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是距今最近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中國的對手是當時的同志加兄弟越南。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摧毀了越南北部地區的所有基礎設施和工廠,對越南造成了沉重打擊,但是在後期撤退的時候,卻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失利。
在1979年參戰的各部隊中,有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50軍150師,50軍是遼瀋戰役時起義的滇軍60軍改編而來的,這支部隊是有一定戰鬥力,尤其擅長山地叢林作戰。150師並不是50軍的部隊,原來的50軍150師於1964年改編成為了遼寧省獨立師。1967年,50軍從東北換防到四川之後,又在成都軍區獨立步兵第1,5,10,12團,獨立步兵第七營等部隊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150師。
150師組建的時候,當時中國的經濟形勢非常不好,所以為了維持部隊總體的戰鬥力,非部隊會從事經濟生產活動,搞一些副業,以維持主力部隊的訓練。150師當時作為非主力部隊,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一直從事養豬,修路,修橋,農業生產等活動,每個團只有少部分部隊進行基礎的軍事訓練。
1979年對越反擊戰之前,150師由乙種師緊急擴充為甲種師,補充了大量剛入伍的新兵和一些臨時從北方部隊抽調的老兵。全師從6000多人擴充到了11000人,人數幾乎翻了一倍。當時150師的新兵成分很多,由於部隊擴充太快,連長升營長,排長升連長,班長升排長,一些軍齡稍微老一點的士兵升為班長,副班長,所以當時150師基層軍官的戰鬥素質也非常讓人擔憂。
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之後,150師從四川沿著川黔鐵路開赴廣西地區,經過3000多公裡的運輸,到達寧明,明江等地域集結待命。這支部隊進入戰區後一直擔任預備隊,50軍一直想要立功,於是多次請戰,要求出境作戰。在戰爭後期,這支部隊獲得了掩護主力後撤的任務。50軍還派出了兩位副軍長和一位副軍政委組成的工作組進駐150師,隨150師開進。1979年3月6日,150師從水口關方向開拔出境。
3月11日,150師448團二營在沿班英西側西路向北搜索時,遭到了越軍的伏擊,當時越軍的伏擊部隊並不多,但是448迅速慌作一團。448團還命令二營就地隱蔽,並向師部請求全團回援,雖然師部同意了,但是軍部駐師指揮組卻不同意,要求二營獨自突圍,在雙方猶豫的時候,越軍援軍趕到,加緊了對448團的包圍。11日夜,448團要求二營向北回撤,二營在走到一處狹窄的山谷時,本應該一鼓作氣衝出去,但是團部又下命令要求二營原地休息,等天亮了再走。
在二營休息的時候,越軍大部分趕到,開始對二營發動進攻,迅速將二營分割成數段。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二營被打散,官兵們三五成群地四處躲避,一直到13日才聚集了兩三百人,職務最高的是一位營副教導員。448團聽到二營激戰的聲音後知道事情不妙,再次向師部請求回援,但是軍部駐師指揮所依然不同意,要求二營獨自突圍。無奈之下,448團派參謀長帶著一連和八連前去增援,但是這兩個連在增援的途中也被越軍打散。
最後448團被圍部隊分散突圍,在突圍的過程中,各部隊損失慘重,448團副政委龍德昶,448團參謀長,二營營長雷群榮等幹部被俘。448團一連,8連被打散之後,一連連長李和平和八連連長馮增敏經過商量之後,率部向越軍投降。8連副連長王立新不願意投降,率領一個排的官兵們衝下山,最後在激戰中犧牲。整個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解放軍一共有230多人被俘,其中448團就佔到了200餘人,佔被俘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