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8日,蘇聯政府發表對日宣戰聲明,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蘇聯軍隊進入長春是在8月19日進駐長春,最初抵達的是空軍部隊,第二天大批的書卷紅軍便從陸路進入到了長春市區,接管了這座偽滿州國的「首都」。當天便宣布成立「蘇軍長春衛戍司令部」,實行軍事管制。
在蘇軍進入長春以後,立刻便著手建立蘇軍烈士紀念塔。當時蘇軍為了搶在十月革命紀念日前完工,徵調了大量滯留在長春的日本人充當免費勞力。儘管時間緊,任務重,但日本人在蘇聯軍隊的監管下,任勞任怨,晝夜不停的施工,僅僅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建設任務。
轉眼到了1946年,原本按照蘇聯承諾蘇軍應該在解除日軍武裝三個月以後撤軍,但因為出於某些考慮,蘇軍並沒有完全撤離。當時的國民政府已經完全倒向了美國,中蘇關係已經開始惡化。蘇軍駐東北總部指責國民黨政府在進行不正確的輿論曲解,對蘇軍進行造謠和仇視,妄圖切斷東北人民被蘇軍解放出來後的信任和好感。蘇軍表示駐東北的蘇軍已經大部分撤離,剩餘部分是因為國民政府到來緩慢而造成政權無法移交,而且東北的鐵路和車輛大多已經遭到了日本破壞,再加上氣溫寒冷等原因造成了撤離困難,最後強調蘇軍的撤離將不會晚於駐華美軍。
最初對於蘇軍延緩撤離,國民政府是表示支持,認為對自己有利,所以同意蘇軍的延緩撤離。但後來發現,情況開始對自己不利,希望蘇聯能夠儘快撤軍,以便自己能夠放開手腳在東北動武。但沒想到對於這一要求蘇軍方面並沒予以正面回應,而是表示將儘快撤離。
1946年2月23日,是蘇聯的紅軍節。當天,駐長春的蘇軍在現在的人民廣場蘇軍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了盛大的紀念儀式。儘管國民政府對蘇聯遲遲未能撤軍,在重慶一邊通過三青團組織反蘇,但在長春還是派出政要出席紀念活動。那些投降後面對蘇軍惶惶不安的日本居留民,更是積極地前往活動現場,向蘇軍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環,表示自己對蘇軍的臣服,以便能夠換來相對好過一些的日子。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照片,便是1946年2月23日,在長春人民廣場上舉行的蘇聯紅軍節紀念活動的珍貴老照片。在主席臺兩邊寫著「中國人民最好的朋友 蘇聯的領袖偉大的史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