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層感受時代脈搏 不負使命書寫「秋天故事」——新聞媒體記者...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深入基層感受時代脈搏 不負使命書寫「秋天故事」——新聞媒體記者「十九大時光」蹲點採訪報導綜述

  新華社記者 施雨岑、王思北、胡浩

  凜冽江風中,中國日報記者田雪緋站在祖國東疆大地上,思緒萬千,甚至忘記了自己凍得紅腫的臉。

  連日來,她和黑瞎子島邊防派出所官兵一起收聽黨的十九大開幕會、學習十九大報告。回想起大會開幕當日,巡江戰士在黑龍江上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一刻,田雪緋仍心潮澎湃。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全國各新聞媒體派出眾多記者奔赴大江南北,以手中之筆描述這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金色十月,用鏡頭展現一個個「秋天故事」的動人瞬間。他們將此次蹲點採訪收穫的滿滿感動,化為鼓舞人心的報導,點亮全社會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

  振奮,聆聽時代進步足音

  10月的北京已露秋寒。周日一大早,北京朝陽醫院裡已是人來人往。

  工人日報記者鄧崎凡來到這裡,探訪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宋盛晗一天的工作。看到分級診療給百姓帶來的好處,聽到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鄧崎凡感嘆,「健康中國」已從自己腦海中的概念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偉大的時代,從不缺少精彩的故事。

  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北麓,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沐浴在明媚的陽光裡。

  時隔6年,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曾曉東再次走進這個海拔5373米的高寒之鄉,除驚喜於這裡生活條件改善之外,也深感當地幹部的艱辛——由於自然環境惡劣,他們中不少人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等疾病。

  「有人說,在普瑪江塘鄉躺著都是對祖國的一份貢獻。這裡的幹部卻說——不僅要站著,更要奉獻。」一顆顆滾燙的赤子之心,讓曾曉東觸碰到生命的厚重。

  在陝西西安的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年輕的建築師們正「為百姓努力拓展幸福空間」忙碌工作。光明日報記者葉樂峰在完成採訪後,被這群年輕人的崇高追求深深觸動。

  「能夠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走進基層,感受時代前進的足音、探尋一張張笑臉背後的故事,我感到十分振奮和榮幸!」葉樂峰說。

  思考,化作人生前行動力

  仲秋時節,湖北京山縣新市鎮城畈村氣溫驟降。原本有些擔心採訪「遇冷」的人民日報記者程遠州到達這裡後,感受到的卻是群眾火一般的熱情。

  村民們爭相向他訴說城畈村股改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讓程遠州思考:如何寫出改革落地生根後百姓沉甸甸的獲得感?「有效也是必須的方式就是紮根基層,因為只有站在田埂上,才聞得到稻花香。」程遠州說。

  一座座村寨就像天上飄下的花瓣,散落在鬱鬱蔥蔥的山坡上,如詩如畫。這是經濟日報記者魏永剛對佤族村寨新居的第一印象。

  在馬不停蹄走訪了雲南西盟佤族自治縣5個鄉鎮後,魏永剛深刻認識到安居工程對於佤族跨越發展的重要性。他選擇將「阿佤人民住上新居」作為自己報導的主題。

  「新聞寫作表達需要講故事,但新聞採訪不是找故事。新聞採訪本質上是一種社會調查,其認識範圍要比簡單尋找幾個故事更寬廣和深刻。」魏永剛說。

  漫山遍野的綠松紅葉映入眼帘,山西右玉縣馬頭村的秋日風情令趕了6個小時路的農民日報記者馬玉精神一振。誰能想到,如今詩情畫意之地,14年前還是萬畝荒山,黃沙遍地。

  「我有一個『生態夢』,就是將荒山變成綠地。當這個夢想遇上國家的好政策,就變成了現實。」當地植樹模範李雲生的話語,深深感動著馬玉。他說:「採訪不能停留在單純挖掘新聞人物和故事,讀懂故事背後的時代意義、傳播其社會價值,是我未來努力奮鬥的目標。」

  激情,照亮未來美好藍圖

  鄭州,中國鐵路樞紐。鄭州東站高鐵候車大廳裡,南來北往的乘客行色匆匆。不少旅客欣然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孫清清的採訪,暢談對黨的十九大的感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中國高鐵不斷提速,讓很多乘客發出了「離家更近,離夢想更近,離美好生活更近」的感嘆。孫清清說:「每一個接受採訪的人都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小夢想』,這些『小夢想』似涓涓細流,匯聚成『中國夢』的浩瀚江河。」

  腳下沾著泥土,心中滿是真情,新聞才有力量。

  雲南騰衝,恰逢最美的秋收時節。中央電視臺記者崔晨韜在此採制的《扮靚山河 喜迎盛會》的新聞播出後,當地不少觀眾表示,更加堅定了守護家鄉綠水青山的決心。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央和地方媒體統一推出「十九大時光」專欄,連續刊播重點報導,以有場景、有細節、有溫度的報導,表達百姓心聲,為盛會營造氣氛。

  新華社自10月11日起播發「十九大時光」欄目稿件,「來自基層蹲點現場的報導」以小案例展現國家發展的宏大主題,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中國青年報在一版開設專欄,用青年黨代表的感人故事激勵年輕讀者奮發上進;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播發上百篇報導,展現「老外」對中國發展成就的讚嘆;中國新聞社記者採寫系列報導,反映海外華僑華人點讚祖國發展、共同矚目盛會……

  「腿上有泥,內心高遠。」盤點此次蹲點的收穫,記者們表示,身處偉大的時代,我們要立足廣袤大地,捕捉鮮活選題,記錄下波瀾壯闊的歷史變革,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成為時代風雲記錄者、社會進步推動者。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好記者」,書寫時代「好故事」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了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來自多家媒體的優秀記者講述他們參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輿論監督報導的故事。「好記者講好故事」2020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將於11月8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 第21個記者節|致那些可愛可敬的青海媒體人
    未來,將繼續傾聽基層聲音,採寫更接地氣、有溫度、帶泥土味的故事,做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的忠實記錄者。 從接觸這個行業起我就發現這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基本了解的人無法做好一名媒體人,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人,註定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投身於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豐富的新聞素材,進行艱苦的調查研究和思考分析。 對於記者這行,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喜歡這分艱辛,尊重這分使命,所以固守這分責任。
  • 記者節,帶著使命再出發
    在第21個記者節到來之際,市領導走訪慰問新聞媒體,要求全市新聞工作者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認真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連日來,我市新聞工作者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表示將學深悟透踐行全會精神,踐行「四力」要求,用筆、紙和鏡頭傳播時代聲音。
  • 聆聽巾幗脫貧家庭故事 感受襄陽脫貧攻堅強勁脈搏 ——襄陽市婦聯...
    聆聽巾幗脫貧家庭故事 感受襄陽脫貧攻堅強勁脈搏 ——襄陽市婦聯舉辦巾幗脫貧攻堅家庭故事會 2020-10-1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出新聞「好聲音」
    黨的扶貧政策在這裡落地生根之後,即便是「荒灘灘」也能映紅莊稼人的臉龐……這是春天的召喚,新聞工作者奔赴基層,在新聞現場觸摸新時代的脈搏。年年走基層,每每有新故事,人人有真感受。只有貼近群眾,才能看到鮮活的人生;只有用心挖掘,才能做好融媒體報導;只有走近群眾,才能發現文化的傳承。
  • 當好記者 講好故事
    記者們用自己的真實記錄、真情撰寫和真摯講述,打動了在場的聽眾,也讓他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時代正能量。好新聞背後有好故事,好故事背後有好記者。好記者,是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是時代發展的記錄者,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也是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 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暨「走基層•強四力」 臨報融媒記者走進...
    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暨「走基層•強四力」 臨報融媒記者走進臨沭大型融媒採風活動舉行 2020-11-08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時代記者如何講好中國故事,他們給出了答案
    這些年來,為講好生態湖南的精彩故事,湖南日報記者曹嫻的腳步走遍了「一江一湖四水」,其中,洞庭湖的生態環境保護是她一直關注的內容之一。遍布洞庭湖的歐美黑楊,從「造紙原材料」變為「生態破壞者」,「砍」是新聞,「砍掉之後」更是新聞。2019年7月,她乘船深入西洞庭湖採訪,不懼烈日下的暴曬,最終所寫的《歐美黑楊砍掉之後——西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見聞》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文字通訊與深度報導類一等獎。
  • 中國00後「準新聞人」這樣閃亮登場!
    今年,我們所有人經歷了一場特殊的抗疫戰鬥,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大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以新聞人的視角來展現這場抗疫戰爭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偉大抗疫精神的弘揚、對生命的深沉思考以及對社會的關切。下面,請伴隨觀潮君一睹全國「準新聞人」的時代風採。用新聞的丹青禮讚時代的華章
  • 增強「四力」 踐行使命!優秀新聞工作者休養調研活動走進騰衝
    12月1日,「增強『四力』 踐行使命」新聞戰線優秀新聞工作者休養調研活動雲南騰衝啟動。柳婷婷說,2020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下,新聞戰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危急考驗中勇敢逆行,在偉大徵程中書寫榮光,在時代重任中奮發有為,在複雜輿論中響亮發聲,為黨和國家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報導雲南脫貧攻堅的新發展,讓新時代雲南故事更加鮮活可感、入腦入心。
  • 書寫新時代黨員的奮鬥畫卷
    新徵程上,深化改革將更深入,「四個全面」「鄉村振興」···一個個藍圖將落筆中國大地,舞臺廣闊,充滿著希望。這是一個奮鬥的時代,一個大有可為的時代,徵程正起,呼喚我們去奮鬥,去書寫新的畫卷。  書寫新畫卷,要把握奮鬥的主旋律。時勢變化捲動著時代發展的潮流,只有奮勇拼搏,跟上時代的腳步,才不會被時代拋棄。
  • 名家視點|蘭東興:從優秀的新聞作品和精彩的新聞點評中理解馬克思...
    同時,透過這些獲獎新聞作品還能看到記者積極投入社會,以健康的心態感受生活,以敏銳的眼光觀察時代變遷,以鮮明的主旋律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因此,從意識形態的維度看,新聞「提供信息」並非只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簡單呈現。獲獎的消息和通訊在刊發的時候,告訴了受眾許多信息,有助於消除認知的不確定性,它一方面真實反映客觀的貴州,另一方面還在建構美麗的貴州形象。
  • 好新聞背後的好故事,這13位記者講給你聽
    來自全國新聞戰線的13位新聞工作者,用生動鮮活的事例、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了他們的採訪經歷和新聞背後的故事,分享他們深入一線的深刻感悟。甘肅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甘肅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郭錦詩,中宣部、中國記協2020年「好記者講好故事」巡講團團長,中國記協一級調研員王桂玲出席報告會。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不負好時光 職教路上忙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不負好時光 職教路上忙 2020-12-21 0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咱家記者大起底,來認識認識你家門口的記者吧~
    >跟為民哥一起認識一下咱們首都社會建設和民政事業的傳播者、記錄者、推動者↓↓↓#堅守夢想 初心不改他們因為共同的新聞理想走到一起作為社會建設和民政記者他們更是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百姓聽最瑣碎、最動人的生活百態用新聞人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為百姓發聲採編中心 張美榮
  • 全省新聞戰線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方翔...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記者 王玉棟 尹承謙 李雅姝)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山東省新聞獎頒獎報告會上,全省新聞戰線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方翔 ,分享了他的故事堅守理想、踐行「四力」、書寫新時代中國好故事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方翔最初,我也很迷惑:到底什麼樣的故事叫好故事?什麼樣的記者叫好記者?通過這次大賽,我漸漸有所領悟。
  • 黃坤明:奮發有為投身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
    回望2020年這個極不平凡的年頭,我們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新聞戰線也經受住了一次罕見的壓力測試、能力測試,為奪取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讓我們深受感動的是,廣大新聞工作者響應黨中央號召,勇敢逆行、連續奮戰。很多年輕記者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日夜蹲守隔離病房、深入醫院「紅區」,報導疫情動態,搶拍真實瞬間。
  • 澳門媒體參訪團感受滬浙創新「脈搏」
    海外網杭州11月27日電(記者毛磊)由25人組成的澳門媒體參訪團22日至27日在上海、浙江兩地考察參觀,感受內地創新「脈搏」。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宋炯明向參訪團介紹了旗下東方衛視新聞欄目,包括知名涉臺欄目,與臺灣中天電視臺合作的《雙城記》以及知名權威財經媒體第一財經的基本情況。宋炯明提出,該臺一直堅持新聞立臺理念,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目前正深入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相關精神,將在建設文化強國方面,積極融入,發揮自身立足上海,獨特區域的優勢。
  • 「快閃」記者節!帶著「十四五」的使命再出發
    大河網訊(王雙飛 韓淼宇 李彤)11月8日,河南省慶祝第21個記者節快閃活動暨「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東站舉行。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主辦,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廣播電視臺協辦。
  • 「時代新人說」走進太原日報社 本社三人講述奮鬥故事
    8月12日上午,太原日報社、市僑聯、市外事辦聯合舉辦「時代新人說——牢記領袖殷殷囑託」主題宣講,太原日報記者任曉明、太原晚報記者郝曉煒、太報全媒體指揮中心記者王經緯結合工作事跡,生動講述了深入基層一線,用筆和鏡頭記錄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的生動事跡,展示了新時代媒體從業人員勇立潮頭