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旦從學校出來,就幾乎是沒有機會、也沒有心力再返回校園了,更何況是退休後的高齡,大部分人都會開始規劃老年生活如何度過,但我們今天要講的故事主人公「朱宏伸」在60歲退休後竟然打起了讀研的主意,而且他真的做到了。
朱宏伸雖然當年只讀到了高中,但當時的高中學歷比現在的含金量要高多了,而且高中畢業還包分配,朱宏伸高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一家醫院,由於沒有相關專業知識,所以朱宏伸是一邊學習一邊工作,上午就在各個科室跟著老師傅實地學習,下午就去醫院為他們安排的公共課學習上課。
後來因為朱宏伸的出色表現被派去了防疫站,也許一般人有了穩定工作後就對學習沒有很強的動力了,但朱宏伸在防疫站工作了四年後,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就辭職去了揚州職工大學(專科),學的專業是工業電氣自動化,大學畢業後又去了衛生監督所工作,負責的部分是行政執法。
這下朱宏伸總該安定了吧,非也,沒過幾年他就不滿足於自己專科的學歷了,於是又報考了南京師範大學的英語本科,當時和他一起報名的同事有好幾個,但由於要自學十幾門課程,很多「戰友」中途就消失了,堅持到最後的只有朱宏伸一人,而且他還成功通過了最後的考試,畢竟朱宏伸可是為此準備了兩年多的時間。
擁有本科學歷的朱宏伸總算是比較滿意了,於是在衛生監督所開始安心地工作,由於他負責的是行政執法部分,以前學的專業知識也用不上,於是他私下裡又買了很多法學書籍開始自學,當然這不是為了考試,只是為了為了可以更好的工作。
雖然他自學了多年的法學知識,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其實用處不大,但學習的過程讓朱宏伸開始對法學越來越感興趣,加之如今的社會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法治社會,因此朱宏伸對法學書籍是愛不釋手。
2016年7月份,朱宏伸60歲,他退休了,本可以開始享受他的晚年生活,但朱宏伸發現如今的社會本科學歷已經不算什麼了,考研的學生一大把,說幹就幹,正好去學校裡學學專業的法學知識。
於是朱宏伸在揚州的城市書房(公共學習場所)開啟了備考生涯,由於他以前經常運動鍛鍊,所以身體完全吃得消,而且由於他以前學過英語所以英語的備考不是很難,同時專業課的複習自然不在話下,因為相關的書籍他早就研究遍了,數學對於他一個理工科的學生來說也不是攔路虎,唯獨讓朱宏伸犯難的是政治部分,需要背誦很多概念。
但朱宏伸還是堅持下來了,2017年的考研成績出來後,他初試考了324的不錯成績,政治只有55分,算是拖了後腿,但還好他在複試中表現優異,最後成功被浙江工業大學法學院錄取為研究生。
雖然朱宏伸在年齡上是一位「特殊」的學生,但他從來沒把自己當特殊人,該住校住校、該叫老師的叫老師、該交的作業按時完成,由於沒有任何心理包袱和架子,所以他讀研期間和室友、老師都相處的很好。
老師一提起朱宏伸也是對他讚不絕口,誇她上課認真,是唯一一位做筆記的學生,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朱宏伸也總是前幾個完成的,讓老師記憶猶新的是,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隨口說「剛才講的內容都是源於XX名著」,沒想到第二天朱宏伸就將這本書帶到了教室自學。
當然了,學習這麼認真的朱宏伸完成研究生學業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今年64歲的朱宏伸順利從浙工大的法學院畢業,成功拿到了碩士學歷,他的畢業論文還收到了老師的誇獎。
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雞湯:
學之有為,青春無限,衰草枯楊,青春易逝,歲月無情,回望過去,有的人薄如紙,有的人濃墨重彩,朱宏伸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在年少,而在當下,身形的蒼老抑制不住青春的心靈,只要保持新鮮的靈魂,就可以煥發人生的第二春,60多歲的老人學習如此般勤奮刻苦,我們90後、00後的年輕人更要奮發圖強、蓄力綻放生命的活力,用學習來創造輝煌的明天。
然而真相是:
菜鳥就是菜鳥,即使看了再多的雞湯也還是菜鳥,朱宏伸面對記者的採訪時說了一句關鍵的話:「我對學習的感覺就像是別人打麻將一樣,可以帶給我快樂」,明白了嗎,這種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即使你讀完這篇文章感覺熱血沸騰也沒啥卵用,學習帶給你的快樂你去哪尋找,即使你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你的毅力呢?這些都是多年來的積澱,不是想改變就可以改變的。
那麼我們難道註定就是廢物?非也非也,道理大家都懂,我要說的是,大家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如何去踐行這些道理上,比如所有人都知道勤奮學習可以有好的前途,但關鍵是如何才能做到勤奮學習,人不是機器,人是有七情六慾,有個性的,同樣一個班裡,有的孩子讀書學習就是能靜下心來,有的孩子就是無法投入進去,你還給他天天講「要好好讀書才能有好的前途」、「你看XXX人家一點都不貪玩」等一些爛道理有何用。
所以請哪些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和老師停止你們那無意義的做法,應該關注一下孩子的個性化問題,其實孩子比誰都想成為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只是後來他們死心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