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嘴,逢人不說這些話,是非少,關係更好

2020-12-14 讀行人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海明威說過:「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每個人都會說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惹出很多是非。

古詩有云: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不會說話的人,張口就會得罪別人,甚至連累自己,而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審時度勢,因此做人做事如魚得水。

真正的智者,懂得管好自己的嘴,少說多做。

逢人不說這些話,會少是非,人際關係會更好。

1

傷害別人的話不說,關係更好。

古人說,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我們生氣的時候說出的惡言惡語,往往會傷害別人。

心靈上的傷害,往往會伴隨一生。

《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言語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千萬不可小視。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很多時候,你不經意間說出口的一句狠話,看似無足輕重,卻會給別人的心靈造成傷害。

綜藝節目《超級演說家》裡,演講者寇乃馨講述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歷。

當年寇乃馨和離過婚且大她9歲的黃國倫戀愛,父親出於對女兒的考慮,一直持反對的態度。

多次溝通無效後,父親一氣之下要和她斷絕父女關係。

聽完父親這句話,她沒有停止爭辯,反而用更激烈的語言報復父親,在電話那頭,她冷漠地說:「好啊,那這個消息需要我傳達給家裡人,還是你親自宣布。」

因為這番話,父親被她氣得住進了醫院。

得知此事之後,她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她和黃國倫個性都很強,生活中難免吵架,但誰也不肯讓誰。

有一次她和丈夫因為一些瑣事吵架,眼看著自己要「敗下陣來」,她立馬挑丈夫的痛處回擊:「黃國倫,你憑哪一點能配得上我啊,你知不知道你離過婚,是二手貨,你根本配不上我!」

她說完這句話,丈夫就沉默了,過了一會就去收拾行李準備離開。

臨出門前,丈夫說:「乃馨,你知道嗎,有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

那天之後,寇乃馨深深反省了自己,她突然發現:語言是傷人的利器。

有時候無心說了傷人的話,導致關係破裂,自己也後悔莫及。

有一個人養著一隻從小就從深山裡撿回來的狗熊,他一直養著這個狗熊。

可是有一天這個狗熊把鄰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鄰居找上門來。

他很生氣,拿起棍子對著狗熊就是亂打,而且邊打邊罵:畜牲始終就是畜牲,我白養你了。

打完後,他把狗熊趕出了家門。

第二天的時候,他又後悔了,可是狗熊已經走進了後山。

他很後悔,可是再也找不到狗熊了。

在一次上山打獵的時候,他碰到了一隻老虎,手無寸鐵的他閉上了眼睛。

突然他聽到了搏鬥的聲音,他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那隻狗熊回來了。

狗熊把老虎趕跑了,他高興地上去愛撫著狗熊說道:「太好了,上次我打了你還疼嗎?你跟我回去吧!」

狗熊說:「早就不疼了,可是你說過的那些話卻還在讓我疼,而且很疼很疼。」

狗熊說完頭也不回就又回到了後山中。

世界上對別人最深的傷害往往是語言,當我們對別人出言不遜的時候,往往就對別人造成了傷害,而且這樣的傷害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少說甚至不說傷害人的話,多說暖人心窩子、對人有益的話,這是處世的良方和增進感情的秘方。

相關焦點

  • 從今以後,管好自己的嘴!(深度)
    文章標題叫「管好自己的嘴」,我當然不是要分享怎麼減肥,而是講講怎麼好好說話。11月24日晚小米發布2020三季度財報,當季收入721.63億,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4.5%;前三季度累計收入1754.03億,比去年總營收僅少300億左右,2020年總營收有望突破2500億,表現遠超市場預期。
  • 「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管不住自己的嘴,往往害人害己
    不輕易流露自己的喜怒哀樂,才不至於得罪人,時刻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01為人處世,再謹慎亦不為過在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選擇。當你結識的人多了,說的話就更多;說的話多了,就難免有疏漏。
  • 人,管好自己嘴有多重要?
    他開始鬧心兩天,注意吃食,沒過兩個月又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兩年過後,終是得到糖尿病,需要終身服藥,跟愛吃的甜食說白白了。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朋友由於長時間的管不住自己那張愛吃的嘴,終是得了難以去根的病。想一想,享受美食不一定要飽食,淺嘗輒止未必不是一種享受美食的方法。
  • 兩人關係再好,也要管住自己的嘴,這些話不能亂說,害人害己!
    在這個社會,大家越來越不容易相信別人了,畢竟每個人的心思都會藏起來,不讓人知道,有一句話說得好,叫「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不想走彎路,那一定要注重很多細節上的問題,處處留心,比如在生活和工作中,即使是關係再好,有些話也不能給對方說。有時候一句話有可能毀掉你所努力付出的一切,一不留神就給自己埋下「禍端」,萬一後面關係崩了那你說的這些話會對你影響非常大。
  • 同事關係再鐵,也不能說這三件事,管不住嘴早晚要吃虧!
    話一旦說出口就很難挽回,所以,說話一定要謹慎,想清楚再開口。在工作中,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每個人心裡都應該有個譜。一些無關緊要,無傷大雅的事情,可以隨便一些,但一些比較敏感,比較重要的事情,就要注意了。同事關係再好,也不能說這三件事,管不住嘴早晚要吃虧!
  • 佛教:不要隨意評價別人,道人是非
    人,管好自己的嘴,千萬不要隨便搬弄是非。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一件事都有各自的因果,我們應該去尊重別人的人生和選擇,別否定和隨意批判別人,不是別人我們又怎麼會知道別人的心酸和痛苦,管好自己的嘴,不隨便說話,守住自己的心,不隨意動惡念!
  • 人與人之間,不管關係多好都要管住嘴,這些話不能亂說,會翻臉!
    也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讓有些人光鮮亮麗,有的卻一直都在自卑中,原因是有的人能懂得怎樣利用溝通來提高自己的價值和身份,但有的人做不到,甚至連自己心裡想要表達的都表達不清楚。生活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卻還有那麼一些人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管不好自己的嘴巴,有時候造成不好收場的局面。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管好自己的嘴
    那是因為他們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們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嘴,不會胡說八道。別人在說話的時候,你插嘴說明你不夠尊重別人,相反,你耐心等別人說完,那說明你尊重他人,同時這也是自身修養的體現。情商高的人,不僅善於說話,還善於管好自己的嘴。
  • 《增廣賢文》中的這些話,助你看透人性
    《增廣賢文》中的這些話,就能幫助我們看透人性,不妨一起來看看:1. 貴人語少,貧子話多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能成為一個富有、有地位的人在生活中不會說太多話;一個貧窮的人往往會說很多廢話。一個人能獲得成功,他一定不會經常抱怨、不會議論人的是非、不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因此這句話所說的「話少」並不是指話語少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不要禍從口出。
  • 職場說話的4大忌諱,管好自己的嘴,別亂說話,說了就慘了
    但我建議你,如果你想要迅速得到提升,或者想要與同事愉快地相處,不要在背後議論同事,如果這些都被領導聽到了,他對你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而且還會無形中地降低你晉升的機率,從而影響你的晉升。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他怎麼會知道等等,因為別人總會比你聰明,這世界上也沒有不透風的牆。總而言之,多做少說這一點在職場上絕對適用。
  • 妹子常把這些話掛在嘴上時,可能開始厭倦你了,別不懂
    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來越久,彼此更加熟悉,曾經的激情和甜言蜜語變得越來越少,有的情侶修成正果,感情就算變得平淡還是依然深愛著對方成為夫妻。也有的人失去了一開始的新鮮感,對感情失去了興趣,這樣的感情更多的只是各取所需,當對方滿足不了自己所需要的激情時,就會結束這段感情,尋找下一個目標。
  • 想減肥,管不住嘴,怎辦
    想減肥但管不住嘴,有三種辦法可以解決。第一種解決的辦法是管不住嘴就使勁吃,任由它發展,那結果可想而知。記得我剛減肥的時候就常這樣,老不忌嘴,特別想吃東西,經常是借別人名義自己吃,有時候怕孩子餓或者額外補充點,都是提前準備好多,實際下來自己比孩子吃得都多都成零食啦,結果就是吃飯的時候提醒自己不吃不能吃了,然後等別人吃完,這也捨不得倒掉那也捨不得扔,看見怪可惜的,還是吃了吧,結果全好過了嘴跑到肚子裡,日夜積累成脂肪一天比一天胖,每當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摸著肚子非常後悔,還不住地感嘆下次再也不這樣了。
  • 李玫瑾:家長「管好嘴」少說三句話,才能塑造出「打不倒」的孩子
    李玫瑾:家長「管好嘴」少說這三句話,才能塑造出「打不倒」的孩子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是育兒界的「網紅教授」,她獨到而新穎的育兒觀念,讓不少家長都受益匪淺。在李玫瑾教授看來,家長要讓孩子「脫敏」,為了防止孩子日後膽小懦弱的樣子,要提前對他進行「挫折教育」,而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些話,會直接打消孩子的面對挫折的勇氣。如果想要塑造出一個「打不倒」的孩子,家長需要「管住嘴」少說三句話,有利於孩子的「逆商」培養,擁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和能力。
  • 減肥就是管不住嘴?教你這些小妙招,控制好食慾,拒絕長胖
    「管住嘴、邁開腿」,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管住嘴」。面對心愛的美食,該減肥的你只能選擇視而不見,可是嘴巴不聽話,總想吃點啥……所謂:「三分練,七分吃」。如果管不住嘴,光靠運動,那就註定與減肥成功絕緣了。那該怎麼辦呢?
  • 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別人的嘴不必理會
    一個人總愛抬槓,原因往往缺乏自信,愛出風頭,抬槓的本質其實是通過打擊別人從而來抬高自己,獲取心理上的優越感。這種人的表現欲通常比較強,一個表現欲很強的人骨子裡往往是比較自卑的,缺乏自信,所以才會通過這種譁眾取寵的方式來博人眼球。真正自信的人,不會刻意地去刷存在感。
  • 佛說:口業乃是禍累之始,平時少說這三種話,多積陰德惠濟子孫
    口業,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如果你能去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說妄語、兩舌、惡口這些造惡業的話,多說善語、利益他人的話,福報就會越積越多。因此,要想積陰德留給子孫後代,平時就一定要修口業,不要亂說話,儘量少說話多做事,能不說話就不要說話,亦如佛說:清淨口業莫造惡業,少說這三種話,利人利己,福氣越積越多。
  • 孩子未滿三歲要「管好嘴」,這些食物對脾胃不「友好」,少吃為妙
    直到孩子媽媽有空,能在家多陪陪孩子,才驚訝地發現2歲女兒的飯量,比自己還多。詢問奶奶後才知道,原來看孩子身材比較瘦小,想讓孩子多吃點,胖乎乎的看著健康,沒事就餵孩子吃東西,慢慢的就越吃越多。到現在,每頓飯都要吃一碗飯一碗菜,明明把小肚子撐得鼓鼓地,還要繼續吃,抱下桌不讓吃就在地上打滾哭,說自己餓,家長沒辦法只能由著孩子,可後果就是撐得晚上睡不著覺,抱著肚子在床上打滾。
  •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孩子未來難有出息,真的要糾正!
    「孩子長大了話越來越少!什麼都不肯跟我們說!」「每次我問他學習的事情吧,他就嫌煩。」「真的教不下去了,說不行罵不行,還回回頂嘴!」……溝通不是說話這麼簡單,想讓孩子敞開心扉,也不是父母強迫就能做到的。這樣的從屬關係,不可能變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哲學家盧梭說過:「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父母高高在上地說教、批評、指責,堵住了孩子想要傾訴的嘴巴,也拉開了孩子原本和自己的距離。
  •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遠離那些說是非的人
    朋友或同事之間聊一些有營養、有價值、能夠提升個人能力或工作效率的事情,那肯定是好事;但如果是說別人的是非,那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一個愛說別人是非的人,多半是個不值得信任的人。尤其是那些經常在我們面前說別人是非的人,我們一定要遠離他,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會在別人面前說我們的是非。
  • 管不住嘴就行了。成年人的大智慧,適當的閉嘴
    答曰:「因為人應該多看,多聽,少說。」在很多情況下少說話或者不說話,既是修養,又是智慧。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正因為語言是人類溝通的關鍵手段,所以說話時更要謹慎,話越多越容易招惹是非。管住自己的嘴有多重要?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個人層面來說,暴飲暴食有害健康。社交層面來說,口無遮攔更無益於自身。良言三冬暖,惡語六月寒,有多少人是因為說話而給自己惹上了麻煩。真正懂人情世故的人,總會知道在適當的時候少說話,甚至是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