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的普及,大家對助聽器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前兩天就有一位客戶來問我:「老年人適合氣導助聽器還是骨導助聽器?」這是一個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過的專業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氣導助聽器,什麼是骨導助聽器?
聲音傳入人耳有氣導和骨導兩種機制:
氣導通過空氣傳播,主要路徑是: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錘骨→砧骨→鐙骨→前庭窗→外、內淋巴液→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
骨導是通過振動顱骨傳至內耳,主要路徑是:聲波→顱骨振動→外、內淋巴液→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
所以顧名思義,氣導助聽器的原理是通過氣導傳播幫助有聽力損失的人提高聆聽質量,骨導助聽器是幫助骨傳導有缺陷的人提高聆聽質量。
其次:老人配助聽器時,應該選擇氣導助聽器還是骨導助聽器?
醫學上按照病變部位把聽力損失的類型分為三類:
1、傳導性聽力損失:主要因為外耳、中耳病變導致,聽力圖表現為骨導正常,氣導有損失,如圖所示;
傳導性聽力損失聽力圖:上方線為骨導測試聽力,下方線為器導測試聽力
2、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主要因為耳蝸毛細胞、聽神經或中樞病變(有感音性、神經性、中樞性三種),聽力圖表現為氣導與骨導都有聽力損失且兩者差距小於等於10DB,如圖所示;
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聽力圖:上方線為骨導測試後聽力,下方線為氣導測試聽力
3、混合性聽力損失:既有傳導的病因,又有感音神經性的的病因,聽力圖表現為氣導和骨導都有聽力損失且兩者差距大於10DB,如圖所示。
混合性聽力損失聽力圖:上方線為骨導測試後聽力
通過之前分析聲音的傳播路徑可以看出:無論是氣導還是骨導,最終聲波都要通過聽神經,到達聽覺中樞與大腦,也就是說骨導助聽器並不能避開受傷的聽神經直接將完整的信號傳遞到聽覺中樞。
最後,所以:
如果是因外耳病變,包括耳廓缺失、外耳道閉鎖引起的聽力下降或者純粹的傳導性聽力下降,但是聽神經是好的,接收到信號之後能夠完整地分辨信息並加以判斷,會比較適合骨導助聽器;如果是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或者是混合性聽力下降,這個時候因為是耳蝸毛細胞或者聽神經受傷,使用骨導助聽器的效果與氣導助聽器的效果一樣,一般會推薦氣導助聽器,為什麼呢?第一、看外觀
氣導助聽器分為耳背式和耳內式定製機,耳背式分為普通的耳背機和外置受話器(RIC機),定製機可以細分為耳甲腔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和隱形深耳道式,外形都比較小巧美觀,而骨導式助聽器外形有眼鏡式、頭夾式、髮帶式,骨錨式,體積較大,隱蔽性差不美觀。
第二、看舒適度
相對於氣導助聽器可由用戶自己佩戴在耳後或和耳內,一般的骨導助聽器,必須要將振動器固定在顱骨上,緊貼著顱骨,長期壓迫顱骨,使顱骨疼痛難忍,非傳統的骨錨式助聽器需要手術植入才能使用,新型的牙骨導助聽器也需要牙醫配合進行放置。
第三、看功率
骨導助聽器的功率比較小,適合聽損程度輕一點的患者,氣導助聽器功率選擇範圍較廣,不管哪種程度的聽損都有相對應的功率選擇。
第四、看價格
氣導助聽器的價格從千元到上萬不等,選擇性比較多。骨導助聽器的起步價就比較高,需要單只萬元左右。
老年人聽損大都是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這樣的聽力損失從效果、外觀、價格等各方面來說一般都更適合氣導助聽器而不是骨導助聽器。其實,不止是老年人,目前大部分人使用的也都是氣導助聽器。
能夠理解大家希望為家人或自己找到適合助聽器,解決聆聽溝通困難的心情,但是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助聽器才是最適合,建議還是到正規的驗配中心進行聽力檢測,與驗配師充分溝通,告知您的訴求,專業的驗配師會根據您的需求推薦適合的助聽器並進行效果評估等一系列驗證,以保證您的助聽效果。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復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聽器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都歡迎留言或者私信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