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沙參之鄉——內蒙喀喇沁旗牛家營子

2020-12-14 乾貨小餚精1931

喀喇沁旗地處內蒙古東部,赤峰市南部,蒙、遼、冀三省區交匯處,駐地錦山鎮,東與遼寧省建平縣相鄰,南與赤峰市寧城縣毗鄰,西與河北省圍場縣、隆化縣交界,北與赤峰市松山區、紅山區接壤。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地處喀喇沁旗中東部,是耕地面積最大的一個鎮,總耕地面積9149.26公頃,佔全旗耕地面積的18.30%。

喀喇沁旗境內有被譽為「塞外黃山」,的馬鞍山,已被闢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天然的旺業甸森林風景區、元代的龍泉寺、清代的王爺府和福會寺、還有靈悅寺、上燒鍋溶洞地下迷宮,馬鞍山水庫,獨特的民族風情,珍貴的名勝古蹟。

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境內錫伯河穿鎮而過。年平均降水量為420毫米,汛期為5-9月份,水量集中。水源為地下水,灌溉多井灌,種植業灌溉水水質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相應標準的要求,水質質量合格,適宜生產無公害農產品。

牛家營子鎮耕地土壤主要分布在褐土上,面積為7265公頃,佔全鎮耕地面積的79.4%。土壤平均有機質含量為1.3%,全氮含量0.08%,全磷含量0.05%,全鉀含量2.43%,富含矽、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為8.3。

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3.5-7℃,平均溼度60-80%,年日照時間2900小時,≥10℃積溫1900-3100℃,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無霜期130天,適宜北沙參生長。

牛家營子北沙參發展及榮譽:

牛家營子鎮中藥材種植已有300多年歷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間(1662-1722年)此地就建有「藥王廟」,供奉藥王孫思邈。

1999年,牛家營子中藥材基地被科技部列為中藥材現代化研究與產業開發專項研究基地之一,擬命名為「中國北方綠色中藥材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北沙參之鄉」。

2012年,喀喇沁旗北沙參種植面積保持在2.0-2.5萬畝之間,平均年總產量350-550萬公斤,佔全國的80%。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牛家營子北沙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

牛家營子北沙參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18個行政村。

牛家營子北沙參的特點:

1,牛家營子北沙參生產基地周邊生態環境優越,區域內無「三廢」汙染排放,土壤肥沃,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灌便利,水源、溝渠及排灌配套。環境條件和氣候條件非常適牛家營子北沙參生長。

2,牛家營子北沙參品種選用小頂北沙參或大頂北沙參等品種。

3,牛家營子北沙參呈細長圓柱形,偶有分枝,長30-45釐米,直徑0.5-1.2釐米。

4,表面淡黃白色,略粗糙,偶有殘存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全體有細縱皺紋及縱溝,並有棕黃色點狀細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上端稍細,中部略粗,下部漸細。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

相關焦點

  • 百年喀喇沁
    這裡有山清水秀的傳統民居村落雷營子,也有被譽為東方雪原聖地的美林谷滑雪場,還有中國規模最大的落葉松種子園。地上有高山,山山錦繡,地下有溶洞,洞洞幽奇。深山古剎,神秘幽靜;村落農田,寧靜自然。喀喇沁旗歷史悠久,活動在境內的先民們,彎弓躍馬,指點江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吉思汗的勳臣者勒蔑為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先祖。
  • 張豔華:喀喇沁旗蒙古族的來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根據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調查,喀喇沁旗總人口為333,605人,全旗蒙古族人口136,423人。這些蒙古族人的來源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明朝初年從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蒙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將者勒蔑(—譯折裡麥、濟拉瑪)的後裔,另一部分是明朝末年從鄂爾多斯東遷過來的喀喇沁部蒙古人。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遷移的過程中,逐漸融合到一起,最後形成喀喇沁旗。
  • 中藥北沙參
    而後期出現的北沙參多產於北地,為作出區分,便稱此為「北沙參」。北沙參與人參、玄參、丹參、苦參又稱為五參。▲頂生的復傘形花序,密披白色柔毛,類似珊瑚,而故名。圖/徐偉超提到北沙參,不得不提到山東萊陽,我們只知道當地有名的有萊陽梨,其實萊陽產的北沙參也很著名,因此地產質量最佳,故有萊陽沙參、萊陽參之稱。為古代北沙參的道地產區。
  • 赤峰市喀喇沁旗:金融「活水」化為扶貧「甘泉」
    朱學剛家有4口人,他患有腎衰竭,多次住院花去醫療費近20萬元, 其女兒正在讀大學,兒子上小學,高昂的醫療費及兩個孩子的學雜費,讓這個家庭的日子捉襟見肘。2017年,朱學剛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駐村工作隊積極幫他落實健康扶持、教育扶持等政策,他的負擔一下子減輕了許多。但是這些都杯水車薪,要徹底拔掉「窮根」,朱學剛家還需要一條源源不斷的「活水」。
  • 喀喇沁旗新增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考試順利舉行
    2020年11月14日,喀喇沁旗新增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考試在赤峰建築工程學校順利完成。考前喀喇沁旗司法局成立了考試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統籌組織本次考試。考試監考工作由司法局委託赤峰建築工程學校全權開展。喀喇沁旗司法局負責考試巡考工作。
  • 中國蕎麥之鄉,產量佔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的產區——內蒙庫倫旗
    庫倫旗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下轄的一個旗,旗人民政府駐庫倫鎮。位於通遼市西南部。東鄰科爾沁左翼後旗,南接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彰武縣,西連奈曼旗,北臨開魯縣,總面積4714平方公裡。境內盛產蕎麥和雜糧雜豆,被譽為「中國蕎麥之鄉」。
  • 喀喇沁旗全面構建「一河五區五環」全域旅遊格局
    先後編制完成喀喇沁旗全域旅遊規劃、馬鞍山生態旅遊及鄉村振興示範區規劃、馬鞍山和旺業甸國家森林公園規劃。【來源:喀喇沁旗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世守漠南|喀喇沁親王府
    喀喇沁親王府坐落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是清朝貢親王的府邸,是蒙古族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貢桑諾爾布的故居。貢桑諾爾布,是第十三代喀喇沁親王(末代親王),他創辦了內蒙古第一所女子教育學校,從南方引進桑蠶優良品種,大力發展農牧業,並選派內蒙古第一批出洋留學生,民國革命早期,曾積極參與籌建民國政府等活動。
  • 中國著名的水稻之鄉——內蒙扎蘭屯
    扎蘭屯是呼倫貝爾市下轄縣級市,位於內蒙自治區東部、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東鄰阿榮旗,南接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甘南、龍江二縣和興安盟的扎賚特旗,西連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和呼倫貝爾市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北攜牙克石市。
  • 〖遼寧蒙古族〗飽經歷史變遷的喀喇沁部
    這些地區自然也就成為喀喇沁部的土地了。                           林丹汗時期的喀喇沁部  17世紀初葉,林丹汗即蒙古大汗位。當時中國北部處於十分複雜的政治格局。原喀喇沁部和東土默特部的殘餘壯丁共16953名,喀喇沁部領主蘇布地子固魯思奇布、萬丹偉徵、色稜,領5286人為一旗。土默特右翼首領鄂木布楚唬爾,領1826人為一旗。土默特左翼善巴領2010人一旗。其餘9371名壯丁被劃到蒙古八旗,徹底脫離了原來的喀喇沁部。1635年後金首次編封的喀喇沁旗,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扎薩克旗。      扎薩克旗制度的正式確立是在1636年清朝建立時成制的。
  • 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即將開幕!!!
    火熱的八月,帶上家人、邀上好友一起歡度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是您最佳的選擇!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示番茄產業新成果,喀喇沁旗特舉辦2019第四屆內蒙古·喀喇沁番茄節。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優秀企業、番茄基地及各位有識之士屆時參加,共謀番茄產業發展大勢。
  • 喀喇沁旗高鏈式格柵型號多樣齊全
    喀喇沁旗高鏈式格柵型號多樣齊全 ,「143u6w」   江蘇興鴻凱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高鏈式格柵,質量可靠,價格實惠,型號種類齊全,歡迎前來選購!    高鏈式格柵如果對脫水濾液的澄清度要求很高,則使用螺旋汙泥脫水機。
  • "北方儺戲之鄉敖漢旗「影像志作品(四)敖漢旗民居初探
    敖漢旗委宣傳部與滕利明影像工作室聯合開展了「外地人眼裡的北方儺戲之鄉」的攝影工作坊活動,在全國公開選拔了10名優秀攝影師,對敖漢旗悠久的文化歷史進行精心挖掘整理,把最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敖漢旗推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 〖遼寧蒙古族〗遼西北地區喀喇沁蒙古人的族源與遷徙狀況
    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還包括河北省承德市的部分地區,這一地區在清代至新中國之前,屬於熱河省。一度以「八溝哈達,御道灤水」為標誌的繁榮熱河在1938年至1949年間的紛繁戰事間,成為了永久的回憶。在我國境內的喀喇沁部蒙古人現在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凌源縣、建平縣以及河北省平泉縣及其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