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助聽器的用戶,您對自己的助聽器滿意嗎?
嘈雜環境下聽不清?價格太貴?外觀不好看?
總之,總有各種原因讓你不太喜歡使用助聽器...
我們都知道,蘋果是用戶體驗是做得非常好的。那麼,如果蘋果的產品設計師也來做助聽器,會把助聽器做成什麼樣子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像過?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他們已經在做了。
今天,我們採訪了這家年輕的公司
這是一個年輕的團隊,2018在美國組建團隊並成立公司,2019年將總部遷入上海,很多成員都是90後。
他們擁有強大技術背景、新穎的技術創新和聽力行業的情懷,專注於通過人工智慧實現下一代可穿戴式醫療設備,希望讓聽力輔助產品的受眾不再局限於少數特定人群。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Q1:是什麼促使您選擇助聽器這個領域?您認為新技術會對傳統助聽器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創始人-劉心可:我自己是助聽器深度用戶,從15歲就開始使用助聽器,見證了助聽器行業的發展,對這個行業有特殊的感情。
我們的另一位創始人Ben,則是在為奶奶選配助聽器的過程中,發現無法找到一款完全符合家人需求的產品。
作為曾經供職於蘋果的產品設計師,Ben立志做出一款全新的助聽器產品:不僅要幫助用戶在嘈雜環境下聽清,還要舒適輕便、功能齊全,而且價格也足夠親民。
我們公司的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聽力行業的不同領域,對於研發新型聽力產品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見地。同時,聽力行業新技術的創新,將對行業中尚有不足的問題逐個擊破。
又為技術團隊通過對聽力學某個幾乎空白的領域的探索,使如今的助聽器產品有了質的飛躍。
我們相信新技術的產生將推動整體助聽器行業的快速發展與轉型升級,去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Q2:您認為自家產品與市面其他助聽器產品相較,優勢在何處?解決了用戶的哪些痛點?
創始人-劉心可:我們的助聽器產品在技術、外觀和價格方面都有極大優勢並且具有「AI降噪、藍牙通話、快速充電」的特色。
技術層面,我們改善了傳統助聽器在嘈雜環境下難以聽清的問題。我們使用深度學習模型,實時降低環境噪音,讓用戶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輕鬆地溝通與交流。
與此同時,作為一款智能穿戴設備,它可以直接與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電視等任何帶有藍牙功能的設備終端連接,共同構建用戶的健康管理體系。
我們的第一款產品使用全套自研的算法,此套算法技術專注於降低噪音對助聽器用戶的影響,已經申請專利公開。
外觀層面,我們提升了產品的美觀度和佩戴舒適感,讓助聽器的佩戴不僅不損害個人形象、產生壓迫感,而且成為可以「show」出來的智能穿戴設備。
在價格方面,我們利用了國內的供應鏈優勢,在產品質量和產品功能的相匹敵的情況下,售價只有六大主流產品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Q3:你們目前研發的產品主要適用於哪類聽損人群?使用過程中是否需要驗配師參與?
創始人-劉心可:我們的助聽器是一款消費級的醫療佩戴產品,旨在服務輕中度聽損人群的聽力健康問題。
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聽力圖譜,然後我們的軟體會自動識別他們的聽力圖譜,生成最適合該用戶的聽力補償,並推送至該用戶的產品。
同時,我們也採用了目前較為先進的OTA空中軟體升級程序,用戶可以定期通過藍牙接收空中軟體更新,不斷增加新功能並完善現有功能。而且我們的更新軟體包體積非常小,用戶甚至不需要接入WIFI,消耗少量的手機流量即可輕鬆升級。
此外,我們也有在線的聽力師遠程協助調配。使用過程中,用戶也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驗配師,或是可以隨時在軟體端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微調、並且聯絡我們的客服。
Q4:你們產品的主流銷售渠道會是哪種?是否仍然依賴經銷商模式?
創始人-劉心可:目前我們的助聽器的主流銷售渠道為官網銷售。
我們除了致力於AI算法的研發提升以外,也十分重視順應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潮流,力求以最直接、高效的渠道與用戶進行聯絡,接受用戶的信息反饋,來改善我們的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Q5:您如何看待國內的助聽器市場?與歐美等發達國家有何差異?你們目前研發的產品是否會在國內上市?
創始人-劉心可:聽力行業依然是一片藍海。
中國助聽器市場滲透率較低,存在著較高的教育與推廣成本。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市場在此方面上升的空間更大。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逐步加深,我們相信,中國未來的聽力市場也會越來越完善。隨著大健康理念的日益推廣,聽力輔助產品的受眾也將不再局限於少數特定人群。
我們也非常希望可以為這個行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團隊一直致力於研發更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聽力產品,力爭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中國市場一鳴驚人。
讓我們一起期待這個年輕的團隊給大家帶來新的驚喜吧!也希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