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大爺,關節炎成功好轉,骨科醫生:全在3件事情做得好

2020-12-23 李主任談健康

關節炎在現代社會人群中發病率還是相當高的,據統計,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會罹患關節炎。雖然關節炎並不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但是依然會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困擾,因為關節腫脹、疼痛所引起的身體不適,常常令很多中老年朋友倍感困擾。

鄭大爺,今年61歲,在多年以前就有過關節炎的罹患經歷,特別是每到秋冬季節,往往會倍感關節疼痛,有的時候還會疼得睡不著覺,讓鄭大爺的情緒狀況每日愈下。直到一位中醫大夫給鄭大爺支了一個妙招,才讓多年的關節炎狀況逐漸好轉,以至於最終徹底治癒。

關節炎病患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頻頻發生,多半跟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有直接關聯的。如果不注重這些生活細節的控制,只會讓關節問題愈發凸顯。

哪些行為方式會誘發和加重關節炎症狀呢?

1、周圍環境影響

如果長期居住在潮溼的環境中,易造成機體內環境平衡的失調、分泌炎性細胞因子增多,引起炎性反應,從而破壞關節,誘發骨關節炎的發生。因此在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生活居住環境,也要保持清潔和是適當乾燥。

2、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

經常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更容易出現關節部位的磨損和損傷狀況,因為關節軟骨的過度擠壓摩擦,因此容易造成關節囊韌帶的損傷,釋放過多的關節積液,容易誘發關節炎的表現。

3、身體過於肥胖

機體過胖容易引起關節炎,尤其容易導致膝關節炎產生。主要是因為身體肥胖給下肢關節造成的壓力比較大,使下肢關節長時間受壓、關節和軟骨磨損嚴重,從而引發關節炎。

4、飲食習慣不佳

如果經常吃一些草酸、磷酸含量高的食物,會導致體內的骨鈣成分過度流失,由此引發關節軟骨的損傷和退化,會更容易造成關節炎的表現。

61歲大爺,關節炎成功好轉,骨科醫生:全在3件事情做得好

第1件事:飲食

日常的飲食狀況對於關節炎的防控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鄭大爺就是因為在日常飲食過程中經常攝取一些骨藿苷素類物質,才讓骨骼的發育機能變得愈來愈完善,骨藿苷素含有多種補骨養骨食物,在刺激骨細胞形成和骨機能提升的同時,也讓骨骼的自身結構變得更加堅固,從而起到更好的提升骨密度和骨硬度的作用,雙重養骨,更能改善骨健康。

第2件事:運動

雖然關節炎患者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但是一些輕緩些的有氧運動方式,還是可以多多保持的,能夠更好帶動關節軟骨運轉,促進骨組織和軟骨組織的發育。

第3件事:睡眠

每天規律按時的上床休息,保持足夠時間的睡眠狀況,可以給關節部位的軟骨損傷修復和韌帶功能恢復,提供良好的喘息空間。從而更有助於相應骨組織的再生,緩解關節炎表現。

相關焦點

  • 71歲老人骨關節炎3年,短短1月恢復,醫生稱讚:做對了2件事!
    鄰居黃大爺,今年72歲了,早些年就有骨關節炎的「老問題」,一遇到陰雨天膝蓋就更加疼痛,難以下地走路。他在一次參加了老同學聚會回來後,只花1個月就把自己的骨關節炎養好了,無不令人驚奇。黃大爺在參加體檢的時候,老熟人醫生也對他的骨關節進行了重點檢查,發現他的膝蓋已經恢復如初,積液沒有了,原本有損傷的半月板以及滑膜都好了,也感到詫異。他和黃大爺聊了一會兒,知道他從一個老中醫的同學那裡得到了一些養骨方法,並且照做了,醫生也不由得誇讚,「這2件事情確實對骨關節很有用!做得很對!」
  • 保健品治療關節炎?骨科醫生:沒用
    這段時間,全國各地降雨降溫,關於秋褲的話題又登上了熱搜,都說「天冷了要穿秋褲,否則容易得『骨關節炎』」。實際上,隨著氣溫降低,因為關節疼痛就診的患者確實增多了不少。但資料顯示,我國骨關節炎患者就診率僅為50%。
  • 關節炎能做不手術嗎?得了骨關節炎能不手術治療嗎?
    關節炎能做不手術嗎?得了骨關節炎能不手術治療嗎?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骨關節炎又稱為關節退行性變,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關節多見。
  •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關節炎?為什麼會發生膝骨關節炎?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得骨關節炎?為什麼會發生膝骨關節炎?[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俗話講,人老先老腿,很多年過60歲的人對於衰老的第一反應就是腿痛,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患了一種相同疾病——膝骨關節炎。據統計,膝骨關節炎在老年人中十分普遍,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約為50%,75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則飆升至80%。為什麼會發生膝骨關節炎?隨著年齡的增長,膝蓋疼痛是大部分人的必經階段,特別是對於中老年患者,沒有明顯外傷、風溼病、痛風等疾病,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膝骨關節炎。
  • 四川骨科醫生自己給自己做手術,成功了!
    四川遂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骨科醫生曾江華是個「狠人」,他的右手手腕部位患上狹窄性腱鞘炎,於是用左手給右手做了一臺微創手術:自己打麻藥,自己在患處切開口子。整個手術持續幾分鐘,直到包紮才讓同事幫了個「小忙」。他說,選擇自己給自己做手術,是為了「練練手」。
  • 骨科醫生:也可能是髖關節炎引起的
    骨科醫生:也可能是髖關節炎引起的 關節炎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一說到關節炎很多人只會想到膝關節炎、肩周炎等,其實在60歲以上的骨關節炎患者中髖關節炎佔了30%,且女性比男性更易得。 髖骨關節炎由於少為人知,且在症狀上易於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炎相混淆,在臨床上被誤診的案例並不鮮見,有的甚至做了腰椎手術後仍不見疼痛緩解,才發現「病根」原來在髖骨關節上。
  • 65歲大爺患上「滑鼠手」
    杭州網訊 近日,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主任費駿接診了一位65歲的患者李大爺,他愁容滿面地向費主任訴苦:「醫生,我的幾根手指快麻木1個月了,不能打球,拿筷子都困難,會不會是關節炎?」原來,今年65歲的李大爺自從退休就愛上了打桌球。
  • 【骨科醫生】恐怖三聯徵
    【骨科醫生】恐怖三聯徵 2020-12-0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骨科專家在線詳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
    我今年30歲了,男,最近老是疼,也沒看醫生,就是像神經疼一樣,按壓著也不疼,針扎著一樣的疼,折磨人,打噴嚏也打不出來,請您幫我。西安市紅會醫院許正偉:建議檢查一下頸椎,有可能是頸椎間盤突出導致的!一葉舟:請問醫生這個需要拍普通的片子可以檢查出來嗎?打噴嚏每次馬上醞釀好了就打不出來,就肩胛骨這個附近疼,需要吃什麼藥呢?
  • 71歲王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
    71歲王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昨天,跑步女神發表推文《跑圈喜報!焦安靜的小老妹,莒馬冠軍小婧,被清華大學錄取啦!》,分享跑步相關的文章。今天跑步女神小編分享:71歲王長勝大爺跑步56年,從關節炎跑到北馬9星,但是他想說……上圖左一,是王長勝大爺,西安跑友
  • 骨科成功舉辦第一屆富血小板血漿(PRP)骨關節炎治療培訓班
    10月31日下午,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骨科舉辦的「第一屆富血小板血漿(PRP)骨關節治療培訓班」在外科樓14樓順利開展。本次培訓班採用理論授課、操作培訓、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旨在推動富血小板血漿(PRP)技術的開展,共吸引來自省內外共40餘名醫生參會。
  • 骨科醫生:5種姿勢要停用,一個比一個傷骨、傷關節,儘量不要做
    美國學者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經常跑步的人患關節炎的機率是3.5%,而坐久不動的人患關節炎的概率則高達10%。當然,除了久坐,還有幾個姿勢也是比較傷骨的,骨科醫生提醒大家,平時應該要少做。這5種姿勢儘量不要做,一個比一個傷骨、傷關節01
  • 打造品牌骨科 服務萬千患者——記荊門市掇刀人民醫院骨一科
    湖北省骨科知名專家帥克寧(右一)與骨一科主任朱炳奇(左一)等醫生在大查房。「骨病是常見病、多發病,我們能做的除了技術上不斷精進,更要做到治療上的規範化,儘量達到創傷最小,恢復最快。」日前,晚報記者在掇刀人民醫院骨一科採訪時,該科主任朱炳奇介紹。
  • 骨科醫生指出3個動作,做得多,膝蓋或毀得快
    骨科醫生指出,這三個動作做得多,膝蓋毀得快1. 長時間久坐不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坐著又沒有運動膝蓋,怎麼可能會損傷膝蓋,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相較於走路、跑步,久坐不動對膝蓋的損傷更大。研究表明,在平地行走時承受的壓力與上下樓梯或者爬山相比有明顯的差異,爬樓梯時的壓力比人體重量的三倍還要多,這也是為什麼爬樓梯更容易累的緣故,長時間的用爬樓梯、爬山的方式來鍛鍊身體會讓膝關節受到嚴重損傷,很可能會產生關節炎等疾病。
  • 手指麻了1個月,拿筷子都困難,醫生說:大爺得了滑鼠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玥潔「醫生,我的幾根手指快麻木1個月了,不能打球,拿筷子都困難,會不會是關節炎?」 65歲的李大爺找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主任費駿愁容滿面地訴苦。原來,李大爺自從退休就愛上了打桌球。在球技突飛猛進的同時,他總覺得外面買的球拍不夠有「腔調」,於是重拾了年輕時學過的木工手藝,開始自製球拍。由於做工精緻,他的名氣漸漸在圈裡傳開,球友們有時也會請他幫忙做上幾副,李大爺也樂於幫助。
  • 骨科醫生:最傷膝蓋的3件事,你每天都在做,難怪滑膜炎好不了
    李女士是一名舞蹈老師,今年34歲了,已經跳舞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最近忙著準備學院學生的舞蹈比賽,每天訓練的時間比以前更長了,近幾天經常覺得膝蓋酸痛,但是比賽將近,她也只好忍痛堅持著。
  • 關節炎和穿不穿棉褲有什麼關係?患有膝骨性關節炎該如何治療?
    我們常說的「關節炎」或者「風溼」其實在醫學上叫做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是發病率最高的骨關節病。根據國外資料,在X線普查中,55歲以上有骨關節炎的X線表現者高達80%!  給女性:膝骨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主要是與隨著年齡增長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關。【骨科醫生袁林】
  • 川大華西醫院骨科完成中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團隊成功完成我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這種新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65歲的王婆婆笑道。她是中國西南首個接受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王婆婆說,她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40多歲開始,每天上樓、下蹲、走路、站久後,膝關節就疼痛難忍,常常疼到晚上睡不著覺。走路時一瘸一拐。」在輾轉多家醫院,接受鎮痛藥物、各種理療和關節腔內注射藥物等治療後,效果均不理想,今年1月,她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尋求幫助。
  • 退行性骨關節炎能治好嗎_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健康百科
    骨科門診因疼痛就診的病人,80%是膝關節痛,其中又有80%為骨性關節炎所致!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清楚這一個問題。解決大部分患者的痛苦! 今天不用那麼多醫學專有名詞來解釋,說多了大家沒懂還是沒用,直接進正文。骨性關節炎又名退行性關節炎。顧名思義就是關節老化了,退化了,和機器用久了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