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詞語解釋-中考必考題型,常用的解題方法就是「遷移法」

2020-12-26 菲菲老師說語文

01什麼是「遷移法」

所謂「遷移法」,就是將詞語詞語在一個語境中的意思遷移到另一個語境中去的方法。文言文中相當一部分詞語的釋義間有內在聯繫,並「活」在現代漢語的口頭語、書面語中。因此,在揭示文言詞語時我們可以藉助已經學過的知識或熟悉的內容來遷移理解。正確理解文言詞語是解讀文言文的基礎。對文言詞語的理解是文言文閱讀的考查重點,幾乎是中考中的必考內容。一般在詞語解釋的文言翻譯中考查,有時候也會以選擇題的形式,要求判斷解釋正確或不正確的選項。

02解題方法技巧

遷移的源頭大致有兩個:

(1)課內學習的同一文言詞語;

(2)成語或詞語中的相同語素。

解題步驟:

(1)聯繫可遷移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選釋義;

(2)代入句子中進行檢驗,看語句是否通順。

03中考真題再現

(2018·山東濰坊)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顏淵論御馬

顏淵侍坐魯定公於臺,東野畢御馬於臺下。定公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顏淵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1)矣。」定公不悅,以告左右曰:「聞君子不譖(zèn)人。君子亦譖人乎?」顏淵退,俄而廄(2)人以東野畢馬佚聞矣。定公躐(3)席而起,曰:「趣(4)駕召顏淵。」

顏淵至,定公曰:「鄉寡人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吾子曰:『善則善矣,然則馬將佚矣。』不識吾子何以知之。」顏淵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於使人,造父工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極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也。今東野畢之御,上車執轡,銜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5)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進乎?」顏淵曰:「獸窮則齧,鳥窮則啄,人窮則詐。自古及今,窮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詩曰:『執轡如組(6),兩驂如舞。』善御之謂也。」定公曰:「寡人之過矣。」

(選自《韓詩外傳》,有刪節)

【注】(1)佚(yì):通「逸」,逃跑。(2)廄(jiù)人:馬棚的差役。(3)躐(liè):超越。(4)趣(cù):同「促」。(5)朝禮:指調服車馬的法度。(6)組:編織。

題型:解釋文中加粗詞的意思。

(1)寡人曰 鄉:通「向」,從前(向前)。

(2)昔者舜於使人 工:擅長(善於)。

(3)然猶之不已 策:用鞭子打(驅趕)。

解析:

(1)「鄉」的解釋可採用課內遷移法,聯繫課文《魚我所欲也》「鄉為身死而不受」中「鄉」是通假字,通「向」,是「從前(先前)」的意思,再結合語境進行確定。

(2)「工」常用的意思:①擅長(詩文、書畫等)。②工巧、精巧。③功效。④工匠。結合本句分析,取第①種意思。

(3)「策」的解釋也可採用課內遷移法,聯繫課文《馬說》,「策」有兩種意思:「執策而臨之」中「策」作名詞,是「鞭子」的意思;「策之不以其道」中「策」作動詞,是「用鞭子打」的意思。結合語境分析,這裡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相關焦點

  • 2016年中考語文常用詞語解釋方法之下定義法
    常用詞語解釋方法   一篇文章是由一連串的詞語組成的,對詞的意義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釋不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就會失之膚淺,甚至造成誤解;寫起文章來也容易出現用詞不當的現象,以致不能正確的表情達意。   要準確、鮮明、生動的使用詞語,除了靠平時的學、說、用外,掌握一點解釋詞語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 學習方法:語文八大題型解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語文八大題型解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基礎知識題——信語感,多比較   這一塊包括語音、字形、詞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辨析等。做這一塊題的基本原則是信語感,多比較。
  • 透過中考真題,探究課外文言文閱讀理解中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
    接下來我們將結合中考真題,分析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一、(2018 南京 12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解題方法:細讀文章,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進行歸納概括即可。二、(2018 揚州 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特別是中考之前的衝刺階段,大家都很關心。正確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含義,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關鍵。 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 因此,梳理常考的文言實詞,總結答題技巧便很有必要。
  • 中考語文,文言實詞之古今異義詞
    文言實詞意義的考查是中考必考的題型,常以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等形式出現,因此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多關注這四類詞語。今天這一講先從古今異義詞講起。一.古今異義詞:字形相同的詞語,在古代與在現代的意義和用法有差異或者不相同。
  • 初中數學中考必考知識點因式分解方法歸納總結
    在中考試題中很多題型都用到因式分解的技巧,諸如:有理數計算、化簡求值、解方程等等,因此,可以說因式分解是初中數學中考時的必考知識點。下面,我們一起來歸納總結下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及技巧。一、 因式分解常用方法
  • 中考易出題型:巧算塔高,只需1條輔助線,附直角三角形解題口訣
    解直角三角形,是中考的必考內容。通常是給定若干已知邊、角條件,求其他邊長或內角度數,需要用到勾股定理、正弦、餘弦以及正切等函數關係。在文章的最後附上直角三角形題目常見的解題口訣,希望能夠幫助到即將參加中考的同學們。01題目:巧算塔高
  • 2015年中考語文詞語解釋知識點:詞語釋義的方法一
    詞語釋義的方法   (1)定義法:用簡明通俗的語言對術語類詞語注釋或說明。如「自然力」就是可以用來代替人力的自然界的動力,如「風力」「水力」;「歸省」就是回家看望父母。   (2)比喻形容法:有些詞不好下定義,就用形容和比喻加以說明。如「襤褸」形容衣衫破爛;「驚濤駭浪」比喻險惡的境遇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 一年級期末必考題型:量詞、近/反義組詞、詞語搭配、仿寫句子等
    一年級期末必考題型:量詞、近/反義組詞、詞語搭配、仿寫句子等~周末學生們做一做,找出不足,以便於在進行總複習時,能夠有針對性地學習,爭取期末取得好成績。一年級語文期末重點必考一年級期末考點給詞語加上《形容詞》一年級期末考點仿寫句子語文重點句子期末必考小宋課堂每天會分享一些關於小初高及成人考試的學習方法、提分技巧、記憶訓練方面的文章,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收穫,請轉發分享,讓其他同學也受益。每天堅持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喜歡就請多多關注吧!
  • 中考文言文閱讀題解題方法
    中考文言文閱讀分析題大概佔16分分值,佔總分的13%左右,但是要拿到這13分,真心不容易。考試題型為選擇題,譯文,斷句,問答題。考查範圍包括文言實詞、虛詞的解釋,句子的譯文,斷句,文學文化常識,文章創作背景、作者簡介、內容主題、寫作特色等方面的知識。學習文言文,語言的障礙主要在詞彙方面。先來說說文言文實詞的釋義。
  • 閱讀理解訓練之解釋詞語意思的10種方法
    閱讀理解訓練之解釋詞語意思的10種方法拆拼串聯法:把詞拆開來,先解釋每個字,再把每個字的意思串聯起來表示詞語的意思。反義詞否定法:用反義詞加上否定詞「不」來解釋詞語的方法。運用時,先找出這個詞語的反義詞,然後在這個反義詞前加一個否定詞「不」,就是這個詞的意思。比喻解釋法:將需要解釋的詞與一些常見的、具體的事物聯繫起來,用比喻句式進行詞語解釋的方法。
  • 一道中考數學證明題,竟被稱為「史上最冷門題型」,真是考題難料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中考數學證明題。提起證明題,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它屬於考試必考題型,通常也是以證明邊相等、角相等、邊的數量關係或角的數量關係,所運用的知識點也包括了全等三角形的證明、相似三角形的證明或其他性質定理。
  •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必考考點及題型介紹,針對性複習,考出好成績
    對於初二的同學,在今年的學習中,可能會感覺到比較的吃力,難度比初一的時候難了很多,而且學科科目也是增多了,造成很多同學有些不適,在最後這幾天裡面,也是希望同學們不要再做數學類的壓軸題目了,立足基礎,將能夠得到的分數儘可能的滿分,提升類型的題目總結解題思路和技巧。根據多年的經驗,結合以前的期末考試,和大家分享一下初二上學期必考的考點,在最後這幾天,希望同學們有針對性的練習,在考試中考出好的成績。
  • 2016年中考語文常用詞語解釋反義否定法
    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的方法很多,下面是我從教多年探尋和總結出來的一些常見的解釋詞語的方法:   反義否定法   即用反義詞加「不」或「沒有」的否定形式來解釋詞義。如:模糊──不清楚;崎嶇──不平坦。
  • 高中數學必考知識點:數列求和的8種常用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數列不僅是高中數學必修必考內容,還是高等數學的基礎。數列求和問題是數列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和重點。雖然題型多變,技巧性也很強,但其實數列求和與等差數列、等比數列一樣,都有很多方法,只不過大部分的同學好像只會生搬硬套公式,不會靈活地運用解題技巧,以致於求和問題成為了數列的一個難點。今天針對這個問題,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一份數列求和問題常用的8個方法和解題策略,害附上專屬例題。
  • 三角形為什麼會是中考必考知識點?
    三角形的有關知識作為幾何的重要基礎知識,自然也是中考數學必考的熱點內容之一。綜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對三角形的考查出現了這兩大趨勢:一是考查知識由單一到綜合的轉變;二是題型由基本到開放,與三角形有關的問題非常豐富,變化多樣。
  • 數學滿分題型之數列大題解題技巧,常規解題思路及步驟分析
    高中數學當中數列肯定是必考內容,其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相對來講也就無非與求數列通項、求和、以及數列的證明放縮,其次,基本題型就是利用兩種數列的基本性質對小題進行解答。而數列放縮往往是依據函數為背景建立,在往年各省市的單獨命題當中顯得尤為重要,甚至作為壓軸出場,難度較高。
  • 高中物理的常用方法、題型特點及應用注意點
    :   將末速度為零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視為逆向的加速度大小不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再運用相應的運動學公式解題;涉及光路通常可抓住光路可逆原理解題。豎直上拋運動(或類同的運動)、簡諧振動、個別帶電體在複合場中的運動可抓住運動的對稱性特徵來解題   割補法   ▐ 題型特點:   一般物體形狀規則但不對稱;涉及面積大小比較(v—t圖象)   ▐ 應用注意點:   對物體、圖象面積進行對稱性切割或補形處理   圖象法
  • 中考英語之介詞、形容詞副詞辨析,簡單易懂,考試必考
    中考英語除了定語從句、狀語從句以外,還有兩個語法也是必考內容,它們就是介詞和形容詞副詞,也是中考必考內容,非常重要。 一、介詞 介詞不能單獨用作句子成分,一般用於名詞和代詞之前,表示其後詞語與句中其他詞語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