人(喀喇沁)先祖欽察人徵召入伍,並把這些具有西方人種特徵的欽察人帶回蒙古草原組成欽察親衛軍,在元朝以後逐漸形成哈刺赤部。喀喇沁部自形成以後最顯著的特點是其領主經過數次更替,部落人員組成成分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但喀喇沁這一部落名稱卻一直被保留下來。
  • 〖遼寧蒙古族〗遼西北地區喀喇沁蒙古人的族源與遷徙狀況
    近三百年來,喀喇沁蒙古人開始在這背靠北部蒙古,東臨滿洲,南接長城的咽喉地帶逐漸定居下來。她既保留自己原有文化習俗,又汲取西北蒙古、東部滿洲、南部漢人的文化習俗,故有喀喇沁「特殊部族」之稱。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的喀喇沁蒙古人約有30萬人左右。一、遼西北地區喀喇沁蒙古人來源與變遷喀喇沁部是蒙古族各部落中歷史變遷較大和領主更迭頻繁的部落之一,曾經經歷了近800年的歷史演變。
  • 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即將開幕!!!
    火熱的八月,帶上家人、邀上好友一起歡度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是您最佳的選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示番茄產業新成果,喀喇沁旗特舉辦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優秀企業、番茄基地及各位有識之士屆時參加,共謀番茄產業發展大勢。
  • 喀喇沁旗新增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考試順利舉行
    2020年11月14日,喀喇沁旗新增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考試在赤峰建築工程學校順利完成。考前喀喇沁旗司法局成立了考試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統籌組織本次考試。考試監考工作由司法局委託赤峰建築工程學校全權開展。喀喇沁旗司法局負責考試巡考工作。
  • 赤峰市喀喇沁旗:金融「活水」化為扶貧「甘泉」
    在喀喇沁大地上,農民的腰包鼓了,日子紅火了,生活的信心足了。在喀喇沁旗乃林鎮南七家村硬果番茄基地,朱學剛正在大棚裡忙碌著。從當初的貧困戶到如今的致富帶頭人,朱學剛說:「金融扶貧給了我發展產業的資金支持,讓我明白脫貧不能『等、靠、要』,致富不能睡大覺,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難的日子都能熬出頭。」
  • 中國北沙參之鄉——內蒙喀喇沁旗牛家營子
    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地處喀喇沁旗中東部,是耕地面積最大的一個鎮,總耕地面積9149.26公頃,佔全旗耕地面積的18.30%。喀喇沁旗境內有被譽為「塞外黃山」,的馬鞍山,已被闢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天然的旺業甸森林風景區、元代的龍泉寺、清代的王爺府和福會寺、還有靈悅寺、上燒鍋溶洞地下迷宮,馬鞍山水庫,獨特的民族風情,珍貴的名勝古蹟。
  • 喀喇沁境內蘑菇品種大全(收藏版)
    學名松蘑,又稱松菇、雞絲菌、鬆口蘑、;是喀喇沁地區主要野生食用菌之一。學名楊樹菇,別稱柱狀田頭菇、柱狀田頭傘,喀喇沁百姓稱為楊樹蘑、喇嘛張,是喀喇沁地區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喀喇沁大部分地區大部分楊樹林均有分布。推薦美食:小雞燉楊蘑、楊蘑醬、楊蘑雞湯、肉炒楊蘑、楊蘑燒豆腐等。
  • 喀喇沁旗全面構建「一河五區五環」全域旅遊格局
    先後編制完成喀喇沁旗全域旅遊規劃、馬鞍山生態旅遊及鄉村振興示範區規劃、馬鞍山和旺業甸國家森林公園規劃。【來源:喀喇沁旗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喀喇沁旗高鏈式格柵型號多樣齊全
    喀喇沁旗高鏈式格柵型號多樣齊全 ,「143u6w」   江蘇興鴻凱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高鏈式格柵,質量可靠,價格實惠,型號種類齊全,歡迎前來選購!    高鏈式格柵如果對脫水濾液的澄清度要求很高,則使用螺旋汙泥脫水機。
  • 北京國際旅行社成立的詳細流程喀喇沁資訊
    北京國際旅行社成立的詳細流程喀喇沁資訊國內旅行社的註冊要求新辦國內旅行社的流程轉讓國內滿2年的旅行社
  • 百年前日本人在赤峰——「外教」鳥居龍藏
    信中說蒙古喀喇沁女子學堂工作的日本女教師兩年的合約期滿,希望他們能推薦一名合適的教師。鳥居此時在東京理科大學當講師,並旁聽文科大學的匈奴、東胡民族史。得知這一消息,鳥居和妻子商量把出生的長子寄存在妻子的娘家(後又寄放在妻姐的婆家),以東京帝國大學理科講師的身份來到內蒙古喀喇沁右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