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全球眼鏡零售大鱷Specsavers今天發布新聞。在3年澳大利亞市場運營,他們完成了100萬用戶的聽力檢測服務。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老話題,到底眼鏡+助聽器的視聽一體化,有無落地的可能。
種樹的最好時機在十年前,又或者是當下
1、視力+聽力:銀髮市場的新兩板斧
在老齡化越發越凸顯的當下,聽力和視力問題對老年人的生活影響都是巨大的。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高級副院長Patrick Casey教授表示,對老年人的聽、視力障礙儘早診斷和及時幹預,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Science Daily」《每日科學》)。從網絡渠道以及線下渠道的老花眼鏡銷售的數據,就可以一窺銀髮這一剛需市場的潛力。
2、助聽器:10倍數的發展潛力
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傳統聽力中心渠道的助聽器銷售臺數近150萬臺,通過網絡渠道售出的助聽器臺數為200萬臺。而根據專家的預判,中國擁有聽力損失的人群中僅有4%的佩戴率(全球最大的助聽器單體市場美國,助聽器佩戴率在40%左右)。這意味著聽力行業這一小眾市場還具備至少10倍的發展潛力。
新技術加持下:正在瓦解的助聽器刻板印象
正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所述,人們越發關注自我需求。聽力行業過去25年不斷努力科普和用戶教育,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意識到聽力對家中老人的重要性,也有越來越多的銀髮一族,開始主動尋找聽力解決方案。而伴隨著無線藍牙耳機的高速發展,助聽器也用上了許多無線耳機的功能。例如更加友好的充電電池,除了聲音補償還能聽音樂,更加小巧的外觀設計等等。
那些踐行者與他們的表現
如前文提到的Specsavers,一直持續擴展自身的聽力服務。2019年財報顯示,4個國家英國、愛爾蘭、荷蘭以及澳大利亞共開設了386家獨立聽力中心,1098家驗光中心提供聽力服務。
▲*2018-2019 Specsaver全球的驗光&聽力中心分布。
日本巴黎三城的日本總部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利潤構成中助聽器的佔比達到24.4%,在過往4年利潤率的表現一直高於傳統眼鏡和隱形眼鏡業務。
2018年寶島眼鏡在臺灣引入理音助聽器,至今輻射全島42家門店。
同樣有一個有趣的情況。作為德國最知名的聽力中心KIND,2016年第一家兼營助聽器和眼鏡的店面在德國奧斯納布呂克開張,至今在德國境內已經開闢了100餘家視聽一體店面。作為德國最大的助聽器連鎖機構,Kind在全球20幾個地區擁有超過700家店面,在零售經驗和地域上,Kind擁有其獨有的優勢和機會。
適合中國的視聽一體業務模式
什麼樣的業務模式才會是最適合中國的國情呢?我們從人貨場的角度,做了簡單的分析。
1、人
與驗光師相似,助聽器驗配師在聽力中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在2020年年初,這一職業退出國家職業目錄清單,取消了原有職業資格準入,改為通過技能等級進行評估。這一變化,一則降低了入行的門檻,二則活躍了個人的積極主動性。
優秀的助聽器驗配師人才依舊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但是驗配師的培養培訓機會的獲取,相較過往更加容易和精準。全國目前有12所高校提供聽力學本科教育,包括中國語言康復中心、北京聽力協會以及國家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內的主流機構,以及助聽器廠家提供的系統性培訓課程,都能很好的滿足驗配師的培訓和技能提升需求。
2、貨
這幾年無線技術的迭代,助聽器開始支持手機APP進行調整。這也意味著助聽器驗配師可以通過雲端對用戶的助聽器進行雲調整。
而在聽力設備和設施的配備,不再是重資產。通過助聽器自帶的APP就能對用戶進行基礎的聽力評估。
同樣伴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助聽器也擺脫了「放大聲音「的刻板印象標籤。即買即戴,一次交付的助聽器產品,從外觀和功能上都有了較大的迭代和升級,能夠符合一個傳統老年聾用戶的大部分日常聆聽需求。而更為高價,需要驗配師支持服務的產品,則也增加了許多功能,例如聽音樂、APP操作、遠程服務和鋰電充電等。
3、場
對於現有的小型門店,可以通過一個小型的展示櫃,或是立櫃就可承接全部的助聽器(助聽器的SKU只需3-5款就能覆蓋全價格)。通過簡單改造驗光室,就可以實現初級的聽力服務(聽力檢測和諮詢服務)。
對於在當地擁有多家連鎖門店的驗光中心,則可以通過中心輻射的方式,提升高端助聽器的銷售。選擇一家關鍵門店,在其中增加專業的測聽室並配備一名合格的助聽器驗配師。其他門店僅增加簡單的展示立櫃,負責將問詢客戶引薦到關鍵門店進行服務。這種方式可以快速並且在較低成本的基礎上搭建起整個助聽器銷售體系。
▲ 眼鏡店×助聽器3D沙盤圖
視聽一體的選擇:新聲助聽器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中高端助聽器的研發和製造的公司,廈門新聲科技的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早提出即買即戴概念以及器械店店中店概念。自2010年起,拓展助聽器店中店異業合作模式。多個專業助聽器店中店入駐到北京康復之家和山東漱玉平民大藥房等個護健康體系;將即買即戴產品引入上海百餘家藥店系統;協助合作夥伴將產品導入美國沃爾瑪體系。團隊熟稔異業合作模式,配備專業銷售人員和培訓支持團隊;公司能提供豐富的產品組合和服務模式,以更好服務異業合作夥伴的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