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四個最好的肌力訓練動作

2021-03-05 享跑體育

針對跑者的肌力訓練,美國Competitor網站挑選了四個最好的動作:徒手雙腳深蹲(Bodyweight Squats)、單腳硬舉(Single-Leg Deadlifts)、核心訓練(Core Work)及單腳深蹲(Single-Leg Squats),將這四個動作加到原有的訓練中,有助於你成為一個跑起來更有效率的跑者囉。

這些徒手的動作,可以完成8~12下,而且輕易的能夠完成時,可以開始增加負重囉。若不知如何進行動作、安排,建議諮詢專業的教練囉。

1.徒手深蹲

若只有一個肌力訓練可以選,非徒手深蹲莫屬。深蹲訓練到許多跑步專項的肌肉,不需要任何的器材,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跑完步之後,就可以接著進行。此外,也可以搭配一些跨步(Lunge)的動作來進行。

 

(圖片來源:跑者榮耀330訓練營教練——飛歡)

2.單腳硬舉

許多跑者都是以大腿後側為主導來進行跑步,而沒有使用他們的臀肌(補註:臀大肌)。而單腳硬舉是一個針對臀部的訓練動作,此外,Donkey Kicks及Single-Leg Pelvic Bridge也是訓練臀肌相當好的動作。

 

(圖片來源:跑者榮耀330訓練營教練——飛歡)

3. 核心訓練

卷腹、棒式 (Planks)、空中採腳踏車、Reverse Crunch等動作都是十分有效的,但重點是你要經常做,將他們視為與長跑、速度訓練同等重要。而背部的肌肉也是相當重要,但卻經常被忽略囉。

4. 單腳深蹲

跑步基本上是由連續單腳步伐所形成,重要是要建構起骨盆穩固的平衡,這樣的話,當你在進行每一個步伐時,你就不用時時注意及維持自己的平衡。當你的骨盆是穩定的,你的身體、步態及步伐也會更加穩定。在確保你可以在維持良好的姿勢下完成雙腳深蹲之後,可以進到單腳深蹲的動作,這動作更要求你穩定骨盆的能力囉。

(圖片來源:跑者榮耀330訓練營教練——飛歡)

相關焦點

  • 七個肌力訓練動作為跑步打底
    這次參與的學員很特別:有九成是女性,而且跑過十公裡以上距離者,目測(上課時口頭調查)有三成,其他七成則是真的跑步菜鳥。 在一連串主辦單位講解活動規則、並且指導Foreruner15的使用說明以後,活動的重頭戲,也就是這九周的課表設計解說,與室外的跑步技術與肌力訓練的實作課程終於開始。講師是溫文儒雅博學多聞的國峰教練與他在東華鐵人隊的首席大弟子譽寅擔任(如下圖)。
  • 10個動作居家訓練,提高肌力、抗衰老
    肌力就是免疫力,3個動作練3分鐘,在辦公室也能提高免疫力免疫力高且保持穩定比如當你持續進行長時間的中高強度訓練後,先是將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能量來源,然後是脂肪細胞中的能量作為主要供能對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就會以肌肉作為主要供能對象了。比如那些經常長跑訓練的人群,雖然看上去很瘦,但體脂比率其實比那些時間較短的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者要高。
  • 精通一項運動前先成為強壯的人:跑者的肌力訓練實務(收藏)
    這句言猶在耳的話深深打動了我,對於跑者的我們,在追求跑得更快、更遠之前,是否問過自己:我的身體夠強壯去做這件事情嗎?跑者的肌力訓練實務該怎麼進行?先前研究進行的訓練,包含重量訓練以及增強式訓練會如何操作,周期化搭配怎麼進行。
  • 不可忽視的肌力訓練
    這些大概是最常聽到,一般跑者對於肌力訓練的排斥與疑問,我如果告訴你,頂尖長跑選手做肌力訓練的時間可能跟你每天跑步的時間一樣多,你相信嗎?眼尖的你也許發現,文章開頭我讓肌力和重量訓練兩個詞交替出現,雖然它們指的是相同的練習類型,但進行的方式不同,結果也不一樣,健美先生有大隻佬的訓練方式,跑者則要針對跑步的重點肌群培養肌力,以達到穩定跑姿、延長耐力、增進表現、與預防傷害等目的。
  • 鍛練下肢肌力最好的7個動作
    做最好的籃球內容強化下肢不單只是進行一些深蹲,您必須訓練下肢所有的肌肉,包含股四頭肌、臀肌、腿後側肌及有助於移動及穩定下肢的較小肌肉群。鍛練這些肌肉群,您需要幾種動作來訓練您的最大肌力、單腳肌力、穩定度甚至是活動度。這樣的方法讓您成為一為更全面的運動員,同時減少傷害的風險。
  • 如何進行籃球專項力量訓練?3個槓鈴動作,讓你全身肌力爆增
    導語:籃球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時,不僅要加強自己的扣籃、運球技巧,還要進行一些籃球專項力量訓練,有的通過深蹲或者大重量推舉,增加四肢的肌力,更好的提高籃球運動水平,今天我們分享的這3個動作,是訓練者通過槓鈴來進行爆發力的練習,讓訓練者瞬間肌力爆增。
  • 有效提升跑步肌力的 10 個訓練動作
    肌耐力是訓練最後衝刺的能力,是身體疲累時仍舊能維持速度的能力。
  • 6個小臂訓練動作,幫你提高小臂肌力,讓訓練者輕鬆健身
    導語:加強小臂力量的鍛鍊,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如:當我們提重物平行走的時候,小臂力量就會彰顯它的功能;當我們健身時,小臂力量會輔助訓練者抓牢器械;相反小臂力量不足,很可能就會出現器械脫手的現象,訓練者躲閃不及就會讓身體受傷,如何提高小臂的力量,這裡介紹的6個動作,可能會給你帶來幫助。
  • 10個動作20分鐘的運動,提高肌力、抗衰老
    在上一篇文中說到,肌力就是免疫力。肌力就是免疫力,3個動作練3分鐘,在辦公室也能提高免疫力免疫力高且保持穩定,也是一種「年輕態」的表現。因為「身體很好」,通常被認為還年輕。比如當您開始運動的時候,剛開始可能跑個100米會很累,但是堅持幾天之後,就感覺很輕鬆。而這個讓自己輕鬆應對當前運動強度的過程,其實就是身體的自我調節的過程。最終身體以最小的力氣,完成了原本很吃力的運動強度。所以運動一定是循序漸進的,而且越到後來,進步的空間一定是越來越小的。此外,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減脂瘦身,還是提高身體素質。
  • 上肢訓練組合技,兩個動作,構建你強大肌力
    這兩個動作可以對我們身體上半身肌肉起到很好的發展作用,有助於構建強健的上肢肌力。臥推動作作為一個上肢推的動作,主要刺激我們的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引體向上作為一個拉的動作,對於背肌、肱二頭肌、三角肌後束有著很好的訓練效果。
  • Jeff-腿部肌力訓練(就兩個動作!)
    如果你想要增強腿部的肌力水平,並且明白一個訓練計劃背後所有的細節,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一期的視頻!
  • 一套皆備,在家就能做的核心肌力訓練
    跑步可不只是跑步,認真練跑之餘,我們還要從跑姿、柔軟度、肌力、心態、與飲食等方面,打造一個跑者的身體,才能讓跑步成為一件快樂、能打從心裡願意全心投入的事;如果因為缺乏跑者的某個元素,導致受傷或身心疲乏,那一定不是我們拾起跑鞋,邁開第一步的初衷。
  • 越野跑者的TRX訓練
    在跑越野的過程中,總會看到一些精英選手,從身邊飛過,無論是碎石路還是小土堆,對他們來說都輕鬆自如,飛速通過,他們究竟擁有了什麼秘訣? 那是因為他們的臀部、核心、髖部的穩定性好。通過一些重要的跑步力量訓練,可以提高越野跑速度更能防止受傷。
  • 肌力訓練 | 不是運動員更要練
    對於不少人來說,光是聽到「肌力訓練」這四個字,想到的就是寬廣的肩膀、八塊肌、人魚線、肥大的肱二頭肌……這又不是我追求的,為什麼一定要做肌力訓練?
  • 康復訓練| 肌力訓練原則與方法
    肌力:指肢體作隨意運動時肌肉收縮的力量。檢查方式:檢查時訓練者作肢體伸縮動作,檢查者從相反方向給予阻力,測訓練者對阻力的克服力量,並注意兩側比較。根據肌力的情況,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0--5級,共六個級別:0級 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2級 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3級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級 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但不完全。5級 肌力正常。
  • 簡單的補強訓練, 增加肌力、保護身體
    我在本書中所推薦的馬拉松訓練法是──「每周跑步1次+2~3次肌力訓練」。說到馬拉松的訓練,一般大家會認為只有跑步,其實,平日的「肌力補強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練習之一。特別是第一次接觸或初學的跑者,大多數人的肌力都不夠強壯,這是不少人雖然跑步姿勢、過程都正確,卻還是身體受傷當機的主因。鍛鍊肌力變強壯,給你跑步時4大驚喜效果!
  • 提升肌力的三個進階訓練技巧!
    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會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 ,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所以,你就會發現照著原本的訓練方式,肌肉與肌力卻不在繼續進步了!
  • 跑者交叉訓練Do`s & Don`ts
    很多跑者剛開始訓練時,會抓不到自己的訓練方向,也不知道除了練跑之外,還需要做什麼訓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叉訓練,跑步教練Jess
  • 成熟的跑者都應該注意這四件事
    成熟的跑者都應該注意這四件事!跑步這件事,看似大家都會。但其實因跑步受傷的,也不計其數。有數據顯示,跑步傷痛率高達85%。看來,正確的跑步,還是很有必要的!我想,對於無論是一個初跑者,還是成熟的跑步者,都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 最適合跑者的阻力訓練(肌耐力、舉重及爆發力)
    在2011年8月,運動科學期刊最新的研究嘗試要回答這個問題。芬蘭的奧林匹克運動研究組會的科學家徵召了27位休閒跑者來參與這項研究。這些跑者先經歷6周的預備訓練,然後分成三組來進行訓練。5) 耐力跑步測試中,身體跑至衰竭的時間6) 最大攝氧量(Vo2max)7) 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進行舉重訓練及爆發力肌力訓練的組別在最大肌力及最大肌肉活化有看到改善,而進行肌耐力訓練的組別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