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這價值連城的地宮,為何一直沒有進行發掘行動?

2021-02-23 熱點嘆世界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臨潼,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秦始皇陵更是一座籠罩著神秘色彩的地下宮殿。秦陵裡面究竟有什麼?想必定是藏滿了奇珍異寶,但由於誰也沒有親眼看見過,千百年來人們也只能對之進行臆想與猜測。

直到1974年,幾位農民打井的時候用工具觸碰到了在地下沉睡已久的兵馬俑,秦始皇陵往東1.5千米處的秦兵馬俑坑才就此被發掘了出來,它立時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既然一個秦兵馬俑坑就如此轟動,那麼,秦始皇陵為什麼一直沒有進行發掘行動?

一、秦始皇陵內機關重重,貿然發掘極具危險性

秦始皇陵的總面積約為56平方千米,可謂規模巨大,其地下結構更是異常複雜,地宮內不僅暗道重重,而且還機關密布,諸如毒箭、流沙、水銀等都被藏在其中。

考古學家利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秦始皇陵附近的水銀嚴重超標。專家預測說,秦始皇陵內至少得有100噸水銀。那麼,往秦陵內放置這麼多的水銀幹什麼?這些水銀不僅被用來布設江河湖海,更被用來為入葬者和隨葬品防腐,還可以使進入其中的盜墓者死於水銀之毒。

秦始皇陵中的巨量水銀一旦洩露,在常溫下就會蒸發出汞蒸氣,蒸氣有劇毒,吸入人體後會有性命之憂。

專家們至今尚未破解秦始皇陵中的水銀等機關,也拿不出周全的挖掘方案。在此種情形下,如果貿然進入其中進行發掘,不僅會造成相關人員的重大傷亡,而且還可能會對當地的民眾以及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秦始皇陵還是先不發掘為好。

二、文物保護技術有限,貿然發掘秦陵會使珍貴文物毀於一旦

曾有前車之鑑,當年挖掘了萬曆皇帝的定陵,結果將陵墓內的陪葬品置入了空氣中,由於缺乏有效的文物保護技術,致使很多綾羅綢緞等都迅速地氧化變色,甚至變質變形,可謂是損失慘重。

再者,陶俑剛從秦兵馬俑坑出土時都是彩色的,但由於保護技術欠缺,致使大量彩色俑在出土後不久就迅速被氧化成了土灰色。

在文物保護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貿然挖掘秦始皇陵,很多珍貴的史料、寶物等,就會隨著地宮的打開而消失殆盡。這樣非但保護不了文物,反倒對其進行了破壞,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秦始皇陵現在還不能挖掘,等到科技進步了,時機成熟了,再讓皇陵中的各種文物重見天日,才是理性而智慧的選擇。

三、發掘秦陵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缺乏各種條件會難以進行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曾徵集了70多萬人修造秦陵,歷時39年才完成,真可謂是規模巨大、耗時長久。

秦始皇陵通高約50米,陵墓周長約1700多米,陪葬坑、墓多達400多處,地宮最深處約為30多米,發掘秦陵,也必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幾十年可能都無法將其發掘完。

在這麼漫長而艱巨的發掘過程中,怎麼能夠保護文物不受自然因素的破壞?怎樣才能保持文物的原狀?巨量的文物又應於何處存放?這些問題沒有真正解決之前,發掘秦陵就有著巨大的風險。

在條件還不成熟的現在,對於秦始皇陵不發掘、不破壞,這既是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尊重,也有利於保持秦陵的神秘性,如此才能使它更具魅力與價值。

隨著科技的發展,文物保護手段的完善與加強,終有一日,我們可以從容地打開秦始皇陵,將這千年遺蹟一探究竟。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地宮究竟是什麼樣?
    依託現實生活,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人物形象、身高比例、服飾、神情等都與真人相似。數以千計而又獨具特色的陶俑陶馬的出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它們展現出了秦代匠人們的高超技藝,同時還顯示出了展現出了秦代戰場上的真實情景,以及大秦帝國王權威嚴與秦始皇統一全國的豐功偉績。自從秦陵兵馬俑被發掘後,有關秦始皇陵的探查一直未曾停止,人們對它的關注也一直居高不下。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了著名的兵馬俑。而後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也是對陪葬坑的揭露。雖然古代文獻中,記載了秦始皇陵被數次盜掘的情況,但是在現代,地宮部分迄今為止一直沒有被考古發掘過。我國是個非常注重喪葬的國家,在秦朝的時候陵墓建造技術就已經非常高了。
  • 為何秦始皇陵一直無人敢盜?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進去之後居然看到在地宮中央有一個女屍在站著講話。當時這夥人嚇得倒抽了一口涼氣,以最快的速度逃出地宮。自那以後紛紛金盆洗手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從此再不敢提盜墓之事,更不敢再繼續從事盜墓這一行業。
  • 秦始皇陵為何一直不發掘,是有神秘機關還是別有隱情
    導語:秦始皇陵為何一直不發掘,是有神秘機關還是別有隱情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秦始皇就是一個傳奇。如果說千古一帝,那肯定非始皇帝莫屬,別的都是弟弟級別。
  • 秦始皇地宮之謎,秦始皇地宮為什麼不開掘
    那麼秦始皇地宮為什麼不開掘,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絲毫進展。根據記載,秦始皇地宮裡有上萬噸水印製作的長江黃河,為了防止有人盜墓還設下了重重機關。這些究竟是真的還是古代的傳言呢?今天晨哥就帶大家來探索秦始皇地宮之謎。秦始皇地宮在哪裡
  • 大巧不工-秦始皇陵的探索
    從已發掘的秦始皇陵遺蹟看,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宮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帶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實現這一點,非建造廣闊的墓室難以如願。鑽探資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宮四周均有4米厚的宮牆,宮牆還用磚包砌起來,並且找到了若干個通往地宮的甬道,發現甬道中的五花土並沒有人為擾動破壞的跡象。只發現兩個直徑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盜洞,但這兩個盜洞均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之內。至於封土層,除當年國民黨軍隊留下的幾個戰壕外基本完整。
  • 秦始皇陵究竟有何古怪,明明已經發現入口,為何卻不敢開挖?
    現代考古學界又為何遲遲不敢發掘?大家好啊,我是探險不怕險的掘掘,上期我帶大家看了三星堆的那些事,那麼這期咱們再來一起看看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0公裡的驪山北麓,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 開啟秦始皇陵,需要什麼條件?
    如果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秦始皇陵的發掘,這將會是一件多麼震驚世界的事情。
  • 秦始皇陵至今不挖,是何緣由?看完衛星雲圖後,就能明白了
    人生命只有短暫的數十年,秦始皇在生前一直都追求長生不老之術,但是最終還是抵不過歲月蹉跎,與世長辭。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皇帝為稱的帝王,歸天后連埋葬之地都很神秘,一直到我們的考古學家們在驪山發現了這個神秘又宏偉的秦始皇陵地宮。
  • 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地宮飛雁真的存在嗎?
    秦始皇是我國第壹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開創了我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疆土同意。秦始皇的陵墓據說也是巨大無比。現在社會上對於秦始皇墓要不要繼續挖爭論非常大,有人認為挖了可以開發其價值,有人認為挖了會破壞文物,而且秦始皇陵最大難度在於佔地面積非常大。那麼,秦始皇陵為什麼不能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秦始皇陵地宮的連弩機關,究竟有多厲害?專家告訴你答案
    秦始皇陵是中國最偉大的帝王陵,其規模宏大、動用民力之多,堪稱世所罕見,這位掃六合、吞八荒的千古一帝在臨死之前早就為自己準備好了這座宏偉的陵墓。 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有人想一睹皇陵地宮奇景,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比如技術不成熟,比如尊重先祖、不該打擾其安眠的想法,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那就是皇陵地宮中機關重重。
  • 千年來不被破壞的秦始皇陵隱藏了什麼?
    但是這麼大的一個工程,卻沒有人見過裡面是什麼樣,人們對秦始皇陵的全部了解都來自於《史記》的記載,由於從來沒有對秦陵地宮進行過考古發掘,不清楚裡面到底是什麼狀況。關於秦始皇陵是否被盜,《史記》中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務,罪四」。《水經注》中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三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 秦始皇陵十六個驚天秘密!
    歷史也瘋狂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謎團一幽幽地宮深幾許? 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 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專家:看山頂的石榴樹,你就知道了
    到了近代,秦兵馬俑的出土,更是讓秦始皇再一次出名。大家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愈發好奇,尤其是聽說秦始皇陵至今沒有挖掘,更是使得眾人對其充滿了好奇,秦始皇陵中究竟有些什麼呢?地宮中到底埋了水銀?專家們表示,看看山頂的石榴樹,就可以知道大概有多少水銀了。
  • 秦始皇陵到底埋了多少水銀?看看山頂長的石榴,就明白了
    如此漫長的時間,如此龐大的工程,秦始皇陵,自然是恢弘無比,宛如一個藏寶庫。而為何這樣龐大的一個寶庫,卻沒有受到盜墓賊的侵害呢?根據記載,秦始皇陵裡面有著各種各樣的機關暗器,尤其,整個地宮都有水銀環繞。 水銀,學名為汞,是一種劇毒之物。他在常溫下即可蒸發,一旦被人吸入體內,頃刻間就可以斃命。水銀的存在,對秦始皇陵能夠完好保全如此長的時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秦始皇陵18大不解之謎震驚國人 秦始皇墓懸案
    秦始皇陵外城東,除了名揚四海的秦始皇兵馬俑以及馬廄坑外,還有一些賠葬墓。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側約20米的一座賠葬坑內,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是20世紀考古史上發現的結構最複雜、形體最大的古代青銅器,它重現了秦始皇銅車馬鑾駕出巡的真實面貌。關於秦始皇陵的情況,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有較詳細的描述,其中的奢華宏偉令人嘆為觀止。
  • 始皇陵為何不掘,1974年的可怕
    點擊上面藍字 見山博物 加關注秦始皇陵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之中,一直被盜墓賊惦記,但誰都沒有成功,建國以來,考古隊也不曾挖掘過秦始皇陵
  • 直擊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圖四專家也難以置信
    直擊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圖四專家也難以置信秦陵二號銅馬車;按照真人車馬的二分之一比例,整體採用青銅製作,是我國目前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馬車,被譽為「青銅之冠」。秦始皇陵出土的珍貴文物:件件都價值連城,圖十的「骰子」有14面秦石甲冑;鎧甲上共有甲片612片,石胄共有胄片72片,質地細密,色澤均勻;這件文物反應了秦朝時期手工業之發達,也展現了秦軍的真實防護裝備。 專家經過測算後,按照每人工作八小時計算,製作這樣一件600片的石鎧甲最快也得一年,可見難度之大,連專家都難以置信!
  • 秦始皇陵傳來最新消息,已探明墓中水銀儲存量,與史記有很大出入
    2019年11月份,關於陝西秦始皇陵傳來最新消息,不少權威專家已探明,秦始皇陵中水銀具體的儲存量。可是專家給出的史記數據,讓不少愛好歷史的朋友直言"不敢相信"。《史記》記載,秦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文物專家給出答案卻是大相逕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大秦賦》:秦始皇陵為什麼至今還不敢挖?考古隊吃過慘痛教訓
    這還只是400年前的明代皇陵,更別說距今2000多年的秦始皇陵了,墓裡環境更複雜,文物也更寶貴啊。 既然我們做不到,不如留給後世子孫們,技術成熟再去發掘。 第二,發掘秦始皇陵,太燒錢了。 很多朋友可能不信,以我們「基建狂魔」的豪華機械裝備,挖個墓不是分分鐘的事? 沒那麼簡單。你以為的秦始皇陵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