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下一個網際網路流量風口

2020-12-27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增長黑盒Growthbox(ID:growthbox2),作者: Koc,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大家好,我是增長工程師Koc,專注研究各渠道的增長策略。

關於 2019 年最炙手可熱的增長策略,也可以參考我之前發表的這篇文章:盤點 2019 年最熱門的 10 大增長策略

最近幾年要說最火的流量賽道,那毫無疑問是短視頻。

抖音現如今已是 4 億日活的龐然大物,向來產品更新非常克制的微信,也在最近推出了視頻號的功能。這讓原本就已經非常激烈的短視頻賽道,現在又多了一位重量級的選手。

而除了這些短視頻以外還有一個年輕的社區也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它就是有著國內youtube之稱的 B 站。

這也是今天我們要研究的主角:簡稱B 站,全稱Bilibili,中文名嗶哩嗶哩 

1.為什麼說B站正處於紅利期

A.B站不再只有二次元

說起B站大部分人的反應這是國內最大的二次元愛好者聖地,有非常多 90 後的年輕人。但B站發展至今早已出圈,不再只有二次元。

在 2019 年 5 月份的第一季度財報上顯示B站的營收達  13.7  億,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增長 了58%。並且B站保持著高速的狀態持續增長,Q3 季度最新的財報顯示,營收達到了 18.59 億,同比增長 72.3%。毛利潤 3.51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80.5%。

其中最亮眼的數據就是月活在Q1 季度首次超過1. 01 億,日活超過了 3000 萬。到了Q3 季度月活已達到了1. 279 億,增速大幅提升。

一個網際網路平臺月活過億,足以證明它不再是小範圍的圈子,B站早已超出亞文化圈層,正在邁入下一個新階段。最近B站上發生的大事件也證明這一切;

B.B站 8 億買下LOL總決賽獨播權

隨著這幾年遊戲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子競技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而這其中關注度最高的遊戲就是英雄聯盟LOL,每年的S總決賽也成為電子競技行業觀賽人數最多的頂級賽事。尤其在這兩年中國隊包攬了兩屆S總決賽冠軍,讓LOL的人氣暴漲到空前絕後的高度。

新京報訊 12 月 3  日獨家報導,B站就以 8 億元價格拍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未來三年玩家想要看S總決賽只能去B站。並且 2020 年LOL全球總決賽的舉辦地還是在上海,主場優勢再加獨家播放權,必然給B站流量帶來新的一輪增長。

C.B站以每年 5000 萬元的費用籤下馮提莫

馮提莫人稱鬥魚直播一姐,早期是位英雄聯盟的主播,後期靠著翻唱各種歌曲火爆全網,在微博上也有 975 萬粉絲。最近幾年頻繁登上綜藝節目及跨年晚會,她不斷的跳出圈層想往明星的方向發展。而B站在 12 月 19 日官宣獨家籤約馮提莫入駐B站。

B 站的營收主要分為四項業務:手機遊戲、廣告、直播與增值服務、電商及其他業務。B 站上市時,手遊代理(主要就是 FGO)的收入佔了絕對大頭,以至於當時大家把 B 站看成是一家遊戲公司。這種單一的營收結構很難被資本長期看好。

不管是 8 億拿下LOL總決賽獨家播放權,還是籤約鬥魚直播一姐,這背後都體現 B 站想改變營收結構的野心。

在今年B站的直播與增值服務保持著較高的增速,而去年開始推的電商業務發展迅猛,今年增速相當突出。截至 2019 年 10 月底,本年度電商業務 GMV 已經突破 10 億元,電商及其他業務 Q3 營收 2.26 億,同比增長 703.3%。其他的營收佔比在逐漸攀升。

D.B站市值一夜上漲 50 億

2019 年12 月 31 日晚,B站跨年晚會刷下高達 8000 萬的在線直播觀看量,口碑爆棚,瘋狂出圈,很多錯過直播的網友更是瘋狂補課。

這次的晚會舉辦的質量非常高,各路神仙打架,嘆為觀止,官方玩梗,最為致命。主持人是著名「段子手」朱廣權老師,開場秀是《魔獸世界》的《歡迎回到艾澤拉斯》,在嘉賓陣容上,B站請了吳亦凡、五月天、鄧紫棋、新褲子、周筆暢等,以及天秀的「武器大師」方錦龍老師。

這場晚會讓B站驚豔了全網。而在 2020 年新年之際,美股市場重新開盤,B站股價就一度暴漲逾15%。截至 2020 年 1 月 2 日收盤,B站股價上漲12.51%報20. 95 美元,市值近 68 億美元,一夜上漲近 50 億人民幣,股價報20. 95 美元,創去年 2 月底以來新高。

一系列的大動作,讓更多的人聚焦在這個曾經被稱之為「非主流」、「死肥宅聚集地」、「小孩子才上的網站」的視頻網站。小破站真正的成長為龐然大物,網際網路新的流量風口已經出現。

2.企業如何抓住B站紅利

網際網路的流量紅利一直變遷,在中國,流量渠道非常複雜且封閉,用戶分層又非常明顯,所謂的流量紅利也在不停發生轉變 ,這意味著你無法固守單一的營銷渠道,而是要在各種新興的渠道中探索紅利和機會。

從搜索到私域流量,每經歷一次紅利變更,增長策略和對應的增長工具就會發生改變,從長線來看每個渠道的ROI都開始趨於均衡,最終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全渠道營銷(Omni-channel)的系統才能對衝各種渠道的收益波動。

每個時期的網際網路流量渠道,造就了大批的企業。如果你想抓住 B 站的流量紅利,那你應該先了解 B 站平臺的特點,以及其中典型的品牌案例。

A.B站擁有82%的Z世代用戶

B站有82%的用戶都是Z世代,日活達到 76 分鐘,年末留存率79%(視頻網站年留存率在20%-40%之間)。Z世代,也被稱為Generation Z、Gen Z,是被定義為出生在1995- 2012 年之間,年齡在8- 25 歲,還正在校園或者剛剛步入職場這一年輕群體。

據稱, 95 後已經佔了全球總人口1/ 4 的席位,而在國內, 95 後的群體規模已接近2. 5 億。在網絡使用頻率上, 95 後和 00 後用戶則是最為活躍的一群人,已經超越 80 後的2. 2 億,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中堅力量。

2015 年全球 95 後僅零花錢總量就高達 400 多億美金,已與同一年中國投資者向歐洲和北美市場的投資額相當。而其父母投入在孩子身上的錢,則比孩子們零花錢的三倍還要多,約為1400 億美金。在中國, 95 後的群體規模已接近2. 5 億人,和其他國家的同齡人相比,他們同樣出手闊綽。

95 後每月花費大約 1314 元,要是在此基礎上加個幾百塊,就能趕上 2015 年全國人均水平可支配月收入( 1830 元)。如果零售企業仍然對新崛起的消費一代視而不見,那麼未來,主流消費群體將會和這樣的企業漸行漸遠。

品牌主想要在B站上營銷,那就是要了解Z世代消費者的行為。概括的來說:

1.Z世代對廣告、推銷尤其反感,反而喜歡被熟人種草,信賴社群圈子。

2.Z世代也是網際網路原住民,多屏幕重度使用患者,嚴重缺乏耐心。

3.79%的Z世代認為產品質量是他們消費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注重產品品質,消費習慣回歸理智。

4.喜歡參考別人分享的購買經驗,依據品牌口碑作出消費決策。

關於Z世代營銷和增長更多的研究,可以看我們之前發表的文章《面向 95 後的營銷和增長,你需要知道這些( ゜- ゜)つロ 乾杯》

B.阿里、騰訊B站矩陣號

學習B站上成功的品牌案例,對於企業運營B站是件很重要的事。

那在B站上有哪些做得好的品牌案例?這裡就不得不提阿里和騰訊在B站上的品牌矩陣號。

由於疫情原因這段時間遠程辦公軟體非常火爆,這其中增長最快的要屬阿里旗下的釘釘辦公軟體。

前段時間釘釘遭於全國小學生大量的一星評論,幾天之內,釘釘的評分就從 4.9 跌至 1.3 ,甚至有傳言稱如果一款 App 的評分如果低於一分,可能會遭遇下架,熊孩子們更是加大了火力。

這本是一場非常嚴峻的公關事件,但阿里出奇招,放下身段在B站製作鬼畜,開始賣慘。一條《釘釘本釘,在線求饒》引爆 B 站用戶,截止今日已達 2116.5 萬播放量,一條視頻漲粉數十萬。

在沒花一分錢的情況下,B 站與之相關的視頻創作高達 50 頁,預計曝光達到上億播放。

同樣的策略騰訊也在B站上發布了《【被迫營業的騰訊】B站股東賣藝求上首頁》的視頻,播放量達到量 78.6 萬,並且評論區和支付寶帳號的評論也是精彩博弈:分期免息也不是不可以;

這種把自身品牌人格並鬼畜化的策略,在B站上是可以傳播的非常開,並且能產生奇效。

那阿里和騰訊在B站到底有多少品牌人格化了?這些帳號基本會在一個視頻下進行評論互動,以及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帳號關注的UP主,根據這兩個線索,我統計出阿里和騰訊在B站品牌矩陣號的情況,可能也會有遺漏歡迎大家補充。

阿里目前在B站有 14 個品牌號,粉絲數量總和 186.3 萬,總播放量達到 8730.5 萬,總投放視頻數 1376 件。

騰訊目前在B站有 15 個品牌號,粉絲數量總和 362. 4 萬,總播放量達到 6. 17 億,總投放視頻數 4138 件。

騰訊由於掌握了很多影視的資源,像騰訊動漫這個帳號單是發布的一個動漫就達到了上千萬的播發量,甚至有些帳號的播放量是達到了上億。所以騰訊的品牌矩陣總播發量是要比阿里多很多。

除了這些品牌號在B站也有許多個人IP,他們憑藉自身優質的內容,再加B站現在流量的紅利,只投稿數篇稿件,就漲粉百萬。

活躍的UP主是B站生命力的核心。於其他創作平臺不同的是 B 站目前的馬太效應還不是很明顯,即使你是一位不知名的UP主,只要內容優質同樣可以享受熱門首頁帶來的百萬級流量曝光。這樣就避免了平臺過於依靠頭部的創作者,也給新人入局B站帶來了足夠的動力,平臺的內容也會越來越豐富。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關於B站的增長策略我們還會持續關注,最近還會在更新一篇挖掘B站數據的工具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最後一個風口:網際網路殯葬
    最後一個風口:網際網路殯葬「沒有被平臺電商壟斷的可能就只有花圈和骨灰盒了」,這是最近網友給我的一條留言,這讓我思考了很久,並形成了這樣一篇荒誕的文章以極低的價格砸死個體商販,以極高的流量要挾供貨渠道,再從資本市場套現得利,免不了又是一地雞毛,怕是到最後人們的最基本的「菜市場自由」都要剝奪了。老百姓的菜籃子是最基礎的民生問題,可容不得這般禍害。
  • 公眾號、短視頻,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各類風口層出不窮。前幾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到後來的公眾號自媒體,再到之後的短視頻,每個風口都造就了許多資本神話。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有不少人依託於這些風口而生存,甚至賺到錢的人也不在少數。於是,「找風口」就成了網際網路從業者甚至許多傳統行業人士頗為熱衷的一件事。那麼繼公眾號、短視頻之後,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又會是什麼呢?答案顯而易見:直播帶貨。
  • 十點讀書林少:錯過了這個風口就抓住下一個
    其中,文化閱讀是嘉賓大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林少,十點讀書創始人。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傳播公司,致力於打造覆蓋讀書、電影、娛樂、時尚等領域的文化生活平臺。作為嘉賓派第二季學員,林少認為,通過嘉賓派的訪學能夠深入學習到優秀企業的很多方法論,開拓視野。林少說道:「從訪學小米,我了解到拳頭產品的定位與搭建生態鏈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十點讀書線下書店的創新來源。」
  • 網際網路流量大洗牌,視頻號成為最後一個流量風口?
    在短視頻領域,如今遇到一個大洗牌的機會,大家都回到起跑線上重新開始。  如今視頻號絕對是一個平行於公眾號、朋友圈、社群的媒介形態,而且視頻號,對於進一步加深 IP 認知,非常有意義。  商業時代,流量為王。在流量獲取越來越難的今天,高性價比的流量入口成為新媒體營銷風向標。 而雲紙則依託「公共場景」這一線下大流量入口及精準的流量變現等優勢搶佔市場。
  • 風口下的生意|探尋消費的下一個黃金十年
    2010-2020的十年又是移動網際網路飛速增長的十年,單看這十年間的風雲變幻,各種消費風口不斷崛起,轉眼又被新的洪流裹挾跳向新的方向,高速迭代成了時代下品牌們的應變方式。然而一擁而入入局勢必競爭慘烈,就在大家都以為紅利到頭的時候,新的賽道又誕生出財富神話,故事迷人,循環不止。時代的故事進退失序,主角自然迷茫彷徨。
  • 又一個千億規模的風口,網際網路半壁江山都來了!程維王興打頭陣!
    火熱風口再現,網際網路半壁江山都衝進來了。2020年下半年最猛烈的風口,非社區團購莫屬!所謂社區團購,就是圍繞微信、以微信群、小程序為工具建立起來的團購方式。平臺下的工作人員將商品信息發送到購買群,消費者在小程序下單,最終由平臺調度配送,消費者自提。
  • 為了一個UP主,b站拿出了4000萬籤署獨家,b站前一哥敖廠長回歸
    最近b站UP主敖廠長時隔很久發了個視頻,表明自己將會回到b站,和b站籤署獨家協議。今天新浪遊戲更是直接曝光了,b站為了讓敖廠長回歸,開出了四千萬的天價。結合之前的巫師財經出走b站的事件,這已經是近期第二起西瓜視頻挖角b站的事件了。這背後的問題很值得深究。
  • 疫情「後半程」: 網際網路醫療離風口還有多遠
    多位從業者對投中健康表示,此舉突破了原先的監管政策,是網際網路+醫療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在諸多利好加持下,一直不溫不火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會成為下一個資本追逐的風口嗎? 「彎道超車」的網際網路醫療 陳小兵成立的雲呼科技是從第三方基層醫療檢測服務起家的。
  • 下一個風口?馬化騰提出的「全真網際網路」到底啥意思?
    那麼站在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高度,在馬化騰的眼中,未來的關鍵機會是什麼?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騰訊和阿里都搶到了船票,因此兩者成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無人可撼動其地位的雙巨頭,沒搶到船票的百度成了被落下的那一個。
  • 職業陪玩:宅經濟的下一個風口
    在眾多基於網際網路興起的宅經濟中,本就處於上升期的遊戲行業變得更加火爆。比如熱門手遊《王者榮耀》的在線人數峰值高達1.5億,一天就能帶來近20億的營收。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在遊戲行業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一些衍生出來的新興職業也開始浮出水面。其中最有潛力的,當屬「職業陪玩」。陪玩,顧名思義,就是陪人玩遊戲。
  • 智慧型手機之後,下一個風口在哪?
    在每個風口,都會製造一批公司,在大型機時代,火了IBM,在小型機年代,火了DEC,在PC時代,火了Wintel,在智慧型手機時代,火了蘋果、谷歌,那麼下一個時代會出現什麼大事物,誰是下一個風口呢?一個PC,替代收錄機、錄像機、VCD、DVD,早期家用遊戲機。PC從商用普及,變成家用普及。在這個階段,又有了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其實早就有,但是沒有娛樂用途的網際網路發展了很多年沒有普及,而多媒體電腦一有,網際網路就有用了。
  • 2020年移動網際網路流量之變
    2020年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從疫情影響下不同行業的冷暖到移動網際網路流量風口的更迭,都有很多值得紀念的記憶。其中,最值得人注意的,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漢聰電商提醒,這勢必將帶動品牌營銷方式的變革。
  • 塑造「時尚愛豆」,B站的50億流量投入能否實現變現目標?
    投稿來源:見微評論跨年晚會的熱度還未消退,嗶哩嗶哩就有了下一個大動作,開始第二期的「時尚星計劃」項目,給予50億的流量扶持,以招募更多的時尚博主入駐B站。官方稱,這次項目無論從獎金數額,還是流量傾斜,相比第一期來說都要高出很多。進軍時尚,很有可能成為B站的重要舉措。這次主要招募的時尚主播包含兩類人,一類是未入駐B站但是有一定外界知名度的時尚博主,另一類則是已經入駐B站,但是粉絲較少的優質內容創作者。
  • 錯過股票,淘寶,比特幣,買房,如今的新風口在哪?你真的懂風口
    本人從事網際網路行業10年,曾抓住過幾個風口,也賺過些錢。我現在也在抓下一個風口,具體是什麼,感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看。首先分享一個重要的邏輯,請牢記:趨勢≠風口有的人說未來的風口是養老、是大健康、是ai…這些是趨勢,一定是趨勢,比如養老產業。但它是風口嗎,它不是。
  • 剖析線上流量和線下流量區別,適應網際網路行業與實體行業
    昨天前天我們分享了有關流量的知識。有網友私下裡問我,線下流量和線上流量有什麼區別嗎?該如何更好的運營線下流量。正愁沒思路寫作。那麼今天就剖析下這個問題。通過我前幾天的分享,大家都明白了流量的定義。這幾天分享的例子都是網際網路項目。
  • 網際網路風口下的醫療產業,騰訊退出,平安正興,到底路在何方?
    網際網路,21世紀的風口行業,面對這樣的一個機遇,任何傳統的行業都免不了與之發生一些碰撞,然後擦出一些別樣的火花來。就比如網際網路加傳統視頻等於短視頻,短視頻現在也走上了風口浪尖。網際網路加傳統娛樂等於直播,現在國內的直播形式隨著虎牙的上市,也展現出一片大好的形勢。
  • 從網紅經濟到宅經濟 疫情催生經濟新模式 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一個把傳統文化和田園生活拍成視頻上傳網絡的中國姑娘李子柒,目前她在Youtube(一家海外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數已近800萬。李子柒的走紅和其所代表的一個網際網路時代的獨特群體——「網紅」讓「網紅經濟」進入人們的視野。
  • 全球人民開啟家裡蹲模式,網際網路大風口如何改變資本格局?
    以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基建產業,不僅拉動直接投資,也將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在全球家裡蹲的狀態下,一個趨勢已經非常明確,這就是網際網路將會成為2020年的絕對資本市場焦點。二、網際網路大風口怎麼改變資本格局?
  • 地攤風口2020
    不過,與「地攤經濟」的曇花一現不同,直播帶貨與社區團購這些「地攤」的新形式,一個趨於冷靜,一個正在狂熱。01 「網際網路+地攤」——直播帶貨,迎來「冷靜期」直播帶貨,顧名思義就是採用直播的形式賣貨。可以理解為直播行業的商業化進程2.0版,也可以理解為商家賣貨的新渠道。
  • 手機App雲化勢不可擋,5G消息會成為下一個流量風口嗎?
    有意思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瀏覽器並沒有成為手機的主要入口,這和PC網際網路的情況迥然不同。直到今天,App依然是手機最核心的入口,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應用更是成了超級App,攫取了移動網際網路世界的大部分流量。智慧型手機發展初期,瀏覽器和「雲應用」並未成為流量中心,原因可能有這麼幾個。首先,相比PC,早期智能機的性能仍然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